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高职教育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类专业系列教材:社会服务组织管理》立足于社会服务组织,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和理念为基础,以有效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为目标,探讨如何通过各项管理活动有效地传递社会福利,开展社会服务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恢复或提升其社会功能。《高职教育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类专业系列教材:社会服务组织管理》可作为社会工作行政课程学习的参考书使用,也可作为社会服务组织实践工作者参考之用。《高职教育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类专业系列教材:社会服务组织管理》结合高职高专的教育理念和社会工作实务性强的专业特点,以能力教育为本,以“知识学习+能力提升”为主线和目标。教材结构主要包括知识导读和实训项目两大模块,注重学生的学与练的结合。教材中还设计了情景和案例,将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置于实际的社会服务组织情境中。
|
目錄:
|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社会服务组织管理的含义
第二节 社会服务组织管理的特征和原则
第三节 社会服务组织管理者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第三部门理论
第二节 管理学理论与社会服务组织管理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理论与社会服务组织管理
第三章 社会服务组织
第一节 社会服务组织概述
第二节 社会服务组织的成立
第四章 计划
第一节 计划的含义
第二节 计划的编制
第三节 环境分析与社会需要识别
第四节 服务项目策划
第五章 组织与运行
第一节 组织结构与设计
第二节 任务分工与授权
第三节 领导
第四节 沟通
第六章 从业人员管理
第一节 从业人员管理概述
第二节 从业人员招聘
第三节 从业人员培训
第四节 从业人员督导
第五节 从业人员激励
第六节 从业人员绩效管理
第七章 志愿者管理
第一节 志愿服务岗位设置与志愿者招募
第二节 志愿者培训
第三节 志愿者督导
第四节 志愿者激励
第五节 志愿者特殊情况处理
第六节 志愿服务评估
第八章 社会服务组织的财务管理
第一节 财务管理概述
第二节 筹资
第三节 预算
第九章 服务质量管理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及其意义
第二节 服务方案评估
第三节 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
第十章 可持续能力建设
第一节 机遇、挑战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公关能力建设
第三节 专业能力建设
第四节 发展能力建设
附录
附录1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申请表
附录2 民办非企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登记申请表
附录3 民办非企业单位内设机构备案表
附录4 政府购买服务标书示范
附录5 面试评估表
附录6 绩效考核表
后记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1)策划是社会服务的灵魂。策划涉及服务管理和日常管理两部分。服务管理指与质量、内容和效果直接相关的活动,如个案工作的管理;日常管理则包括预算、人力资源管理和工作记录等活动。社会服务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权得到社会的关心。全面质量管理认为,顾客是服务质量的最终评判者,服务提供者应该同等对待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果。因此,弄清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是社会服务组织中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任务,无论是机构行政人员、前线工作者还是服务对象,都应当参与确定服务目标、工作策略和评估技术等方面的工作,在每个阶段设计合适的工作技巧,为服务对象提供个人化的服务,并形成可行、精确、清晰、有弹性的服务计划和与之配套的内部管理计划。
(2)组织。组织即执行计划。根据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莫邦豪教授的观点,建立组织和联络组织是组织的两种方式,前者指建立一个全新团队,后者指与其他组织进行联系。社会服务组织中的全面质量管理要求董事会及高级管理者重视新组织的建立,以有效完成工作项目。如成立质量提高委员会,以对整个服务过程加以督导;建立由各方面工作人员(包括前线工作者)组成的各类任务小组(如功能改善小组、质量圈、过程提高队伍等),并以团队工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社会服务组织中的全面质量管理要求董事会及高级管理者促进不同部门、委员会和小组保持密切联系,共享信息和经验,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和优化服务质量。上述两种组织方法显然都有利于机构的充权,有利于体现社会服务的价值,有利于改善服务质量。
(3)人事是组织的前提,因为组织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员的恰当参与。社会服务组织中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招募有爱心、主动、适应性强和工作勤奋的人士进入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的岗位,并将任务、责任、政策等传达到相关工作人员。全面质量管理取决于整个社会服务组织的力量,成员能力提升并合作是机构强大的重要基础。因此,机构应该提供职业教育和训练,激励员工的个人充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