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为保健会馆而破费?想按摩又没时间?给您28种特效按摩对症自疗法,让自己变成理疗师!
市面上关于按摩理疗的图书很多,但翻看之后读者往往还会有这样的困惑:穴位到底在哪儿,如何才能找准?按摩的力度该怎么掌握?按摩多久才有效果?……诸如此类的烦恼都将随着本书的面世烟消云散。
300多幅图一目了然
200多个关键穴位精准定位
28种特效按摩对症疾病自疗法易学易用
6种美容保健特效按摩越按越美
8种体质调养按摩越按越精神
随书赠送价值32元的功能保健鞋垫一副。
|
內容簡介: |
全书汇集了所有日常病症的穴位治疗方法,收集了众多穴位的健康功效,让读者最快速准确地找到穴位,花最少的钱、轻松解决健康问题,打造最健康的身体。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穴位疗法,本书运用大量的人体图示,穴位位置一目了然,按摩步骤流程清晰,可以说,真正集指导性、实用性、收藏性于一身,是居家常备的健康养生手册。
小病不用急,特效按摩来处理;为您讲解不可不知的28种特效按摩对症自疗法,打造最贴心的家庭健康读本。
|
關於作者: |
成向东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曾先后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中医药
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修学习。
任《中华医药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中国名医论坛会员、北京市红十字
会急救员、中国老年学学会平衡针灸学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中
医药健康专家宣讲团成员。从事中西医结合骨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擅长康复治疗及应
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与关节损伤。
刘 红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
国医大师贺普仁弟子
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专家组成员
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曾师从国医大师贺普仁,从事教学、临床工作二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擅长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头痛、中风、腰椎病、颈椎病、肩周炎、面瘫、截瘫等神经系统常见病。对神经性耳聋、耳鸣、梅尼埃病的治疗有独到见解,在中风病的预防、治疗、恢复期康复治疗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案。
|
目錄:
|
第一章按摩基础知识
穴位和取穴 10
手太阴肺经 12
手阳明大肠经 13
足阳明胃经 14
足太阴脾经 15
手少阴心经 16
手太阳小肠经 17
足太阳膀胱经 18
足少阴肾经 20
手厥阴心包经 21
手少阳三焦经 22
足少阳胆经 23
足厥阴肝经 25
督脉 26
任脉 27
常用的按摩手法 28
按摩道具 32
按摩的禁忌症 34
按摩的注意事项 35
第二章常见病特效穴位按摩
感冒 38
鼻炎 40
慢性咽炎 42
口腔溃疡 44
支气管哮喘 46
颈椎病 48
肩周炎 50
痛风 52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54
高血压病 56
糖尿病 58
冠心病 60
血脂异常 62
前列腺炎 64
更年期综合征 66
痔疮 68
第三章不适症状特效穴位按摩
头痛 72
耳鸣 74
消化不良 76
腰腿痛 78
落枕 80
失眠 82
瘦脸 98
便秘 84
咳嗽 86
牙痛 88
视疲劳 90
痛经经 92
产后缺乳 94
第四章美容保健特效穴位按摩
瘦脸 98
保持肌肤弹性 100
去斑 102
去除黑眼圈 104
第五章养特效穴位按摩
阳虚体质 112
气虚体质 114
痰湿体质 116
湿热体质 118
去除眼袋 106
丰胸 108
阴虚体质 120
瘀血体质 122
气郁体质 124
特禀体质 126
|
內容試閱:
|
穴位和取穴
穴位又称腧穴,是全身气血、经络输注的地方,与人体各组织器官有密切联系。它
既能反映身体病痛,又能接受刺激,防治疾病。
人体已确定有针对性功效的穴位大部分位于十四条经络上,按照气血流注循行
规律,这十四条主要的经脉即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
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
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以及起到联系十二经脉作用的督脉、任
脉。
想要通过按摩刺激穴位,首先要找准穴位。常用的取穴方法有以下几种。
体表标志取穴法
体表标志取穴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又
称自然标志定位法。体表标志可分为以下两种。
1.固定的标志:指人体固有的解剖标志,如各部位由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
陷及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是在自然姿势下可见的标志,可以
借助这些标志确定腧穴的位置。如以腓骨小头为标志,在其前下方凹陷中定阳陵泉;以
足内踝尖为标志,在其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定三阴交;以眉头定攒竹;以脐为标
志,脐中即为神阙,其旁开2寸定天枢等。
2.活动的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
皱纹、尖端等,是在活动姿势下才会出现的标志,据此亦可确定腧穴的位置。如在耳屏
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听宫;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当咬肌隆起、按之凹
陷处取颊车等。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也叫“手指比量法”,即用按摩对象本人的手指为测量工具来量
取穴位,分为以下三种。
简易取穴法
简易取穴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取穴方法,用于某些特定穴位的选取,如双手下垂中
指指端取风市;两耳尖直上连线中点取百会;手握半拳,中指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2横
纹上取劳宫。
骨度分寸定位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是利用人体的骨节作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
寸,用作确定穴位位置的方法。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均可按一定的骨度分寸
在其自身上测量。现时采用的骨度分寸是以《灵枢?骨度》所规定的人体各部的分寸为
基础,结合历代医家的折量分寸而确定的。
手太阴肺经
关联穴位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循行路线
肺的经脉是手太阴经,从腹部开始,向下联络大肠,回来沿着胃的上口,向上穿过膈肌,连缀肺脏;然后沿着气管和喉咙到达腋下,向下顺着上臂内侧,走到手厥阴经的前面,向下至肘中间(尺泽),顺着臂的内侧桡骨的下缘,进入寸口动脉处,上到大鱼际部的边缘,从大拇指尖端出来。它的支脉顺着手腕后直着出来到食指内侧的边缘,一直到食指尖与手阳明大
肠经相接。
主治病症
本经腧穴可主治呼吸系统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咳嗽、喘息、咯血、胸闷胸痛、咽喉肿痛、外感风寒及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
按摩选时
最佳时间:凌晨3~5点。
常用的按摩手法
按法
【手法操作】用手指、掌根等部位按压体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逐渐向下用力,持续几秒至半分钟。以拇指、食指、中指或无名指指腹按压体表的方法,称为指按法;用另一手拇指重叠按压,称为指腹按压法;以指端按压,称指端按法;食指屈曲,以指背按压,称为屈指按法;以掌根、全掌或鱼际部位进行按压的,称为掌按法。
【要领】垂直按压,固定不移,用力由轻到重,稳而持续,忌用暴力。指压法结束时不宜突然放松,应逐渐递减按压的力量。
【功效】安心宁神、镇静止痛、温中散寒、矫正畸形。
【适用部位】掌按法常用于背、腹等较大部位;指按法、指腹按压法、指端按压法、屈指按压法常用于穴位按摩。
摩法
【手法操作】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体表一定部位,用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的有节律抚摩的手法。用掌面抚摩的,称为掌摩法;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的,称为指摩法。
【要领】肘关节自然屈曲,腕部放松,着力部位随着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盘旋活动,用力自然,轻重缓急要合适。指摩法120次分钟,掌摩法80次分钟。
【功效】理气和中、消积导滞、调和气血、消瘀散肿。
【适用部位】掌摩法适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腹、背、腰、臀等处;指摩法是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面着力,常用于胸部、头顶穴位。
擦法
【手法操作】用手掌面、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于一定部位上,前后或左右直线来回摩擦。一般分为掌擦法、大鱼际擦法、侧擦法(小鱼际擦法)。
【要领】腕关节要伸直,使前臂与手接近相平,手自然伸开,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但不能硬用压力,以免损伤皮肤。擦时应直线往返,用力要稳,动作要均匀连续。频率一般为100~120次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瘀消肿,常用于治疗内脏虚损及气血功能失调等症。
【适用部位】掌擦法用于背、腰部,大鱼际擦法用于腕、踝关节,侧擦法用于四肢部。
【功效】疏经通络、消肿止痛、行气消瘀、调整肠胃。
【适用部位】指推法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和穴位;掌推法适用于面积较大的背、胸、腹等部位;拳推法适用于腰、背及四肢部。
推法
【手法操作】用手指、手掌或拳向下、向外或向前推挤患者肌肉的手法。指推法一般是用拇指指腹在颈项、手、足等部位作推动;掌推法是用手掌在背、腰或四肢处作推动;拳推法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间关节作用于脊椎两侧作推动。
【要领】用力要均匀,频率一般为30~60次分钟。应先在治疗部位涂抹少量油类介质,以免推破皮肤。
拿法
【手法操作】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或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用力呈钳状,在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一紧一松有规律的提拿。
【要领】动作要缓和而有连续性,用力要由轻到重,不可骤然用力,不可用指端去掐。
【功效】开窍提神、舒筋通络、镇静止痛、缓解痉挛。
【适用部位】肩部、背部、四肢、头部的肌肉、肌腱、筋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