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敲得响的风景》是一位两栖艺术家纵横东西的文艺之旅。它不是一本仅仅承载个人旅行的感性游记,而是更中外不同文化与艺术观察的书。王川先生有着作家与画家双重身份与视角。他画眼看美丑,谈文学、绘画、建筑、雕塑、环境、音乐,谈千古更迭,谈人间沧桑,谈发展与创新,谈东西文化和艺术差异、优劣……文字充满浓浓深情,满载温暖的人文关怀。书中配以较能代表作者画风的重彩画三十多幅,图文并茂,读者可以从中领略中外之美,得到审美的愉悦。
|
目錄:
|
何处望神州
何处望神州
项王故里
食有鱼
非烟
非酒
浮图
夜看大佛
古渡藏塔
天童早课
面壁
茶峒一条河
“天下第一江山”前的思绪
人间天上
古驿闻笛
独对太平洋
人在天涯
唯美印度
东西帝都
卡门伴我
雨林悲歌
挪威之歌
王者风范
云雀之声
白色的休憩
倾听大地
艺坛的“孪生子”
坐在巴巴的椅子上
籟
敲得出声的风景
寂境红柿
莫伊申科来了
神秘的瞬间记忆
伶仃的孤独
孤岛情人节
人在天涯
后记 从画家到作家
|
內容試閱:
|
项王故里
背一只旧行囊,披着霏霏的小雨,潇潇洒洒地出了宿迁的南门。我要去寻访项王故里。
前面一带浅阜平岗,周围是一片碧莹莹的芳草地,萋萋迷迷。其间还散布着几处鱼塘池沼。几十只白身灰翅的沙鸥,从不远处的骆马湖飞来,在这迷迷蒙蒙的雾雨中上下翻飞,时而落在田头觅食,忽而又纷纷落在一历史传奇的秦汉故地,平添了无限的诗情和生机。
据《史记》中载:“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古时的下相即今天的宿迁。威名远扬的西楚霸王项羽从十二岁起曾经跟随他的叔父项梁在这里居住过。后来,项梁因一宗纠纷而杀了人,这才带着项羽离开了宿迁而避仇于吴中的。宿迁,应是项羽的第一故乡。
宿迁人为此很是自豪,称这里为“项王故里”。
项王故里原位于梧桐巷,是建在一处平岗之上。一带浅黄色的围墙,随着起伏的地形,圈出了一处新建的庭院。门口立有两只高大雄浑的汉阙,内有两重大殿,前为祭殿,后为享殿,都是新近修复的。这里原来只有几间砖瓦的平房,里面供着项羽的画像,还收藏有一些名人的题咏,建有碑廊。后来,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大革命。中,一些造反派们高喊着“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121号来到这里造反,将项羽的画像烧毁,收藏的书画作品撕碎,石碑推倒,甚至连房屋也扒掉,偌大一座项王故里,变成了一片瓦砾场!
修复后的项王故里范围虽不算太大,建筑也不算过于高大,但建筑的式样却是极为古朴。它和一般常见的那种飞檐斗拱、画梁雕栋的明清式建筑不同,而是采用了仿汉代的风格而设计的。尽管汉代的建筑在中国现在的地面上已经无存了,却是可以从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上找到。山东的武梁祠、成都的东汉画像砖上都多有形式可资参考。石砌的殿基高出于地面,倾斜的殿顶,出檐很深,下面接上一圈粗大的廊柱,形成了一转挑突在外的回廊,柱内才是墙壁。殿的结构以木为主,粗大的柱椽出露在墙外,柱顶有巨大的斗拱,檐间没有繁琐的雕饰,也没有庸俗的彩绘,屋脊上更没有起翘的螭吻和鸱尾,也没有繁缛的兽脊,平平光光,朴朴素素。我第一次去时,由于刚刚建成不久,房屋还没有髹漆,木材发散出一股好闻的松香味。后进的享殿要稍小一些,建筑的式样大致仿佛,粗大的窗棂是直排形,这也是和历史风格相一致的。这里已经辟为项王故居纪念室,陈列有许多项羽的历史资料和民间传说,足见乡人对前贤的崇敬。整个项王故里的建筑风格都具有气魄沉雄、浑厚古朴的特点,这是和西楚霸王的人物是相一致的。倘若设计成一座纤小而精细的建筑,何以能衬托出项羽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来?故里的主体建筑题名为“英风阁”,里面陈设有史册中项王的纪传、昔人诗文和时贤题咏等资料。
……
P10-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