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孙犁文集》(补订版)

書城自編碼: 204996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者: 孙犁
國際書號(ISBN): 9787530662694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4-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全十册/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818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售價:NT$ 280.0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售價:NT$ 490.0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售價:NT$ 190.0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新能源材料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NT$ 199.0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
《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 》

售價:NT$ 340.0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188
《 耕堂读书记(上下册) 》
編輯推薦:
从5月17日至5月25日,凡在此之间买本书的读者,随书赠送“世纪荷香”典藏纪念邮折一个。
“我所有的,我的一生,都在这个不大的盒子里。”——孙犁
已经远去的大师,不会远去的记忆。
纪念文学大师孙犁(1913-2002)诞辰一百周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全新推出精装本《孙犁文集》(补订版)。此次推出的《孙犁文集》共9卷10册,以孙犁生前唯一亲自审定、认可的版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孙犁文集》(珍藏本)为基础,重新分类编排,并纳入最新征集的孙犁未见散佚书信。
既是作家又是编辑出身的孙犁,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他把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都交给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参与书稿的编辑过程,直到最后一部作品《曲终集》为止,每一本书无不经过他严格的审定,从而奠定了“百花”版孙犁作品的权威性,也因此成就了出版社与文学大师之间的一段佳话。
內容簡介:
《孙犁文集》(补订版)囊括了作者一生在小说、散文、诗歌、戏曲、文艺理论、杂著等方面的全部创作精华。内容增收了《曲终集》和当年未能收入文集的旧著,并将近年搜集到的百余封书信收入其中,共计九卷十册。第一卷短篇小说,第二卷中篇小说,第三卷长篇小说,第四卷散文,第五卷诗歌,第六卷戏曲,第七卷文艺理论,第八卷杂著,第九卷书信;编目上打通前版两编,统一按类分卷,以卷编年。每篇文章的排列,以作者在文尾所署时间或发表先后为序,时间不明者,则推定大体的写作时期,酌为编入。《孙犁文集》(补订版)无论是在体例编排方式上,还是在内容修订上,均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可谓孙犁作品的最权威集大成,不仅如此,版权页上还加盖了孙犁生前最珍爱的印鉴,使得此一版本颇具史料和收藏价值,完全区别于其他版本。
關於作者:
孙犁简介
孙犁是我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人物,取得了巨的艺术成就。他的创作横跨其一生,很少有作家能像孙犁这样在每个创作时期都能取得丰硕的创作成果,赢得同行和读者们的高度认可,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出其文品和人品的可贵。主要著作有《荷花淀》、《风云初记》、《铁木前传》、《晚华集》、《秀露集》、《无为集》、《曲终集》等。
目錄
孙犁文集(补订版)1 小说
第一卷 短篇小说
孝吗?
弃儿
一天的工作
邢兰
战士
芦苇
女人们(三篇)
懒马的故事
走出以后
琴和箫
丈夫
老胡的事
黄敏儿
第一个洞
山里的春天
杀楼
荷花淀
——白洋淀纪事之一
村落战
麦收
芦花荡
——白洋淀纪事之二


“藏”
嘱咐
新安游记
纪念
光荣
种谷的人
浇园
蒿儿梁
采蒲台
石猴儿
——平分杂记
吴召儿
山地回忆
秋千
小胜儿
正月
看护
——在天津中西女中讲的少年革命故事
女保管
——平分杂记
婚姻
鸡缸
女相士
高跷能手
言戒
三马
亡人逸事
幻觉
地震
还乡
小混儿
修房
玉华婶
葛覃
春天的风
一九七六年
小D
王婉
鱼苇之事
一个朋友
杨墨
杨墨续篇
冯前
无花果
颐和园
宴会
蚕桑之事
小同窗
罗汉松
续弦
石榴
我留下了声音
心脏病
故园的消失
忆梅读《易》
无题
第二卷 中篇小说
村歌
上篇 互助组
下篇 复查以后
铁木前传
孙犁文集(补订版)2 小说
第三卷 长篇小说
风云初记
孙犁文集(补订版)3 散文
第四卷 散文
北平的地台戏
识字班
冬天,战斗的外围
——这是我们报告于世界的……
投宿
王福绿
——人物速记
她从天津来
游击区生活一星期
平原景色
抗日村长

村外
守翻口
人民的生活情绪
回来的路上
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
三烈士事略并后记
塔记
——蠡县抗战烈士塔碑记
纪念党的生日
王凤岗坑杀抗属
相片
天灯
张秋阁
张金花纺织组
曹蜜田和李素忍
“帅府”巡礼
小陈村访刘法文
渔民的生活
织席记
采蒲台的苇
安新看卖席记
一别十年同口镇
访问抗属
光复唐官屯之战
随感
王香菊
香菊的母亲
诉苦翻心
新生的天津
人民的狂欢
学习
节约
小刘庄
团结
宿舍
挂甲寺渡口
慰问
保育
厂景
保卫
站在祖国的光荣岗位上
——向天津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致敬
巴库
幼稚园
斯大林格勒
莫斯科
列宁格勒
格鲁吉亚
杨国元
访旧
婚俗
家庭
齐满花
妇女的路
刘桂兰
青春的热力
一天日记
津沽路上有感
积肥和择菜
黄鹂
——病期琐事
石子
——病期琐事
某村旧事
烈士陵园
保定旧事
在阜平
——《白洋淀纪事》重印散记
服装的故事
童年漫忆
听说书
第一个借给我《红楼梦》的人
装书小记
——关于《子夜》的回忆
平原的觉醒
文字生涯
吃粥有感
删去的文字
书的梦
画的梦
戏的梦
乡里旧闻
度春荒
村长
凤池叔
干巴
木匠的女儿
老刁
菜虎
光棍
外祖母家
瞎周
楞起叔
根雨叔
吊挂及其他
疤增叔
秋喜叔
大嘴哥
大根
刁叔
老焕叔
同口旧事
——《琴和箫》代序
“古城会”
第一次当记者
新年杂忆
新年悬旧照
报纸的故事
母亲的记忆
青春余梦
芸斋梦余
火炉
牲口的故事
住房的故事
猫鼠的故事
夜晚的故事
一九五六年的旅行
吃饭的故事
包袱皮儿
书信
戏的续梦
昆虫的故事
移家天津
父亲的记忆
唐官屯
病期经历
鞋的故事
钢笔的故事
老屋
小贩
晚秋植物记
老家
木棍儿
告别
——新年试笔
鸡叫
黄叶
菜花
转移
吃菜根
拉洋片
看电视
记春节
新居琐记
楼居随笔
觅哲生
朋友的彩笔
老同学
暑期杂记
残瓷人
新春怀旧(两则)
庸庐闲话
我的绿色书
秋凉偶记(三则)
回忆沙可夫同志
清明随笔
——忆邵子南同志
远的怀念
伙伴的回忆
忆侯金镜
忆郭小川
回忆何其芳同志
悼画家马达
谈赵树理
夜思
悼念李季同志
大星陨落
——悼念茅盾同志
悼念田间
关于丁玲
悼曾秀苍
悼曼晴
记邹明
悼万国儒
记老邵
记陈肇
悼康濯
寄光耀
记秀容


孙犁文集(补订版)4 诗歌 戏曲
第五卷 诗歌
冀中抗战学院校歌
我决定了
儿童团长
梨花湾的故事
白洋淀之曲
春耕曲
大小麦粒
山海关红绫歌
小站国旗歌
寄抗日时期一战友
海鸥
燕雀篇
猴戏
——童年纪事
蝗虫篇
——童年纪事
吊彭加木
柳絮篇
一朵小花
窗口
印象
灵魂的拯救
希望
——七十自寿
眼睛
老树
作家之死
童年
海边
天使
访陈乔
题陈毅同志诗册
题照
海葵赋
无题
甲虫

第六卷 戏曲
顿足(独幕剧)
比武从军(梆子戏或二簧)
莲花淀
“七七”画十景
民兵参战平汉线
翻身十二唱并后记
孙犁文集(补订版)5 文艺理论
第七卷 文艺理论(一)
论通讯员及通讯写作诸问题
前记
第一章 什么叫通讯
一 通讯在现代为什么特别活跃呢?
二 通讯的不同形式
三 通讯与简明新闻
第二章 一个优秀通讯员是怎样修养的
一 政治的修养
二 行动的修养
三 文艺的修养
第三章 怎样写通讯
一 主题?题材问题
二 战斗时代通讯写作的几个特点
三 访问记?印象记?特写
四 标题?分段?布局
第四章 怎样采访
一 材料问题
二 方式问题
三 关于访问
四 地方采访
五 随军采访
六 关于保守秘密
后记
校读后记
一本小书的发现
文艺学习
——给《冀中一日》的作者们
新版题记
前记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描写
一 形象
二 基本练习
三 人物(一)
四 人物(二)
五 心理
六 自然
第三章 语言
一 文学的语言
二 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三 好语言的例子和坏语言的例子
四 口语和文学的语言
五 克服我们这些弱点
六 洗练口语,参考成语
七 语言的锻炼就是思想的锻炼
第四章 概括和组织
一 一篇纪事,一篇小故事
二 两篇写亲身经历的文章的比较
三 用活的人和活的故事表达思想
四 准备创造“典型”的能力
五 结构(一)
六 结构(二)
第五章 主题和题材
一 分不开的两回事
二 现实和我们的主题
三 时代、社会、人
四 新现实
五 生活的多样性和生活的本质
第六章 进修
一 观察和记录
二 爱好书籍
油印本后记
校正后记
民族革命战争与戏剧
现实主义文学论
战斗文艺的形式论
写作问题手记
关于墙头小说
谈儿童文艺的创作
一九四○年边区文艺活动琐记
接受遗产问题(提要)
连队通讯写作课本
谈诗的语言
报告文学的感情和意志
观察和思维
——摘自《从王隽闻的长篇〈平原上〉
引起的二三问题》
新人物?感情?气氛
加强文艺的武装力量
诗言志
战争和田园
朗诵
关于“冀中一日”写作运动
怎样体验生活?
和下乡同志们的通信
谈谈写作问题
写作指南
看过《王秀鸾》
说书
介绍《时事传》
介绍《夫妻识字》
介绍《卫生组长》
谈工厂文艺
怎样认识生活
怎样阅读小说
新文学和新中国妇女
怎样认识解放区文学的内容和主题
略谈下厂
关于生活报告
——介绍《在列车行进中》
“五四”运动与中国文学遗产
抗日战争的文学作品
捍卫祖国的任务
解放区作品里的现实主义
祝一九五一年的创作
关于文艺作品的“生活”问题
——代《河北文艺》答读者
领会和收获
论切实
——“三反”、“五反”运动以来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发表的几篇小说读后
论培养
论情节
论风格
论农村题材
左批评右创作论
勤学苦练
关于短篇小说
关于中篇小说
——读《阿Q正传》
关于文学速写
关于长篇小说
关于散文
创新的准备
关于诗
新年,为《天津团讯》作
关于“乡土文学”
论战时的英雄文学
——在冀中《前线报》文艺小组座谈会上的发言
学习问题
作品的生活性和真实性
——在《天津日报》副刊写作小组的发言
怎样把我们的作品提高一步
——在《天津日报》副刊写作小组讨论会上的发言
我对写作的一点儿体会
——讲给新参加报社工作的青年同志们
写作漫谈
——在暑期讲座上对同学们讲的话
答《文艺学习》编辑部问
业余创作三题
——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
关于儿童文学
进修二题
文学和生活的路
——同《文艺报》记者谈话
答吴泰昌问
孙犁文集(补订版)6 文艺理论
第七卷 文艺理论(二)
人民性和战斗性
——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
鲁迅的小说
——纪念先生逝世十六周年
全面的进修
——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七周年
壮健性
——纪念高尔基
苏联文学怎样教育了我们
迎法捷耶夫
马雅可夫斯基
托尔斯泰
果戈理
——纪念他逝世一百周年
契诃夫
——纪念他逝世五十周年
在苏联文学艺术的园林里
新的里程
——纪念《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五周年,
学习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文件
谈《海鸥》
《亲家》
《腹地》
红杨树和曼晴的诗
《郝家俭卖布》
从小说《小军和小彦》看农村婚姻
《作画》
关于《大墙下的红玉兰》的通信
读作品记(一)
读作品记(二)
读作品记(三)
读作品记(四)
读作品记(五)
读作品记(六)
读冉淮舟近作散文
读一篇散文
读柳荫诗作记
读萧红作品记
再谈贾平凹的散文
商展思的诗
谈铁凝的《哦,香雪》
读小说札记
我喜爱的一篇散文
谈《腊月?正月》
——致苏予同志
韩映山《紫苇集》小引
方纪散文集序
阿凤散文集序
克明《荷灯记》序
万国儒《欢乐的离别》小引
《刘绍棠小说选》序
《从维熙小说选》序
吴泰昌《艺文轶话》序
柳溪短篇小说选集序
曼晴诗选序
金梅《文海求珠集》序
张志民小说选序
王昌定《绿叶集》序
《田流散文特写集》序
玛金诗选序
贾平凹散文集序
《孙犁散文选》序
《红楼梦》的现实主义成就
在一次《红楼梦》座谈会上的发言
关于《聊斋志异》
谈柳宗元
《红楼梦》杂说
关于纪昀的通信
欧阳修的散文
万里和万卷
与友人论传记
与友人论学习古文
和青年谈游记写作
再论流派
——给冯健男的信
文学期刊的封面
谈美
两个问题
《李杜论略》读后
——给罗宗强的信
关于散文创作的答问
散文的感发与含蓄
——给谢大光同志的信
散文的虚与实
谈笔记小说
谈读书记
再谈通俗文学
——致贾平凹同志
给某刊编辑的信
和谌容的通信
《金瓶梅》杂说
关于传记文学的通信
创作随想录
谈作家素质
谈杂文
关于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
关于小说《荷花淀》的通信
关于《荷花淀》被删节复读者信
关于《荷花淀》的写作
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
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
被删小记
小说杂谈
小说与伦理
叫人记得住的小说
小说成功不易
小说是美育的一种
小说的体和用
小说的欧风东渐
真实的小说和唬人的小说
小说的取材
小说的抒情手法
小说忌卖弄
小说的结尾
小说的作用
小说与时代
谈比
谈名实
佳作产于盛年
小说的精髓
小说与青年
小说与历史
小说与电影
小说与题材
小说与三角
小说与色情
小说与劝惩
小说与武侠
小说与批评
文林谈屑(一)
电报约稿
小说名目
自然生态
文字疏忽
刊物面目
文章题目
评论家的妙语
“复杂的性格”论
名山事业
宾馆文学
运动文学与揣摩小说
文林谈屑(二)
风烛庵文学杂记
风烛庵文学杂记续抄
风烛庵文学杂记三抄
庚午文学杂记(一)
作家与新潮
作家与文化
作家与道德
作家与经济
希望
庚午文学杂记(二)
大奖
评论
新星
流派
文事琐谈
文过
文虑
老年文字
文宗
孙犁文集(补订版)7 杂著
第八卷 杂著(一)
我的自传
生辰自述
《善闇室纪年》序
《善闇室纪年》摘抄(一)
我的童年
在安国县
在北平
去延安
《善闇室纪年》摘抄(二)
耕堂书衣文录
书衣文录(一)
书衣文录(二)
书衣文录(三)
书衣文录(四)
书衣文录(五)
书衣文录(六)
芸斋琐谈(一)
谈妒
谈才
谈名
谈谀
谈谅
谈慎
芸斋琐谈(二)
谈忘
谈迂
谈书
谈稿费
谈师
谈友
芸斋琐谈(三)
谈文学与理想
谈改稿
谈读书
谈修辞
谈评论
谈爱书
爱书续谈
我和古书
我中学时课外阅读的情况
谈“打”
改稿举例
实事求是与短文
谈“印象记”
文学与乡土
谈简要
芸斋琐谈(四)
谈赠书
谈通俗文学
谈鼓吹
官浮于文
诗外功夫
听朗诵
谈死
谈“补遗”
谈照相
照相续谈
芸斋琐谈(五)
谈自裁
谈头条
芸斋琐谈(六)
谈镜花水月
我的位置和价值
谈理解
谈闲情
慷慨悲歌
耕堂读书记(一)
《庄子》
《韩非子》
曹丕《典论?论文》
陆机《文赋》
《颜氏家训》
耕堂读书记(二)
《三国志?关羽传》
《三国志?诸葛亮传》
耕堂读书记(三)
《曾文正公手书日记》
《能静居士日记》
《翁文恭公日记》
《缘督庐日记钞》
耕堂读书记(四)
清代文献(一)
耕堂读书记(五)
清代文献(二)
耕堂读书记(六)
买《王国维遗书》记
买《魏书》、《北齐书》记
买《饮冰室文集》记
买《崔东壁遗书》记
耕堂读书记(七)
读《伊川先生年谱》记
读《朱熹传》记
读《宋文鉴》记
读《沈下贤集》
读《哭庙纪略》
读《丁酉北闱大狱纪略》
耕堂读书记(八)
买章太炎遗书记
读《吕氏春秋》
读《燕丹子》
买《世说新语》记
买《流沙坠简》记
买《宦海指南》记
读《棠阴比事》
读《李卫公会昌一品集》
读《求阙斋弟子记》
买《汉魏六朝名家集》记
耕堂读书记(九)
读《旧唐书》记
读《宋书?范晔传》
读《史记》记
读唐人传奇记
读《东坡先生年谱》
孙犁文集(补订版)8 杂著
第八卷 杂著(二)
耕堂读书随笔(一)
《朱买臣传》
《司马相如传》
《义门读书记》
《胡适的日记》
《高长虹传略》
《文人笔下的文人》
《船山全书》
《刘半农研究》
耕堂读书随笔(二)
读《后汉书》小引
读《后汉书卷五十八?桓谭传》
读《后汉书卷五十八?冯衍传》
读《后汉书卷七十?班固传》
读《后汉书卷五十四?马援传》
读《后汉书卷六十六?贾逵传》
读《后汉书卷七十三?朱穆传》
买《太平广记》记
买《朱子语类》记
读画论记
读《清代文字狱档》记
甲戌理书记
理书续记
理书三记
理书四记
耕堂题跋
幻华室藏书记序
我的二十四史
我的书目书
我的农桑畜牧花卉书
我的金石美术图画书
我的经部书
我的史部书
我的子部书
我的集部书
我的丛书零种
我的“珍贵二等”
暑期读书漫录
我的读书生活
野味读书
《鲁迅、鲁迅的故事》后记
《写作入门》后记
《农村速写》后记
《白洋淀纪事》再版附记
《津门小集》后记
旧篇新缀序
《平原杂志》第三期编后的后记
《文学短论》新版后记
《白洋淀之曲》后记
为外文版《风云初记》写的序言
《白洋淀纪事》重版后记
《文学短论》增订本后记
幸存的信件序
《耕堂杂录》后记
书淮舟所拟文集目录后
《读〈被删小记〉之余》读后附记
序的教训
旧抄新识小引
《青春遗响》序
近作散文的后记
《秀露集》后记
《澹定集》后记
《尺泽集》后记
《远道集》后记
《陋巷集》后记
《无为集》后记
《曲终集》后记
芸斋断简
我读过的中篇小说
我写过的电影脚本
删掉的忠告
裁下的半截信
关于我的琐谈
——给铁凝的信
关于写游记的一封信
关于小说《蒿儿梁》的通信
关于编辑工作的通信
与《南开文艺》编辑的谈话
谈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
——给蒙古族作家佳峻的信
我和《文艺周刊》
和青年作家李贯通的通信
再致李贯通
风烛庵杂记
和郭志刚的一次谈话
“病句”的纠缠
当代文事小记
文场亲历记摘抄
又一次文过
罪名种种
“老说告退,又死盯着文坛”
我和青年作家
我与文艺团体
我观文学奖
反嘲笑
作家的文化
关于“读者往来”
编辑笔记
编辑笔记(续一)
——关于编辑和投稿
编辑笔记(续二)
——通讯六要
谈校对工作
《文艺增刊》致读者、作者
《文艺增刊》辟栏说明
《文艺评论》改进要点
祝衡水《农民文学》创刊
《文艺增刊》更名、缩短刊期启事
我的致意
《子夜》中所表现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的性质
晋察冀边区村剧团的组织、工作和特点
检查自己
二月通信并后记
——寄给一个没有到会的参议员
《平原杂志》征稿简约
《平原杂志》征稿启事
《平原杂志》为组织读者小组启事
《平原杂志》第一期编辑后记
《平原杂志》第二期编辑后记
《平原杂志》第三期编辑后记
谈乡村文艺工作
——在蠡县小学教员训练班的讲话
反对美国军事援蒋
怎样认识美国
祝冀中文协成立
向英雄的民兵们致敬
谈“就地停战”
欢迎苏联代表团
两天日记
对《一篇关于农村婚姻问题的报告》的检讨
寒假里的阅读
近刊简述
要更进一步揭露胡风
成活的树苗
《津门书简》题记
题孔德学校国文讲义
百花文艺出版社建社三十周年贺词
少年鲁迅读本
第一课 家
第二课 姥姥家
第三课 小伙伴
第四课 私塾
第五课 图画书
第六课 童话
第七课 环境
第八课 科学知识的重要
第九课 老师
第十课 为了拯救祖国
第十一课 完全解放了我们
第十二课 格言
第十三课 他写下少年们的历史
第十四课 战术
再版小记
孙犁文集(补订版)9 书信
第九卷 书信(一)
致田间
致康濯信(十封)
致康濯
致萧振国
致康濯、秦兆阳
致康濯、厂民
致王林
致田间、康濯
致孙瑛
致葛文
致冉淮舟
致万力、冉淮舟
致陈建民
致万力
致《中国文学》杂志社
致冉淮舟、文联办公室
致韩映山
致任彦芳
致徐光耀
致曾伏虎创作组
致潘之汀
致陈乔
致魏金波
致曹彦军
致刘怀章、冉淮舟
致张义书
致郭志刚
致阎纲
致杨学文
致张荣春
致季涤尘
致阿凤
致李蒙英
致南开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教研室
致曾秀苍
致李克明
致张学正
致吕剑
致铁凝
致赵日升
致苑纪久
致《人民文学》杂志社
致傅瑛
致阎豫昌
致李屏锦、康迈千
致李屏锦
致刘心武
致姜德明
致丁玲
孙犁文集(补订版)10 书信
第九卷 书信(二)
致王勉思
致俞天白
致陈乔、张子舫
致鲍昌
致韩映山、苑纪久
致贾平凹
致张金池
致刘宗武、张学正
致张根生
致宫玺
致彭荆风
致韩大星
致周骥良
致张雪杉
致河北花山出版社马秀华
致山东鱼台李贯通
致山西临汾侯桂柱
致《新港》编辑部
致谢大光
致宋曙光、孙淑英
致江西都昌县文化馆王萍慧
致吴泰昌
致天津业余作者黄淑兰
致李安哥
致房树民
致郑法清
致韩金星
致杨栋
致李準
致王蒙
致冯立三
致万振环
致天津袁玉兰
致郝伯承
致梅梓祥
致海南黄宏地
致温超藩
致康迈千
致杨振喜
致杨献瑶
致余穗祥
致唐山市委办公室
致某函授中心
致王炜、李笙
致何流
致张志民
致程林
致延安文艺学会
致郑云云
致关国栋
致冯界
致周尊攘
致刘梦岚
致段华
致李淑娟
致罗维扬
致张学新
致范政浩
致陈静
致侯军
致单三娅
致卫建民
致杨坚
致李永生
致钱丹辉
致一位中学生
致邓基平(自牧)
致孙柏昌
致李华敏
致杨天放
致戈焰
致常跃强
致刘文霄
致李之琏
致黄伟经
致魏巍
致邢海潮
致邹明
致王恩宇
致曾镇南
致鲁承宗
致王兆新
致耿见忠
致陈晓峰
致顼国成
致刘宗武
致郭保林
致高云华
致张维发
致严建平
致吴云
致胡天纯、季涤尘
致邢江潮
致姚恩河
致刘绍棠
致赵润民
致王爱玲
致傅正谷
致艾东
致周翼南
致梁斌
致肖复兴
致罗雪村
致董大中
致邱允盛
致刘运峰
致孙桂升
致柳溪

附录
孙犁著作年表
孙犁作品单行、结集、版本沿革年表
孙犁著作年表续编
孙犁作品单行、结集、版本沿革年表续编
孙犁著作年表续编补
孙犁作品单行、结集、版本沿革年表续编补
內容試閱
1981年9月,本社首度编定《孙犁文集》,收入著作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文艺理论、杂著以及部分书信,按部类分卷,共列七卷,分为五册,1982年3月印行。1991年9月第二次编辑,根据作者本人的意见,保留首版七卷原貌,列为前编,又整合新著,补入当时发现的旧作,循原例另成续编三集,前后两编合为八册,于1992年8月印行,是为“珍藏本”。
此次《孙犁文集》(补订版)的编辑工作,是在“珍藏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内容增收了《曲终集》和当年未能收入文集的旧著,并将近年搜集到的许多书信全部收入,共计九卷,分为十册,第一卷短篇小说,第二卷中篇小说,第三卷长篇小说,第四卷散文,第五卷诗歌,第六卷戏曲,第七卷文艺理论,第八卷杂著,第九卷书信;编目上打通前版两编,统一按类分卷,以卷编年。每篇文章的排列,以作者在文尾所署时间或发表先后为序,其时间不明者,则推定大体的写作时期,酌为编入。每类中的次序,根据情况,间有变通。如文艺理论卷中的《读作品记》六篇,非一时之作,今则顺序排列,中间不置他文;杂著卷中的《书衣文录》,作者最初选择分批刊发,用心良苦,现保留原貌,以存初衷。书信部分以致收信人第一封信的日期先后为序。若干书信,报刊发表或有删节,此次编入均照手稿复原。
为了供读者和研究者参考,集末附录了冉淮舟所编《孙犁著作年表》《孙犁作品单行、结集、版本沿革年表》和张金池所编《孙犁著作年表续编》《孙犁作品单行、结集、版本沿革年表续编》《孙犁著作年表续编补》《孙犁作品单行、结集、版本沿革年表续编补》。
孙犁著作的编辑出版,从单行本到文集,是我社建社初始延续至今的一项事业,前后历经五十余年。忆昔《孙犁文集》初编、续编时,作者与编者互动共商,欣然定稿;览书之日,感怀至深,特题记永志,留一段佳话。今《孙犁文集》(补订版)编讫,作者一生文字,队列完整,各归部类,当慰所愿。其间点点滴滴,凝结着作者与我社三代编辑的心血,也得益于热爱孙犁著作的专家学者、各界读者的悉心钩沉,辑录校订。我们在表达谢意之际,亦期待有所教正。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3年3月
自 序
孙 犁
当我把这几卷文集呈献在亲爱、尊敬的读者面前时,我已经进入七十岁。
当我为别人的书写序时,我的感情是专一的,话也很快涌到笔端上来。这次为自己的书写序,却感到有些迷惘、惆怅。彷徨回顾,不知所云。这可能是近几年来,关于我的创作,我的经历,谈得太多了,这些文字,就都编在书里,此外已经没有什么新鲜意思了。另外,计算一下,我从事文字工作,已经四十多年,及至白发苍颜,举动迟缓,思想呆滞之期,回头一看,成绩竟是如此单薄贫弱,并且已无补救之力,内心的苦涩滋味,富于同情心的读者,可想而知。
限于习惯和体例,我还是写几句吧。
一、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它的种种特点。因此,每个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作家群,也都有他们特殊的时代标志。读历代大作家的文集,我常常首先注意及此,但因为年代久远,古今差异很大,很难仿佛其大概。
我们这一代作家,经历的也是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青年读者,对这一代作家,并不是那么了解的,如果不了解他们的生平,就很难了解他们的作品。老一代人的历史,也常常难以引起青年一代的兴味。我简略叙述一下,只能算是给自己的作品,下个注脚。
二、我的创作,从抗日战争开始,是我个人对这一伟大时代、神圣战争,所作的真实记录。其中也反映了我的思想,我的感情,我的前进脚步,我的悲欢离合。反映这一时代人民精神风貌的作品,在我的创作中,占绝大部分。其次是反映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的作品,还有根据地生产运动的作品。
三、再加上我在文学事业上的师承,可以说,我所走的文学道路,是现实主义的。有些评论家,在过去说我是小资产阶级的,现在又说我是浪漫主义的。他们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有些评论,因为颠倒了是非,常常说不到点上。比如他们曾经称许的现实主义的杰出之作,经过时间的无情冲击和考验,常常表现出这样一种过程:虚张声势,腾空而起,遨游太空,眩人眼目,三年五载,忽焉陨落——这样一种好景不长的近似人造卫星的过程;而他们所用力抨击,使之沉没的作品,过了几年,又像春草夏荷一样,破土而出或升浮水面,生机不衰。
四、我认为中国的新文学,应该一直沿着“五四”时期鲁迅和他的同志们开辟和指明的现实主义的道路前进。应该大量介绍外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给文学青年做精神食粮。我们要提倡为人生进步、幸福、健康、美好的文学艺术,要批判那些末流的诲淫诲盗败坏人伦道德的黄色文学。
五、我们的文艺批评,要实事求是,是好就说好,是坏就说坏。不要做人情。要提高文艺评论的艺术价值。要介绍多种的艺术论,提高文艺评论家的艺术修养。要消除文艺评论中的结伙壮胆的行帮现象,群起而哄凑热闹的帮闲作风,以及看官衔不看文章的势利观点。
六、文艺虽是小道,一旦出版发行,就也是接受天视民视,天听民听的对象,应该严肃地从事这一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或取快一时,以游戏的态度出之。
七、我是信奉政治决定文艺这一科学说法的。即以此文集为证:因为我有机会参加了抗日战争和土地改革,我才能写出一些反映这两个时期人民生活和斗争的作品。十年动乱,我本人和这些作品同被禁锢,几乎人琴两亡。绝望之余,得遇政治上的拨乱反正,文集才能收拾丛残,编排出版。文艺本身,哪能有这种回天之力。韩非多才善辩,李斯一言,就“过法诛之”。司马迁自陷不幸,然后叹息地说:“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有些作家,自托空大之言,以为文艺可以决定政治。如果不是企图以文艺为饵禄之具,历史上并没有这样的例证。我是不相信的。
八、我出生在河北省农村,我最熟悉、最喜爱的是故乡的农民,和后来接触的山区农民。我写农民的作品最多,包括农民出身的战士、手工业者、知识分子。我不习惯大城市生活,但命里注定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恐怕要一直到我灭亡。在嘈杂骚乱无秩序的环境里,我时时刻刻处在一种厌烦和不安的心情中,很想离开这个地方,但又无家可归。在这个城市,我害病十年,遇到动乱十年,创作很少。城市郊区的农民,我感到和我们那里的农民,也不一样。关于郊区的农民,我写了一些散文。
九、我的语言,像吸吮乳汁一样,最早得自母亲。母亲的语言,对我的文学创作,影响最大。母亲的故去,我的语言的乳汁,几乎断绝。其次是我童年结发的妻子,她的语言,是我的第二个语言源泉。在母亲和妻子生前,我没有谈过这件事,她们不识字,没有读过我写的小说。生前不及言,而死后言之,只能增加我的伤痛。
十、我最喜爱我写的抗日小说,因为它们是时代、个人的完美真实的结合,我的这一组作品,是对时代和故乡人民的赞歌。我喜欢写欢乐的东西。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我回避我没有参加过的事情,例如实地作战。我写到的都是我见到的东西,但是经过思考,经过选择。在生活中,在一种运动和工作中,我也看到错误的倾向,虽然不能揭露出来,求得纠正,但从来没有违背良心,制造虚伪的作品,对这种错误,推波助澜。
十一、我对作品,在写作期间,反复推敲修改,在发表之后,就很少改动。只有少数例外。现在证明,不管经过多少风雨,多少关山,这些作品,以原有的姿容,以完整的队列,顺利地通过了几十年历史的严峻检阅。我不轻视早期的作品。我常常以为,早年的作品,青春的力量火炽,晚年是写不出来的。
十二、古代哲人,著书立说,志在立言;唐宋以来,作家结集,意在传世。有人轻易为之,有人用心良苦。然传世与否,实在难说。司马迁忍发汗沾衣之辱,成一家百代之言,其所传之人,可谓众多。然其自身,赖班固以传。《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的亲笔,并非别人的想当然之词。文章与作者,自有客观的尺寸与分量,别人的吹捧或贬抑,不能增减其分毫。
十三、我幼年尪怯,中年值民族危难,别无他技,从事文学之业,以献微薄。近似雕虫,不足称道。今幸遇清明之世,国家不弃樗材,念及老朽,得使文章结集出版,心情十分感激。
十四、很长一个时期,编辑作风粗率,任意删改别人文章。此次编印文集,所收各篇,尽可能根据较早版本,以求接近作品的原始状态。少数删改之作,皆复其原貌。但做起来是困难的,十年动乱,书籍遭焚毁之厄,散失残缺,搜求甚难。幸赖冉淮舟同志奔波各地,复制原始资料多篇,使文集稍为完善充实。淮舟并制有著作年表,附列于后,以便检览。
十五、文集共分七卷。计其篇数:短篇小说三十八,中篇小说二,长篇小说一,散文七十九,诗歌十二,理论一部又一○四,杂著二部又五十七。都一百六十万言。
文集的出版,倡议者为天津市出版局孙五川等同志,百花文艺出版社社长林呐同志主持其事。出版社负责编辑为李克明、曾秀苍、张雪杉、顾传菁等同志。在讨论篇目、校勘文字时,又特别邀请邹明、冉淮舟、阿凤、沈金梅、郑法清等同志参加。正值溽暑,同志们热心讨论,集思广益,在此一并致谢。
1981年8月5日写讫
文集续编序
孙 犁

文集续编共三册。收入《远道集》《尺泽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如云集》等六集文章。此外尚有近年陆续发见之抗日时期及土改期间旧作,以及文集前编所未能收录者,各若干篇。约共一百万字。
经此次编辑,近作得各归部类,旧作能略存足迹。总体观之,少作不论,晚年文字,已如远山之爱,既非眼前琼林,更乏步下芳草。非时下之所好尚也。
负责审阅者,多数同志,文集前编即相助,可谓贯彻始终,帮忙到底。
文集前编于一九八二年出版以来,数年前即已售罄,是知海内,尚有读者。今衰老日甚,年月迫促。百花热情出版此书,我也乐观其成,并认为是老年赏心乐事之一端。
然十年之中,文集前编同人,已先后逝去林呐、曾秀苍、邹明三位同志。他们不只是文集出版的倡议者,而且也都是我的知己友人。音容已渺,情谊犹存。抚卷怆然,有感今昔。念人事之无常,叹文章之何有?悼侪辈于生前,垂空文于身后。是亦可哀伤,而无可奈何者也。要之,积习难改,别无所能,一息尚存,仍当有作,不敢有负于读者。
1991年8月21日晨记
题文集珍藏本
孙 犁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四日,我刚吃完早饭,走出独单,百花文艺出版社的社长,还有一位女编辑,抱着一个纸盒子,从楼下走上来,他们把《孙犁文集》这一部书,放在我的书桌上,神情非常严肃,连那位平日好说好笑的女编辑,也一言不发,坐在沙发上。
这是一部印刷精美绝伦的书,装饰富丽堂皇的书。我非常兴奋,称赞出版社,为我办了一件大事,一件实事。女编辑郑重地说:“你今天用了‘很好’、‘太满意了’这些你从来很少用的词儿。”
我告诉她:我走上战场,腰带上系着一个墨水瓶。我的作品,曾用白灰写在岩石上,用土纸抄写,贴在墙壁上,油印、石印和土法铅印,已经感到光荣和不易。我第一次见到印得这样华贵的书。
有好几天,我站在书柜前,观看这一部书。
我的文学的路,是风雨、饥寒,泥泞、坎坷的路。是漫长的路,是曙光在前、希望的路。
这是一部争战的书,号召的书,呼唤的书。也是一部血泪的书,忧伤的书。
争战中也含有血泪,呼唤中也含有忧伤,这并不奇怪,使人难过的是:后半部的血泪中,已经失去了进取,忧伤中已经听不见呼唤。
渐渐,我的兴奋过去了。忽然有一种满足感也是一种幻灭感。我甚至想到,那位女编辑抱书上楼的肃穆情景:她怀中抱的那不是一部书,而是我的骨灰盒。
我所有的,我的一生,都在这个不大的盒子里。
1993年11月1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