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NT$
449.0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NT$
454.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NT$
1112.0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NT$
806.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NT$
281.0
|
編輯推薦: |
·所谓“四人帮”,是指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所结成的帮派。在十年“文革”期间,这一帮派身居高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中国大地上演了一幕幕人间荒诞剧,给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民愤如山,历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集团,举国上下,立刻汇聚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全国各大城市民众自发走上街头,欢庆这一历史的转折。
“文革“十年”内乱至此结束。五年后,1981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对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进行了宣判。
如今已经到了应该深刻反思这段历史的时候,作者金春明教授长期从事党史研究工作,作为中央党校马克思研究所副所长、毛泽东研究室主任,他有条件掌握更多的历史资料,也具备了更高远的视角更深入地解读“文革”的历史真相。《“四人帮”沉浮录》正是一部对“文革”中“四人帮”的活动进行深入研究的具有开拓性意义的重要著作。鉴于一些客观的情况,目前这方面的出版物还非常有限,这本书在今天面世,可谓十分不易,价值不凡。
本书引用的许多资料都是第一次披露,比如刘少奇、周扬、陶铸等被打倒的许多细节、毛泽东和江青之间的关系,等等。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
|
內容簡介: |
本书对十年“文革”期间,中国政治舞台上最为活跃的党内阴谋团伙“四人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作者收集了大量历史材料,从四个人的底细开始,对他们的历史进行追踪回顾,讲述他们如何一步步积累政治资本,并一步步攫取政治权力,并结为帮派团伙,直至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在十年“文革”期间,这一阴谋团火为非作歹,打到一大批为新中国的成立建立卓越功勋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制造数不胜数的冤假错案;他们在权力斗争中不择手段、心狠手辣,与林彪团伙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为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他们挑起群众斗群众,制造天下大乱,不惜把中国大地变成血雨腥风的狂热海洋。他们利用江青是毛泽东夫人的特殊地位,在权力斗争中屡屡胜出。而历史的进程不可能以几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本书详尽讲述了“四人帮”从猖獗狂妄到沦为阶下囚徒的过程,史料详实。让读者在震惊之余,不能不随作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如何才能杜绝历史的悲剧。
|
關於作者: |
金春明,1932年生,山东昌邑人。历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毛泽东思想研究室主任。中共党史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著名专家,“文化大革命”研究的开拓性学者。主要研究成果有:《“文化大革命”史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文化大革命”论析》、《毛泽东思想发展史》、《刘少奇与毛泽东思想》、《“四人帮”沉浮录》等,发表论文和文章200多篇。
|
目錄:
|
引 言
一 “四人帮”的底细
1. 江青:从旧上海影星到“文艺革命旗手”
2. 张春桥:靠一篇文章起家的“左派理论家”
3. 姚文元:看风转舵的文坛打手
4. 王洪文:不想吃技术饭的“造反英雄”
二 “小人物”蹿升政治核心的四大法宝
1. 江青以特殊身份捞取政治资本
江青与毛泽东的真实关系……
最厉害的王牌
2.《海瑞罢官》与姚文元升官
《海瑞罢官》是为彭德怀翻案?
“金棍子”疯狂制造“三家村”冤案
挖“黑线”,周扬等文艺界前辈被害
万字长文攻击陶铸
3. 请来了林彪这“尊神”
4. 从运动群众中获利
三 制造“天下大乱”的能手
1. 炮制“黑线专政论”,掌控舆论
2. 操纵群众组织,酝酿大阴谋
3. 炮制大冤案,打倒国家主席刘少奇
4. 编造“四大罪状”,打倒总书记邓小平
5. “四号人物”陶铸被迫害凄凉离世
6. 总理周恩来被罩“叛徒”阴影
7. 抢先“告御状”,打倒大批将帅
8. 夺权大上海,作为篡党基地
9. 蓄意鼓吹派性,策划武斗升级
10. 江青为掩丑史,指挥神秘抄家
四 “四人帮”跃居权利高峰
1. 林、江两集团关系微妙
2. 林彪集团庐山失势
3. 批“左”与批“右”的较量
4. 政治局内结成了“四人帮”
五 领袖辞世 女皇梦破
1. 批周公,颂“女皇”
2. 邓小平的艰难复出
3. 从批《水浒》到批邓
4. 粉碎“四人帮”,结束十年浩劫
历史留下的思考……
|
內容試閱:
|
江青以特殊身份捞取政治资本
所谓特殊身份大家都很清楚,就是江青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的夫人的身份。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夫贵妻荣。特别是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国至尊的皇帝和皇后,权力至高无上,留下的遗毒既深且浓。这也无形地影响着人们对江青的看法。因此,江青的身价自然也就不同一般了。她也是利用了这一点,到处以毛泽东的代表和代言人的身份出现。别人也很难分清哪些是江青自己的意思,哪些又是毛泽东的指示,别人很少有机会和可能去找毛泽东澄清。特别是当个人崇拜盛行,毛泽东成了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红太阳的时候,江青自然也就身价百倍了。
在大家的眼里,她有一条“通天”的特别渠道,可以上达“天听”,又可以下传“圣旨”或“最高指示”,这就比正常渠道更灵通百倍了。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比较正常,民主发挥较好的时候,这条特别渠道的功能并不怎么显著。但是,当党内“左”倾错误日益发展,党内关系十分紧张,个人崇拜盛行,领袖出现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领导集体的状态时,特别是领袖的个人专断取代中央集体领导的时候,这条特别渠道的作用就异乎寻常地急骤膨胀起来。十年内乱的经历,最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江青与毛泽东的真实关系……
毛泽东和江青的关系到底怎么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是属于最高领导层的核心的机密问题,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以至相当级别的干部都是不能知道的。江青自称为“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和学生”,很多人也都是信以为真的。一些外国人也是这么看的。直到1980
年8 月,邓小平接见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才开始揭开了这个秘密。
奥:你说“四人帮”是少数,全国很多人反对他们。他们这些少数人怎么可以控制中国,甚至整老一辈的革命家?是否他们当中有一个是毛主席的夫人,他们的关系太好,你们不敢动她?
邓:有这个因素。我说过,毛主席是犯了错误的,其中包括起用他们。但应该说,他们也是有一帮的,特
别是利用一些年轻人没有知识,拉帮结派,有相当的基础。
奥:是否毛主席对江青的错误视而不见?江青是否像慈禧一样的人?
邓:江青本人是打着毛主席的旗帜干坏事的。但毛主席和江青已分居多年。
奥:我们不知道。
邓:江青打着毛主席的旗帜搞,毛主席干预不力,这点,毛主席是有责任的。
此后,陆续有些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人,包括秘书、卫士、医护人员等,写了一些回忆文章或访谈录,披露了一些毛泽东与江青关系的真实情况。综合这些材料可以看出,在他们婚后的前十年中,两人的关系还是比较亲密和谐的。当然也不是没有矛盾和争吵,但比较小,化解也比较快。1949
年进北京以后,矛盾显著增多,开始出现较深的裂痕,用一位卫士的话说:“他们吃不到一起,住不到一起,行不到一起,更谈不到一起。”毛泽东建国后一直粗茶淡饭,不讲究饮食和营养,而且吃饭不定时,工作忙起来常忘掉按时进餐,而江青进京后生活日益考究,讲究营养和味道,按时进餐,保持健康,这样两人就很少能吃到一起了。
毛泽东一直保持战争年代养成的夜间工作的习惯,黑白颠倒;而江青因身体不好,早睡不熬夜,也就很难住到一起了。不过一直到六十年代初,还都是住在一套院子里。毛泽东外出视察,都是工厂、农村和重要部门,而这个时候江青则以治病疗养为名,四次去苏联,有时一住几个月,回国后又不断巡回于各大城市如上海、杭州、广州和著名风景区之间,因此,同行的机会也就不多了。
至于谈不拢,按照江青的说法是毛泽东“他这个人是很寡言的,话不多。有时谈起来,多数都是谈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国内,海阔天空”。就是说,很少谈私生活和感情问题。而毛泽东对卫士长说的话层次似乎更深一些。毛泽东认为,“江青使我背了个政治包袱”,“江青这个人,谁跟她也搞不到一起”,“她一来了我什么事也搞不成。她这个人到哪儿哪儿扫兴”。当然这个话也可能是毛泽东不高兴时说的,也有点极而言之的味道。客观地说,这“四个合不来”并不能完全怪江青。从江青的角度说,据卫士们观察,“她很注意关心毛泽东,揣摩毛泽东,迎合取悦于毛泽东”,“希望能讨毛泽东的欢心,希望他能与她协调一致”,“她有时心里有想法,并不说,而是希望毛泽东能够理解,能够先说。如果经历多次,毛泽东仍不有所表示,她才会按捺不住地爆发,甚至又哭又闹”。这些描述应该说是可信的。恐怕年龄的差异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也是重要的因素。建国时,江青年方35
岁,而毛泽东已56 岁,开始向老年期过渡。“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毛泽东已是73 岁的老人,而江青才52 岁。21
岁的过大年龄差异当然不是夫妻生活中绝对不能相容的,但也是不容忽视的。
最厉害的王牌
至于邓小平所说的毛泽东同江青的分居,据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记述,是“自1966
年9月毛泽东原住处丰泽园修理后两人就分开居住,毛泽东迁往中南海游泳池住地,江青住在钓鱼台。”a
毛泽东同江青虽然已经不能同住一室,也很少同桌共餐,但政治上毛对江仍是信任的。在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问题上,毛泽东不但把江青作为依靠的重要助手,而且是委以重任和寄予厚望的。而江青则是倚仗毛主席的信任,做了许多坏事。下边的几件事就是很好的说明。
第一件事,写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
据江青说,这个问题是她先向毛主席提出来的。开始的时候,主席并不同意她的意见,说她把整个历史界都看成一片黑暗,还说“要保护几个历史学家”。“我说我能保留我的意见吗?主席说:你保留意见可以。当时彭真拼命保护吴晗,主席心里是很清楚的,但就是不明说。因为主席允许我保留意见,我才敢于去组织这篇文章,对外保密,保密了七八个月,改了不知多少次。”a
江青这段讲话大体上是比较真实的,这可以从毛泽东1967 年2 月3
日同来访的阿尔巴尼亚党政代表团卡博、巴卢库的谈话中得到印证。毛泽东说:“前年11
月,对一个历史学家吴晗发表了一篇批判文章。这篇文章在北京写不行,不能组织班子,只好到上海找姚文元他们搞一个班子,写出这篇文章。……文章写好了交给我看。说这篇文章只给你一个人看,周恩来、康生这些人也不能看。因为要给他们看,就得给刘少奇、邓小平、彭真、陆定一这些人看,而刘、邓这些人是反对发表这篇文章的。”b这就是说,这篇作为“文化大革命”导火线而在全国政治和思想战线上引起巨大震动的大批判文章,是江青在毛泽东的默许下,打着毛的旗号先搞起来,然后再经过毛的审阅、修改、批准,再公开发表的。
第二件事,炮制《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江青要作为“文艺革命的旗手”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就需要有自己的所谓文艺理论,而且要有一种权威的形式出台,才能造成一种令人慑服的声势。可是,江青在党和政府中并没有什么像样的职务,不好出台亮相。
这时,1966 年2 月初,北京由彭真出面召开了“文化革命五人小组”a
扩大会,讨论起草了《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简称二月提纲)。这份提纲中提出“要坚持实事求是,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企图把由批判京剧《海瑞罢官》而在全国引发的大批判狂潮限制在上层建筑领域和学术批判的范围之内。这份文件在2
月12
日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全国各地。批转前,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过,彭真等还专门到武汉请示过毛泽东。当时毛并未表示反对。彭真等以为毛泽东已经同意了,就把《二月提纲》发向全国。但是,很显然,这是有悖于毛泽东在全国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战略方向和意图的。于是,江青去找时任国防部长的元帅林彪,以借人民解放军的名义和声威来产生一份表达自己观点的文件。
正是根据毛泽东的授意,江青专门到苏州同林彪作了长谈,二人一拍即合。根据林彪的指示,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派出副主任刘志坚和宣传部、文化部的负责人李曼村、谢镗忠、陈亚丁等人,他们与江青一起,也是五个人开了一次会。从2月2日到20
日,18 天中共个别交谈8 次,集体座谈4次,看电影13 次(共
21 部电影),看戏3 次。实际上主要是听江青一个人讲话,别人记录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