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妈妈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专家的成功教子手记)

書城自編碼: 205744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親子/家教家教理论
作者: 郗红喜
國際書號(ISBN): 9787510441196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56/20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7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NT$ 374.0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78
《 《不生病的智慧:121种病前征兆详解》 》
+

NT$ 278
《 美白水润只需7天:一学就会的四季精油护肤魔法》(韩)(韩潮再袭中国——来自韩国最实用的精油美容书。韩国钻石级美容达人与您分享精油美白的秘密。7天肌肤就变白。) 》
+

NT$ 278
《 《17天瘦一圈》(美国超级瘦身类畅销书,重磅引进中国。百万读者口碑力荐。只要按照书中方法做,17天就能瘦5-8公斤。) 》
+

NT$ 278
《 《控制糖尿病 一本就搞定》(求医不如求己,做自己的专科医生。国家级内分泌专家倾力奉献!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糖友必备书。) 》
編輯推薦:
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育儿网超人气博主郗红喜女士与您分享做妈妈的智慧。
新东方教育集团副总裁王修文倾情作序。
中华家庭教育亲子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练丽丹鼎力推荐。
內容簡介:
一位家庭教育专家陪儿子快乐成长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其独特的“无痕育儿”理念。
關於作者:
郗红喜
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育儿网超人气博主

曾多次受邀为亲子类杂志撰稿,发表家教文章135篇。教育孩子,她主张蹲下身来,和孩子一起尽情地玩,欢乐地笑,和孩子同喜同忧。她边教育,边思考。她的博客“一恒妈妈”以一系列生动的事例与专业的思考为众多父母提供了家庭教育的范本。

她认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在育儿网这个交流平台上,她与家长朋友们交流家庭教育话题,探讨早期教育的方式方法,为他们提供各种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她帮助越来越多的父母掌握了优秀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家庭启蒙教育照亮了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
目錄
《妈妈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目录
第一章 给孩子自由

柏拉图说过:好奇者,知识之门。因为好奇,孩子会去探索他不熟悉的世界。探索过程也就是孩子进步和成长的过程。允许孩子探索,就要最大限度地给孩子自由,包括选择的自由、决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自由、尽情玩耍的自由,甚至包括犯错误的自由、撒娇的自由、任性的自由、耍脾气的自由。
给孩子做梦的权利
爱孩子,就要给孩子自由
你了解孩子的需求吗
尊重孩子的想法
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
放手,孩子才会独立
孩子需要呵护
不逼孩子上兴趣班
孩子,你慢慢来
第二章 走近孩子,解读孩子

孩子为什么会撒谎?是渴望获得关注,还是为逃避责任?喜欢美术的孩子为什么突然不愿意去上美术课了?孩子“人来疯”背后说明了什么?孩子出现的任何反常行为,都不是偶然的。家长只有先读懂孩子,了解孩子反常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一恒撒谎的原因
一恒学美术的风波
寻找孩子“人来疯”的原因
一家三口互相监督改缺点
“三个愿望”暴露了孩子当前的心理状态
“恒”言无忌带给我的尴尬
孩子为什么屡次被噩梦吓醒
第三章 尊重孩子,需做好细节

孩子的前途掌握在父母手中,为什么出生时一样的孩子,后天的差别却那么大?只要教育方法得当,从细节做起,多关注孩子一言一行、情感、习惯、心理的变化,从小事挖掘孩子的潜力,并加以引导、培养和塑造,你的孩子一定是个优秀的、心理健康的、不怕困难和挑战的人。
用“心”陪孩子玩
我不主张打孩子
孩子叛逆不可怕
陪孩子玩时,让让他
孩子遭遇了“语言暴力”
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
当孩子受人欺负时
不再为孩子的疏忽埋单
别让你的希望变成孩子的压力
恭喜你,有了自己的秘密
秘密可以分享吗
第四章 育儿之路,不可以预设

你不可能在孩子出生前,就为他设计好他以后的人生路,从此他便畅通无阻地直达目的地。再伟大的父母,也无法为自己的孩子定位。因为你不知道在养育孩子的途中,孩子会发生哪些变化,你会遇到哪些问题。所以,我们只能摸索着和孩子一起往前走,而不是让孩子走向我们设定好的位置。
孩子的未来不可以预设
向导航仪学习给孩子纠错
育儿,需要夫妻双方分别唱红脸和黑脸吗
男孩女孩都要富养
爷爷奶奶溺爱孩子怎么办
育儿,有时也要讲“厚黑”
孩子面前,家长应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
不剥夺孩子体验挫折的权利
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
让分床睡顺其自然

第五章 身教大于言传

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父母行为的影响。要想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父母首先要努力成为那样的人。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行为影响。有的父母事无巨细地为孩子包办一切,有的父母指导、规范、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最好的父母注重言传身教。归根到底,父母的素质决定着孩子的素质。
妈妈是孩子的标杆和榜样
恒爸这样做父亲
我和孩子一起提升能力
如何营造适宜孩子成长的环境
我们应该怎样做父母
我这样爱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真的比自家的好吗
第六章 孩子的成长无小事

世上有很多事情都有答案,但唯独育儿,你始终找不到一个完美无缺的标准答案,其实我们也无需标准答案。蹲下身,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你会从和孩子相处的一点一滴掌握他的所思所想。孩子的成长无小事,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感知这个世界,千万别忽视这些小事。父母要从这些小事着手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逻辑思维、人际交往能力等。父母在小事上对孩子采取的引导方式不同、所说的话不同,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也是千差万别的。
游戏中教孩子“识骗局”
当一恒扔了面条后
追影子
爱孩子,就陪孩子一起做游戏
过一个和游戏为伴的周末
放风筝中的育儿契机
分享是快乐的
留一层书橱给孩子
给孩子写赞美条
被别人放鸽子后
教一恒写作文
一恒竞选班干部的过程
当孩子问卫生巾是什么
一定要每天都问好吗
和孩子一起谈死亡
爱他就让他自己做
一恒得到表扬后
当道理讲不通时
我和老公教一恒学理财
带孩子看金鱼时的随意聊天
教一恒从听写生字中学求助
和一恒一起养蚕
从孩子的“舌吻”说起
给孩子留点“自我管理”的时间
学美术迟到后
将孩子拉出事态之外做旁观者
第七章 有些事,不能对孩子做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爱中不仅要包含理智与宽容,更要包含智慧,要培养孩子的基本能力,如学习的能力、反思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也要为孩子在“可以”与“不可以”之间划一条清楚的界限,让孩子知道哪些可做,哪些不可做,使孩子的行为有章可循。
不鼓励孩子打小报告
不抹杀孩子的个性
不让孩子生活在真空中
不让孩子生活在童话中
不教孩子推卸责任
不要只盯着孩子的缺点
孩子还小,不要让孩子把童真丢了
第八章 恒妈答疑

本章所有的疑惑,都是来自妈妈们在我博客中的留言,有些留言稍做了改动,但本意未变。我仅仅是和那些疑惑者共同探讨育儿方法,育儿本身,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它没有标准答案。由于孩子性格、成长环境不同,对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也不尽相同,适合一恒的教育方法,不一定适合您的孩子。我的答疑解惑,也不是标准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减少您的困惑,做到轻松、快乐育儿!
孩子不听话时,该不该吓唬他
处于敏感期的孩子,我该拿你怎么办
该不该让孩子提前上学
孩子爱磨蹭怎么办
孩子爱咬手指怎么办
该不该在孩子哭闹时向他妥协
老师罚孩子抄课文到半夜时怎么办
附录 童言趣语
內容試閱
第一章??给孩子自由
柏拉图说过:好奇者,知识之门。因为好奇,孩子会去探索他不熟悉的世界。探索过程也就是孩子进步和成长的过程。允许孩子探索,就要最大限度地给孩子自由,包括选择的自由、决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自由、尽情玩耍的自由,甚至包括犯错误的自由、撒娇的自由、任性的自由、耍脾气的自由。
给孩子做梦的权利
做梦是一种权利,与年龄无关,请不要剥夺孩子做梦的权利。
——自题
孩子的头脑中,经常会冒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比如,他会在堆积木的过程中信誓旦旦地说:“我在建高楼呢,我要建一座城堡。”,也会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说:“长大后我也要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人。”
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听自己的孩子说过这样的豪言壮语,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你是怎么做的呢?有没有充分保护孩子的这种想象力、好奇心?有没有鼓励孩子,引导孩子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想法?你是不是嘲笑了孩子的梦想?认为孩子的想法很荒唐,从而于无形中扼杀了他的梦想?
有一次,我和恒爸带一恒去玩,他拿着两辆小汽车,把其中一辆递给我说:“妈妈,我们一人一辆,比赛它们谁跑的快,好吗?”我蹲在地上,和儿子一起玩这个游戏。
儿子饶有兴致地说:“长大了我要当一辆汽车,一辆跑的最快的汽车!”
恒爸听到后立刻对他说:“当汽车有什么好的?当汽车,别人会开着你到处去,多累啊。”
“那我当警察吧,当警察可以打敌人。”儿子又说。“你打不过敌人。”恒爸继续打击他。
我怕恒爸的话会对一恒有负面影响,于是蹲下身抱着一恒对他说:“一恒,你一定可以的,妈妈相信你打得过敌人。但是你从现在开始,吃饭的时候你要好好吃,不要挑食。只有长高了,长壮了,才会有力气打敌人。”
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好奇,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就等于扼杀了孩子的创造能力。我们应尽力保护孩子的这种好奇心,使其不受到任何来自外界的伤害。当孩子在我们面前说出我们难以想象的理想时,我们应该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我们的鼓励会成为孩子的动力,他也会在我们的鼓励下收到意想不到的成就。
柏拉图说过:好奇者,知识之门。因为好奇,孩子会去探索他不熟悉的世界。探索过程也就是孩子进步和成长的过程。这一点,爱迪生的母亲南希做的非常好。爱迪生五岁的时候,有一次看到家里的鸡趴在鸡蛋上,就好奇地问母亲“鸡为什么坐在鸡蛋上?”,母亲耐心地告诉他“这是鸡妈妈在孵小鸡。”爱迪生知道后,也找了一些鸡蛋坐在上面孵小鸡。很多人嘲笑爱迪生傻,他的母亲制止了那些人,南希不希望爱迪生因为别人的嘲笑而放弃自己的好奇心。过了几天,爱迪生没有孵出小鸡时,他的妈妈也没有嘲笑他,而是鼓励他去书中找答案。正是因为母亲没有扼杀爱迪生的好奇心,才使得爱迪生成了伟大的发明家吧。
心得分享
1.不要给孩子的梦想描绘功利的色彩。
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出这样的话“你长大了自己办企业吧,办企业可以挣更多的钱。”“长大后你当官吧,当官可以不受约束,可以让很多人都听你的话。”孩子想象力的翅膀还承载不了这些负荷,你向他灌输的这种功利理念越多,孩子飞翔的能力就会越差。
2.不要嘲笑孩子的梦想。
鼓励孩子做梦,引导孩子做梦,激发孩子做梦。就算他的梦在我们看来“不现实”、“很荒唐”,我们也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有些梦不一定非要成真,但是孩子酝酿梦想的过程值得肯定。梦想可能是孩子的幻想,也可能是孩子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会舒缓孩子的压力。
3.给孩子创造做梦的环境。
比如,可以养一些孩子会好奇的鱼类,这样孩子就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问你。诸如:鱼为什么生活在水里?兔子为什么不可以?孩子主动寻求答案要比你强灌输给他要好得多,这样更容易激发他探索的兴趣。这种兴趣会让他思维活跃,身心快乐。
爱孩子,就要给孩子自由
孩子的世界中,房屋可以是圆形的,大海可以是粉红色的,汽车是可以在天上飞的……成人的世界中,缺的正是孩子的天真和思想。我们可以不理解孩子的世界,但我们不能打破他们世界中的规则。
——自题
“孩子,快放下,那张卡片太脏了。”一个孩子捡起了地上的一张奥特曼卡片,并乐此不疲地玩着。孩子的妈妈以“卡片脏”为理由,要求孩子扔了那张卡片。孩子不想扔,妈妈一把夺过了那张卡片,扔到了垃圾箱……
这是我曾经看到的情景。
这样的场景再普通不过,因为我们身边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事儿,甚至我们自己就是上述场景中的那位妈妈。
诸位可以设想一下,当孩子拆卸你买给他的价格昂贵的小汽车时,你有没有阻止过?
当孩子剪纸拿反了剪刀时,你有没有纠正过?
当孩子欢快地趴在地上看小蚂蚁时,你有没有反对过?
当孩子欲顺着蝉鸣的声音爬树寻找时,你有没有制止过?
……
有的妈妈给孩子制定了诸多无形的框框,要求孩子不能干这,不能干那。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妈妈,怕孩子弄脏了手,而拒绝了孩子玩那张卡片的权利。这位妈妈这样做表面上是爱孩子,实际上是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的自由。

爱孩子,要给孩子探索的自由。
有人曾说过“孩子天生就是个探险家”,孩子从出生起就开始了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他们对未知的世界、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
孩子的这种探索精神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他想拆卸自己的玩具汽车,他捡起别人丢掉的卡片玩耍,他趴在地上认真地观看蚂蚁……可是有不少妈妈却阻止了这些,理由不外乎有几点,脏、不安全、弄坏了玩具、怕会伤害到孩子……
在孩子的世界中,什么都可以作为他的玩具,很多事都可能激发起他的兴趣,这是他观察能力,探索世界的开始。剥夺了孩子探索的自由,就相当于扼杀了孩子的观察、创造能力。孩子的手、衣服脏了可以洗,房间弄乱了可以整理,但是孩子的快乐被剥夺了,创造力被扼杀了,将很难有补救的措施。
如果你爱自己的孩子,请给孩子探索的自由。
爱孩子,要给孩子犯错的自由。
生活中,孩子经常会有各种不正确的举动。比如,孩子穿鞋子穿反了;组装玩具汽车时把轮胎放在了车身上面;帮妈妈洗碗时,把大碗放在了小碗上……
这时候,很多妈妈就忍不住去纠正孩子的行为,理由也不外乎有几点,怕孩子穿错了鞋子会不舒服,怕孩子耽误自己的时间,怕孩子会把错误的行为当成一种习惯,怕孩子会摔碎了东西……
殊不知,犯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种人生体验,孩子是在犯错中不断成长的。孩子穿错了鞋子,无需急于去纠正,他意识到穿上的鞋子不舒服,自己会尝试着把鞋子换过来。等他发现轮胎安错了位置时,他自己会重新安装的。也许,孩子安装起来的汽车根本不能再“行驶”了,但孩子会寻找汽车不能“行驶”的原因。孩子把大碗放在小碗上,只是可能会打碎两个碗而已。碗是有价的,孩子的探索行为是可贵的、无价的。下一次,孩子会试着把小碗放进大碗里。寻找正确方法的过程,就是孩子成长的过程。
孩子穿反了鞋子,安错了轮胎,打碎了碗,这些不是失败,只有当孩子停止尝试才算失败。孩子犯错的过程,是一个经历迷惑、苦恼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尝试,收获惊喜的过程。尝试的过程中,也许他会经历痛苦、困惑,那又有什么?只有经历痛苦和困惑,惊喜才会更有意义,不是吗?犯错也是孩子的权利,孩子会在犯错中吸取教训,并不断成长。
爱孩子,要给孩子撒娇的自由。
孩子的需求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现在一个家庭基本只有一个孩子,从小就被父母、爷爷奶奶等好几个大人宠着,家里吃的、喝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在这种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孩子并不一定快乐,我们更应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即心理需求。
孩子1~6岁这个阶段,特别依赖妈妈,妈妈可以给他安全感,使他建立起对这个社会的信任。这个阶段,妈妈应尽量多抽时间陪陪孩子。但实际上很多妈妈白天要忙于上班,无法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当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有一些反常的行为。比如,妈妈下班回家时,他会钻到妈妈怀里哭,以表达自己的委屈;他会黏着妈妈,让妈妈陪他玩,给他讲故事;他会编造谎言,告诉妈妈鼻子疼,眼睛疼,无非是想看看妈妈会不会在乎他……
这些,都是孩子撒娇的一种表现。当妈妈的应尽量给孩子撒娇的自由,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心得分享
1.孩子的成长中,需要的自由、应该拥有的自由有很多,选择的自由、决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自由、尽情玩耍的自由,甚至包括犯错误的自由、撒娇的自由、任性的自由、耍脾气的自由……
在自由状态中长大的孩子短期内也许看不出有什么过人之处,这种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孩子长大了,必定会看的出来。
2.妈妈要不断学习,探索孩子的内心世界,以了解孩子不同阶段需要哪些自由,尽最大努力给孩子提供自由。孩子的心智、创造性思维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可以发展的更好。
3.在我的教育理念中,没有孩子不能做的事情,只要不违背道德,不触犯法律,他想做什么都可以。在我这里,孩子的的探索会得到支持,失败会得到鼓励……爱孩子,就要给孩子一定的权利和自由。
你了解孩子的需求吗
孩子的需求有物质的和心理的两种,多数家长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自题
洋洋的妈妈带五岁的洋洋坐公交车去逛街,洋洋挣开妈妈的怀抱去做公交车前排空着的那个座位,洋妈一把将孩子拉回来,并告诉孩子:“不能坐那里,那里危险。”
把孩子拉回来后,洋妈拿出自己的手机,对孩子说:“妈妈给你放你最喜欢听的那首歌。”
从表面看,我们似乎看不出洋妈有什么不妥。但仔细想想,不难看出,洋妈在规避问题,巧妙地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看似解决了问题,实则却留下了后遗症。当孩子以后独自面临这样的情况时,他不知道应该怎样避免危险。
就像《爱和自由》中所说:他们制止儿童而不是帮助儿童去认识并学习怎样避免危险。他们往往是用另外的东西将儿童的注意力引开,从来不试图交给孩子用准确的动作来面对他感兴趣的东西。
不妨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确切地说,是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带孩子去坐一会儿那个座位。孩子之所以想坐那个位置,是因为好奇,也许是好奇前排的座位为什么是竖着排列,而不是和后面的座位一样横向排列,他想感受一样那样的位置和后面的座位有什么不同。也或者,他是想感受一下别的。谁也无法了解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我们应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并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才会听话。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解决眼前的问题,可以使孩子听话,但是孩子对那件事、那件东西依然好奇,他探索的欲望并没有消失。以后一旦有机会,他会继续尝试。由于在这之前没有人教过他怎么避免危险,这个时候才有可能发生危险。
我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对电源插座上的小孔非常感兴趣,于是就往那小孔里塞东西。我爸就一直阻止我说“它会电人,很危险。”但是我对插头上那几个小孔的兴趣丝毫没因为爸爸的阻止而减少。有一次,爸爸刚出门,我再次去玩那个插座,这一次,我手里拿的是一根铁丝,被返身回来拿东西的爸爸及时看见了,他狠狠地打了我几下。等我哭完后,他拿出一块塑料垫子铺在地上,然后递给我两根电线,让我两手同时握住。
结果,我刚握住,就立刻把电线扔在了地上,因为电线电到了我。记得爸爸当时给我讲了很多有关电方面的知识,还教我触电后应该怎么做。当然,长大后才知道,电线是爸爸专门为我设计的,他在地上铺的塑料垫子是绝缘体,所以那两根电线既可以让我吃点苦头,又不至于将我电伤。
今天,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受爸爸的影响就非常大,我尽力给孩子真正的自由,帮孩子认识并规避危险,而不是阻止孩子不能做这,不能干那。

浩浩和妈妈一起去公园玩,浩浩站在公园卖风筝的摊位前,央求妈妈给自己买一个,妈妈对他说:“家里玩具已经很多了,咱不要了。你听话,不然下次妈妈就不带你出来玩了。”
浩妈的做法是在用大人的权威威胁孩子:你要听话,不然妈妈下次不带你出来玩了。问题并没有解决,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用强权要求别人无条件服从他。
如果孩子实在喜欢,家里也没有类似的玩具,就给孩子买一个,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又给孩子带来了快乐。如果家里有此类玩具,不想再买,也要给孩子讲明白道理。无论如何,威胁孩子是最不明智的一种做法。
乐乐在根据自己的想象搭积木,乐妈问乐乐:“你在搭什么啊?”
“妈妈,我在搭城堡”。
“孩子,城堡不是这样搭,应该这样。”边说边过去教孩子怎么搭“城堡”。
乐妈的做法有错吗?看似也没有错,却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剥夺了孩子创新的机会。
乐乐妈的纠正也许会教孩子搭建出一个更符合实际的城堡,但是却抹杀了孩子创造的积极性。孩子也许会少走很多弯路,但却缺乏必有的探索、从错误中改进的经验。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定是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

小雨妈妈带小雨去买衣服,六岁的小雨为自己选了一件嫩绿色吊带背心和一条牛仔短裤,小雨妈妈说:“这身不行,你本来就黑,绿色衣服显得你肤色更黑,快去换一身。”
小雨换了好几身,小雨妈妈都以各种各样的借口否决,最后自作主张给小雨挑了一身,全然不顾一旁已经哭了的小雨。
小雨的妈妈其实不是为孩子买衣服,而是为自己的面子买衣服。她也不是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是在满足自己的需求。小雨最终并没有买到自己喜欢的衣服,而是买到了妈妈喜欢的衣服。
请将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无论她选了什么样的衣服,你可以给她提建议,但是最终的决定权一定要交给她。这样做,会提高她的审美观,也有助于她良好性格的发展。长期在大人的压制下长大的孩子,易形成自卑、懦弱的性格。
心得分享
1.很多父母在自己未意识到的情况下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如文中所述阻止孩子探索,强行要求孩子听话、扰乱孩子正在玩的游戏、代替孩子做选择等,都是忽略孩子心理需求的表现。
2.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心理需求是不同的,这就要求父母要有心,注意观察,了解孩子特点,并站在孩子的角度揣摩他们的所思所想。父母只有了解孩子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才能进一步满足孩子。
3.孩子的心理需求如若长期得不到满足,长大后易自卑、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敢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害怕犯错、没有安全感、对自己或别人吹毛求疵等。这种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父母应该在平时就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否则,悔之晚矣。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