|
編輯推薦: |
《唐代花鸟画研究》是在作者刘婕2008年所写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书中包括了:画史著作中的“花鸟画”;织物和器物上的动植物图像;壁画、石刻与屏风上的“花鸟画”;陕西临潼庆山寺舍利塔基精室壁画和舍利石塔宝帐线刻画;陕西西安西郊陕棉十厂墓和西安东郊高元琏墓、姚存古墓壁画等内容。
|
目錄:
|
序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画史著作中的“花鸟画”
第一节 关于“花鸟”
第二节 关于“画”
第二章 织物和器物上的动植物图像
第一节 织物
第二节 金银器
第三节 镜
第四节 瓷器
第五节 漆器及其他
第六节 花鸟纹样的形式及来源
第三章 壁画、石刻与屏风上的“花鸟画”
第一节 “画花画鸟”中的“花”
一、莲花图像的流行
二、花卉图像的发展
第二节 壁画、石刻、屏风主题性花鸟图像
一、陕西乾县章怀太子墓、永泰公主墓和懿德太子墓的壁画与石刻
二、陕西临潼庆山寺舍利塔基精室壁画和舍利石塔宝帐线刻画
三、陕西富平朱家道村墓壁画
四、新疆阿斯塔那号墓壁画和哈拉和卓号墓出土纸本花鸟图屏
五、日本正仓院藏花鸟木石图
六、陕西西安东郊唐安公主墓壁画和河南安阳赵逸公墓壁画
七、北京海淀八里庄王公淑墓壁画
八、陕西西安西郊陕棉十厂墓和西安东郊高元琏墓、姚存古墓壁画
九、陕西西安东郊梁元翰墓、高克从墓和西安西郊杨玄略墓壁画
第四章 知识、意义与绘画
第一节 实物材料所见唐代花鸟画基本特点
第二节 动植物绘画题材的拓展及原因
一、外来物种的冲击
二、对世界丰富性的认知及实践
三、科学知识的普及
第三节 花鸟画意义体系的建立
一、政治的表述
二、财富的象征
三、微缩的宇宙
第四节 “折枝花”与唐宋间花鸟画的转型
结语
参考书目
图版说明
后记
|
內容試閱:
|
从供佛的角度来说,供奉用的织物和器物以及寺观中的壁画、石刻、屏风等视觉材料是属于同一个视觉系统的,在墓葬中,织物、器物、壁画、石刻和屏风等视觉材料显然也通过丧葬观念得到了统一,而寺观与墓葬两个系统之间又存在互相的影响。总之,相似的功能性可能会使得所有这些视觉材料上的花鸟图像风格趋向统一,而我们能找到的最早的独幅花鸟作品就发现于这两个图像系统之中。
下面我们即开始介绍壁画、石刻与屏风上的花鸟图像,以其中的主题性花鸟画面为主,兼及其他,毕竟花鸟画独立成科的过程要通过主题性的画面才能得到体现。
第二节壁画、石刻、屏风主题性花鸟图像
上文已经提到,古人视觉世界中植物题材的兴盛——尤其是花卉形象的大量出现——始自唐代。这里则要特别指出,主题性花鸟绘画受到关注可能也是在唐代。遍览唐代及以前的画论,“花鸟”一词在唐以前绘画作品的记载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关于花卉的表现更少提及。唐以前的人多有表现异兽、鱼龙、蝉雀、斗鸭等内容的动物画,也有一些以竹类、树木等植物为主题的绘画,却唯独没有提到过对花卉的单独表现。《历代名画记》中提到的梁元帝画《芙蓉蘸鼎图》是唯一疑似唐以前以花卉为主题的绘画,但是在《贞观公私画史》中梁元帝的作品被记为《芙蓉湖醮鼎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