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几千年来,人们对人性善恶黑白的争论不休和很少有结果,正说明彻底了解人性不是容易的事情。
《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就是通过演绎和归纳相结合的逻辑方法,以翔实的解说和论证来揭示,幸福的问题、人性问题和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是一脉相承、三位一体的问题,并且着重阐明了幸福的问题和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两个问题。故此,从根本上结束了自古而今人们对这两个问题的无休争论。
|
關於作者: |
太渊,原名曹继俊。男,1942年5月生。原籍:北京、大兴。学历:大学本科,专业:哲学。系北京劲松第四中学高级教师。
改革开放前,在农村务农十五年。改革开放后,曾先后被聘担任北京市教育系统玩教具协会理事和朝阳区教研中心兼职教研员。长期不辍地关注幸福观与人性论的研究。
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题为《东西方美术发展比较》(连载)的论文,以及其他内容的杂文、诗词等。
|
目錄:
|
第一章 剖析问题本身
一 亘古未解的难题
二 明确 中肯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二章 幸福的真意——迄今既有的幸福论必须扬弃
一 必须要刻意厘清的两种幸福
二 究竟什么是幸福——幸福定义
三 引起幸福感的原因
四 幸福感的生理-心理机制,即幸福感的生物学实质
五 幸福与痛苦的关系
六 幸福感的相对性
(一) 基于先天素质所致幸福感的相对性
(二) 后天因素造成的幸福感相对性
七 异型幸福感
八 潜意识幸福感
九 总结
第三章 人的终极追求是什么——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一 追求好感觉是自然界促使所有生命体保持生存良好状态及生殖繁衍的唯一最终手段
二 从自然界的手段到生命体的目的
三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的理论存疑
四 所有国家政治 经济制度和党派意志的主要目标都指向追求幸福
五 世界各主要宗教共同的核心主张——降低幸福成本,追求适度
可持续的幸福感或幸福心境
六 人类的一切“学问”目标所指都是幸福
七 蜻蜓点水看历史
八 “人上人”追求幸福众生相
九 平民百姓追求幸福面面观
十 作为高度文明化 高度符号化的人类,追求生存与追求幸福(或避免痛苦)究竟熟重
十一 总结
第四章 从几个重要方面探讨如何追求幸福
一 努力提高和完善精神境界
二 自私与利他
三 财富与幸福
四 不要怨天尤人
五 运动是幸福的源泉
六 探讨如何科学 正确地解决有限资源与追求幸福的无限人欲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永久首要的课题
七 关于“适度”
八 总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