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像名人那样读书

書城自編碼: 204305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吴金敦
國際書號(ISBN): 9787807130369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3-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36/24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2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NT$ 245.0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无端欢喜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66
《 绿光芒 》
+

NT$ 299
《 科学的航程丛书——遥望星空 》
+

NT$ 315
《 科学的航程丛书——地球的历程 》
+

NT$ 166
《 科幻文学精品少年读本——太阳帆船 》
+

NT$ 166
《 最佳中国儿童文学读本——世界的那一边 》
+

NT$ 166
《 书香童年——母狼 》
編輯推薦:
从几何时,读书成了那么奢侈的休闲;从几何时,读书成为只有小众文人乐此不疲的风雅。其实,读书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从众人熙熙的喧闹中安然退下,将利来利往的名气场坦然卸下,手持一份书香,静静享受书本带来的满足。
历来许多名人都是通过读书获取创作的源泉,悟出人生的真谛,在名留史册的背后陈列着一段不凡的阅读经历,如文学大师梁启超、周作人、林语堂等都留下了关于读书的良言真谛;而从古至今文人读书都有几分痴劲,沉浸于这种美好里不愿出来,也留下了有趣的轶事典故,有“三年不愧园”的董仲舒,悬梁刺股的苏秦,凿壁偷光的匡衡。他们的读书方式、学习习惯、思维特性以及对读书的精彩论述,无疑成为今天我们的财富。那就让我们在车马人境的悠然中静静欣赏一份引吭高岗的古风,瞻仰一番青衫长袍的儒雅,像名人那样读书。
內容簡介:
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改变人生。读一本好书,犹如穿越时空,与名人接心神交;犹如步入科学殿堂,去探索解密未知世界;犹如揭开一幅幅人生大幕,体验人生百态,阅读丰富人生。总之读书是让您从无知到有知的唯一途径。
本书精选近代以来如蔡元培、梁启超、胡适等国学大师,鲁迅、茅盾、老舍等文学巨匠,陶行知、叶圣陶、夏丏尊等教育家,茅以升、严济慈、华罗庚等科学家关于读书治学的精彩论述,汇集了自孔孟以来近百位名人的读书方法和掌故故事,以时代为序,依次罗列,文字简明扼要,言简意赅,相信在这浩瀚的学海中定能授你以渔,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读书方法。
關於作者:
吴金敦,山东省图书馆馆员,办公室副主任。曾发表《祁承目录学思想探析》《论七录在目录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论文多篇。
刘新勇,现供职于山东省图书馆山东地方文献资料中心,馆员。工作之余,先后在《大众日报》《春秋》《齐鲁文史》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十篇。参编图书还有《中国帝王图志》《齐鲁八景诗大观》《小清河历代文汇》《小清河史志辑存》等。
目錄
第一章 名人谈读书
我的读书经验 蔡元培
治国学杂话 梁启超
学要十五则 梁启超
读书杂谈 鲁迅
我学国文的经验 周作人
读书与瞑想 夏丏尊
青年与古书 钱玄同
读书是权利 王云五
读书与用书 陶行知
为什么要读书 胡适
论读经 郭沫若
牛津的书虫 许地山
在湖南师范的日子 毛泽东
《一切入一》序 毛泽东
怎样读书 顾颉刚
读书 叶圣陶
读书的态度 叶圣陶
礼拜六派的胚子 张恨水
论读书 林语堂
我的读书经验 冯友兰
爱读的书 茅盾
从小得到的启发 茅以升
谈读书 朱光潜
论青年读书风气 朱自清
漫步书林 郑振铎
选择与鉴别 老舍
作文与读书 章衣萍
我的读书经验 曹聚仁
忆读书 冰心
谈谈读书 严济慈
实验的读书 李公仆
漫谈读书 苏步青
学一点修辞 苏步青
读书苦?读书乐? 梁实秋
读书学习的零星感想 臧克家
要学会自学 华罗庚
学外语的窍门 季羡林
图书馆和我 陈原
第二章 名人读书方法
孔子(春秋)
孟子(战国)
墨子(战国)
荀子(战国)
贾谊(西汉)
董仲舒(西汉)
刘向(西汉)
王充(东汉)
诸葛亮(三国)
葛洪(东晋)
陶渊明(东晋)
陶弘景(南北朝)
颜之推(唐)
孔颖达(唐)
韩愈(唐)
刘知几(唐)
欧阳修(宋)
司马光(宋)
张载(宋)
王安石(宋)
程颢(宋)
程颐(宋)
苏轼(宋)
黄庭坚(宋)
杨时(宋)
陆游(宋)
朱熹(宋)
陆九渊(宋)
陈善(宋)
袁桷(元)
程端礼(元)
王守仁(明)
陆世仪(明末清初)
顾炎武(明末清初)
唐彪(清)
郑燮(清)
章学诚(清)
阮元(清)
黄本骥(清)
陈澧(清)
曾国藩(清)
张之洞(清)
章炳麟(近代)
孙德谦(近代)
黄侃(近代)
徐特立(现代)
陈垣(现代)
鲁迅(现代)
马寅初(现代)
夏丏尊(现代)
汪辟疆(现代)
王云五(现代)
陈柱(现代)
胡适(现代)
郭沫若(现代)
毛泽东(现代)
邹韬奋(现代)
钱穆(现代)
茅盾(现代)
老舍(现代)
王力(现代)
高亨(现代)
钱歌川(现代)
蔡尚思(现代)
费孝通(现代)
钱锺书(现代)
周振甫(现代)
金克木(现代)
钱伟长(现代)
何其芳(现代)
孙犁(现代)
冯亦代(现代)
蒋孔阳(现代)
张广厚(现代)
第三章 名人读书掌故篇
轮扁斫轮
韦编三绝
孟母三迁
断织教子
悬梁刺股
忍辱苦读
三年不窥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黄霸狱中学《尚书》
牧猪削简
凿壁偷光
刘向燃藜
怀铅提椠
隔篱偷学
书带草
割席分座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过书舍而泣
囊萤映雪
一目十行
佛殿借读
牛角挂书
不理俗吏
浪子回头
铁杵成针
弃佛从文
开卷有益
等身书
断齑画粥
画荻教子
《汉书》下酒
警枕励志
自喜有得
沈括上山看桃花
程门立雪
典衣治学
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
不轻放一字
庄园换书
载书游历
动笔展卷
买僮抄书
读书如观月
专力则精,杂学则粗
母绩子读,欣欣忘贫
日馈肩薪,换读《史记》
一日三事
拜妻为师
读书则生,不则入棺
嘘香映读
不可一日无书读
读书三境界
破产读书
我如鱼,书如水
头钻木箱读书
误把墨汁当小菜
“书痴”醉书
真读书假洗澡
华罗庚猜书
不择精粗,甜咸杂进
张广厚吃书
附录
附一:史迹篇
附二:推荐书目篇
附三:中外著名图书奖项
內容試閱
治国学杂话
梁启超
学生做课外学问是最必要的,若只求讲堂上功课及格,便算完事,那么,你进学校,只是求文凭,并不是求学问,你的人格,先已不可问了。再者,此类人一定没有“自发”的能力,不特不能成为一个学者,亦断不能成为社会上治事领袖人才。
课外学问,自然不专指读书,如试验,如观察自然界,都是极好的。但读课外书,最少要算课外学问的主要部分。
一个人总要养成读书趣味。打算做专门学者,固然要如此,打算做事业家,也要如此。因为我们在工厂里,在公司里,在议院里,做完一天的工作出来之后,随时立刻可以得着愉快的伴侣,莫过于书籍,莫便于书籍。但是将来这种愉快得着得不着,大概是在学校时代已经决定,因为必须养成读书习惯,才能尝着读书趣味。人生一世的习惯,出了学校门限,已经铁铸成了。所以在学校中,不读课外书,以养成自己自动的读书习惯,这个人简直是自己剥夺自己终身的幸福。
读书自然不限于读中国书,但中国人对于中国书,最少也该和外国书作平等待遇。你这样待遇他,他给回你的愉快报酬,最少也和读外国书所得的有同等分量。
中国书没有整理过,十分难读,这是人人公认的。但会做学问的人,觉得趣味就在这一点。吃现成饭,是最没有意思的事,是最没有出息的人才喜欢的。一种问题,被别人做完了,四平八稳地编成教科书样子给我读,读去自然是毫不费力,但这不费力上头的结果,便令我的心思不细致不刻入。专门喜欢读这类书的人,久而久之,会把自己创作的才能汩没哩。在纽约、芝加哥笔直的马路崭新的洋房里舒舒服服混一世,这个人一定是过的毫无意味的平庸生活。若要过有意味的生活,须是哥伦布初到美洲时。
中国学问界,是千年未开的矿穴,矿苗异常丰富。但非我们亲自绞脑筋绞汗水,却开不出来。反过来看,只要你绞一分脑筋一分汗水,当然还你一分成绩,所以有趣。
所谓中国学问界的矿苗,当然不专指书籍,自然界和社会实况,都是极重要的。但书籍为保存过去原料之一种宝库,且可为现在各实测方面之引线。就这点看来,我们对于书籍之浩瀚,应该欢喜谢他,不应该厌恶他。因为我们的事业,比方要开工厂,原料的供给,自然是越丰富越好。
读中国书,自然像披沙拣金,沙多金少。但我们若把他作原料看待,有时寻常人认为极无用的书籍和语句,也许有大功用。须知工厂种类多着呢,一个厂里头还有许多副产物哩,何止金有用,沙也有用。
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一个条陈,这方法是极陈旧的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抄录或笔记。
我们读一部名著,看见他征引那么繁博,分析那么细密,动辄伸着舌头说道,这个人不知有多大记忆力,记得许多东西,这是他的特别天才,我们不能学步了。其实哪里有这回事,好记性的人不见得便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比较的倒是记性不甚好,你所看见者是他发表出来的成果,不知他这成果,原是从铢积寸累、困知勉行得来。大抵凡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是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看见一段资料,觉其有用者即刻抄下(短的抄全文,长的摘要记书名卷数页数)。资料渐渐积得丰富,再用眼光来整理分析他,便成一篇名著。想着这种痕迹,读赵瓯北的《二十二史札记》,陈兰甫的《东塾读书记》,最容易看出来。
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做动植物的人,懒得采集标本,说他会有新发明,天下怕没有这种便宜事。
发明的最初动机在注意,抄书便是促醒注意及继续保存注意的最好方法。当读一书时,忽然感觉这一段资料可注意,把他抄下,这件资料,自然有一微微的印象印入脑中,和滑眼看过不同。经过这一番后,过些时碰着第二个资料和这个有关系的,又把他抄下,那注意便加浓一度。经过几次之后,每翻一书,遇有这项资料,便活跳在纸上,不必劳神费力去找了,这是我多年经验得来的实况。诸君试拿一年工夫去试试,当知我不说谎。
先辈每教人不可轻言著述,因为未成熟的见解公布出来,会自误误人,这原是不错的。但青年学生“斐然当述作之誉”,也是实际上鞭策学问的一种妙用。譬如同是读《文献通考》的钱币考,各史食货志中钱币项下各文,泛泛读去,没有什么所得。倘若你一面读,一面便打主意做一篇《中国货币沿革考》,这篇考做得好不好另一问题,你所读的自然加几倍受用。
譬如同读一部《荀子》,某甲泛泛读去,某乙一面读,一面打主意做部《荀子学案》,读过之后,两个人的印象深浅,自然不同。所以我很奖励青年好著书的习惯,至于所著的书,拿不拿给人看,什么时候才能成功,这还不是你的自由吗?
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涉览的,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诸经、诸子、《四史》《通鉴》等书,宜入精读之部,每日指定某时刻读他,读时一字不放过,读完一部才读别部,想抄录的随读随抄。另外指出一时刻,随意涉览,觉得有趣,注意细看,觉得无趣,便翻次页,遇有想抄录的,也俟读完再抄,当时勿窒其机。
诸君勿因初读中国书,勤劳大而结果少,便生退悔。因为我们读书,并不是想专向现时所读这一本书里讨现钱现货的得多少报酬,最要紧的是涵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和磨炼出善读书的脑力,青年期所读各书,不外借来做达这两个目的的梯子。我所说的前提倘若不错,则读外国书和读中国书当然都各有益处。外国名著,组织得好,易引起趣味,他的研究方法,整整齐齐摆出来,可以做我们模范,这是好处。我们滑眼读去,容易变成享现成福的少爷们,不知甘苦来历,这是坏处。中国书未经整理,一读便是一个闷头棍,每每打断趣味,这是坏处,逼着你披荆斩棘,寻路来走,或者走许多冤枉路(只要走路断无冤枉,走错了回头,便是绝好教训)。从甘苦阅历中磨炼出智慧,得苦尽甘来的趣味,那智慧和趣味却最真切,这是好处。
还有一件,我在前项书目表中有好几处,写“希望熟读成诵”字样,我想诸君或者以为甚难,也许反对说我顽旧。但我有我的意思,我并不是奖励人勉强记忆。我所希望熟读成诵的有两种类:一种类是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一种类是有益身心的格言。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做一个民族的分子,总须对本民族的好文学十分领略。能熟读成诵,才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柢,不知不觉会“发酵”。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上形成共同意识,我既做这社会的分子,总要彻底了解他,才不至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一方面我们应事接物时候,常常仗他给我们的光明,要平日磨得熟,临时才得着用。我所以有些书希望熟读成诵者在此,但亦不过一种格外希望而已,并不谓非如此不可。
最后我还专向清华同学诸君说几句话,我希望诸君对于国学的修养,比旁的学校学生格外加功。诸君受社会恩惠,是比别人独优的,诸君将来在全社会上一定占势力,是眼看得见的,诸君回国之后,对于中国文化有无贡献,便是诸君功罪的标准。
任你学成一位天字第一号形神毕肖的美国学者,只怕于中国文化没有多少影响,若这样便有影响,我们把美国蓝眼睛的大博士抬一百几十位来便够了,又何必诸君呢。诸君须要牢牢记着你不是美国学生,是中国留学生。如何才配叫做中国留学生,请你自己打主意罢。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