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NT$
281.0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NT$
203.0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NT$
254.0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NT$
250.0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NT$
449.0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352.0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NT$
352.0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
內容簡介: |
《我们的地球家园:了解人类的家园·地球》聚集了丰富的关于地球奥秘的知识,真正从学生的视角提出学生最感兴趣、最新奇、最经典、最前沿的问题,并予以深入浅出的精彩解答。语言浅显生动,能让学生在开心阅读中进入美妙的科学求知之旅!
|
目錄:
|
探秘地球
地球成长史
地球的内在
地球的年龄
地球的地质年代
时间畅想
冰雪南极的前史
出水的喜马拉雅山
地球的来源
地球的外衣
地球的冷冻期
古老的大陆
深入地层探秘
地球的构成
活动的地壳
地球的尾巴
天外来客的痕迹
多变的地理地貌
奇特的褶皱山
悄悄运动的大陆板块
地球的三大分界线
地球上的时间
记录地球历史的石头天书
地球的山脉与高原
坦荡的平原
联结大陆与海洋的桥梁
海与大陆架
地球的水圈
地球土地资源
冰封的南极大陆
和谐的沙漠与绿洲
认识沼泽、湖泊和地下水
认识冰川和冻土
灵敏的地温计
地球的资源
海洋是个聚宝盆
液态的黑金——石油
潮汐的力量
海洋与医疗
地球两端的宝藏
地球上的矿产
话说黄金与银矿
支撑工业发展的铁矿
五颜六色的铜矿
柔软的锡
温暖的地热
无尽的风能
清洁的太阳能
力量巨大的核能
黑金煤炭
储量丰富的天然气
地球的气候
地球的三条带
大气圈与气象
气候的烙印
天气的预兆
天空的面孔
美丽的彩虹与彩霞
话说风风雨雨
阴冷的寒潮和缠绵的梅雨
奇特的雨
震动大地的地质灾害
破坏力强大的地震
探测地球的内心
怒吼的火山
炙热的岩浆
预报火山地震的办法
控制地震的手段
袭击海岸的海啸
山崩和雪崩
难解的地球之谜
地球变大变小之争
枯竭的常规能源
地球的灭顶之灾
地球自转的奇迹
极光的秘密
通古斯大爆炸之谜
小行星谜案
恐龙灭绝之谜
地球史上的生物大灭绝
神秘的地磁现象
大海与人类起源
生命起源之谜
|
內容試閱:
|
无线电波,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射频频段的电磁波。无线电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声音或其他信号的技术。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渡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7信息传递的目的。
你知道吗,上海与东京问的距离每年缩短近3厘米。这是中日两国的科学家自1988年起,使用鹿岛宇宙通信中心和上海余山观测站的电波天线,进行了28次观测的结论,他们发现,两地距离平均每年缩短2.9厘米。按这样的速率持续64万年,东京与上海之间的距离就将缩短800千米。到那时,我国与日本不再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而是同一陆地上的邻国了!陆地间的距离在变化,有的在拉长,有的在缩短。17世纪的墙根等人发现南美洲东海岸和非洲西海岸形状的吻合,因而他们认为二者原本是同一块大陆。1910年,德国气象学家艾尔弗雷得·魏格纳,注视着地图上那些曲曲弯弯的海岸轮廓线,也同样发现南美洲、非洲海岸线有吻合的状况。他设想,要是能够移动大陆的话,就可以像玩七巧板一样把两个大洲紧紧地拼合起来。它们会不会曾是同一块大陆,后来又分“家”了呢?魏格纳通过对地质、卉生物的研究,发现几块大陆边缘能够拼接吻合得很好。此外,动物学家还发现像蚯蚓、蜗牛、猿等生物不仅南美洲和非洲有,而且在亚洲、欧洲、澳大利亚大陆也有。1921年魏格纳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学说。
他认为,很早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泛大陆”,其周围是“泛大洋”。在地球自转和天体引力(引潮力)的影响下,泛大陆如同水上的小舟一样漂移着。首先分开的是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地区,然后欧洲、非洲、亚洲和南北美洲也逐渐分离。因而澳大利亚大陆有袋类动物,世界其他地区却找不到它们的踪迹。
大陆漂移学说的问世并没有立即得到地学界的普遍认可。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海底扩张理论的出现才使大陆漂移学说重新兴起。
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岩浆在海底深部涌出,形成新的海底,后又有岩浆涌处把已形成的海底推向两侧,大约每年向两侧推出4~8厘米。
1967—1968年间,摩根、勒比雄等人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他们认为,整个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一些活动的构造分割成的若干个块体,每一个块体的厚度相对于地球半径来说,如同薄板一样,所以称它为板块,整个地球岩石图大致上可分为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全部在大洋中外,其他板块均由大陆与周围海洋组成。大板块还分出了若干小板块,这些板块都在上地幔顶部,由于地幔中物质的对流作用,它们便不停地漂移。板块构造学说是地球科学理论中的莺大发展之一。
板块移动时的速度,一般平均每天0.1毫米,相当于人手指甲一天中生长的速度。其中大多数板块移动速度每天仅0.05毫米,恰好相当于人脚趾甲的生长速度。
由于板块的移动,印度和我国之间的距离,自唐僧去印度取经(公元629-645年)以来缩短了约60米,每年平均缩短5厘米。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岛和南美洲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靠拢;大洋洲中的澳大利亚和北美洲每年以1.016厘米的速度分离;大西洋以每年约1.5厘米的速度在扩张。
美国科学家在距南极4004米处发现落叶植物假毛桦叶的化石,说明300万年前的南极曾经是一片绿洲。当时南极洲夏季气温至少有25%,比目前夏季气温高出15℃。冬季气温则降到20cc左右,与目前年平均气温-25℃相比,真可谓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1967年测到的极端最低气温为-945℃)。
今后地球海陆分布将会是怎样的情景?科学家们用电子计算机预测,2.5亿年后地中海将合拢,并折叠成一座新的山脉,非洲将裂为两半,同时澳大利亚将“闯”人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将被挤入喜马拉雅山脉。这时,就形成一条从欧洲西班牙一直延伸到亚洲中南半岛东部的连绵起伏的山系,到那时亚洲与澳大利亚和南美洲将连为一体。从目前情况看可以肯定,今后地球上各个大陆仍将继续漂移。
板块构造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已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国地质工作者运用这一理论寻找煤矿获得重大突破。据此探明皖、闽、豫等地储有93亿吨煤炭,使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获得新的煤炭资源。汀苏地质工程师孙天锡依据板块断开理论,在1983年5月就预测出10年后日本海中部海区将要发生地震,结果1993年2月7日日本龙登半岛海域果然发生一次里氏6.6级地震。
板块的运动(相撞、俯冲、移动)是地学领域中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可是,究竟是怎样一种力在促使板块运动呢?这是至今还没有取得圆满解决的大难题。另外既然有动力,这些能量是否能被利用呢?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一定成果,但解释地壳运动中的许多问题,这一理论还无能为力,有待人们去研究探索更新的理论。
在中国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很早以前,麻姑仙子到仙境蓬莱赴会,对众仙说:“自从第一次来这里赴会,我看到东海三次变成陆地。”当然这只是神话。北宋时著名学者沈括外出途经太行山麓,看到了成带状分布的螺蚌化石。他据此推断,这里虽然距海千里,原来却可能是一片汪洋,由黄河挟带泥沙堆积成陆地。这表明,我国学者早在11世纪,就对海陆沧桑变迁作了科学的阐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