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政府信息公开--价值公平与满意度》作者段尧清以价值链理论、顾客满意度理论为基础,系统地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公平与满意度影响因素,并分别构建了价值链模型、指数模型、结构方程模型、服务补救模型等,直观地描述政府信息公开的“价值-满意度-服务补救”体系,为各级政府信息公开水平的测评提供了分析工具。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综述
一政府信息公开基本理论研究
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分析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 主要特点
一三类理论观点的提出与阐释
二四个基本模型的构建
第二章 政府信息公开价值分析
一 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价值
一政府信息公开含义
二价值与信息价值
三政府信息公开价值定义
二 政府信息公开的价值取向
一价值取向的含义
二价值取向与政府信患公开
三 政府信息公开权利主体的价值取向
一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权利主体的界定
二政府信息公开权利主体的分类
三政府信息公开权利主体的价值取向模型
四政府信息公开权利主体的价值取向模型分析
四 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的价值取向
一中国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的界定
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的层次
三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的价值取向模型
四政府信息公开主体的价值取向之闻的关系
五 政府信息公开的价值链
一价值链理论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价值链模型
六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府信息公开公平分析
一 政府信息公开公平的理论基础
一公平理论与公平观
二知情权理论
三数字鸿沟
四政府信息公开公平的含义
五政府信息公开公平的作用
二 政府信息公开公平表现
一政府信息公开公平的表现形武及关系
二政府信息公开不公平的另一类原园——知识歧视
三政府信息公开中知识歧视的影响
三 政府信息公开公平的实现策略
一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
二信息服务均等化
三完善有利于规则公平实现的制度环境
四优化配置政府信息资源
五消除知识歧视
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政府信息公开公平评价
一 评价视角分析
一政府信息公开公平的影响因素
二评价原则
二 政府信息公开公平的多维评价视角
一基于公平表现形式的评价视角
二基于公众的评价视角
三基于政府的评价视角
三 不同视角的评价内容
一基于公平表现形式的评价内容
二基于公众的评价内容
三基于政府的评价内容
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满意度
一 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评价方法选择
一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定义
二公众的价值取向与满意度的相互关系
三满意度的研究方法
四基于结构方程的满意度指标体系
五结构方程模型及变化
二 政府信息公开的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一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
二影响因素形成机理
三公众满意程度对其行为取向的影响
三 基于结构方程的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构建
一方法的选择
二研究假设与满意度指数测评模型
三满意度结构方程理论完整模型
四基于结构方程的模型校验
四 基于结构方程的公众满意度模型解释
一结构方程公众满意度模型分析
二潜变量指标的选择与解释
三观测变量指标的选择与解释
四模型修正的解释
五模型的局限性
五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控橱
一 政府信息公开控制的依据
一基于满意度的控制维度
二基于国家法律结构的规定
三基于公众需求的满足
二 政府信息公开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设置不明确,控制缺乏机构保障
二政策法规不健全,控制无法可依
三 政府信息公开的控制评价
一政府信息公开前评估及预测
二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的渠道选择
四 政府信息公开渠道评价分析——以政府网站中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为例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实证分析
三政府信息公开栏目的问题
四政府信息公开栏目的对策
五 政府信息公开后的服务补救
一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失误
二政府信息公开服务补救策略
三政府信息公开服务补救效益评价模型
六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公众满意度实证分析
一 职能部门的比较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三问题与对策分析
二 主要城市比较分析
一被试样本的特征结构分析
二样本分析
三模型校验
四公众信息需求分析
五各城市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比较
三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不足
一 成果基本认识框架
二 提出了三类理论观点
三 构建了四个基本模型
四 具体结论
五 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六 存在的不足,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专家访谈表
附录2 问卷调查表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