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NT$
398.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NT$
203.0
|
編輯推薦: |
龚平、冯岩编写的这本《中共十大危机警报》解读了中国革命斗争的生死存亡时刻:“四—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海顾顺章叛变;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遵义会议;张国焘争夺中央领导权;重庆谈判;转战陕北。
|
內容簡介: |
“围剿”、“追杀”,如何破解重重危机?千钧一发,生死关头,谁能扭转乾坤?龚平、冯岩编写的这本《中共十大危机警报》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十次机智的化险为夷,浴火重生!
《中共十大危机警报》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
|
目錄:
|
☆共产党能否生存的危机——“四—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危机警报之一
上海,工人在流血
杀戮在继续
早有预兆的反革命政变
屠杀,蓄谋已久
周恩来两次脱险
从领袖变成叛徒的汪精卫
☆解放军创建之初的危机——南昌起义
危机警报之二
不眠之夜的南昌
共产党人必需武装反击
志同道合的革命者
起义总指挥,不是共产党员
周恩来拍了桌子
单枪匹马的聂荣臻
起义军踏上南下征途
☆能否纠正“右”倾错误的危机——八七会议
危机警报之三
只开了一天的会议
新的领导者,瞿秋白
政权出自枪杆子
陈独秀,犯错误的大家长
八七会议的幕后英雄邓小平
☆革命武装能否存在的危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危机警报之四
毛泽东拿起了枪杆子
虎口脱险的毛泽东
新的生存地,井冈山
井冈山上有两个“山大王”
朱德寻找安身之所
身负重任的信使何长工
朱毛相见井冈山
☆中央机关面临一网打尽的危机——上海顾顺章叛变
危机警报之五
顾顺章变身大领导
负责人叛变了
锄奸,叛徒没有好下场
迷雾重重的顾顺章
钱壮飞,危急时刻挽救了党
☆失去立脚点的危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危机警报之六
委员长很生气
庐山军官训练团
苏区面I临生死存亡
“左”倾思想占了上风
李德,固执的指挥官
无奈的选择
漫漫征途,革命壮举
☆该向何处去的危机——遵义会议
危机警报之七
寻找出路
决定历史的会议
遵义,正确方向的起点
转折从柏公馆开始
“三个第一”的王稼祥
躺在担架上走完长征
“实践证明,还是毛泽东行”
☆北上与南下之争的危机——张国焘争夺中央领导权
危机警报之八
一、四方面军会师
欲夺最高领导权的阴谋
两河口会议,张国焘受挫
夺权计划的失败
如意算盘打错了
另立“中央”
分裂行动,以闹剧收场
☆毛泽东面临生死危机——重庆谈判
危机警报之九
重庆谈判,不战而屈人之兵
蒋介石玩假和平,毛泽东假戏真唱
毛泽东从陕北到重庆
国共双方互不相让
张治中,谈判中的和平将军
“解决问题还要找右派”
《沁园春·雪》轰动山城
一身是胆的陈龙
☆红色大本营“陷落”危机——转战陕北
危机警报之十
保存实力,撤离延安
毛主席还在陕北
王家湾告急,中央机关遇险
陈赓围魏救赵
管理好“八百人的国家”
熊向晖,一个人顶好几个师
野战军重回延安
|
內容試閱:
|
长久以来,蒋介石先是追随孙中山,之后又取得汪精卫的信任,与共产党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时时处处表现出一副左派的姿态,将自己塑造为一个“左派将军”
的形象。在1925
年10月至11月的第二次东征中,蒋介石率军全歼陈炯明的军队,彻底铲除了陈炯明反革命势力。这次军事行动更是赢得了俄国顾问鲍罗廷的赞赏和好感,认为他是“完成反帝革命的军事强人。
1926年1月1日,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蒋介石作为东征英雄,向大会作军事报告,大出风头,并以高票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
蒋介石虽然平时表现出左派倾向,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只相信权术的现实主义者”。对于那些满是理想的共产党人,他根本不屑一顾,权力才是他追逐的目标。既然要想成为国民党的第—人,就必须从汪精卫手里夺权,还要把共产党从国民党中排挤出去。但是,蒋介石很清楚,论资历自己无法与汪精卫比:汪精卫能得到苏联共产党支持,这一点蒋介石也没法比,再加上中国共产党人才济济,不好控制,这些都成了他获取权力路上的障碍。
不久,蒋介石便找到了一石二鸟的机会。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一手策划了”中山舰事变”。他设计诬陷中山舰舰长,共产党员李之龙阴谋叛变革命,并借机扣押了粤军中的左派人士和共产党员。其实,蒋介石并不打算与共产党和苏联顾问真正撕破脸皮,他这么做可以说是一种示威,也是在试探共产党和苏联方面对他的容忍程度。
由于此时共产国际对待国民党的方针是”联合国民党内的中派,完成国民革命”,所以,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布勃诺夫告诉苏联首席军事顾问季山嘉,要他安抚共产党人的情绪,继续保持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合作关系,切不可与蒋介石发生武装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广东区委只得找到蒋介石,向他“解释误会”。
看到苏联顾问和共产党做出了让步,蒋介石见好就收,立即释放了关押的李之龙和其他共产党员,并借口避免误会,要求以周恩来为首的共产党员全部离开黄埔军校和国民党第一军。从此,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就变成了蒋介石的嫡系部队。
在汪精卫看来,蒋介石未经他的允许,就擅自调动军舰,是对自己的背叛,是“擅调军队、自由行动的反革命”行为。汪精卫对此非常恼火,打算召集其他各军,联合起来制裁蒋介石。但是,由于苏俄与第三国际方面没能认清蒋介石的真面目,认为蒋介石是赞成“联俄容共”的左派,不但不支持汪精卫的做法,反而做出了向蒋介石妥协的错误决定。这导致蒋介石在“中山舰事变”后更加猖狂,大肆揽权,彻底架空了汪精卫。汪精卫在一气之下离开广州,前往法国。
汪精卫离开后,蒋介石终于如愿以偿,大权独揽,成了国民党的头号人物。但是,蒋介石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接下来的北伐离不开苏俄的援助和中共的协助,自己还不能和他们完全翻脸。在蒋介石的刻意示好下,苏俄方面认为蒋介石只是一个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希望获得更多的军人,并非纯粹的国民党右派人士,可以继续利用他进行中国的反帝革命。
蒋介石并不打算永远受制于苏俄,他要掌握更多的实权。4月3日,他以”中山舰事件”和准备北伐为借口,提出召开中央全会,“整军肃党,整顿纪律,检查分子”,消除与共产党之间的隔阂与疑虑。
5月15日,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在广州召开。蒋介石在会上提出了《整理党务案》,提案规定:“共产党员不能担任国民党中央党部部长;共产党员任职国民党高级党部执行委员不能超过三分之一;参加国民党之共产党员名单必须交给国民党中执会主席,中共对这些党员的指示须交国共两党联席会议通过;凡未经许可,国民党员脱党之前不得入其他党籍,不得有另外的政治组织行动,不能以党的名义召集党务会议;设立国共两党联席会议,专门处理两党之间的纠纷。”
很显然,蒋介石这是在限制共产党,摆明了要将共产党驱逐出权力中心。这违背了孙中山在国共合作时制定的政策。国民党左派人士何香凝、柳亚子等坚决反对这项提案,一些共产党人也开始质疑蒋介石这么做的目的。但是,苏俄方面却决定对蒋介石采取怀柔妥协的政策。为了安抚蒋介石,让他继续打压国民党右派,刚刚回到广州的苏联顾问鲍罗廷要求共产党签字接受蒋介石的《整理党务案》,以此来表示俄共愿意与他合作的态度。
这种妥协和退让只能助长蒋介石的气焰,让他行事更加有恃无恐。根据通过的《整理党务案》,毛泽东、林伯渠和谭平山等人辞职。谭延闽出任国民党主席,张静江出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执行主席,,陈果夫为组织部长,顾孟余出任宣传部长,叶楚伧为党部秘书长,蒋介石自己则担任中央组织部长和军事部长。在随后的两个月中,蒋介石先后兼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和国民党常务委员会主席两个职务,把政权、军权和党权全部抓在手里。
至此,在国民党和政府中,国民党右派占据了重要位置,实力大增,而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力量则被严重削弱,渐渐处于下风。
面对蒋介石之前的种种行为,共产党也在犹豫,是反对?还是支持?北伐即将开始,在国民党八个军的兵力中,有四个军的党代表都是共产党员,要不要在北伐中削弱蒋介石的力量?苏联顾问加伦也曾就苏联是否在北伐中全力支援蒋介石这个问题,通过周恩来询问过中共中央的意见。
不过,此时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已经出现了机会主义的“右”倾思想,他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做出了妥协和不负责任的决定。代理陈独秀职务的张国焘也没有认真对待此事,既没有开会认真讨论,也没有制定出明确的对蒋方针,只是采取了一种模糊的说法:
”是反对蒋介石,也不是反对蒋介石。” 1926年7月,第一次北伐开始。
出征后,北伐军势如破竹,先是攻克了长沙、平江、岳阳等地。9月,从苏联回国的冯玉祥率部加入国民党,参加北伐,进攻河南。10月,北伐军进入湖北,全歼军阀吴佩孚的主力部队,占领武汉。一个月后,北伐军歼灭了孙传芳在江西的主力,接着又相继攻占了福建和浙江两省。
11月26日,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党部决定广州国民政府暂停办公,由广州迁往武汉,国民政府委员和中央委员则分批前往。12月10日,宋庆龄、徐谦、邓演达、董必武、孙科、宋子文等人到达武汉。在鲍罗廷的提议下,由先期到达武汉的这些委员组成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由徐谦担任主席、鲍罗廷为总顾问,暂时行使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的最高职权。
联席会议组成后不久,蒋介石便意识到自己的权力受到了严重挑战。虽说联席会议只是过渡时期的一种特殊情况,但是苏联顾问可以自行行使政府的最高职权。如此一来,蒋介石就被排除在了权力中心之外,之前的种种谋划和努力也就全白费了。
于是,1月3日蒋介石强行拦截了第二批前往武汉的委员,召开了中央政治会议第六次临时会议,以“政府应配合北伐军的行动”为由,要求“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暂留南昌”,并费尽口舌劝说各位委员通过了这项提议。
1月12日,蒋介石亲自前往汉口,想劝说武汉的中央委员跟随自己前往南昌,但是没有成功。当他18日晚乘船离开时,没有带走一名委员,带走的只有鲍罗廷的批评和指责。
在北伐前,为了稳固自己刚刚得来的权力和地位,蒋介石一直在忍受着苏联顾问和共产党人对他的指手画脚,这让野心勃勃的他非常压抑。如今,随着北伐取得了一系列胜利,蒋介石在国民中的形象和影响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打算继续忍受苏联顾问的控制,与中共的决裂势在必行!
蒋介石不打算坐以待毙,他要彻底扭转这种局面。他回到南昌后,把黄郛,张群、戴季陶、张静江召集到自己在庐山的住处,商议具体的计划。
P15-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