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优美欢乐的汉族民歌,确实让每个听到它的人愉悦、欣喜。凄凉哀怨的汉族民歌,又使很多人听了随着它而悲伤、心酸。汉族民歌这一民间瑰宝,实在是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继承、吸收并予以发扬光大。可是,这些悦耳动听的汉族民歌如果没有十分恰当、适宜和美妙的和声来衬托它、渲染它,将会使民歌在表现内容和表达感情上缺少很多东西,损失不少精彩成份,这是非常可惜和遗憾的。
汉族民歌曲调的和声很不容易处理,原因是:它和音乐界从事作曲的人们所学习过的西洋传统和声学中古典派和浪漫派的和声有很大的不同。从事作曲的人们在创作中为风格及旋法迥然不同的汉族民歌曲调配和声时,只能辩证地吸收、消化并借鉴那些西欧的和声包括它的音响、和弦连接的规律、声部进行的方法等,而绝对不能把它原样照搬。从事作曲的人们在为汉族民歌曲调配和声吋,当然更不能丢失该民歌曲调所特有的汉族音乐文化的调式特点、风格特色以及音乐内容的表现。
|
目錄:
|
致读者
一、汉族民歌曲调的特点
二、为汉族民歌曲调配置和声时的困难
三、和声的功效
四、三度叠置和弦结构的和声与非三度叠置和弦结构的和声
五、汉族民歌曲调的调式
六、汉族民歌曲调的调式色彩明暗关系
七、辨别汉族民歌曲调的调式的方法
八、在为汉族民歌曲调配置和声时,和声处理上使用的一些方法
九、羽调式汉族民歌曲调的和声
十、宫调式汉族民歌曲调的和声
十一、商调式汉族民歌曲调的和声
十二、调式转调的汉族民歌曲调的和声
附:汉族民歌曲调谱例39首
后 记
|
內容試閱:
|
一、汉族民歌曲调的特点
汉族民歌曲调优美动听,有丰富的表现力。汉族民歌曲调数量众多、风格各异、流传年代久长。它充分表达了我国广大地区的汉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感情与生活风貌。汉族民歌的演唱深受人民群众的热爱和欢迎。
汉族民歌曲调多数建立在五声调式音阶上。五声调式音阶的各音之间缺乏尖锐、强烈的倾向关系。这就使得汉族民歌曲调的动力性薄弱。然而,汉族民歌曲调动力性薄弱的这一特点,可以说正是体现其民族性格与品质一一平和、纯朴、清雅、简洁。
从配置和声的角度来衡量汉族民歌曲调,它还有哪些特点呢?它还有:某同一调式的可以应用多种不同的基础音阶的排列结构;某同一调式音阶的可以应用少于或多于五个音级五声的音;调式音阶中,“宫音”的不可缺少与不轻易转移;“三度间音”的有一定的游移性,可以较自由地出现与更换;主音及“亲属音”的不容易明确与肯定;调式转调过渡部分的没有鲜明的标志等。这些特点都应该被认为是汉族民歌曲调所具有的优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