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NT$
302.0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NT$
467.0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NT$
250.0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NT$
374.0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NT$
374.0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NT$
286.0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NT$
484.0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NT$
2195.0
|
編輯推薦: |
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致密的组织力、大胆的创造力,及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反思中国古代人生哲学中的重大人生课题,颇有精粹之论。
|
內容簡介: |
本书对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思想家、思想流派和著名文人的人生哲学进行了全面探讨,并探源溯流,勾勒中国人生哲学的发展演变线索,提炼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分析中国人生哲学的积极价值和消极因素,以期为现代中国人创立新的人生观提供历史借鉴。
|
目錄:
|
上编
中国人生哲学的建构——先秦诸子的人生哲学及流派
第一章 仁爱世界 儒者胸怀——孔子的人生哲学………………………………3
第一节 君子:理想人格的象征………………………………………………3
第二节 求仁:实现人格理想之路……………………………………………8
第三节 孔子人生哲学的现代价值…………………………………………11
第二章 静虚淡泊 归真返朴——老子的人生哲学……………………………16
第一节 人生理想:“赤子”与“婴儿”………………………………………16
第二节 人生智慧:“柔弱胜刚强”……………………………………………21
第三节 老子人生哲学的现代价值……………………………………………27
第三章 摩顶放踵 赴汤蹈火——墨子的人生哲学……………………………32
第一节 人生抱负:“利天下为志” …………………………………………33
第二节 人生态度:“强力”与“非命”………………………………………37
第三节 墨子人生哲学的特色…………………………………………………41
第四章 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孟子的人生哲学………………………………47
第一节 人皆可以为尧舜………………………………………………………48
第二节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52
第三节 孟子人生哲学的现代启迪……………………………………………58
第五章 重生厌世 安时处顺——庄子的人生哲学………………………………62
第一节 貌似无情却有情………………………………………………………63
第二节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68
第三节 泯灭物我,忘怀自我…………………………………………………72
第四节 庄子人生哲学的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77
第六章 宇宙之光 万物之灵——荀子的人生哲学………………………………84
第一节 人最为天下贵…………………………………………………………84
第二节 文理隆盛,化性起伪…………………………………………………90
第三节 荀子人生哲学的特色…………………………………………………95
第七章 风波迭起 直面人生——韩非的人生哲学……………………………100
第一节 惨淡的人生世相……………………………………………………101
第二节 戴着镣铐跳舞………………………………………………………107
第三节 韩非人生哲学的特色及现代价值…………………………………112
下编
中国人生哲学的发展——汉至明清的人生哲学
第八章 天人感应 规行矩步——董仲舒的人生哲学…………………………119
第一节 人生追求:循天之道………………………………………………119
第二节 人生修养:为善之道………………………………………………125
第三节 董仲舒人生哲学的实质和现代意义………………………………128
第九章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魏晋的人生哲学……………………………131
第一节 忧患意识与悲凉人生………………………………………………131
第二节 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136
第三节 魏晋人生哲学与儒、道人生哲学之比较…………………………143
第十章 从心而动 从性而游——《列子》的人生哲学…………………………148
第一节 生死观:不求长生亦不求速死……………………………………148
第二节 人生观:尽一生之欢,穷当年之乐…………………………………153
第三节 《列子》人生哲学的特色……………………………………………158
第十一章 无我无欲 自然清静——佛教的人生哲学…………………………163
第一节 茫茫苦海,何处是岸…………………………………………………163
第二节 涅槃妙境,极乐世界…………………………………………………166
第三节 啸吟风月,怡情适意…………………………………………………170
第四节 佛教人生哲学的现代评价…………………………………………176
第十二章 福禄双全 成仙了道——道教的人生哲学…………………………180
第一节 画符念咒,祛灾免祸………………………………………………180
第二节 长生久视,羽化登仙………………………………………………184第三节
道教人生哲学的现代价值…………………………………………192
第十三章 笑傲王侯 穷忧黎元——李白、杜甫的人生哲学……………………195
第一节 仙风道骨,狂放不羁………………………………………………195
第二节 忧国忧民,物性难夺………………………………………………201
第三节 李白、杜甫人生哲学之比较………………………………………204
第十四章 超然达观 随遇而安——苏轼的人生哲学…………………………207
第一节 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207
第二节 乐观旷达,随缘自适………………………………………………212
第三节 吐故纳新,平和宁静………………………………………………216
第四节 苏轼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219
第十五章 直参本体 节制人欲——朱熹的人生哲学…………………………221
第一节 天理与圣人…………………………………………………………222
第二节 格物与致知…………………………………………………………226
第三节 主敬与至诚…………………………………………………………229
第四节 朱熹人生哲学的实质及现代透视…………………………………233
第十六章 圣贤气象 狂者胸次——王阳明的人生哲学………………………237
第一节 人生追求:“圣人必可学而至” …………………………………238
第二节 人生践履:知行合一,发明“良知”………………………………241
第三节 人生境界:“狂者胸次” …………………………………………245
第四节 王阳明人生哲学的现代沉思………………………………………247
第十七章 为情而生 为情而死——汤显祖的人生哲学………………………249
第一节 徘徊于“儒检”与“仙游”之间……………………………………250
第二节 “余方木强,故无柔曼之骨” ……………………………………254
第三节 “天地之性人为贵” ………………………………………………257
第四节 “世间只有情难诉” ………………………………………………259
第十八章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清初实学家的人生哲学…………………262
第一节 经世致用,注重力行…………………………………………………262
第二节 性与习成,理欲统一…………………………………………………266
第三节 清初实学家人生哲学的现代价值…………………………………270
|
內容試閱:
|
序言
一
现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这不仅意味着高科技的引进、先进机器设备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它将导致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实际上,每个中国人都面临着人生观的转换问题。
人生问题在当代中国之所以如此凸显,是有其深刻社会历史原因的。“文革”十年,使许多中国人在革命年代形成的人生理想和传统信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多元的西方人生选择模式骤然展现在人们眼前,许多人要么无所适从,要么完全盲从。这说明:构建一个既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点又符合当代人现实需要的现代人生哲学体系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因此,人生问题不仅成为当代中国学术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而且已成为草根百姓街谈巷议的话题。
但是,现代人生哲学体系的构建有赖于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
一是研究中国现实社会,寻找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并以之为根据,设计出既符合民族优秀传统又适应现代要求的人生模式,同时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之成为中国人普遍遵循的人生观。二是研究西方的人生哲学。西方人生学说丰富多彩,彼此差异甚大,需做深入探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中国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三是研究中国传统人生哲学。我们应该回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灿烂的文明发展史,清理历史上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寻觅在现代仍有相当影响和借鉴价值的传统人生哲学。上述三方面研究,是构建现代人生哲学的基础工程。
本此想法,我们撰写了《中国古代人生哲学史纲》一书,希望通过对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思想家、思想流派和著名文人的人生哲学进行探讨,全面系统地梳理发掘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主要内蕴,溯其源、探其流、辨其优、考其失,为现代中国人创立新的人生哲学寻求某些积极的历史价值,同时揭示其中的消极因素,以为现代人之鉴。
二
我们用18章,30多万字的篇幅,从先秦诸子的人生哲学一直写到清初实学家的人生哲学思想,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如果读者有兴趣翻阅一下,便可发现,中国历代贤哲对人生问题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他们对人生的奥秘和真谛进行了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人生哲学资源。
如果从纵向考察中国人生哲学的历史,大概可将其分为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先秦时期,这是中国人生哲学的创立、形成阶段。这时期,相继出现了孔子、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思想家的人生哲学。这是一个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群星灿烂的时期,使中国人生哲学在源头上就呈现出空前繁荣、多姿多彩的特点。实际上,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主要范畴概念以及逻辑结构、理论特色都是在该时期确立的。先秦时期的人生哲学是中国历代人生哲学发展的源泉活水。
第二,两汉至明清时期,这是中国人生哲学从发展、完善到僵化的阶段。这时期的主线是儒家人生哲学逐渐从先秦百家中上升为“独尊”,其倡导的人生观弥漫于中国思想界并转化为中国普通民众人生实践的具体方式。此外,还有佛、道二教的人生哲学和魏晋人的人生哲学的异军突起。因此,这时期的人生哲学虽然在丰富程度上比先秦稍嫌单调,但并非像某些论者所说的那样,是儒学的一统天下。
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国人生哲学的发展出现了“溪水分流”的现象:一部分思想家继续致力于中国人生哲学的思想探索活动,不断丰富、发展、充实先秦时期的人生哲学;更多的政治家、文人学者则致力于实践先秦的人生哲学,并在实践过程中融合了各种不同的人生学说。当然,这种区分是相对的,从事理论探索的思想家同时也在进行人生实践,致力于人生践履的政治家、文人学者也为中国人生哲学的理论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根据这样一种历史发展的客观逻辑,我们除在理论上着重分析了董仲舒、《列子》、魏晋人和佛、道教的人生哲学外,还从人生哲学和人生实践两方面描述了李白、杜甫、苏轼、王阳明、汤显祖及清初实学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的思想和行为,希望用这种方式为读者勾勒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人生哲学轮廓。至于宋代朱熹的人生哲学,则是儒家人生哲学的登峰造极之作,正因为如此,儒家的人生哲学日趋坚硬,缺乏弹性,难以容纳现实生活发展的新变化,从此走向式微。实际上,汤显祖、王阳明及清初实学家的人生哲学已对朱熹为代表的儒家正统人生观提出了挑战和批评。同时,伴随着历史车轮的向前飞奔,在古老中国的大地上,已可以眺望新的人生哲学诞生的曙光了。
第三,近现代时期,这是中国人生哲学的转换和革命时期。一批封建社会的改良者和资产阶级的革命者、思想家,面对内忧外患、灾祸频仍、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现实,为了推进社会变革,他们借鉴了西方某些思想家的人生哲学,对中国传统人生哲学进行了批判和反思,并最终完成了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近现代转型,创立了既有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特色,又有近现代色彩的人生哲学体系。
三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中国人生哲学的横向面剖析,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几乎涉及了所有重大的人生课题,且有众多的精粹之论。步入中国人生哲学的天地中,我们恍若行进在“山阴道中”,只见花木葱茏、山川映发、云蒸霞蔚、俊彩星驰,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细加玩味,中国古代人生哲学触及如下重大的人生问题:
第一,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问题。中国古代贤哲,从哲学本体论上对人是什么、人何以为人、人与自然及动物的区别何在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他们主要通过“人性”这个范畴对人的本质展开讨论。在先秦有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之争;汉代有董仲舒的“性三品说”;宋儒朱熹则提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区分;等等。思想家们从对人本质的不同理解出发,演绎出差异甚大的人生哲学体系。
人的价值问题实质上就是人生存意义所在的问题。在中国古代,有把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之上,以个人的物欲满足为唯一享乐追求的纵欲主义,如《列子》,但这种人生价值论不是中国人生哲学的主流。更多的思想家则强调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性,把社会责任、社会义务、历史使命置于个人价值之上,如先秦的孔、孟、荀,唐代的杜甫,宋代的苏轼、朱熹,明代的王阳明、汤显祖,清代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都有详细的论述。
第二,人生理想和完美人格的问题。人生理想是人们为之努力奋斗并渴望实现的人生境界,完美人格则是人们为自己树立的人生榜样和人格准则。一般来说,人生理想和完美人格是每个人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抱负和人生追求的导航坐标,它为人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动力,并使人察觉到人生是充实的。在中国人生哲学中,有把为天下兴利除害作为人生理想的墨子;有把成圣成贤作为完美人格的儒家学派;有把清静淡泊、自然无为作为人生追求的道家学者;有把进入虚静空无的涅槃境界作为人生目标的佛教;有情感至上,“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汤显祖;有将学术视为生命、宁死也要捍卫自己人格尊严的王国维;有把实现天下为公、去苦求乐、文明进化的“大同世界”作为人生理想的康有为和谭嗣同;有把提倡民主、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终身为之奋斗的人生理想的孙中山……
第三,人生准则和人生态度。人生准则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人生态度是人们对生活、对人生的基本态度。在中国人生哲学中,究竟以什么作为人生准则,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抱什么态度,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彼此差距甚大。儒家学者几乎异口同声地要求人们以“三纲五常”的伦理信条作为人生的基本准则;而老子、庄子则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人生准则;韩非则要求人们刻意遵循法度规矩;佛教和道教则为众生设计了一整套的戒律禁忌。
在人生态度问题上,中国古代贤哲也有不同看法。一种是倡导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如墨子的“赖其力而生”,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顾炎武的“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另一种是推崇自然无为、消极宿命的人生态度,如庄子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佛教的与世无争、看破红尘等;还有一种则宣扬明哲保身的人生态度,如泰州学派的“能进不如能退好”、“得缩头来且缩头”。有些文人学者也不时流露出悲观颓废的人生态度,如李白的“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苏轼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第四,人生修养和养生之道。人生修养是人们为实现理想人格、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而进行的涵养心性、锻炼自己人格意志的功夫。中国古人既重视个人内在的心性修养,又顾及外在的形体磨炼,试图达到性命双修、德业俱全的人生境界。长期的人生修养实践又孕育和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养生之道。这在孟子、庄子、佛教、道教、李白、苏轼、朱熹等思想家及宗教流派的人生哲学中都有丰富的论述,表现出两大特色:一是主张节欲节食,反对过分放纵个人的物质欲望;二是强调人与天地自然一致,要求人的身心与天地周流不息的元气和大自然的变化节奏合拍,这直接导致了中国古代气功养生术的产生。
第五,生死观。人生哲学上讲的生死观,指的是人们对生与死的本质思考,它是困扰人生的头号重大问题。中国古人对人的生死有异常深刻的体验:既有人生短促、生命无常的沉痛叹息,又有超脱生死的豁达大度;既有幻想长生不老、肉身成仙的非理性迷狂,也有冷静对待生死,不求长生亦不求速死的理智态度。
上述五个方面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对人本质的回答实际上就蕴含着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和完美人格的问题;而要实现人生理想又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人生准则、人生态度、人生修养和养生之道的操作实践上。在中国古代人生哲学中,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理想人格和生死观的讨论偏重于理性思考;而人生准则、人生态度、人生修养和养生之道的问题则偏重于具体操作。
四
中国人生哲学与西方人生哲学相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首先,中国人生哲学具有强烈的伦理色彩,这在儒家的人生哲学中尤为突出。儒家学者过分强调道德修养的作用,呈现出“泛道德主义”的倾向,他们把世俗的一切问题都纳入道德的领域,不仅认为人生问题的解决依赖于个体的道德修养,而且把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诸多复杂问题都归结为个体道德的完善和践履。
其次,中国人生哲学往往把人生与审美境界、审美态度联系在一起。中国古代贤哲最推崇的人生境界是审美的人生境界,他们不渴求物质生活的丰厚富裕,而只希望获得精神生活的充实、心灵上的平静安宁,他们要求摆脱物欲的羁绊、世事的纷扰,对生活进行艺术的观照。儒家的“孔颜乐处”,道家的“逍遥游”,魏晋名士的山水赏会,文人士大夫的琴棋书画自娱,佛教徒寻幽览胜、啸吟风月等,都是趋向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人生境界。
再次,中国人生哲学从整体上对不同流派的人生哲学采取兼收并蓄、互补互用的态度。中国古人对各种不同的人生哲学表现出相当的宽容性,与西方中世纪对异教徒的残忍迫害形成鲜明对照。中国古代学者虽然也有批评异于自己人生哲学的现象,但少有激烈的攻讦、猛烈的排斥,甚至置对手于死地的过激行为。恰恰相反,中国古人在人生哲学和人生实践中,大多取兼收并蓄、互补互用的态度。人们在得意时,往往以治国平天下、建功立业为己任;失意时,则以老庄自娱、佛禅自解,平衡个人的心境,这在李白和苏轼那里表现得最为明显。
我们希冀以此书为媒介,把读者领入中国人生哲学的百花园中,采撷她的芬芳,领略她的韵味。如果我们的努力能对现代中国人建构新的人生观有所启迪、帮助,也就心满意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