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1889年1月3日,尼采在都灵街头抱住一匹被鞭打的驽马,热泪迸涌地高呼“我的兄弟”;他因此被送进精神病院。再过11年,这颗伟大的心灵就要与世长辞。在此前7年,他爱上一位俄国美少女莎乐美——后者在回忆录中用了以下这些词去形容尼采:孤僻、平凡、朴素、慎重、优美(仅限于手部)、半盲、笨拙。
|
內容簡介: |
他只写散文、格言和警句;他并不渴望去证明什么,只是预告和启示;但恰恰是凭借一颗伟大的心灵与神奇的想象力(而非逻辑推理),他征服了全世界;他献给人类的不只是一种新的哲学,不仅仅是一首诗或一段警句,而是一种新的信仰、新的希望、新的宗教。
|
關於作者: |
尼采,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他曾这样形容自己的童年,“那一切本属于其他孩子童年的阳光并不能照在我身上,我已经过早地学会成熟地思考。”他曾经是巴塞尔学术界的精英和当地上流社会的宠儿;但他还是放下这一切,辞去教职,开始了十年的漫游生涯,在无人理解的荒野与孤寂中沉思冥想。他曾经不无自负的说:“到了2003年世人才能理解我的学说的魅力和震撼力。”世界最终兑现了他的承诺。
|
目錄:
|
前言
我为何如此智慧
我为何如此聪明
悲剧的诞生(选译)
快乐的智慧(选译)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选译)
查拉图斯特拉之开场白
一、 三种变形
二、 道德讲坛
三、 遁世者
四、 肉体的轻蔑者
五、 快乐与热情
六、 苍白的罪人
七、 阅读与写作
八、 山上的树
九、 死亡的布道者
十、 战争与战士
十一、 新偶像
十二、 市场之蝇
十三、 禁欲
十四、 朋友
十五、 一千零一个目的十六、 睦邻
十七、 创造者之路
十八、 老妪与少女
十九、 毒蛇之噬
二十、 孩子与婚姻
二十一、 自愿的死亡
二十二、 赠予的美德
二十三、 持镜的小孩
二十四、 在幸福之岛
二十五、 怜悯者
二十六、 教士
二十七、 有德之人
二十八、 贱民
二十九、 毒蜘蛛
三十、 著名的智者
三十一、 夜之歌
三十二、 舞之歌
三十三、 墓之歌
三十四、 自我超越
三十五、 卓越之人
三十六、 文化之邦
三十七、 无瑕的认识
三十八、 学者三十九、 诗人
四十、 大事变
四十一、 占卜者
四十二、 救赎
四十三、 处世之道
|
內容試閱:
|
选瞧这个人选择)前言
一
鉴于人类即将面临我提出的最严峻挑战,因而在此前很有必要谈谈:我是什么人。事实上,这一命题本当为大众所周知,因为我从不韬光养晦。人们对我的视若无睹、听若不闻,在在彰显出本人伟大使命与渺小时代之间的不相称。现在活着的仅仅是个人名义的我;也许,我活着本身这一事实也不过是个先入为主的成见?
只须与某个来上恩加丁消夏的“有识之士”交谈片刻,我就可以说服自己:我不曾活着。
在此种惨淡现实下,尽管有违我骄傲的天性,我也有义务降尊纡贵地向世人大声疾呼:听我说话!因为我是如此这般的一个人。不要将我与无足轻重之辈混为一谈!
二
打个比方,本人完全不是泥胎木偶,更非衣冠禽兽,我的本性实质上与那些道德君子截然相反。不见外地说,这正是颇令我引以为傲之处。我是大哲狄俄尼索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的信徒,宁为萨堤酒神的随从,半人半羊的林神。喜饮酒,好淫乐,后多为酒鬼淫棍的代称。,不为圣人。但你们应该好好读这本书。或许我已成功吸引了你们的注视?或许此书除了以你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上述对立之外,别无深意?
我最不愿承诺的事就是“改良”人类。我不想树立新的偶像,只要那些旧日偶像的泥制双足尚未不良于行,推倒“偶像”(即我所谓的“理想”)几乎已成为我的老本行。当人们捏造一个理想的世界时,总是相应地剥离了现实世界的价值、意义和真相。——“现实世界”和“表相世界”在德语中恰恰相反,意味着捏造的世界和真理。——理想,这个谎言向来是对现实的诅咒。它对人类的蒙骗已沦肌浃髓,竟使得我们背离了那些能保证人类的繁荣、未来以及掌控未来至高权利的真正价值,转而去崇拜它们的对立面。
三
凡能吞吐我著作气息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种孤高的气息,一种凛冽的气息。读者须禀赋恰合,否则易受风寒。冰山临近,孤独庞大无匹,光芒中的万物肃穆如许!人们如此自由地呼吸!感觉到自我之下的事物如此之多!哲学之一事,以我向来的理解与经历,即意味着自愿生活在冰雪之中、高山之巅,探寻存在之中的一切陌生与可疑、一切道德的禁地。长久徜徉禁地的经验教会我以洞若观火的目光去审视往圣先哲们那些被道德化与理想化了的心灵秘史,尽管事实与人们所期望的迥然不同。
一个灵魂可以承受多少真理,敢于面对多少真理?对我来说,这已日益成为真正的价值标准。谬误(即对“理想”的信仰)并非盲目,而是懦弱。
求知上的每种成就、每次进步都是源于勇气,源于自我磨砺和自我净化。
我不求驳倒理想,我只是严阵以待。
Nitimur
invetitum——努力破禁锢(奥维德《恋歌》Ⅲ):执此大纛,我的哲学有朝一日必将胜利,因为本质上被禁锢至今的,唯有真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