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柳建伟作品:永垂不朽(典藏版)

書城自編碼: 207424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柳建伟
國際書號(ISBN): 9787540460846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4-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94/370000
書度/開本: 大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7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編輯推薦:
柳建伟的评论独特犀利并带有预言式的风格,他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化现象的本
《红十字徽标下的坚守与承受》;《雪落花开都无声》;《奇文一出动天下》;《我的心哟,在高原》;《大珠小珠落玉盘》;《乡土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罪恶背后的真的洁白》……《永垂不朽的声音典藏版精》所有篇章均为第一次公开出版。
內容簡介:
柳建伟的评论独特犀利并带有预言式的风格,他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化现象的本质。

莫言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刘晓庆离“伟大的表演艺术家”这一头衔还有多远?在过去十年间,中国大陆最有影响、最有票房号召力的三大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在电影创作中缺失的是什么?中国文学真正的现实状况如何?评论集《永垂不朽的声音典藏版精》,是柳建伟对彷徨和迷失的文化多元时代,作出的深邃观察和深刻剖析,为我们开辟了一个了解当代文化的入口。《永垂不朽的声音
典藏版精》所有篇章均为第一次公开出版。
關於作者:
柳建伟,男,河南省镇平县人,1963年10月生,1979年9月入伍并入大学,先后就读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鲁迅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获工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国家“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现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兼文学策划部主任。
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共有小说、评论、报告文学等八百余万字面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北方城郭》、《突出重围》、《英雄时代》、《爱在战火纷飞时》,长篇报告文学《红太阳白太阳》、《日出东方》,电影剧本《惊涛骇浪》、《惊天动地》,电视连续剧剧本《突出重围》、《英雄时代》、《石破天惊》等。曾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第七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夏衍电影文学奖一等奖,首届冯牧文学奖,第九届庄苹文文学奖,全国优秀电视剧编剧奖,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十届中国图书奖,首届解放军图书奖,第七届解放军文艺奖,第三、四届四川文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提名奖。长篇小说曾两次入选全国十部献礼作品,影视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鸡奖、飞天奖、金鹰奖、解放军文艺大奖等奖项。
目錄
第一辑 人物论
 永垂不朽的声音
 伟大的夭折
 孤独玄想创作道路的终结
 立足本土的艰难远行
 永远的兄长:周大新
 文化背景?个性视角?时代精神
 一个耐读的男人
 王朔为谁而歌
 成都的苦闷
 传奇女诗人和她的叙事长诗《火箭兵三部曲》
 对刘晓庆的一种心理解读Dg
 何为良师
第二辑 现象论
 长篇小说中的哲学观念与结构
 秋爽居闲话
 瞄准生死劫
 多极化的文学与现实
 谁来保卫21世纪的中国
 响彻华夏大地的文学强音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会过时
 游子的文学创作与故乡
 如何突破现实题材军事文学创作的瓶颈
 英雄主义应是我们永远高扬的主旋律
 正确认识和描绘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大片时代中国电影的重大缺失
第三辑 作品论
 寻找那失传的活法
 谜一样的娜斯塔霞
 军旅文学黄金时代的纪念碑
 照亮历史天空的文学探照灯
 雷锋精神与当代作家的使命
 巾帼诗人唱大风
 红十字徽标下的坚守与承受
 雪落花开都无声
 奇文一出动天下
 我的心哟,在高原
 大珠小珠落玉盘
 乡土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罪恶背后的真的洁白
 《药遭》:“七零后”向经典致敬
 说说分寸
 《焦裕禄》:感天动地的生命交响曲
 行者的心音
 博采众长自然工
 《绝地逢生》:科学发展创造的奇迹
第四辑 对话录
 多元时代中的彷徨和迷失
 五十年光荣与梦想
 散文的黄钟大吕之音
 文学在“文化强国”中的作用
第五辑 创作谈
 《时代三部曲》前言
 怎样认识和描绘这个伟大的时代
 《SARs危机》后记
 向伟大的中国导弹工程兵致敬
 《北方城郭》与我的故乡:
 我的故乡与我的孤独
 珍惜军队文艺工作者的崇高荣誉
 不成样子的答谢
 做一个时代精神的歌者
 这是对我所走创作道路的奖赏
 作家如何面对现实
 写来写去三十年
內容試閱
给莫言写篇文章的想法,已经纠缠我许多年了,几乎和我做的文学梦一样的历史悠久。记得十六年前一个细雨霏霏的春夜里,莫言刚刚发表的《白狗秋千架》让我第一次品尝到了失眠的滋味儿。伴着新刊物的墨香气发了一两个时辰的呆,我生出了想为《白狗秋千架》写点什么的冲动。后来,我没有写。因为那时候的我面对现在我还认为可以列入世界短篇小说经典的《白狗秋千架》,也不过能写出一篇说得过去的读后感。

第二次想为莫言写篇文章,正是他的《红高粱》刚刚问世的时候。这时候,我已经读了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和《枯河》,认为《红高粱》的价值远不如《白狗秋千架》和《透明的红萝卜》,在云南昆明的笔会上实实在在做了一回孤家寡人,心里不服,就想换成笔再战它三百合。后来,我还是没有写。我想我当时就是写了,也不会有人给我发表。那时,我们的文学还远远称不上多元,主流的声音都在为莫言引发的文学革命大声喝彩。但生性倔强的我,用一篇模仿莫言《红高粱》外形的小说,记录下了我对名噪一时的《红高粱》的态度。这篇小说便是我的中篇处女作《煞庄亡灵》。经过十多年时间的淘洗后,我认为我的这篇戏仿之作,在质地上和《红高粱》相距并没有云泥一样遥远的距离,而还是不能望《透明的红萝卜》这部中篇经典的项背。
再一次想为莫言写点什么,已经到了上个世纪90
年代初期,我已经在军艺文学系读书了。一天,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莫言评周大新《伏牛》的文章,有些上火,想写文章为莫言师兄助拳。莫言的文章中披露,有人把他的爆炸式成名讥笑为“放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响屁”。当时,我想起了老杜在一千多年前为初唐四杰所受不公正评价愤然写下的两句话:“尔曹身与名俣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想用一个响屁抹去《红高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里程碑的地位,哪怕在响屁前加上惊天动地这个修饰词,在我看来也需要理论理论。当然,在感情上,我也不能不站在莫言大师兄一边,何况我当时睡的床,莫言在七年前还在上面睡了两年。后来,我还是没有写。因为我发现手里拿的是一本旧杂志,惊天动地的响屁事件,已经过去四年了。我不禁哑然失笑。

后来,我也忙碌起来,已经不写对同时代作家作品评头论足的文章了。这也是听了朋友和老师的劝告,强迫自己不写的。据说当下的规矩之一就有作家看了同时代作家的作品后,不能说这孩子将来要死或者这孩子将来要做大官这样的话,而只能哈哈哈一番。
但即使如此,我见了莫言的作品,是马上就读,读了还是有这样那样的感想,有时手痒,是要记一些针针见血的文字的。不过,这些文字都只记在笔记本上了。我很想把我的一些感想说给莫言听听,可惜直到去年秋天,我才在军艺四十周年校庆时和莫言见了一面,没得到这种机会。看来,这篇文章是再也写不成了。

谁知事情有峰回路转的时候。四月底,开完青创会后我在北京小住,编辑《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的唐韵打电话约我给“双子星座”栏目写篇文章,我一口答应了,就想写写这篇十几年没写成的文章,写写我眼里莫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时候了,我确实该写写莫言了,写写这个对我的创作产生过影响并将继续产生影响的大师兄。去年三月,莫言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了题为《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的精彩演讲,在谈到作家接受另外作家影响时,他这样讲道:“我想一个作家读另一个作家的书,实际是一次对话,甚至是一次恋爱,如果谈得投机,有可能成为终生伴侣;如果话不投机,就各奔前程。”我十分赞成莫言的这种说法,并把自己看成是他的作品的一个暗恋者,甚而至于认为可与莫言的作品结为终生的伴侣。那就把这篇文章当成是一位暗恋者的一次袒露心迹的倾诉吧。我认为我的倾诉会非常结实和动人,因为在过去的十六年里,我不但读了莫言的从《红高粱家族》到《檀香刑》等八部长篇小说,从《民间音乐》到《倒立》等五十八篇短篇小说,从《透明的红萝
h》到《师傅越来越幽默》等十余部中篇小说,而且读了他刚刚结集出版的四十五篇散文。

现在,我只是希望唐韵小师妹不要因为篇幅或其他什么问题,删去上面这个有点不合文章规矩的冗长的帽子,允许一个热恋者的语无伦次占据一些宝贵的版面。
下面,我开始我的正式诉说。
我把写《檀香刑》之前的莫言看成莫言的过去。
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莫言小说精短系列》
三卷披露,莫言的《售棉大路》和《民间音乐》是他最早创作并公开发表的作品,时间在一九八三年一月。时年莫言二十八岁。二十八岁发表处女作,可见他不是一个在文学上早慧的人。四十岁,莫言发表《丰乳肥臀》的时候,他已经大大有名了,而且是早就名满天下了。用十二年时间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同时代中国作家,屈指可数。同时,在这屈指可数的作家当中,能称得上作家的,莫言可能是绝无仅有的一个。作出这种判断,是要得罪一些人的,但我不能不这么说。我想我还能讲清其中的道理。

在这十二年当中,中国的文学人物,出现过荡起不同样式潮流的显赫人物,如韩少功、马原、苏童、余华、格非、孙甘露、残雪、王安忆、刘震云等,莫言作为八五年所谓文学革命的主将之一,与以上人物对文学史的贡献相比,一点都不小。在这十二年当中,中国的文学作品,出现了不同体裁和不同艺术风格的经典作品,如《古船》《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废都》《心灵史》《我与地坛》《九月寓言》等,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名列其中,也毫不逊色。在五十岁以下的作家中,到今天,在弄潮和弄作品两方面依然双赢的作家,除了莫言,确实已经不多了。时问确实能让一切泡沫破灭,让一切水份蒸发。P1-3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