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NT$
500.0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NT$
765.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NT$
454.0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NT$
403.0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NT$
286.0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NT$
245.0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李丽娜编著的《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焦虑与探寻》通过理性探索和感性领悟两个渠道,从社会主流文化发展与国际文化融合的角度探索文化建构的思路和途径。全书共十九章节,内容包括执政党的价值追求与社会和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土壤——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为例、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文化整合、科学发展的目标、道路和手段等。
|
內容簡介: |
全球化不仅改变了中国经济面貌,而且对于中国社会文化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引发了中国社会对于文化重建的思考。但是,由于多元文化的影响,在如何重建的问题上,形成了“回归传统”和“西化”两种不同指向的重建意图。《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焦虑与探寻》通过理性探索和感性领悟两个渠道,从社会主流文化发展与国际文化融合的角度探索文化建构的思路和途径。同时,通过对一些历史及现实文化现象的透视,揭示中国现存文化的复杂性,使人们能够理解在当下尝试文化重建的艰巨性。
|
關於作者: |
李丽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国际政治和文化传播。主持科研课题3项,其中省部级课题2项;北京市教委课题1项;参与课题11项。主要成果:主持及参与的编著10余部,比较有影响的著作有:《村民自治——黄芏地上的政治革命》,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历史存在权——公有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形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21世纪的首都文化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正式发表的科研论文近40篇。
|
目錄:
|
前言 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国际环境
二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国内环境
三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四 应对全球化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文化重建
第一篇 当代社会的文化追寻
第一章 执政党的价值追求与社会和谐
一 正视社会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二 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目标
三 保障人民的自由与政治权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要求
四 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土壤--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为例
一 坚定的信仰者和实践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
二 切实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基础
三 自由探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前提
第三章 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文化整合
一 构建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文化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二 构建和谐社会,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合理价值的吸收
三 构建和谐社会,还需要批判性地吸取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
第四章 科学发展的目标、道路和手段
一 科学发展的目标是和谐不是对抗
二 科学发展的道路是现代化不是西化
三 科学发展的手段是改革不是革命
第五章 “构建和谐社会”的国际意义
一 “构建和谐社会”表达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发展的良好意愿
二 “构建和谐社会”表明了中国迈向开放社会的坚定信心
三 “构建和谐社会”塑造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四 “构建和谐社会”有助于增加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第六章 对立统一与社会和谐
--从矛盾斗争的视角看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 重新解读“斗争哲学”
二 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未停止过斗争
三 社会主义实践背离对立统一规律的教训
四 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二篇 中国式的文化智慧
第七章 毛泽东的民族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
一 毛泽东民族价值观的内涵
二 毛泽东民族价值观的当代意义
第八章 “一国两制”在中国外交中的重要意义
一 “一国两制”为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诠释国家主权提供了理论根据
二 “一国两制”是对两种制度和平共处的积极探索
三 “一国两制”对于解决其他国际争端具有示范意义
第九章 民主政治建设与文化观念的培养
一 妥协是民主政治形成的基本前提
二 遵守规则是民主政治运行的根本保证
三 宽容精神是民主政治进步的必要条件
第十章 国际环境对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一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进程
二 西方国家影响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方式
三 中国的民主观念与西方的差异
四 中国政治民主的未来走势
第三篇 政治文化的国际碰撞
第十一章 城市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精神塑造
第十二章 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文化安全
一 全球化与文化安全焦虑
二 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文化发展
第十三章 美国的民主战略及其应对方式
一 美国民主战略的理论假设
二 美国民主战略的现实影响
三 中国应对美国民主战略的方式
第十四章 基督教在高校渗透的原因与对策
一 基督教在我国高校渗透的主要原因
二 高校应对基督教渗透的基本方式
第十五章 浅谈政治娱乐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一 政治娱乐化的起源
二 政治娱乐化在中国的具体表现
三 政治娱乐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十六章 朝鲜考察观感
第四篇 中国社会的文化生存感受
第十七章 从多个角度看社会信仰
一 “月映万川”--中国人对宗教的理解
二 兼容并蓄并持续创造--中国人对神的态度
三 中国人对鬼神的看法
四 中国信神的人们
五 中国人的道德信仰
六 中国人的祖先崇拜
七 中国人的迷信与信仰
第十八章 国人的面子与生存状态
一 抗拒诱惑
二 穷人与富人
三 城里人与狗
四 胡同里的梦
五 脸面与幸福感
六 平凡的坚持
七 让自己成为快乐之源
八 人生的痛苦
九 妥协的价值
十 编书的故事
十一 对“造假”的反思
十二 体验人生
十三 “只争朝夕”的反思
十四 西部生存
第十九章 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方式
一 享受融合的世界
二 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善意
三 话语方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四 我们应该如何回应西方
五 关于未来的好日子
六 打造实力的方式
七 从“问题商品”现象看如何应对公共外交危机
八 感受瑞典
九 教堂与西方文化
十 如此的国际研讨会
十一 学习英文的必要性与方法
十二 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十三 布什如何消耗了美国的软实力
十四 选择性错误的代价
十五 如此“爱国”并不可取
十六 中国人要学会在挨骂中成长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执政党的价值
追求与社会和谐
当“构建和谐社会”成为社会主流追求的时候,人们都在为党和国家有这样的追求而欣慰。如果从字面上解释,我们可以把和谐理解为每个人都有饭吃,每个人都有自由表达意愿的权利。当然,作为执政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政治路线,它的内涵要丰富得多。而说到和谐社会理念的渊源,有人把它理解为回归传统的政治表述,而笔者认为这种理解并不准确。当今世界,风云变幻,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在很短的时间内蜕变;曾几何时,拉美国家的左翼政党,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奋力抗争,一个又一个地取得了执政权。在这种政党起伏的变化中,我们需要找一种经验与线索,即什么样的政党是可以坐稳执政党的位置,而什么样的政党将被历史所抛弃。执政党有明确的价值追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追求确定各种政策,妥善处理各种不同的社会矛盾及危机,才可能使自己成为受人民欢迎的政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其实也是对执政理念的重新界定。
一正视社会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总会面对不同的矛盾。“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是人类生活的常态。因此,不同时期的人必须针对所处时代提出的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