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文化知识

書城自編碼: 204745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民族文化
作者: 戴陆园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35981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740/121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204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296.0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花外集斠箋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有兽焉.8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NT$ 330.0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NT$ 539.0

編輯推薦:
本书以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哈尼族、傣族、基诺族、布朗族、佤族、拉祜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白族、普米族、纳西族、傈僳族、怒族和独龙族为主线,以民族农业生物资源和传统知识为对象,在访谈和实地调查、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介绍了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及其农业生物资源的概况,以及各民族主要居住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主要农事活动、生产习俗和管理利用农业生物资源的方法,阐述了各特有少数民族所拥有的特有、特优、特用农业生物资源数量及主要特性,论述了农业生物资源的作用及其所面临的问题。
本书可以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研究者,作物种质资源、作物育种、民族植物学方面的高等院校师生和农业科技决策者的重要参考书。
內容簡介: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文化知识》以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哈尼族、傣族、基诺族、布朗族、佤族、拉祜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白族、普米族、纳西族、傈僳族、怒族和独龙族为主线,以民族农业生物资源和传统知识为对象,在访谈和实地调查、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介绍了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及其农业生物资源的概况,以及各民族主要居住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主要农事活动、生产习俗和管理利用农业生物资源的方法,阐述了各特有少数民族所拥有的特有、特优、特用农业生物资源数量及主要特性,论述了农业生物资源的作用及其所面临的问题。
關於作者:
戴陆园,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目錄
前言
第一章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简介及其农业生物资源调查概况1
第一节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简介2
第二节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的调查概况21
参考文献39
第二章哈尼族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文化知识41
第一节哈尼族的生活和生产环境43
第二节哈尼族的农事活动及其生产生活习俗49
第三节哈尼族管理和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55
第四节哈尼族的“三特”农业生物资源74
第五节哈尼族积累的农业生物资源传统文化知识76
第六节哈尼族社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83
参考文献89
第三章傣族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文化知识90
第一节傣族的生活和生产环境92
第二节傣族的农事活动及其生产生活习俗104
第三节傣族管理和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114
第四节傣族的“三特”农业生物资源133
第五节傣族积累的农业生物资源传统文化知识136
第六节傣族社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139
参考文献143
第四章基诺族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文化知识144
第一节基诺族的生活和生产环境145
第二节基诺族的农事活动及其生产生活习俗147
第三节基诺族管理和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153
第四节基诺族的“三特”农业生物资源161
第五节基诺族积累的农业生物资源传统文化知识163
第六节基诺族社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165
参考文献169
第五章布朗族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文化知识170
第一节布朗族的生活和生产环境171
第二节布朗族的农事活动及其生产生活习俗177
第三节布朗族管理和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182
第四节布朗族的“三特”农业生物资源198
第五节布朗族积累的农业生物资源传统文化知识202
第六节布朗族社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207
参考文献211
第六章佤族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文化知识213
第一节佤族的生活和生产环境215
第二节佤族的农事活动及其生产生活习俗223
第三节佤族管理和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231
第四节佤族的“三特”农业生物资源263
第五节佤族累积的农业生物资源传统文化知识267
第六节佤族社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272
参考文献279
第七章拉祜族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文化知识280
第一节拉祜族的生活和生产环境281
第二节拉祜族的农事活动及其生产生活习俗291
第三节拉祜族管理和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300
第四节拉祜族的“三特”农业生物资源321
第五节拉祜族积累的农业生物资源传统文化知识323
第六节拉祜族社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326
参考文献328
第八章德昂族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文化知识330
第一节德昂族的生活和生产环境333
第二节德昂族的农事活动及其生产生活习俗336
第三节德昂族管理和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341
第四节德昂族的“三特”农业生物资源358
第五节德昂族积累的农业生物资源传统文化知识359
第六节德昂族社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365
参考文献369
· iv ·第九章景颇族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文化知识370
第一节景颇族的生活和生产环境371
第二节景颇族的农事活动及其生产生活习俗381
第三节景颇族管理和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388
第四节景颇族的“三特”农业生物资源412
第五节景颇族积累的农业生物资源传统文化知识418
第六节景颇族社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424
参考文献428
第十章阿昌族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文化知识429
第一节阿昌族的生活和生产环境431
第二节阿昌族的农事活动及其生产生活习俗434
第三节阿昌族管理和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438
第四节阿昌族的“三特”农业生物资源457
第五节阿昌族积累的农业生物资源传统文化知识459
第六节阿昌族社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464
参考文献468
第十一章白族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文化知识469
第一节白族的生活和生产环境470
第二节白族的农事活动及其生产生活习俗482
第三节白族管理和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487
第四节白族的“三特”农业生物资源520
第五节白族积累的农业生物资源传统文化知识527
第六节白族社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535
参考文献539
第十二章普米族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文化知识541
第一节普米族的生活和生产环境543
第二节普米族的农事活动及其生产生活习俗547
第三节普米族管理和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551
第四节普米族的“三特”农业生物资源564
第五节普米族积累的农业生物资源传统文化知识569
第六节普米族社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574
参考文献580
第十三章纳西族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文化知识581
第一节纳西族的生活和生产环境582
第二节纳西族的农事活动及其生产生活习俗586
第三节纳西族管理和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591
第四节纳西族的“三特”农业生物资源602
第五节纳西族积累的农业生物资源传统文化知识604
第六节纳西族社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607
参考文献610
· v ·第十四章傈僳族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文化知识611
第一节傈僳族的生活和生产环境613
第二节傈僳族的农事活动及其生产生活习俗618
第三节傈僳族管理和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624
第四节傈僳族的“三特”农业生物资源645
第五节傈僳族积累的农业生物资源传统文化知识647
第六节傈僳族社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652
参考文献658
· v ·第十五章怒族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文化知识659
第一节怒族的生活和生产环境660
第二节怒族的农事活动及其生产生活习俗667
第三节怒族管理和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673
第四节怒族的“三特”农业生物资源682
第五节怒族积累的农业生物资源传统文化知识684
第六节怒族社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690
参考文献696
第十六章独龙族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文化知识697
第一节独龙族的生活和生产环境698
第二节独龙族的农事活动及其生产生活习俗703
第三节独龙族管理和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708
第四节独龙族的“三特”农业生物资源719
第五节独龙族积累的农业生物资源传统文化知识722
第六节独龙族社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724
参考文献728
彩图· vi ·· vii ·· ii ·
內容試閱
第一章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简介及其农业生物资源调查概况第一章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简介
及其农业生物资源调查概况云南是现今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拥有长达4060km的边境线,位于全球三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具有地理生态环境复杂、气候类型多样、生物和物种资源居全国首位、特有少数民族多、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等特点。境内海拔高差悬殊(76?4~6740m),高山、深谷与山间盆地相间,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7种气候类型交错分布。这种特殊的地理及生态形成的若干“地理隔离”和“生态隔离”的生境导致了生物的“生殖隔离”,限制了其“基因交流”,从而赋予这块土地丰富多彩的生物物种和大量特有珍稀属种。同时,北面有青藏高原庇护,云南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甚微,使这块土地成为不同地质时期“生物的避难所”,致使各个地质时期的众多生物物种得以保存下来[1]。所以,虽然全省土地面积只有39?4万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1%,却拥有全国60%以上的动植物资源种类,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全省共有26个世居民族,2010年年底总人口459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3;在25个少数民族中,有16个跨境民族及15个特有少数民族:哈尼族、傣族、基诺族、布朗族、佤族、拉祜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白族、普米族、纳西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人口616?8万人。其中白族、纳西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和普米族6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较集中生活的滇西北地区,虽然其土地面积仅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0?8%,却拥有全国13左右的高等植物和动物种数,被世界公认为是全球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物种最丰富、特有物种最集中的地区,中国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区和物种基因宝库,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之一[2~5]。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及传统文化。各民族在长期管理、利用各种生物资源的生存实践过程中,通过自然和人为作用选择和保留了极其丰富而独特的农业生物资源,主要包括作为当地民族食物、医药、染料、服饰等来源的粮食、油料、薯类、蔬菜等作物及果树、药用植物、野生菌类、部分畜禽等动植物资源。
在栽培、管理和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方面,云南省拥有主要栽培植物500余种,重要野生近缘植物600余种,是我国3种野生稻、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 L?)等国家重点保护农业野生资源的主要产地之一;是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茶[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甘蔗(Saccharum sinense Roxb?)等主要粮经作物的起源地或多样性中心。此外,云南还是蜡质玉米、云南小麦亚种Triticum aestivum ssp? yunnanense King,当地称“铁壳麦”)等农作物的次生起源中心。在世界上已命名的18个种、2个亚种和2个变种的荞麦资源中,云南分布有12个种、2个亚种和2个变种,占世界荞麦种数的23以上[6~8]。已报道的云南野生菌类资源1100多种,占全国23强,居全国之首。已确定有药用价值或功能的药用植物多达6559种,占全国的51%,是著名的“药材之乡”。云南饲养的畜禽动物种类繁多,其中不乏版纳微型猪、贡山独龙牛(大额牛)、龙陵黄山羊和云龙矮脚鸡等特有畜禽资源。我国农业生物资源的调查、收集与保存研究,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自20世纪50年代起,特别是在80年代,开展过多次针对某些特殊地区的大规模的农业生物资源调查与收集工作,使我国国家种质库(圃)保存的各类农业生物资源总数达到了40余万份,进入了世界生物种质资源保存数量较多的大国行列。由于受交通条件和科技投入限制,过去的农业生物资源调查工作对于边远、贫困和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重视不够,这些地区已被公认是目前农业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是,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普及、推广与应用,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变革,当地民族饮食结构的改变与外来文化的渗透,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正面临被大量丢弃或消亡的威胁,农业生物资源的传统文化知识也处于被淡忘的危险境地。有鉴于此,2006年开始,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资助开展“云南及周边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2006FY110700)”项目,次年,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强省计划资助实施“云南农业生物资源调查与共享平台建设(2007C0219Z)”项目。在对以上两个项目调查资料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15个特有少数民族相关文献资料,编写形成本书。
第一节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简介
云南省有世居民族26个,即汉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藏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满族和独龙族。2000年普查人口总数4236多万人,25个少数民族人口总数1415?3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3?41%,仅次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居全国第二位;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有15个,即哈尼族、傣族、基诺族、布朗族、佤族、拉祜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白族、普米族、纳西族、傈僳族、怒族和独龙族, 除了白族和独龙族只有全国该民族80%左右的人口在云南外,其余13个特有少数民族95%以上的人口都生活在云南(表1?1)。其中,还有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和独龙族7个民族为人口较少民族,占全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31?8%,云南省为全国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省份。表1?12000年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人口及其主要聚居区 单位:万人民族〖〗全国该
少数民族
人口〖〗云南省该
少数民族
人口〖〗占全国
该民族人
口比例%〖〗占云南省
总人口
比例%〖〗主要聚居区阿昌族〖〗3?3936〖〗3?3519〖〗98?77〖〗0?079〖〗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梁河县)白族〖〗185?8063〖〗150?5644〖〗81?03〖〗3?554〖〗丽江市玉龙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和泸水县,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和鹤庆县)布朗族〖〗9?1882〖〗9?0388〖〗98?37〖〗0?21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景洪县,临沧市(双江县、永德县、云县和耿马县,普洱市(澜沧县、墨江县)傣族〖〗115?8989〖〗114?2139〖〗98?55〖〗2?696〖〗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临沧市(耿马县),普洱市(孟连县、景谷县),玉溪市(新平县)德昂族〖〗1?7935〖〗1?7804〖〗99?27〖〗0?042〖〗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临沧市(镇康县)独龙族〖〗0?7426〖〗0?5884〖〗79?24〖〗0?014〖〗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哈尼族〖〗143?9673〖〗142?4990〖〗98?98〖〗3?364〖〗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元阳县和绿春县),普洱市(墨江县、江城县、镇沅县和宁洱县),玉溪市(元江县)基诺族〖〗2?0899〖〗2?0685〖〗98?98〖〗0?049〖〗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乡景颇族〖〗13?2143〖〗13?0212〖〗98?54〖〗0?307〖〗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芒市、瑞丽市、盈江县和梁河县)拉祜族〖〗45?3705〖〗44?7631〖〗98?66〖〗1?057〖〗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普洱市(澜沧县、西盟县、孟连县),临沧市(双江县和临翔区)纳西族〖〗30?8839〖〗29?5464〖〗95?67〖〗0?698〖〗丽江市(古城区、玉龙县、宁蒗县和永胜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香格里拉县)怒族〖〗2?8759〖〗2?7738〖〗96?45〖〗0?066〖〗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贡山县、兰坪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普米族〖〗3?3600〖〗3?2923〖〗97?99〖〗0?078〖〗丽江市(玉龙县、宁蒗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和泸水县)傈僳族〖〗63?4912〖〗60?9768〖〗96?04〖〗1?440〖〗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兰坪县、福贡县、贡山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佤族〖〗39?6610〖〗38?3023〖〗96?57〖〗0?904〖〗临沧市(沧源县、双江县、镇康县和永德县),普洱市(澜沧县、西盟县)合计〖〗661?7371〖〗616?7812〖〗〖〗〖〗
一、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迁徙、语言文字与人口分布〖1〗(一)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族源及迁徙
大多数史学家和民族语言学家都认为,云南省的15个特有少数民族相互之间曾有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他们认为这15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为中国古代氐羌、百越和百濮三大族群的后裔(表1?2),即这三大族群历经几千年的民族融合和分化后逐渐形成了现今云南省的15个特有少数民族。其中,迁自中国南方的百越族群[9]演变成了傣族,云南土著民族百濮族群[9,10]演化成了布朗族、德昂族和佤族[9,10];而来自中国古代甘肃、青海黄河和河湟地区的氐羌族群则形成了白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基诺族和独龙族[10]。但除傣族发源于百越族群,布朗族、德昂族和佤族源自百濮族群已有统一观点外,另外11个特有民族的族源尚有诸多争议。
1?云南土著——古百濮族群后裔的迁徙
(1)布朗族。自称布朗族、帮族、阿瓦族、阿尔瓦族、伊瓦族、佤族和翁拱族等,为中国西南历史悠久的土著民族之一,源自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分布在滇西澜沧江和怒江流域等地的“百濮”族群一支[11]。
秦汉时期,“百濮”族群的居住区与春秋战国基本无异。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元封二年),西汉置益州郡,下辖惜唐(保山)、不韦(保山以南)等时,他们的活动区域已受西汉王朝统治。69年东汉永平十二年,汉设永昌郡时,他们主居在永昌郡西南、南和东南部,即今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德宏州)南部及澜沧江流域、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西双版纳州)一带。此时,他们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受外来民族统治阶级的压迫,频繁迁徙。但他们大规模地迁徙始于李恢迁数千濮人至祥云、滇池一带。西晋时,永昌濮人一部南迁镇康、凤庆和临沧一线。唐时,布朗族先民“朴子蛮”生活在北靠中甸(今香格里拉县)和维西,西抵怒江西岸,南达西双版纳的广大地区,并受南诏国政权(738~937年)统治。隋唐后,布朗族先民被称“扑子”、“扑”、“蒲满”和“蒲人”等。宋时,布朗族先民受宋大理国(938~1253年)统治。大理国后被“金齿白夷”(傣族先民)所据,原居大理的濮人和窝尼现哈尼族被迫再度南迁。这时“蒲人”主要集中居住在澜沧江以西,直指伊洛瓦底江上游。元、明、清时期称布朗先民“蒲蛮”。明设顺宁府,即今凤庆县、临翔区和双江县一带,以蒲头人充任土知府。随后,居滇南的部分蒲人发展成现代布朗族。
(2)德昂族。德昂族也是中国西南边陲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源自古代濮人[12],大约11世纪前后,从古濮人中分化并形成单一民族,自称“德昂”。“昂”在德昂语中意为“岩洞”,“德”为尊称附加语。相传,德昂族祖先曾居山洞。因此,“德昂”自称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德昂族先民居岩洞的历史。唐宋时,德昂族先民被称“茫蛮”、“扑子蛮”和“望苴子蛮”;元明时被称“金齿”、“蒲人”;清时称“崩龙”。他们现有“别列”、“汝买”和“汝波”三大支系。其居住区的当地汉族常根据德昂族妇女服饰,分别称“别列”为“红崩龙”、“汝买”为“黑崩龙”、“汝波”为“花崩龙”。
他们的远古祖先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居住在怒江两岸。据传,他们的祖先发祥于今德宏州芒市一带。因此,他们的古代祖先主居今德宏州坝区,经营稻作和茶叶,先后臣服于汉、晋王朝及南召、大理国,元以后成为当地傣族土司属民。元中期,当地傣族封建领主势力的侵夺和压迫,迫使他们或逃亡山区,或迁至今镇康县。至清时,他们主要分布在永昌今保山、德宏、顺宁今凤庆县、临翔区、双江县及与缅甸交界的地区。(3)佤族。自称佤、布饶克、阿佤和勒佤等,他称有拉、本人、阿佤和佧佤等,史载哈喇、哈瓦和卡瓦等,意为“住在山上的人”。他们源自唐时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东、西两岸,北达今德宏州和保山市一带,南及今缅甸景栋和泰国清迈地区,从“濮人”中分化出来的“望蛮”或“望人”[13,14]。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元封二年),汉设益州郡辖高黎贡山以东的惜唐(保山)、不韦(保山以南)等时,佤族、布朗族和德昂族的先民——濮人主要活动的澜沧江以西地区已在汉朝统治之下。69年东汉永平十二年,汉设永昌郡,辖今临沧市、普洱市、德宏州和西双版纳州等佤族先民分布的广大区域。魏晋及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均沿东汉建置,设立永昌郡。唐代,佤族先人受南诏统治,大量汉民移居滇西及今西双版纳。此时,德宏地区傣族日益强大,佤族先民局部西迁,并逐渐集中至今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沧源佤族自治县境内。宋大理国南征时,永昌府管辖的耿马、孟定佤族先民开始西迁,至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3月,废谋粘路,麓川军再度进侵犯孟定、耿马,使耿马部分佤族再度迁徙[14]。元时的佤族居住区分属镇康路和孟定路军民总管府。明朝设立孟连长官司,其他佤区设镇康御夷州和孟定御夷府,后将孟定御夷府分置耿马宣扶司府。清代前期沿用明制。
2?古百越族群后裔——傣族的迁徙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1世纪的汉籍中已有关于傣族的历史记载,自称傣仂、傣雅、傣那和傣绷等[15~17]。汉时称傣族先民为滇越、掸,与当时福建闽越、广州南越、广西及越南北部西瓯越和骆越、两广扬越、皖南及赣湘东部山越、浙江大越、于越和瓯越统称“百越”或“百粤”;魏晋时称僚、鸠僚、越、濮;唐、宋称金齿、黑齿、白衣;元、明称白夷、摆夷和百夷等。1949年后定名为“傣族”。人们通常把吸收汉文化较多、近似汉族的傣族称为汉傣,讹传“旱傣”,而把保持较多本民族特点的傣族称“水傣”。后者主要分布在今西双版纳、孟连和瑞丽等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