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5.0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286.0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NT$
551.0
《
清洁
》
售價:NT$
296.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NT$
352.0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NT$
245.0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內容簡介: |
《弗朗西斯·克里克对遗传密码研究的历史贡献》以克里克的大量原始论文和著作为依据,沿着前人工作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取得了新成果,对克里克这位科学巨匠在遗传密码领域的历史贡献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总结。本书资料丰富、分析细致、论证有力、观点鲜明、体现了创新,应该说是遗传密码史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
|
關於作者: |
孙咏萍(出生年月:1979.09.13),女,蒙古族,博士,2005年进入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工作,主要讲授大学物理学专业中的数学物理方法课程和从事理论生物物理学之遗传密码领域的科学史研究。
2009.9~2012.7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生物物理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在遗传密码领域的历史贡献进行了专门研究,在北大核心期刊杂志上共发表论文9篇,撰写的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
目錄:
|
绪论
一 本书的创作动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二 主要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1章 弗朗西斯·克里克的科学人生
1.1 克里克审慎的人生选择
1.1.1 科研兴趣的转变
1.1.2 进入新课题途径的摸索
1.1.3 工作内容及工作地点的寻找
l.2 主要科学成就
1.2.1 克里克之细胞质研究
1.2.2 克里克之蛋白质研究
1.2.3 克里克之DNA研究
1.2.4 克里克之遗传密码研究
1.2.5 神经生物学领域
1.3 克里克之物理学与生物学观
1.4 小结
第2章 遗传密码研究的早期发展
2.1 遗传密码概念的历史演变
2.1.1 “基因”概念的提出
2.1.2 “基因”结构概念、功能概念和信息概念的探索
2.2 典型密码研究的早期雏形
2.2.1 物理学家薛定谔的基因观
2.2.2 胚胎细胞学家布拉舍的RNA与蛋白质关联研究
2.2.3 生物学家杜恩斯的密码阅读方案
2.2.4 物理学家伽莫夫的密码设想
2.3 小结
第3章 促使克里克转向遗传密码长期研究的原因
3.1 自然选择思想的反映
3.1.1 无神论
3.1.2 自然选择与DNA
3.1.3 自然选择与遗传密码
3.2 前科学研究中科学素养的积淀
3.2.1 洞察新问题与物理学思想
3.2.2 全身心投入
3.3 伽莫夫的启发
3.3.1 提出一个新问题
3.3.2 建立RNA领带俱乐部
3.3.3 激起克里克的思考
3.4 小结
第4章 克里克之遗传密码的基础性研究
4.1 编码问题
4.1.1 一份未公开发表的手稿
4.1.2 无逗号密码
4.1.3 编码问题的现状
4.1.4 小结
4.2 论蛋白质的合成
4.2.1 历史背景
4.2.2 本质内容
4.2.3 理论价值
4.3 三联体
4.3.1 本泽尔的“分子突变”理论
4.3.2 密码子三联体的实证
4.3.3 三联体实验的重要意义
第5章 克里克之遗传密码的综合性研究
5.1 遗传密码的性质
5.1.1 重述密码研究的一般性问题
5.1.2 蛋白质与核酸的一般性理论总结
5.1.3 密码的性质研究
5.2 摆动假说
5.2.1 理论背景
5.2.2 本质内容
5.2.3 小结
5.3 克里克之终止密码子研究
5.3.1 终止密码概念的历史演变
5.3.2 克里克在此项研究中的贡献
5.3.3 评述
5.3.4 终止密码研究的新进展
5.4 论遗传密码表的建立
5.4.1 尼伦伯格研究组的密码破译工作
5.4.2 霍拉纳的密码子破译实验
5.4.3 破译密码子的推测性研究
5.4.4 基因的信息化概念遗传密码的定义解析~
5.5 克里克的密码起源理论
5. 5.1.克里克密码起源思想的源起
5.5.2 克里克的前密码起源观
5.5.3 遗传密码的起源与进化
5.5.4 评述
5.6 小结
5.6.1 克里克遗传密码研究的特征
5.6.2 克里克在密码研究中取得成功的原因分析
第6章 克里克密码研究的影响
6.1 密码研究中的集中问题汇总
6.1.1 密码的简并性与反常码
6.1.2 无义密码子的再编码
6.1.3 遗传密码的扩展
6.1.4 生命密码的起源与进化
6.2 遗传密码的突变危险性理论
6.2.1 突变危险性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6.2.2 突变危险性理论的本质内容
6.2.3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