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NT$
539.0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NT$
2215.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NT$
5390.0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NT$
780.0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NT$
250.0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NT$
230.0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NT$
500.0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NT$
254.0
|
編輯推薦: |
作者自始至终以参与者和记录者的双重身份,以多年探险经历和文化积淀形成的流畅生动的语言,从记录的角度出发,所涉及的范围、主题都比较集中统一,内容包括作者亲历的探险、登山活动,其艰苦卓绝的考察过程,以及惊心动魄的传奇经历、雄奇的山川景物、独特的风土人情,都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一定的社会价值。
|
內容簡介: |
本书的作者是两位记者,一个文字,一个摄影,一路搭车,历经波折,从新疆的叶城到西藏的拉萨。作者以记者与旅行家的双重视角,记录了沿途形形色色人的生存面貌。他们是高原上的筑路工人、守防官兵、汽车运输兵、无人区里的小老板、虔诚的宗教信徒,以及喜马拉雅山的原住居民,这些平凡的大小人物,构成了新藏线生动鲜活的风貌史,既是地理的,又是人文的;看起来寂静无声,实际上波澜壮阔,既悲壮,又温暖。
|
關於作者: |
钱毓,新疆都市消费晨报首席记者。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尤以时政、环境、科学考察、考古发现等领域的报道见长,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报道风格。亲历或参与的重大事件有:''93中英联合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97罗布泊大穿越、''98和田河大穿越、''99两岸三地博格达死亡大搜寻、澳门回归,以及2001年“西岭雪山飞虎行动”和2003、2004年“中科院罗布泊科考”、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等。
朱翊,新疆都市消费晨报摄影记者。
|
目錄:
|
第一章 我要去西藏
毫无征兆的重任
天路。终于近了
第二章 到达“零公里”
住叶城中心兵站
终于见到“零公里”
经营“零公里”的那些人
在叶城卖玉韵和田老汉
第三章 世外桃源台斯村
台斯村的美丽哀愁
老村回忆:百年水磨坊
第四章 “天路"的前世今生
“天路”是这样筑成的
大雪围困天,伤亡惨重
一段“先有车再有路”的传奇
叶城公路段,那些令人敬仰的道班工人
第五章 踏上“天路”
红景天,天天见
挥别叶城泪盈眶
犯困了,来点辣椒水
高原第一晚,无眠夜
高原蔬菜大棚,几多活色生香
彭立勇:“第一次上高原,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
三十里营房,荒凉简陋的“小上海”
第六章 首访边防连
翻越“有个弯”的哈巴克达坂
我这个疑似“军嫂”
米的一段缓坡,两步一歇
宿舍里的座谈会
方便面盛宴
告别天文点
第七章 三十里营房等车的纠结
车队返回叶城县,我们不知何处去
孤单的端午节。有点想家了
终于等来了好消息
开汽修铺的阿不力克木
困守中的徐家父子
曹荣成:“我就从来没有离开过昆仑山”
第八章 抵达红柳滩
高山上的烈士陵园
传说中的红柳滩到了
汽车团里的艺术兵
兵站里的那块绿地,稀罕得不真实
第九章 穿越界山达坂
奇台达坂走猫步
传说中的甜水海。景色有点魅惑
在死人沟里吃午饭
恐怖的界山并不恐怖
第十章 进入西藏
多玛的早晨,伤感的美
环行班公湖,水鸟伴我行
风一样掠过日土
第十一章 驻扎狮泉河
狮泉河,荒漠里一座热闹的城
狮泉河,一座年轻而艰辛的城
狮泉河与叶城的血脉联系
买买提的阿里人生
扎根高原的新疆饭馆
阿里兵。不一样的青春年华
张良善:狼口夺羊救人命
军营里散发着青春和文艺的气息
荒山里的烈士陵园
第十二章 札达的震撼
札达的山如水彩画
土林的震撼超乎想象
古格:遗憾的美丽
在甜茶馆。遇到了来自玉树的珍珍
清晨游览托林寺
托林村的意外收获
告别札达
第十三章 走进神山圣湖的普兰
“转山的好处,去世以后才知道”
途经圣湖与鬼湖
认识了洛桑卓玛
普兰:藏区乡村美如画
悬空寺和东风桥
搭车去科迦寺
科迦村。野草的芬芳
第十四章 樟木,自由呼吸好畅快
搭车被告知还得再转车
深夜到拉孜
路边等车扑空
樟木:终于可以自如呼吸
和旅客拼桌吃饭
樟木口岸,尼泊尔女人是道风景线
雨中徒步赏景
李玉清:口岸是我家
第十五章 拉萨,拉萨
行驶在雅鲁藏布江边
东措——又见“艳遇”
老拉萨,让人仰视的一座城
我的拉萨,那个温暖的夏季
青春的拉萨,是那么美丽
布达拉宫,游的是心愿
大昭寺,那些磕等身长头的年轻人
游哲蚌寺,巷道最有昧
拉萨的特色书店
快乐的三轮车夫巴桑
雪域之都。川菜还是最“巴适”
离开拉萨的前夜,泡一次酒吧
|
內容試閱:
|
“昆仑是把量人的尺,没有那男儿的胆,你莫靠那山边边儿;昆仑是走不完的路,昆仑是翻不完的山,受不了那饥和寒,你莫翻那山巅巅。”
这是1992年夏天我听到的一首歌,土得掉渣,却荡气回肠。那一年,我独自去西藏旅行,计划从叶城穿越新藏公路到拉萨。但我没能搭上去那里的车,只好改道青海走了青藏公路。在青海格尔木,我邂逅了这段苍凉辽阔的旋律,于是买下了这盘磁带,用随身听循环播放,一路听歌,一路到拉萨。我的心,也一次次被那空旷的歌声带到苍茫云水间。
一晃,20年过去了。穿越新藏公路的梦,镌刻在青春的背影里,渐行渐远。直到这个春天。那个几乎尘封的向往,蓦然被点亮。
2011年3月24日,我所在的乌鲁木齐《都市消费晨报》要闻部召开业务例会。我和同事们围坐一圈,准备汇报近期的采访选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将有一个重要采访落到我头上。
部门领导胡柏林先发话:“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4月下旬,我们要派记者去新藏公路沿线采访……”领导话音未落,有三个记者同时举起了手。我举得最快。
领导的脸直接转向我:“报社决定派钱毓去。你去过高原,有经验。
”
我撞上大运了么?幸福得有点晕啊!这个任务来得太突然了,可以说毫无征兆!感谢领导在关键时刻想到了我!因为,走新藏线,是萦绕在我心间20年的一个梦!
根据报社安排,我将在不久后奉命前往新藏线,从喀什叶城进藏,翻越N个5000米以上的达坂。在狮泉河采访一段时间后,再由此前往普兰等地,最后到达拉萨。
接到任务的几天后,总编郝磊打电话找我,说是在完成采访的同时,搜集好写一本关于新藏线旅行书的素材,回来成稿后交新疆青少年出版社,让我抓紧和出版社编辑沟通,并嘱咐我要侧重人文地理方面的发掘,写出这条路的厚重感。
这样的安排同样出乎我的意料。
之后,采编中心负责人戴立对这次特殊采访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我能“明确方向,做足准备”上路。兴奋的我,倍感压力。
新藏公路全长2200多公里,全线几乎所有路段均处高寒缺氧的无人区,平均海拔45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路况最险的公路,也是川藏线、青藏线、滇藏线、新藏线四条进藏线路中最险峻的一条。沿途横卧着逾干公里的荒漠戈壁、永冻土层和常年积雪的崇山峻岭。从新疆境内的大红柳滩到西藏境内的松西乡路段244公里,则是彻底的无人区。这条路冬季气温达一40℃,氧气含量只有内陆地区的44%。因此,新藏公路是名副其实的“天路”,也称“铺在云端上的路”。
P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