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云帆下的品味:江南人文手记

書城自編碼: 205491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陈益民
國際書號(ISBN): 9787548604563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92/170000
書度/開本: 大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7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編輯推薦:
“一位老艺术家告诉我,《牡丹亭》在美国演出,女主角躲在屏风后,脱下身上的衣服一件件往外扔,然后三点式走出来。把昆曲变成百老汇歌舞以取悦观众,太可悲了!什么是真正的昆曲?柳梦梅和杜丽娘在舞台上,一个手指都不允许露出水袖,照样惟妙惟肖呈现他们的梦中情缘。”这是来自己《云帆下的品味江南人文手记》的节选部分。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一部述及江南历史文化、城市文化、旅游文化的散文著作。分“寻踪”、“访曲”、“读人”、“感时”等辑,概括地展现了以苏南为中心的江南历史文化、城市文化、旅游文化的风貌,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江南经济、文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可为文化史、社会史等研究提供可贵的资
關於作者:
陈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作家协会散文分会副会长。现任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总监。
已著有长篇小说《天吃相》、《收拾起》、《漂移的古镇》,散文集《我的先祖是蚩尤》、《十八双鞋》、《欲望漫思录》、《水巷里的浮雕》、《如花似玉的江南》、《寻梦六百年》等五十余种,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各类评奖中获奖,收入教科书和各类作品选集。
目錄
寻踪
麻将的起源
何处病梅馆
稻作,江南文化之根
从太师淀看南宋财政危机
一江罡风
昆山并未迁治小昆山
元明时期昆山的文化交流
古镇的寿期——江南古镇兴衰的文化考察
沈万三是沈括后裔?
章腾龙身世与《贞丰拟乘》
“中国第一水乡”的由来
访曲
遗产永辉
曝书遗珠——朱彝尊手抄《长生殿》残本识小
本大者其枝茂——从《澜溪梁氏续谱》到《浣纱记》
曲家吴梅的呆与狂
笔底明珠无卖处
雅俗贵贱不分飞
不该丧失的原真
昆曲语境中的同性恋现象
读人
孙中山给侄儿孙昌的信札
以天下苍生为念——浅论顾炎武的民本思想
语濂泾
假如顾炎武生活在今天
圆周率的诞生地
南武人王韬
黄炎培与徐公桥试验区
归有光与魏校的师生相
龚贤的半千与半亩
从张香桐先生英译《朱子家训》说起
游子的忧伤
感时
云帆下的品味
城市的俯览与仰视
在景点的幕后
只因它太美了
皇帝的基本功
荷花溇
谁天生会乘飞机
执其两端用其中
內容試閱
“中国第一水乡”的由来
今天,“中国第一水乡”已成为古镇周庄的响亮品牌,举世瞩目。周庄确实也担当起了江南古镇旅游领头羊的角色。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中国第一水乡”的称号,首先出自一位中国台湾人士之笔,是《经纬》杂志一篇文章的标题。传人周庄,被广泛引用,乃至被公众舆论所确认,与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相吻合,也有一些特殊因素。
记得是1989年,一位朋友给我看一封台湾来信,说是有一个亲戚想来大陆探亲,因为是文化界人士,希望与我结识,或许还要得到我的帮助。不久,台湾客人王德琦果然来了,带着夫人和一双儿女。他除了探亲和观光之外,想做一件别人没有做过的事——将儿子留在大陆读中学。我感到惊讶和不解。犹豫了很久,终于鼓起勇气,帮助他找了教育局的领导。很快,王德琦先生的儿子办妥了一系列手续,以台胞暂住的名义,进了一所中学。老师特意将他与班长安排在一间宿舍。我陪王德琦去看了宿合,条件是简陋的,但他觉得这对儿子的成长有好处。
王德琦比我略大几岁,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他说,他是民国三十七年抱在母亲怀里乘轮船从南京去往台北的。那时只有两岁,根本就不懂事。他在台大历史系的导师是铁杆的反对台独,他十分敬重导师,所以所做的事情,也很想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而努力。他对台湾的教育现状很不满,有一阵甚至赌气把儿子关在家里,自己编了教材,给儿子上课。他说,他不愿像台湾流行的那样送儿子去美国,而是送到大陆来读书,生活条件肯定要差许多,可是学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还避免受台北那些“小太保”的气,走这一步是值得的。
从此,王先生每年都要从台北经香港来回几次。他带去大陆出版的许多书籍,以及中青年画家们的作品。与台湾相比,那些东西的价格太便宜了,卖掉后,足以赚回儿子的生活费。他在台北开过画廊,当过报纸的主笔,也写过书,有一阵搞得挺兴旺。他在台湾的《雄狮美术》和《世界论坛报》上介绍了几位画家的作品,也为我在报纸做了一个散文专版。
他的太太,一个身材姣小的女人,是在台湾本土出生的,家境很富裕。彼此熟悉了以后,她常常会问我很多奇怪的问题。比如,大陆家家户户都有洗衣机吗?真的也能买到塑胶袋?把很多双筷子伸进火锅,这样的吃法,难道不感到脏吗?来大陆时,她特意带了洗衣粉、面纸、塑料袋等很多生活必需品,惟恐用不够。后来发现一切都是多余的。
王德琦在台湾,是一个独立文化人。他有自己全力以赴的事业,有一次他见到我,就说要办一个杂志。1991年7月,他果然办起了《经纬》。这是一本地理文化杂志。这是他单枪匹马创办的,据说只雇了两个年轻人当助手。发行人、总编辑和主要撰稿人均由他担任。杂志印刷很精良,而且是半月刊,向全球发行。
……
P62-63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