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社会病(揭露“驻京办”第一人李松:一切阻碍人民幸福、社会进步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書城自編碼: 206134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會學
作者: 李松
國際書號(ISBN): 9787508074399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94/314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6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南方木雕花板(全5册)
《 中国南方木雕花板(全5册) 》

售價:NT$ 3110.0
中国二战史研究七十年(1950—2019)
《 中国二战史研究七十年(1950—2019) 》

售價:NT$ 3016.0
摩梭仁者:东巴口述史
《 摩梭仁者:东巴口述史 》

售價:NT$ 614.0
趣话通信:6G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 趣话通信:6G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

售價:NT$ 411.0
不羁.完结篇
《 不羁.完结篇 》

售價:NT$ 275.0
性别经济学
《 性别经济学 》

售價:NT$ 322.0
中国书法嬗变与思考(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中国书法嬗变与思考(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售價:NT$ 510.0
关键冲突:如何化人际关系危机为合作共赢(原书第2版)
《 关键冲突:如何化人际关系危机为合作共赢(原书第2版) 》

售價:NT$ 39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35
《 罗辑思维:有种,有趣,有料(腾讯董事局主席 马化腾说:《罗辑思维》是一张人生船票,通往自由的彼岸。柳传志 王石 马化腾 李开复 徐小平 姬十三等推荐!) 》
+

NT$ 305
《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悦读纪·) 》
+

NT$ 363
《 郎咸平说:让人头疼的热点(这是一个多事之秋,这是一个经济热点频发之年。郎咸平说,“头疼医头”头更疼,改革需要大手笔!) 》
+

NT$ 279
《 谢谢你离开我——张小娴时隔两年最新散文,法国著名插画师亲绘插图,四色精美印刷 》
+

NT$ 646
《 论中国: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 》
+

NT$ 283
《 偷影子的人(一部令整个法国为之动容的温情疗愈小说,法国年度畅销冠军,吴佩慈、SHE落泪推荐!附赠浪漫告白卡——“青春初吻”纪念明信片) 》
編輯推薦:
中国人,请放弃以逐利的方式相互侵害!
李松深入调查,条分缕析中国之病现象,不遮家丑、关心百姓。
他用犀利的笔、忧虑的心、前瞻的思考、独立的“新闻眼”写下他“看见”“窥见”“洞见”的社会之丑、社会之病,供人们深思自省。
如果选择“看不见”仇恨的情绪、不公正的现象、边缘群体的艰难存在、人民权益的被践踏,中国之社会病必将越来越深重。
过去的不能白白过去,死去的不能白白死去,眼前的必须不能苟且,活着的必须不能无视。这不是一本出气书,这是民生现状的写实与追问!
內容簡介:
目睹中国之病现象,这是一部不遮家丑、真正关心百姓的书。
没有人民幸福,就没有社会进步。社会不能抛弃人民独自进步,也无法撇下人民实现进步,如果选择“看不见”仇恨的情绪、不公正的现象、边缘群体的艰难存在、人民权益的被践踏,中国之社会病必将越来越深重。
李松用他犀利的笔、忧虑的心、前瞻的思考、独立的“新闻眼”写下他“看见”“窥见”“洞见”的社会之丑、社会之病,供人们深思自省。
过去的不能白白过去,死去的不能白白死去,眼前的必须不能苟且,活着的必须不能无视。这不是一本出气书,这是民生现状的写实与追问!
關於作者:
李松,云南作协会员。
曾任新华社内参编辑、新华网北京频道总监,现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其作品曾于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获“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奖”,多篇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他是披露“驻京办”内幕的第一人,多位中央领导看过他的报道后作了重要批示,从此引发中国社会对“驻京办”问题持续的高度关注。
作品《中国隐性权力调查》销售近30000册,目前销售持续。
目錄
开篇 不能让仇恨成为“社会病”
在中国社会转型期,迫切需要有一种实现公正的合法渠道,适当减轻人们就业、子女就学、住房、医疗方面的压力。否则,弱势人群怨恨和报复的非理性心态难以抚平或消除,仇恨有可能成为一种可怕的“社会病”。
第一篇 公平正义:比太阳有光辉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拿什么来终结高速公路暴利收费
出租车司机干吗这么拼命
谁动了作者转载稿费……
“顺风车”的法律风险
民间公益之惑
富人为什么要移民
非法行医直戳医疗体制痛点
成人文化的中国现状
第二篇 边缘生存:隐秘的群体
在城市化进程中,边缘化群体不断膨胀,正成为一个越发严峻的社会问题。与此相对应,如何有效地清理制度环境,让合理的制度归位,不合理的制度退场,是当前面临的一项历史性任务。
“拆迁富翁”的未来隐忧
“摩尔狂潮”下的农民失地之痛
新闻线人:媒体大战中的隐形人
单身女性“非婚生育”惹了谁
“网络打手”的江湖生存
谁让孩子成了特“困”生
“网络钓鱼”肆虐谁之过
都市“异性合租”灰幕
第三篇 幸福快乐:期待来敲门
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大概就是“幸福”了。但是,幸福不会自动来敲门,它需要每个人去伸张。幸福并不虚无缥缈,只要人人都把权利紧握手中,把责任扛在肩上。
“幸福社区”离现实有多远
不该发生的“记忆危机”
你靠什么养老
你的房子抗得住地震吗
诚信问题让中国人很纠结
“带薪休假”为何没有底气
谁偷走了我们的幸福
“自媒体”引领中国公民社会
第四篇 民生权益:看不见的“黑洞”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法理基础,是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根本体现。因此,政府除了依法治国,必须务实、清廉地为人民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不应有任何特权。
北京暴雨追问城市应急能力
大灾难时,你如何回家
探访大城市应急避难场所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是说着玩的
政务中心离“阳光”有多远
底层向上流动机会缘何减少
官方民调:钢丝绳上的舞蹈
社会组织:活跃的公共治理参与者
尾篇 加大“社会心态”调适力度
加大社会心态调适力度,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附录 李松民生对话录
《中国商报》专访李松:我们的诚信出了什么问题
《深圳特区报》专访李松:“阳光”照不到的隐性权力
本书文章原发刊物一览表
內容試閱
中国社会确实病了。

从老人倒地不敢扶到亲兄妹为争夺财产反目成仇对簿公堂;从假酒、地沟油、瘦肉精到染色馒头、牛肉膏;从“拼爹”现象到“仇富”、“仇官”心态蔓延;从黑砖窑案、黑煤矿案到福建南平杀童案和北京大兴灭门案……

中国社会不仅病了,而且病得很重。2012年全国“两会”前夕,新华网、人民网等门户网站调查发现,在众多热点中,民众最关注的“五大问题”领域分别是社会道德建设、食品安全监管、缩小贫富差距、房产市场调控和加强反腐倡廉。这些问题映射出中国社会在公正、公平等基本社会伦理原则的失守,以及民众对最基本生存与安全的焦虑,都是关乎民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由此,要医治好中国社会病,最急迫的是要解决好民生问题。因为一旦民生出问题,民众就会失去恻隐、廉耻之心,失去对生命、正义、善良、人性的基本敬畏和判断,从而制造出更多的冷漠和人间悲剧。

从历史角度看,“民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宣公十二年》,即“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民生,即百姓的基本生计。

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尚书?五子之歌》中所说的,它构成了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而《管子?霸业》指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尽天下》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议论,亦客观反映了古代先贤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然而,在中国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民生问题却很少受到过执政者真正重视。相反,官本位的文化却积淀深厚,民不聊生倒似乎成为一种常态。
20 世纪20
年代,孙中山为“民生”注入了更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至“主义”、国家大政方针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把民生问题不但概括为百姓的衣、食、住、行四要素,而且还对民生问题有这样的经典阐述:“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自此,“民生”一词开始闪烁出人本思想的光辉,蕴涵着厚重的人文关怀和大众情怀。

中国的民生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极大改善,并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发展,且由单纯的物质生活转向全面化。如今,民生含义非常广泛。从社会发展来看,民生问题已由低到高,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

首先,民众基本生存层面上的民生问题,具体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状况、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等。

其次,民众基本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层面上的民生问题,具体包括充分就业、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问题、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问题(比如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等。

再次,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包括民众能够享受到较高层面的社会福利。比如公立高等院校的学生得到免费教育;住房公积金普及到每一位劳动者;社会成员的权利得到全面保护等。

在中国,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已日益深入人心,而以人为本必须关注民生,只有关注民生才能重视民生,只有重视民生并解决好民生问题,一个政府才能得到民众认可和拥护,才具有其真正的执政合法性。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阐述了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关于民生问题,占据了大量篇幅,提出了包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内的一些新的提法和观点,奏响了“民生改善”的时代最强音。

可见,民生问题在当今执政者眼中,已不单纯是经济问题或社会问题,而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为,民生意味着一切!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只要民众吃得安全一点,房价下降一点,学费少收一点,民众不再为看病难、看病贵犯愁,“中国梦”也会离现实更近一步。

中国社会各类民生问题虽有一些共同的病因,但也有所差异,把脉中国社会病,还须深入调查分析,找准病根再下药。这部书选编的36篇作品均是我近几年在民生领域所作的深度社会调查成果,大部分是在《瞭望》、《半月谈》、《环球》上发表的作品,而极少数篇目还未曾面世。汇集成册,旨在把各类民生问题集中在一起,为读者提供“把脉”中国社会病之便利。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发表过的作品,选编入书时,基本忠于原文,仅在细节方面进行了适当删除和修改,或补充了一些最新信息。虽然本书的作品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社会民生全貌,但作为一名职业记者,我会在未来为此作出不懈努力。这是职责所在,也是良心所系。

此书出版,首先得感谢胡仙芝、齐善鸿两位我敬重的知名学者拨冗作序。其次,感谢我的所有采访对象,是他们为这部书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再次,感谢华夏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感谢大众华文(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李赫先生,他们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同时,感谢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编委会执行主任、执行总编辑胡俊凯先生,感谢新华社福建分社社长汤华先生,感谢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总经理周江先生、副总经理白雪峰先生,以及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肖明超先生,他们在此书的成稿过程中,给予了我许多支持和鼓励,在此一并致谢。
此书出版,我期待有更多善意的批评和指正。我的电子邮箱xhslisong@163.com


李 松

2013 年1 月20 日于北京
序言一
民生:无法回避的“时代话题”
胡仙芝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新华社记者李松在连续推出《中国隐性权力调查》、《中国社会诚信危机调查》两部力作之后,又推出了第三部调查系列作品《中国社会病》。在该书中,李松继续以犀利的文笔、理性的语言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全身的X光扫瞄;以贴近的调查、深入的研究探查百姓生活,揭秘各个群体的生活乃至心理状态,同时辅以批判和研究的视角关注公权、关注百姓、关注民生。

民生,民生,人民之生。《辞海》中对“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就是百姓的生活来源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其中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狭义的民生概念,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广义的民生概念,即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

在大“民生”的内涵背景下,《中国社会病》篇篇都讲民生,不再局限于调查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不再局限于关注民众的衣食住行,不再局限于物质生活的层面,还积极地关注和深入地解读民众的精神生活和心理世界。《中国社会病》有部分章节关乎社会各个阶层物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交通出行、看病就医、富人移民、社会安全、两性婚姻、子女生育等。相对于新中国建国以来长期贫困的历史来说,民生内容从物质走向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这些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体现了国民生活从物质到精神的“质”的飞跃。

在现代政治形态下,“民”的概念和内涵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代的“民”,是指有别于君主、群臣百官和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庶民(多与“君”、“臣”、“人”相对)。而现在的“民”,则是现代国家组成要素中的国民,是宪政法治背景下的“公民”,是现代政治概念中的“人民”。虽然传统文化中的“民”,经常不自觉地套上“官民对立”的有色眼镜,但在李松的笔下,“民生”概念中的“民”已不再是“官民对立”的“民”,它的范畴超出了普通百姓,而涉及到了中国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高级官员、普通公务员、外企职工、出租车司机、普通市民、白领女性、再婚的老人以及专家学者等。《中国社会病》的选题范围突破了官民对立语境下的传统的“民生”概念,把官员和公务员的身份也认定为“民”,从中可以看到所包含的时代超越,这不仅符合了古代民本官员的“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的精神境界,也体现了公民社会“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的追求。

《中国社会病》的内容有着强烈的作者意识,有着李松独有的风格。作为一名典型的调查型记者,李松继续着他特有的敏锐嗅觉,执著于公平正义的社会理想,对社会病态做“典型而深刻”的扫描和分析,而且还尝试着做一名“社会医生”,与他采访的大批社会精英一起寻求治疗之道。
——在“第一篇
公平正义:比太阳有光辉”中,他怀着对公平正义的社会文明进步的追求,走近富士康“跳楼门”,走近“拼命三郎”出租车司机,走近富人安全催生的“私人保镖”,走近陷入身份危机的“民间救援”,走近民间公益,走近富人移民潮……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这些合法不合法、合规不合规、合情不合情的现实存在中,李松思考着问题的成因和病态的症结,也思考着治疗之道。
——在“第二篇
边缘生存:隐秘的群体”中,围绕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严峻的社会问题,李松敏锐地关注到了一些社会隐秘群体。比如“拆迁富翁”、“摩尔狂潮”中的失地农民、媒体大战中的隐形人——新闻线人、“非婚生育”的单身女性、横行虚拟社会的“网络打手”、面临生活难题的“不就业一族”、深陷再婚社会伦理窘境的老年人群体以及城市“异性合租”者等。李松通过调查和写实报道,深入到他们的内心,去感受他们复杂而无奈的情感世界,并思考如何有效地破解“让合理的制度归位、不合理的制度退场”的历史性命题。
——在“第三篇
幸福快乐:期待来敲门”中,李松抓住了人人心中的“幸福”梦,围绕幸福与责任相伴随的主题,探讨幸福社会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难题和曲折。针对中国人幸福感下降的客观事实,李松借用了大量的社会调查作为支撑手段,为我们提供社会大众的观点集萃和宏观把握。在这里,他通过专家解读和政策引导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公民社会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社会诚信问题、社会民生问题以及社会心态调整问题。
——在“第四篇
民生权益:看不见的‘黑洞’”中,他通过关注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治理,在这些问题所折射的社会生态背后,追求“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府除了依法治国,廉洁地对人民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不应有任何特权”的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根本。

本书的最后,李松提出了应加大“社会心态”调适力度的观点。为此,他为幸福社会的构建展示了一项综合的清单,既包括制度变迁,又包括社会流动;既有经济物质层面的建设,更有精神和心理的建设,那就是:建立和完善公平、合理的分配体制和激励机制,缩小贫富分化,完善社会管理制度,为民众提供平等的向上流动机会,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扩大社会的中产阶级比例;增进不同社会阶层人群的互信、互助和相互理解,致力于社会各阶层的和谐与融合,保持整个社会的活力。

李松是我多年的好朋友,我们经常在一起关注共同的社会热点问题,一起探讨发展困境中的破解之道……有时我的研究和他的调查之间会有些交叉,我们的合作也和他的社会调查一样在逐步深入。我曾经说过,李松是我另外一种意义上的老师,是一个可以一起学习和成长的伙伴。他的作品又一次汇集成书了,作为这部书的第一批读者,在分享他的劳动成果之余,欣然提笔写下上述读后感言。
是为序。

2012 年9 月18 日

于北京
序言二
齐善鸿
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发展,中国国力迅速攀升,成为了世界发展的火车头,成为了世界经济的引擎。中华民族的崛起让国人自豪,也让世人瞩目!
但是,我们在自豪之余,也正在为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备受煎熬——
我们的物质富裕了,可很多人的精神却陷入贫困状态;
发展速度上去了,可产品质量问题却一直让我们十分纠结;
国家总体实力增强了,可社会内部的不和谐因素也增加了;
城市面貌在高楼林立中不断改观,可我们的历史记忆也变得模糊了;
我们勤劳勇敢,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也在急剧增加;
政府的管理在不断改善,群众多元化诉求的呼声也在日益增多;
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道德伦理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

总之,在一切看起来光鲜十足的背后,我们的幸福感却越来越不知道去哪里寻找,对未来的迷茫感正在强化着人们心中的烦躁。

新华社记者李松,一个怀揣责任又脚踏实地、头脑冷静又满怀激情、热血涌动却又善于理性思考的汉子,以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奔波于全国各地,直面社会矛盾,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对中国就业、教育、医疗、交通、住房、物价等民生重点领域,进行了大量艰苦卓绝的、由点到面的深入调查,以“民众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读者本位、人性关怀、草根话语”的情怀,写就了这部全面关注中国社会民生焦点问题的著作。

我为李松的豪情、责任与使命所感染,也为这部书中所揭示的民生问题所触动,更为李松那独特的理性思考所感动,欣然为这部书作序,也借此机会与李松一起发出呼吁:让我们共同理性面对社会发展中的矛盾,用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智慧去思考和解决中国社会问题。

我们坚信,中华民族是智慧勇敢的民族,是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会倒下去的伟大民族。中国社会的问题是发展进步中的问题,我们不能只盯着问题而否定了发展。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这些问题,但也要给这些问题的解决留出足够的时间。
中国社会的问题是我们自己家里的问题,我们必须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这个国家,而不能让外人看我们的笑话,更不能幼稚地借外人的力量来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

中国社会的问题,需要各方面的相关人员认真积极地对待和解决。同时,民众也要珍惜生命,不要动辄以死相逼。

中国社会的问题,需要政府有更有效地作为,积极地广开言路,积极地承担责任,并坚决地追究不作为的人。

中国社会的问题,需要党政官员高度重视,以身作则,严以律己,不要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时期成为发展的牺牲品。

中国社会的问题,需要我们回归理性的追求,不要在贪欲的驱动下成为唯利是图的人。否则,我们每个人的利益都无法保障。

中国社会的问题,更需要我们在学习中保持自己的情操,不要让道德沦丧这头恶魔吞噬了自己。不管这个社会有多少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别人来解决,我们每个人必须立足于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当我们都放任了自己,把问题的责任全部交给政府时,任何政府都将无力回天。

我们也必须明白,任何人作恶、造假、害人,都将遭到惩罚,“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的铁律永远不会改变。

李松的这部《中国社会病》,是奉献给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们的一部人生启示录,也是给那些执迷不悟的人的一部警世录,同时也是我们国家在这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的一部现实教科书。
是为序。


2012 年9 月23 日

于天津南开园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