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以云南西双版纳为例

書城自編碼: 204759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區域經濟
作者: 薛领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370228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4-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73/343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73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绿色剧变:能源大革命与世界新秩序
《 绿色剧变:能源大革命与世界新秩序 》

售價:NT$ 386.0
你的韧性超乎你的想象
《 你的韧性超乎你的想象 》

售價:NT$ 335.0
新东方 剑桥雅思官方指南精讲 精确剖析官方指南样题
《 新东方 剑桥雅思官方指南精讲 精确剖析官方指南样题 》

售價:NT$ 381.0
欧洲文明进程·贫困与社会保障卷
《 欧洲文明进程·贫困与社会保障卷 》

售價:NT$ 924.0
理想国译丛030:资本之都:21世纪德里的美好与野蛮
《 理想国译丛030:资本之都:21世纪德里的美好与野蛮 》

售價:NT$ 571.0
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 》

售價:NT$ 381.0
沙盘游戏疗法
《 沙盘游戏疗法 》

售價:NT$ 498.0
图坦卡蒙和改变世界的陵墓
《 图坦卡蒙和改变世界的陵墓 》

售價:NT$ 447.0

內容簡介:
本书以云南西双版纳为典型案例,探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与西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首先,系统阐述了西双版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即先发劣势、资源陷阱和边缘效应三大锁定形成的路径依赖,进而提出转型升级的发展方略。其次,结合旅游与文化产业、商贸与流通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规范与实证分析的科学方法,详细讨论了产业发展路径、区域治理结构、服务低效均衡等。最后,对战略实施的若干重要问题展开了专题讨论。
本书可供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城市地理、城市经济与管理、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的学生和教研人员,以及城市和区域管理和决策部门的工作者阅读参考。
關於作者:
薛领
男,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常务副部长,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系统分析与建模、计算空间经济学、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规划、项目评估等。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级纵向课题,承担并完成多个区域服务业发展规划项目,荣获6个省部级奖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3部,开发软件5个。
翁瑾
男,博士,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副教授、副主任。研究领域集中旅游经济、区域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纵向科研课题,承担并参与多个地方发展规划项目,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20余篇。
洪国政
男,白族,云南大理人,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1986年参加工作,曾任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农业局、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粮食局、政策研究室等单位,现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财政局局长、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州金融办公室主任。
目錄
总序王铮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西双版纳:关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辨析
第二节 现代服务业:引领转型升级的龙头与引擎
第三节 篇章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先发劣势:外部需求变迁与本地文化技术制度刚性
第一节 西双版纳旅游产业的演进和特征
第二节 基于“技术制度”的区域旅游发展模式
第三节 西双版纳旅游产业的文化技术制度锁定效应
第三章 资源陷阱:丰裕的自然资源形成发展制约及其传导机制
第一节 西双版纳资源陷阱现象辨识
第二节 资源诅咒学说及其影响效应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陷阱现象传导机制解析
第四章 边缘效应:空间格局不经济与内生增长阻滞
第一节 云南桥头堡:是前沿还是边缘
第二节 西部地区“空间格局不经济”假说
第三节 边缘效应的若干阻滞机制探讨
第五章 转型升级与西双版纳现代服务业发展方略
第一节 西双版纳现代服务业:短在何处
第二节 问题的症结:主要制约因素解析
第三节 西双版纳服务业发展的SWOT-PEST分析
第四节 西双版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与战略
第六章 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第一节 新时期的发展定位与战略解析
第二节 西双版纳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
第三节 地区旅游发展的多重治理模式探讨
第四节 文化资源产业化深度开发研究
第七章 商贸与流通产业发展研究
第一节 商贸与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和特征分析
第二节 商贸与流通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探讨
第三节 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和对策
第八章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的低效均衡问题探讨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与西双版纳工业主导产业选择
第三节 西双版纳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调研与分析
第四节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思路与布局导向
第五节 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和对策
第九章 战略实施的若干专题探讨
第一节 推动空间经济一体化
第二节 破除资源陷阱
第三节 创新文化、治理与制度
第四节 再论地方营销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西双版纳:关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辨析
西双版纳是中国西南边地与东南亚接壤国家最多、距离新兴工业化国家(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最通达、综合口岸优势最突出的地区。在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中,云南之南的西双版纳,是边缘中的末梢,还是前沿中的前哨? 是要经济增长,还是要经济发展?
一、西双版纳经济增长成就显著
作为罕有的一片低纬度、高海拔热带雨林区及我国边疆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西双版纳拥有良好的生态、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其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缓慢起步到快速繁荣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起,国营农场的建立、橡胶的种植、现代糖厂的建设、甘蔗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等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80年代初,西双版纳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业,较早成为了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区。西双版纳以生态旅游为核心,以美丽而多样化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独具风情的少数民族文化景观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1990年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旅游需求的急剧增长,旅游业和对外经济贸易成为了西双版纳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新世纪以来的10多年间,西双版纳增长成就显著。
“十一五”期间,西双版纳的地区生产总值从78亿元增加到161亿元,年均增长12.1%;地方财政收入从3.6亿元增加到11.3亿元,年均增长2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41亿元增加到395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8倍(表1-1)。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增幅位居全省前列。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35.8∶22.9∶41.3调整为2010年的27.6∶29.6∶42.8,工业占GDP的比重增长明显。西双版纳以特色生物产业为核心,形成了天然橡胶、普洱茶、生物柴油、云麻产业、傣药南药、竹材、绿特食品等重点领域,2010年生物产业总产值达95亿元。
在基础设施方面,随着投资不断加大,西双版纳的能源、交通、水利、通信、城市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大为改善。“十一五”期间,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2.1亿元,是“十五”的6.5倍,恢复开通了西双版纳至泰国曼谷、老挝万象和琅勃拉邦等国际航线,巩固发展了景洪至老挝乌都姆塞、缅甸南板,勐腊至老挝会晒、乌都姆塞、风沙里、南塔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公路客运线路和市场。西双版纳机场改扩建工程正在加快推进,泛亚铁路中段玉溪至磨憨段线路也已启动。同时,思小、小磨、景大、佛打、勐海至惠民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使高等级公路里程达到487公里,到县(市)、口岸公路实现高等级化。水利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0.7亿元,是“十五”的1.8倍。能源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0亿元,是“十五”的4倍。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1亿元,是“十五”的1.6倍,城镇化率达到39%,比“十五”末提高6.8个百分点。大沙坝水库等一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勐宋水库等一批在建项目加快推进,黄草岭、曼满水库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水利化程度提高到47%。景洪电站投产发电,小黑江流域水电资源综合开发全面启动,景洪至墨江等一批骨干电网工程建成投入使用。①对外经济贸易方面,全州大力推进“西双版纳开放活州战略行动方案”的实施,加强通道、基地、平台、窗口四个方面的建设,努力完成外贸、外经、外资、外游“四外”倍增计划,提高了全州的对外开放水平。对外经济贸易方面,2011年,全州对外经济贸易总额完成11.55亿美元,是2001年的5.4倍;年外贸进出口额完成10亿美元,是2001年度的8倍;实际利用外资完成500万美元,比2001年增长56.3%。口岸货运量完成160万吨,是2001年的2.8倍。凭借良好的地缘区位、口岸通道、亲缘人文优势,西双版纳积极与毗邻的老挝、缅甸、泰国等国家在贸易、旅游、航运、文化、会展、禁毒、教育、科技、卫生、人才资源、边境治安、生态保护等许多领域开展合作并取得较快发展。2011年,全州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投资额完成5500万美元,是2001年的3倍。①
二、西双版纳经济发展任重道远
经济增长固然也是经济发展的表现,但是增长的维度毕竟单一,经济发展往往包含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它既要求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又注重环境的可持续性、社会和政治的民主和稳定、文化的多元和繁荣,以及为人的需求和发展提供多样化选择。
人们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在20个世纪50~60年代,“增长”
和“发展”往往被不加区别地使用,产出或产出的增长速度被视为衡量发展的基本尺度。当时的经济学家认为,所谓“发展”就是指一个原来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经济转变为每年能够以2%~5%增长的经济过程。那时人们普遍相信增长能够自动带来发展,至少两者不相矛盾。然而,虽然许多发展中国家在那一段时期出现了所谓的经济增长,但大多数民众的生活却没有显著的改善。事实证明,增长不能自动解决失业、贫困等社会经济问题。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增长仅仅是发展的基础。与增长不同,发展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含多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相当程度上又是相互独立、缺一不可的,忽视发展的任何一个重要方面都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并最终损害经济增长。从20个世纪70年代起,发展被赋予了更加广泛的内涵,更加重视文化、制度、社会公平、环境资源等问题的解决,参见专栏1-1。
专栏1-1:对“发展”的理解
● 经济维度:经济增长,充分就业,满足基本需求
● 社会维度:社会的稳定、平等、民主
● 文化方面:文化的多元性和生动性
● 政治维度:赋权,宜于发展的治理和合作
● 机制与立法维度:分权化、健全立法及完善规章制度
● 人力资源维度:能力建设、价值观多元化
● 知识和技术维度:创新、乡土知识的保留
● 环境维度:可持续性,生物多样性
发展是硬道理,但硬发展没道理。重增长而轻发展,传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给西双版纳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西双版纳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一)发展模式不可持续,资源利用粗放
(1)由“交通型贫困”逐渐向“资源型贫困”转变。西双版纳的交通在过去很长时间里都较为落后,不仅高等级公路稀少,而且路况普遍较差。居住在山区、平坝地区的地方少数民族,村级公路多为羊肠小道。交通闭塞成为了尤其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在一些偏远山区(如象明乡、易武乡),生产资料(如化肥、水泥、砖、石等)的价格常远远超过正常市场价格,这其中运费常占据几乎一半的价格;另一方面,交通闭塞加之通信状况落后造成市场信息滞后,茶叶等农产品常常积压在农民手中,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过去山区村寨的贫困属于典型的“交通型贫困”,即交通闭塞带来高额的运费成本,导致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成本提高(高雷等,2009)。
随着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特别是昆曼公路通车带来的交通便利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商业活动的频繁化,“交通型贫困”逐渐改善。然而,西双版纳山区森林大面积被开发,轮歇地逐渐变为永久性茶地、橡胶地。由于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缺乏、土壤肥力下降,进而导致资源匮乏,进一步增加了开发成本。同时,人们开发新开垦土地所带来的生产资料需求也大大增加,使贫困山区村寨脱贫致富更加困难。由“交通型贫困”开始向“资源型贫困”转变,这将成为今后贫困村寨脱贫致富的主要限制因素。
(2)资源利用粗放,生产效率低下。西双版纳凭借特殊的自然禀赋本来可以发展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基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进行全方位立体开发,在保护原生生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很好地发展医药、有机食品、生态旅游、自然科学研究等产业,构建一种不牺牲本地农民利益、不损害本土经济发展、不导致生态恶化的新生态经济模式。然而事实上,西双版纳走上了大规模、单一的作物种植,追求传统工业化的发展路道,资源利用粗放成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明显问题。以全要素生产率①为例,某种程度上,西双版纳的资源利用效率尚未达到云南省的平均水平。不妨以云南的数据作为参考,1978~2008年云南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0.63%,而全国同期为21.95%,并且这一指标逐年降低(任佳,2011),说明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
(二)产业变化趋势不合理,内部结构亟待调整
第一,产业结构明显呈现出工业增加值占比增加,服务业占比减少的趋势。
2000年,西双版纳的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分别为37.52%、16.31%、46.17%,到2010年该比例变为了27.62%、29.61%、42.77% (图1-1)。西双版纳的工业发展起步较晚,与其他工业先发地区相比,发展条件和水平已经存在较大的差距,且当地经济极大地依托于生态资源禀赋。当前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对于西双版纳这样特殊的地区而言并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二,以资源型工业或以原材料生产为主,特色产业尚待发展壮大。西双版纳的工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的工业部门包括铁矿采选业、精制茶、制糖业、建材、电力生产业、橡胶加工等传统产业,这些资源型工业在发展中,生产技术落后,研发创新不足,缺少新产品开发,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和竞争问题。
具有本地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如傣药、生物柴油等)发展规模尚小,对经济的贡献较弱。
第三,外向型产业发展滞后,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由于西双版纳州外向型产业发展滞后,没有培育相应的出口产业基地及出口产品,以致目前的对外贸易仅停留于过货贸易或转口贸易。昆曼大通道全线贯通后,虽然进出口大幅增加,但出口的货物以水果、蔬菜、百货、鲜花及机械设备为主,这些商品的产地是昆明周边地区,西双版纳本土产品少之又少。另外,由于当地企业规模较小,层次不高,因而大通道对西双版纳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大,贡献率不高,使区位、口岸、地缘人文优势不能转变为地方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
第 四,旅游业低端锁定,而非高品质、差异化领先发展。西双版纳的旅游业起步较早,是经济的重要支撑。然而,近10年来,丽江、大理、香格里拉及四川九寨沟等旅游新热点兴起,西双版纳的旅游产品未及时更新换代,其以观光为主的旅游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旅游需求,因此吸引力明显不如从前。旅游业的发展呈现低成本竞争,“优不胜、劣不汰”,大大影响了旅游服务的品质,损害了当地旅游业的名声,同时也削弱了经营者对市场前景的信心,严重危及旅游市场的发展。
(三)生态风险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性
西双版纳目前的单一工业化种植情况十分明显,在橡胶、香蕉、麻类、甘蔗、茶叶、澳洲坚果等单一作物的蚕食之下,地区生态环境已经面临严酷的挑战,风险突出。其中,橡胶大规模种植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尤其值得重视。
周宗等人(2006)研究表明,20世纪50年代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覆盖率约为70%~80%,而2006年全州天然森林面积为24.23万公顷,约占全州土地面积的12.68%。西双版纳林地覆盖率为59.26%,但森林质量下降,热带雨林功能降低已是不争的事实。州农业局的资料显示,2005年全州年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1.1℃,勐海达19.4℃,勐腊达22.2℃,景洪达23.0℃,创下了“勐海追勐腊,勐腊赶景洪,景洪超元江”的年平均气温高记录。素以“雾日之都出好茶”著称的西双版纳,近年来代表温、湿的年雾日数骤减。2005年全州、勐腊雾日数为85天(最高的1965年为208天),勐海74天(最高的1959年为161天),景洪仅剩22天(最高的1954年为184天)(西双版纳州农业局,2006)。
从气候角度而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支柱和雾生存的资源库,森林减少是雾日减少的主要原因。气象观测资料表明(周宗等,2006),天然森林截留降水量比无森林地带多20%~30%,比经济林、橡胶林多3%~13%;年平均气温比无森林地带低0.6℃,比橡胶林低0.2℃;年平均相对湿度比无森林地带高4%,比橡胶林高3%;年蒸发量仅有橡胶林和旷地的13。橡胶扩大种植的影响在于,一方面导致了热带雨林面积的减少,另一方面,橡胶是吸水性植物,大面积种植会加剧干旱灾害发生,造成地面蓄水减少,降雨量减小,气温升高,加剧了生态灾害的频率和强度。气候的变化不仅影响到动植物的生长,而且让降雨显得更不均匀,干季(每年12月至次年5月)更加缺水,雨季则山洪暴发,干旱与洪涝更加频繁,一些农场和村寨溪流干季断水,不得不搬迁或另辟水源。
2005年西双版纳州政协提案“遏制我州橡胶面积盲目扩大高海拔种植已刻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