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NT$
500.0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NT$
500.0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NT$
254.0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NT$
347.0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NT$
765.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
編輯推薦: |
《文学语言论争史论1915-1949》作者刘泉还进一步考察了论争中所形成的白话观念及思维方式,在现代文学的语言资源、语体形态、表达风貌等方面的实际体现,《文学语言论争史论1915-1949》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內容簡介: |
现代文学的发展,实际是以新兴思想观念与僵化文言模式之间的内在矛盾为契机,在不断演变的社会文化转型中,所由展开的一个现代化过程。而此过程中所开展的有关文学语言的论争,实则具有将不同层面文化观念及思想意识汇聚融合,继而运用于文学实践,推动文学转型实现的重要作用。因此,立足于白话建构与现代文学之间的互动影响与紧密联系,《文学语言论争史论1915-1949》作者刘泉引入适当的语言学研究方法,重点考察了现代文学发展中的3场重要语言论争,即五四时期的“文白之争”、30年代的“大众化”讨论、40年代“民族形式”的论争,结合对语言论争所由形成的时代语境考察,梳理、辨析了历次语言论争中所建构的语言观念及所凝聚的多重思想意识,总结了汉语书面语的现代品格的生成过程。以此为基础,《文学语言论争史论1915-1949》还进一步考察了论争中所形成的白话观念及思维方式,在现代文学的语言资源、语体形态、表达风貌等方面的实际体现。
|
關於作者: |
刘泉女,1974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1996年毕业于青岛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2003年毕业于青岛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青岛大学汉语言学院副教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导师,主要从事现代文学语言及对外汉语教学等领域的研究。曾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
目錄:
|
绪论 语言建构与现代文学研究
一 论题的提出
二 现代文学发展中语言论争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五四”时期的“文白之争”
第一节 “文白之争”的历史描述
一 白话文学观念的提出及其近代渊源
二 新文化派与“折衷”派之间的辩难与商榷
三 新文化派与守旧派的持续论争与激烈交锋
第二节“文白之争”中的关键性问题
一 白话文的合法性
二 文言与白话的属性与功用
三 白话文的建设与完善
第三节 对“文白转换”过程的整体思考
第二章 30年代的语言“大众化”讨论
第一节 语言“大众化”论争的阶段性考察
一 文学用语问题的浮现1928—1932年
二 文学用语问题的深化1932年前后
三 文学用语问题的集中探讨1934年前后
第二节 “大众语”论争中的关键性问题
一 “大众语”与白话文
二 “大众语”的实施与发展
第三节 语言“大众化”方向再思考
第三章 40年代“民族形式”论争中的语言问题
第一节 “民族形式”论争语境下的语言本体意识
第二节 “民族形式”引发的语言资源问题的讨论
一 民间文艺用语问题
二 大众日常用语问题
三 “五四”新白话问题
第三节 民族意识对现代白话发展方向的整合
第四章 文学史叙述与建构中的语言论争
第一节 作为方法论参照的语言论争
一 语言视野的引入
二 新文学“传统问题”的阐释途径
第二节 作为文学史叙述内容的语言论争
一 文学史对“五四”时期“文白之争”叙述的流变
二 文学史对语言“大众化”“民族化”叙述的趋于一致
三 语言观念文学观念文学史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