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论真理(克里希那穆提探索真理的集大成之作!真理是无路可循的,一旦你追随他人,你就远离了真理)

書城自編碼: 205767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印]克里希那穆提
國際書號(ISBN): 9787508638485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5-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179/90000
書度/開本: 大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2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亚马逊六页纸 如何高效开会、写作、完成工作
《 亚马逊六页纸 如何高效开会、写作、完成工作 》

售價:NT$ 349.0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NT$ 1800.0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售價:NT$ 290.0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NT$ 430.0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NT$ 44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72
《 王国维:一个人的书房: 他的美学和文学思想,自然就开创了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先河,又以桥梁的方式横跨在古代和现代之间,对古代美学和文学起到过度的作用。 》
+

NT$ 291
《 内在的重生: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空性流露代表作 》
+

NT$ 315
《 生命的绽放—克里希那穆提心灵笔记 》
+

NT$ 358
《 超越孤独(克里希那穆提最纯粹通透的生命教诲集,应答了现代人所面临的种种人生困惑) 》
+

NT$ 335
《 罗辑思维:有种,有趣,有料(腾讯董事局主席 马化腾说:《罗辑思维》是一张人生船票,通往自由的彼岸。柳传志 王石 马化腾 李开复 徐小平 姬十三等推荐!) 》
+

NT$ 326
《 论自由(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但自由是什么?克里希那穆提最透彻解析) 》
編輯推薦:
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心灵导师、给一代又一代大师级人物以灵感源泉的思想者——克里希那穆提,经典系列文集重装推出!《论真理》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克里希那穆提探索真理的集大成之作!“真理是无路可循的,一旦你追随某人,你就远离了真理。”
內容簡介:
《论真理》是克里希那穆提探索真理的集大成之作。

“我认为真理是无路可循的,你不能通过任何宗教派别或方法而达到它。既然真理是无限、不受任何制约、无路可循的,当然也就不需要人为组织了。没有任何组织有权力强制人依循特定的道路。如果那样做,真理就会变成僵固的教条,同时也会变成那些懦弱之人和不满足之人的玩物。”

“真理无法屈就于人,人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亲近它。高山无法自动移到你的脚前,你必须不畏艰险地穿越山谷、攀过悬崖峭壁,才能到达山顶。”
關於作者:
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1895~1986),印度著名哲学家,是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新时代运动”(New Age Movement,又称“东西文化合流运动”)紧密相关的思想大师,在东西方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思考来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诲都在帮助人类从恐惧中彻底解脱,体会生活的真正乐趣。他的五十余本著作,全是由演讲和谈话集结而成,目前已被译成47种文字。
纪伯伦、萧伯纳、亨利?米勒、披头士乐队、卓别林、量子物理学家波恩等等20世界各领域的大师级人物,都曾坦言从克氏的话语中找到灵感的源泉。
目錄
浦那,1948年10月3日
圣雄甘地墓,1949年1月23日
拉贾蒙德里,1949年11月20日
孟买,1950年3月12日
伦敦,1952年4月23日
在圣雄甘地墓对学生的谈话,1952年12月31日
孟买,1953年2月8日
浦那,1958年9月10日
《真理与真实》摘录,1975年5月18日
萨嫩,1975年8月1日
《真理与真实》摘录,1976年7月25日
布洛克伍德公园的对话,1979年6月28日
內容試閱
克里希那穆提1895年出生于印度,13岁时被通神学会收养,这个学会认为克里希那穆提就是它一直宣扬的“世界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很快成长为一位强有力的、坚定的、与众不同的导师,他的谈话、著作不是关于某种具体宗教的,也不是针对西方或东方的,而是关于整个世界的。他坚决否认别人强加给他的救世主形象,并于1929年解散了围绕他而建立的大规模的、富有的组织,并宣布真理是无路之境,无法通过任何形式化的宗教、哲学或教派发现。
克里希那穆提终其一生都拒绝别人强加给他的所谓的导师地位。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大批听众,但并不自封权威,不收弟子,总是以一个个体的身份同另外一个个体交谈。其宣讲的核心论点是世界的根本转变只有通过个体意识的转变才能实现。他一直都在强调有必要了解自我,了解宗教和民族主义对人类心灵的约束性与分裂性的影响。他总是强调开放心灵的必要性,因为“脑部空间蕴含着无法想象的能量”,这似乎是他创造性的源泉以及能够产生广泛影响的关键。
他坚持在世界各地发表演讲,直至1986年逝世,时年90岁。他的谈话、对话、日记和信札已被收集整理为60余本书,这套书就是根据其留下的浩繁的资料编纂而成。这套书中,每一本都集中探讨一个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亟待澄清的问题。


浦那
1948年10月3日

问:你曾说过记忆并非完整的体验。我对你前些时候所说的话存有记忆,并且印象清晰。你从何可知这些并非完整的体验?请详加解释。
克:我们所指的记忆是什么?你上学学到了满脑子的事实、知识与技术。如果你是个工程师,那么应用记忆中关于工程方面的知识你就可以造出一座桥。这是事实的记忆。另外还有心理的记忆。比如说,你对我说了一些令人愉快或者不悦的话,而我记住了它,等到下次再遇到你的时候,我将带着这些记忆与你相处,凭着记忆中你说过或不曾说过的话。
所以记忆有两个层面,心理的或事实的。它们总是相互关联,因此不容易界定清楚。
我们皆知事实的记忆在作为谋生工具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但心理的记忆是否必要?是何种因素保存了心理的记忆?是何种因素令人记住了耻辱或者赞美?为何人们保存某些记忆,而排斥其他的呢?显然,人们保存愉悦的记忆,排斥不愉快的记忆。若你用心观照,你将明了痛苦的记忆比那些愉悦的更快被忘记。而不管你从任何层面来看心灵,或者用任何名字来称呼它,它本身就是记忆;心灵是过去的产物,它建立于过去,这就是记忆,一种受限制的状态。
现在我们总是以记忆来面对生活,来面对全新的挑战。挑战总是崭新的,然而我们的反应却总是老旧的,原因是它来自过去。所以不倚赖记忆的体验是一回事,而以记忆去体验又是一回事。也就是说,挑战总是全新的,但我们总是用一贯的方式来应付它。因此,会发生什么结果?我接收了新事物,却无法理解它,因为对新事物的体验受到过去的制约。所以,对新事物的了解总是片面的,从来没有完全了解。而只有对事物有全然的了解,才不至于使记忆留下伤痕。
当挑战来临时,它经常是全新的,而你却用旧有的方式迎接它。旧的回应方式限制了对新事物的理解,于是认识遭受扭曲,而有了偏差。因此新的体验纳入旧的认知方式,强化了旧的体验。这可能显得有些抽象,但若你略微深入,并仔细探究,并不难理解。今天的世界局势之下,除非有新的思考方式,否则不足以处理不断出现的难题。我们无法这么做,是因我们总是用被过去制约的心,以及各种国家、地域、家庭或宗教等根深蒂固的偏见去应付今天与将来。也就是说,先前的体验阻碍了我们正确认知新的挑战,导致我们持续地培养并强化记忆,所以无法了解新的事物,乃至于无法全然地面对挑战。只有当人有能力以全新、鲜活的方式,抛弃旧日偏见面对挑战时,心灵才得以富饶,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发问者提到:“我对你前些时候所说的话存有记忆及清晰的印象。从何可知这些并非完整的体验?”若你对一件事只有一个印象、记忆,那显然是不完整的体验。如果你理解了我所说之言,悟出其中真理,那真理就不单单是记忆。真理并非记忆,因为它总是全新的,它本身不断在变化。你对我前些时候所说的话存有记忆。为什么呢?因为你把我的话当作指引,但却未全然了解。你想深入了解,所以便会有意无意地将其保存下来。但若你全然了解,也就是全然明白其中的真理,那么你将发现关于它没有任何记忆存在。
我们的教育就是记忆的培养与强化。所有的宗教修行与仪式,阅读和知识,全都是记忆的强化。这些有何意义?为何我们总是抓着记忆不放?我不知你是否曾注意到,若你变老,你会惦记着过去,缅怀它的喜悦、痛苦;如果你还年轻,你会期待未来。我们为何会有这样的行为?记忆为何变得如此重要呢?显而易见,这都是因为我们不能全然地活在当下。我们不断地将现在当成一种手段,一种达成未来目标的手段,所以当下就显得无足轻重。而我们无法活在当下的原因是我们不停地将现在当作通往未来之路。因为我无时无刻不想着成为某某,所以就无法全然认识自我,而认识自我——当下的我究竟为何,则与记忆无关。相反,记忆是了解真相的障碍。
我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唯有在心灵不被记忆之网套住时,才会有新思想或新感觉来临。在两种思绪、记忆之间存在着间隔,而当那间隔可以维持下去时,便产生了一种不再是记忆的新状态。我们拥有记忆,并培养记忆,将它视为延续自我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不停止培养记忆,“我”与“我的”就变得非常重要。于是我们背负着“我”和“我们”,让记忆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假如你没有记忆,你的财产、你的家庭、你的观念就不会这么重要;因此为了强化“我”与“我的”,你继续浇灌着你的记忆。可是你若静心观察,将会发现两个念头之间、两种情绪之间,有个间隔。在这个非记忆产物的间隔内,存在着脱离“我”与“我的”的非凡自由,并且这个间隔是超越时间的。
让我们以不同的方式来看问题。确定无疑的是,记忆就是时间,不是吗?我的意思是,记忆创造了昨天、今天和明天。昨日的记忆造就今天,并形成明天。也就是说,过去通过现在创造了未来。其中时间历程相续不断,这正是我们的意志力造成的。记忆就是时间,透过时光流逝,我们企求达成目标。今天我是个小职员,但只要给我足够的时间与机运,将来我会成为经理、老板,所以我一定需要时间。基于同样的心理,我们宣称:“我将证悟实相,我将得见上帝。”因此,我需要时间来了解,这表示我必须培养记忆,强化记忆,借着练习、训练,去实现,去获得,去成为某人,而这一切都意味着时间的相续不断。因此透过时间,我们企求超越时间;透过时间,我们梦想着永恒。你能这样做吗?你可以经由记忆,即时间的产物,在时间之网内捕捉永恒吗?
超越时间只能在记忆止息时达成。假如你能明白这项事实——经由时间,则无法超越时间,那么我们就可以深入探讨记忆这个问题。技术知识的记忆是必要的,但心理记忆维持“自我”、“我”与“我的”,给予认同感与自我延续感——却不利于理解生命与真相。如果你可以看清其中的真相,错误就消失了,那么就没有昨日记忆的心理残留了。
当你初次看到美丽的夕阳或田野中美丽的树木时,你全然地陶醉于美景,于是你带着重温旧梦的渴望回头找它。当你这么做时会发生什么结果?全无陶醉可言,因为这是昨天落日的记忆正催促着你,赶着你,令你快点回来。昨天的你不带一丝记忆,只有发自内心的赞叹,是直接的反应,但今天的你却渴望再一次捕捉昨天的体验。也就是说,记忆正干扰着你享受夕阳时光,因此你不再陶醉,不再有那纯然与丰富的美了。再比如说,你有个朋友昨天对你说了什么,不管是侮辱或赞美之言,你都储存于记忆之中。而带着那记忆,今天你又遇到了这位朋友。其实,你所遇到的并不是你的朋友——你带着昨天的记忆,而它干扰着你。记忆不断地包围我们与我们的行动,因此我们不再有新奇与新鲜感。这就是记忆使生命枯萎、呆滞与空虚的缘故。
记忆强化了“我”与“我的”,因此我们生活在对他人的敌意中。通过现在的行动,记忆有了生命,也就是我们在当下赋予其生命;但若我们拒绝赋予其生命,则记忆将消逝无形。因此对事实与技术知识的记忆显然是必要的,但保存心理的记忆将妨碍我们对生命的了解,以及心灵相互间的交流。
问:你曾说当意识静止时,潜意识将会自己出来。潜意识是否为一个层次较高的存在呢?而我们是否有必要释放出所有隐藏在迷宫般的潜意识内的东西,以寻求自我解脱?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
克:我不知道我们之中有多少人晓得潜意识的存在,以及我们意识的不同层次。我想大部分的人只知道它与日常生活有关,是整天活动、喋喋不休的表面意识。我们不知道那隐含于其他层次意识的深度、重要性及其意涵。只有在偶然间,经由梦、暗示等途径,人们才能意识到另有其他层次的意识存在。我们都太忙了,以至于日常生活、娱乐、色欲、虚荣心占满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只看到表面意识。多数人把生命浪费在追求权力、政治或个人的成就与地位上。
现在,有人问道:“潜意识是否为一个层次较高的存在呢?”这是要解答的第一点。在我们思考的过程之外,是否有另一个层次较高的存在呢?无疑,只要思考的过程还存在,它就可以被分为较高或较低的层次,但却没有一个更高的存在,或永恒的存在能避免无常的变动。所以我们必须仔细探讨这个问题,以了解意识的重要性。我曾经说过当你心怀疑问而苦思难解时,你经常会在清晨醒来时恍然大悟。当意识寂然不动时,隐藏于内的潜意识就开始运作,着手解决问题。所以,你一觉醒来时,答案就揭晓了。可以肯定的是,这意味着隐藏的潜意识在你睡觉时并不休息,无论何时它都不停地运作。
虽然表面意识或许会沉寂,其他不同层次的无意识层面却正埋首解决问题,并且自然地将它本身投射到清醒的表面意识上。那么,现在的问题是:那是高层次的存在吗?显然不是。你指的“高层存在”是什么呢?你指的是超越时空的灵性存在,不是吗?你被思想占据,所以这个你所能设想的一定不是灵性存在——它是思想的一部分,它脱胎于思想,在思想的范畴之内。不论你称它什么,它仍是思想的产物;因此,它是思想的产物,不是灵性存在。
下个问题是:“我们是否有必要释放出隐藏于迷宫般的潜意识内的东西,以寻求自我解脱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如我所说,意识有许多不同层次。首先,最外层的是表面意识,在表面意识之下存有记忆,因为若没有记忆的话,就没有任何行动。在这之下存在着实现、成为、完成的各种欲望。如果你再深入探索,将发现一种全然否定、不确定及空虚的状态。这些全部都是所谓的意识。那么,只要实现、成为、完成的欲望存在,各个不同层次意识中的“我”与“我的”,就一定会被强化。而只有当我们能了解欲望实现的历程,各层次意识的空寂才会出现。也就是说只要实现、成为、完成的欲望存在,记忆就会被强化,而通过记忆产生行动,行动则会进一步制约心灵。我希望你对这些事情感兴趣,如果不然,也不要紧;但我仍需继续下去,因为你们有些人可能已经觉察到这个问题。
生命不单是一层意识而已,它也不仅是一片树叶或一根树枝,生命是一个全然、完整的历程。在我们领会生命的美妙、伟大、哀伤、痛苦及喜悦之前,必须明了其全部历程。为了放空潜意识,这打开存在与意识之谜的钥匙,我们必须明了它由什么组成;我们必须觉察不同形式的制约,例如种族、家庭、团体的记忆等等。现在我们可以着手分析这些记忆,抓住每一个反应、记忆,并解开它,全然融入其中,然后加以破解。然而如此一来,一个人可能要耗掉难以计数的时间、巨大的耐心与持续的注意力。当然这个难题也有其他破解方式。
任何曾稍稍想过这个问题的人,对于针对反应进行分析、追踪并破解的历程,一定相当熟悉。这种方式必须对每一个反应分析,如果没有完整分析一个反应,或者在分析中遗漏某个环节,你就必须从头开始,并且耗费许多时间在这个无效的分析历程中。所以必然有个不同的方式可以释放全部的记忆,这样心灵才能时时刻刻保持清新。这要如何进行呢?你了解问题所在吗?问题是这样的:我们习惯以旧记忆、旧传统、旧习惯来面对生活,我们以昨天面对今天。那么,人可以不理会昨天而专注于今天、专注于当下吗?这是个新的问题,不是吗?我们都知道旧的方法是通过练习、训练等手段一步步分析每个心理反应,然后加以破解,而这一法门离不开时间这项因素。然而以时间作为破解制约的手段时,很明显它只会强化这个制约。假如我将时间当成解放自我的手段,在每个历程中,我将持续受到制约。
那我该怎么做呢?既然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我必须找出新的方法。也就是说,人可能当下就自由吗?没有了时间这个只不过是记忆的元素,人就能重生吗?我所说的重生、转化,绝对是在当下,不是明天,转化只有从昨天解脱出来才会发生。人们如何从昨天解脱呢?此刻,我谈到这个问题,请问你的心中正起何种变化?当你明了心灵必须保鲜,昨天必须放下,你的心灵会如何应变?当你瞥见其中的真相,你的心境是什么样的?如果你想了解现代画,显然你无法运用古典艺术方面的积累。当你认清这一点,你该怎么办?当你企图了解一幅现代画时,应抛开任何古典艺术的积累——挑战是全新的,你要领悟不能通过昨天的视角来了解新的挑战。看清其中的真理,那么昨日就消失了,昨日的种种将彻底净化。
你必须认清这个真理:昨天不能诠释今天。只有了悟真理才得以彻底解除制约,而了悟这个真理需要高度的专注,只要稍稍分心,就无法达到高度的专注。然而我们所谓的分心究竟是什么?如果你从几个兴趣中选择一个,并专注于其中,那么任何引导你分散注意力的其他兴趣,就会导致分心。为何你仅选择了一个兴趣,而放弃其他的呢?你选择兴趣的原因是它比较有利可图,所以你的选择是基于利益、想获得利益的欲望。而当你有所求时,任何使你的思绪脱离主要兴趣的分心,你都必须对抗。除了本能的欲求之外,你有任何主要兴趣吗?我质疑的是你是否有个主要兴趣。若没有,你将不会分心,你只是生活在一个不需要兴趣的状态。
要认识真理的人必须高度专注,而只有在毫无选择时,才可能会全然地专注,绝不会分心。生命就是一场活动,而我们必须了解这整场活动的全貌,不要把它切割成兴趣与使人分心的事。我们必须如实观照万事万物,看清真相或假象。当你看清真相,心灵就能从昨日的束缚中解放。这你可以自己试验。想了解有关国家主义的真相,而且不拘泥于赞成或反对的框框,你必须深入其中,了解争议的所有意涵。不预设支持或反对的立场,认清问题所在,看清国家主义的谬误,这样才能从整个国家主义的问题中解放出来。
所以只有认清真相才能自由,而要认清真相需要高度地专注,这意味着你必须投入全部身心来看清、了解。

圣雄甘地墓
1949年1月23日

或许你们之中大部分人已追随过某位老师或上师,无论他在喜马拉雅山,或在街口转角处,你们都可以向他们寻求指引。但为何你需要他?你对他的需求显然不是因为物质上的原因,除非他答应改天介绍一份好工作给你。因此,可以推论你对他的需求源自心理上的目的。为什么呢?很明显,你需要上师,你说:“我现在一片混乱,我不知如何活在世上,事物自相矛盾,我要面对混乱、悲惨的局面,面对死亡,面对腐化、颓废、分化的事物,我需要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做。”
这不就是你投向上师的原因吗?你说:“觉得一片混乱,我需要一个上师,帮助我净化所有的纷争,消弭所有的冲突。”所以你的需要是心理上的。你不可能对你老板如上师一般,因为他只与物质生活有关,你对他只期待物质上的满足,而你对上师则期待心理上的满足。
你对需求这个词有什么看法?我需要日光,我需要食物,我需要衣服以及庇护所;同样,我是不是需要个上师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得找出是谁在我的周围及身上弄了这一堆麻烦。如果我必须对这混乱的局面负责,那么我就是唯一能收拾这局面的人。这意味着我自己必须搞清楚所有的状况。然而你们之中绝大多数人都在寻找一位上师,请求他将你从混乱中解救出来,或为你指引一条明路,或者视状况指导你如何应对。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说:“啊!世上的一切都是假的,我必须找到真理。”而上师说:“我已证得真理。”所以你投向他,与他分享真理。
混乱的状态能假手他人收拾,不论他是多么高明的人吗?可以肯定的是,混乱的状况源于我们与外界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洞察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与财产的关系、与所有观念的关系等等。而真有人能为我们提供对这些关系的理解吗?或许有人可以为我们指出来,但是我们还是得自己弄清楚这些关系。
你对这有兴趣吗?我不敢肯定,因为你只是正在看着某人做某事。当你提出一个问题,你可以感受到专注倾听及回答的重要吗?你不觉得生命相当重要,而必须彻底了解吗?你若是为了肯定自己寻求上师的努力,或者是为了强化“上师是必要的”信念而专心倾听,那么以这种方式,我们永远无法找到真理。向你的内心探索,问自己为何需要上师,如此才可找到真理。
这个问题牵涉到很多事情。似乎很多人认为上师可以引导他们走向真理,就如同有人可以指引你到车站一样。这意味着真理是静止的,但它真的是这样吗?或许你希望它是,因为真理若是静态的,则将皆大欢喜,至少你知道它是什么,可以紧紧抓住它。
所以实际上你所追求的是满足感。你希望获得安全感,希望得到上师的认可,希望上师对你说:“你做得很好,继续下去。”你渴望来自他的心理慰藉,渴望他亲切地拍拍你的肩膀。因此你投向的是一个可以满足你需求的上师。这就是有这么多上师和门徒的原因。这表示你们并不是真的在追寻真理。你想要的是满足后的喜悦,而给你最大满足感的人,你就叫他上师。这种满足感不仅是精神上的,是肉体上,也是心理上的。当上师出现时,你有种极度平和、静谧的感觉,并感受到深深地得到理解。换句话说,你想要的是一个伟大的父亲或者母亲,他或她能帮你克服困难。
你曾在树下安静地坐着吗?在那儿,你将找到极其平和的感觉,你也将感受到被理解!换句话说,在极度宁静的人面前,你也变得宁静,而你将这份宁静归功于你的老师。你将荣耀的花环挂在他的颈项上,而踢走你的仆人。因此,当你说“我想寻找一位上师”,以上所说的事情全都不言而喻,不是吗?而上师,他担保你的解脱,于是就成为你的“需求品”。
现在我们已知混乱存在于关系中,那么为何我们需要他人帮助我们了解这混乱呢?你或许会这么说:“你在做什么?你不是正扮演着我们的上师吗?”我绝对不是扮演上师,因为,首先我不会给你们任何满足感,我也不会告诉你每一天、每一刻应该做什么,我只是指出某些东西给你看。你可以接受,也可以不予理会。这是你的选择,不是我的。我不会收受你任何东西,不管是你的崇拜、你的奉承或者讽刺。我说这是事实,随你接受或拒绝。然而你们绝大部分的人,会由于无法在其中获得满足感而离开。但那些真有诚心的人、认真探求真理的人,将从我所说的话中汲取充分的养分。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想要了解这种关系,必须觉察它,而不是逃避它,要看清关系的全部内容。真理离我们不远,它近在咫尺;它就在每片树叶之下,在每个人的微笑、眼泪中,每个人说的话、他的感情和想法都包含着真理。但是我们必须挖掘它,因为它被埋得很深。想挖掘它就必须先要发现什么是错误的;当你知道什么是错误的并避开它,真理就会显现在你眼前。
所以真理无时无刻都存在——它需要被人发现,而不是被人相信、引用与公式化。
但是为了看到真理,你的心一定要非常柔软、警觉。而很不幸,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不想变得柔软、灵敏和警觉,而只想借着咒语和仪式让自己沉睡。我们总是用很多方式让自己的心灵酣睡!很明显,我们需要一种特定的环境、气氛与孤独——不是刻意追寻或避免寂寞——而是一种特定的孤独,在这种孤独之中要充满专注;这种孤独与专注只在你有麻烦、有大问题时才存在。如果你有朋友、有能帮助你的人,你可以去找他;但是如果你把他当作你的上师,显然是不成熟的,是幼稚的,就像想抓住母亲的围裙一样。
当我们有困难时,我们的直觉总是会去寻求某人——例如母亲、父亲,或荣耀的神父——你称之为大师或上师的人。但是如果这位上师是称职的,他会告诉你从行动,也就是关系中了解自己。的确,你比上师更重要,你也比我更重要,因为这是你的生活、你的痛苦、你的奋斗、你的挣扎。你的上师,或我,或某人可能没有这些烦恼,但是这对你有什么价值?你对上师的崇拜,对自我了解而言是不好的。这其中有特别的原因。你越尊敬一个人,就越显得不尊敬其他的人。如果你对上师谦卑有礼,对你的部属却不屑一顾,那么你的尊敬便微不足道。这些都是事实。我知道或许你们大部分的人不喜欢这些被点出的事实,因为你们的心灵只希望得到安慰,它已经被伤害得很深了。你们的心灵陷入麻烦和不幸之中,它一直祈求:“看在上帝的分儿上,请给我一些希望、一些慰藉。”
只有绝望的心灵才能发现真相,只有完全不满足的心灵才能跳入真相之中,那不是一颗满足的心、一颗高尚而被信仰蒙蔽的心灵可以接触到的。
所以,你只有在关系中才会开花,在爱中才会开花,而不是在竞争中。但是我们的心灵正在枯萎,而且我们的心灵已经被头脑的产物填满了,所以我们拿别人的创作来填补自己的心灵。因为我们没有爱,所以我们企图从上师或其他人的身上得到它。爱是一种无法靠寻找所能得到的东西。你不能买到它,你也不能借着奉献自己而得到它。只有自我不存在的时候,爱才存在。当你在追求满足,而且逃避、拒绝了解你自己混乱的关系时,你只是在强调自我,因此,爱也被否定了。
你是否已经被我的声音与话语催眠了?的确,我所说的一定困扰着你!如果你不觉得困扰,那一定有什么不对了。因为有人正在攻击你整个的思考系统,以及你简单的思考方式,而且这种困扰是令人非常疲惫的。要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们正在做什么。或许,你很可能会说:“我知道,那就是商羯罗、佛陀等人说过的。”这句话显示你已经读过太多的东西了,而把听到的内容驱逐到头脑的冷宫,不再理会。这样处理你听到的东西很容易,但这意味着你只是听其音,而没有会其意,因此这会造成你的困扰。
人必须经过很多探索才能拥有平和,你和我正在做的就是为了探索心灵中什么是真实的和错误的。探索会耗费能量、精力,它就像做挖掘这样的体力劳动一样费力。但是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只习惯于聆听,只是享受当旁观者的乐趣,观察别人在玩什么游戏,因此是不会疲累的。旁观者从不会疲累,因为他们没有参与这个游戏!你不是旁观者,而我也不是那个玩游戏的人。
你不是在这里听我唱歌。你和我正要做的是听我们自己心里的歌,而不是听别人的歌。许多人习惯听别人唱歌,所以他们的心灵是空虚的,而且他们总是空虚的,因为他们的心里装满了别人的歌。那些不是你的歌,你只是一部留声机而已,依照你的心情来换唱片;你也不是音乐家,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是音乐家,尤其是处在痛苦和麻烦中时。我们必须以歌来改造自己,也就是说要释放所有填满心灵的头脑的产物。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心灵的创造物,而且辨别那些创造物的虚伪。之后,我们不会再用这些东西填补心灵。这时候,心灵被放空——没有被那些灰烬填满,头脑随之平静,然后就出现了一首歌,一首无法被破坏或扭曲的歌,因为它不是头脑的产物。

拉贾蒙德里
1949年11月20日

问:你说上师是没有必要的,但是我如何在没有明智的帮助和指导下发现真理?而且,通常这样的帮助和指导只有上师能给予我们。
克:这个问题是问上师是否必要。真理能经由别人的帮助找到吗?有些人说可以,而有些人说不可以。我们想要知道这其中的真相,而不是以我的意见反对别人的意见。关于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也许能也许不能。你是否应该有上师,并不是观念上的问题,无论这个观念是多么深奥、博学、流行或世界性的。唯有实际探讨,才能真正找到这个问题的真相。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有上师?我们说我们需要上师是因为我们感到困扰,而上师对我们是有帮助的。他会指出真理是什么,会帮助我们了解真理,他比我们知道更多有关生命的事,他的行为就像父亲一样,指导我们的人生。他有很多经验,而我们只有一点点;他会借着他的经验帮助我们,解决种种问题。也就是说,基本上因为你感到困扰,所以你去找上师。很明显,如果你非常快乐、没有问题,如果你完全了解生命,你就不会去找任何上师。我希望你理解这一事实的重要性。
你寻求一位上师,是因为你感到困扰。你希望他为你指引生命的方向,澄清你的困扰,发现真理。因为你感到困扰,而且你希望他会回答你的问题,所以你选择可以满足你需求的上师。也就是说,你就你的需求选择你的上师;你选择他是因为他会给你快乐,而且你的选择完全依你的满足感而定。你不会选择一个对你说“一切要靠自己”的上师。你选择他只是依据你的偏见。因为你选择他只是依据他给你带来的满足感,所以你不是寻找真理,只是摆脱困扰,而这条路被误认为寻求真理之路。
让我们先审视“上师能解决我们的困扰”这个想法。有其他人能解决我们自己制造的困扰吗?你认为其他人也一样制造了各种层面的痛苦吗?无论内在或外在的。其实这只是我们缺乏自知之明的结果。因为我们不了解我们自己的冲突、反应、痛苦,所以我们去找上师,请他帮助我们摆脱困扰。我们只能在当下的关系中了解自己,而这种了解本身就是一种引导。如果不了解这个关系,无论上师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因为如果我不了解我与财产、与别人、与思想的关系,又会有谁能解决我内心的矛盾呢?为了要解决这种矛盾,我必须了解我自己,那表示我一定要了解关系中的自我。要了解自我,是不需要上师的。如果我不了解自己,找上师是没什么用的,正如同政治领袖被那些困惑的人选出来,而政治领袖自己往往也是迷惑的,我也是在同样的状态下选择了上师,即我在自己的困惑下选择了他,因此,就像那些政治领袖,他也一头雾水。
所以重要的是找出为什么你需要上师,而不是我是否正确,或那些说“你需要上师”的人是否正确。上师是为了各种不同的目的而存在,但这与我们的话题无关。如果身边有上师说你一直在进步,你会觉得很满足,但是要找出你为什么需要上师的真正原因,这里有一个关键。即使别人能指出一条路给你,即使你有上师的指导,你还是要自己完成所有的工作。但因为你不想面对事实,你就把此事推到上师的身上。当你已经开始了解自己时,你就不需要上师了。没有上师、书或典籍能让你了解自己,只有当你开始关心关系中的自我时,你才能了解自己。存在即关联,不了解关系就会产生痛苦、纠纷。
不了解你与财产的关系,是造成困扰的原因之一。如果你不了解你与财产的正确关系,那必定会有冲突,在社会中的冲突也一定会增加。如果你不了解你和妻子、孩子之间的关系,别人如何帮助你解决因这些关系产生的矛盾?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思想、信仰等方面。因为你对与财产、思想的关系感到困扰,而寻求上师的指导,如果他是真正的上师,他会告诉你去了解你自己。你自己是所有误解和困扰的来源,而且,只有当你从关系中了解你自己时,你才能解决矛盾。
你不能经由别人那里发现真理。那你要如何才能做到呢?的确,真理不是静止的东西,它没有不变的所在,它不是终点、目标。相反,它是活生生的、动态的、警觉的。它怎么会是一个终点呢?如果真理是一个令人厌烦的论点,那它就不是真理,它只是一个意见而已。真理是未知的。一直在追求真理的心灵是永远无法发现它的,因为心灵装满了已知的东西,这是由过去和时间带来的结果——这些是你自己能观察到的。
心灵是已知的工具,因此,它不能发现未知,它只能从这个已知移到另一个已知。当心灵在寻求书中陈述的真理时,这种“真理”是自我的投射,此时心灵只是在追求已知的东西,一个比以前的已知更令人满意的已知。这种寻求真理的心灵,只是在寻求它自己的投射,而不是真理。毕竟,理想是自我的投射,它是虚幻的、不真实的。真相就是真相,不是虚假。一个寻求真理、上帝的心灵,是在寻求已知。当你思考上帝的时候,上帝只是你思想的投射,是社会影响的结果。你只能思考那已知的东西,不能思考未知的东西,不能专注于真理。你自认为看到未知的东西,其实那只是自我投射的已知。所以上帝或真理是不能被想象出来的。如果你只是思考它,它就不是真理。真理不能被追寻得到,它会自动走向你。你能追求的只是已知的东西。当心灵不再被已知的东西折磨、影响时,真理就会自动显现出来。真理在每片叶子里、每滴眼泪中,它无时无刻都会出现。没有人能引导你得到真理,任何人引导你,都只能引导你得到已知的东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