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石油帝国的兴衰:英国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
售價:NT$
445.0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50.0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NT$
345.0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NT$
340.0
《
小麦文明:“黄金石油”争夺战
》
售價:NT$
445.0
《
悬壶杂记全集:老中医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套装3册) 中医医案诊疗思路和处方药应用
》
售價:NT$
614.0
|
內容簡介: |
《总线型柔性生产方式》生动再现了郑飞公司领导班子带领干部员工历时8年探索攻关,创建总线型柔性生产方式的历程。全书分为八章。第一章从历史沿革的角度介绍了郑飞公司及其生产方式的变革发展历程。第二章到第七章详细介绍了总线型柔性生产方式的主要内容及其探索形成的过程。第八章介绍了郑飞公司建立总线型柔性生产方式过程中进行的体制机制变革和企业文化重塑。《总线型柔性生产方式》编写人员均为郑飞公司参与创建总线型柔性生产方式的干部员工,他们经历了这一艰苦探索的全过程。
|
目錄:
|
第一章 历史沿革
第一节 郑飞公司发展历程
一、艰苦创业时期(1960~1986年)
二、搬迁建设时期(1987~2002年)
三、改革奋进时期(2002~2006年)
四、跨越发展时期(2006年~现在)
第二节 郑飞生产方式变革历程
一、生产方式变革的早期探索
二、改变设备布局,实现流水作业
三、加工成组化,设备数控化
四、迈向精益生产,建设“一件流”生产线
第三节 总线型柔性生产方式的诞生
一、从“一件流”生产线到总线型柔性生产线
二、加强配套管理,总线型柔性生产方式诞生
第二章 零(组)件编码
第一节 零(组)件编码的作用
一、零(组)件编码为BPS提供基础条件
二、零(组)件编码有利于优化工艺设计和提高排产效率
三、零(组)件编码为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提供信息基础
第二节 零(组)件编码的挑战
一、思想认识的障碍
二、技术的壁垒
第三节 零(组)件编码的探索过程
一、第一次探索
二、第二次探索
三、第三次探索
第四节 零(组)件编码的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二、标准化原则
三、简短性原则
四、稳定性原则
第五节 零(组)件编码的方法
一、产品零(组)件编码结构
二、细类与属性的划分
三、数据库的建立
第六节 零(组)件编码的实施效果
一、促进了设计优化
二、促进了成组技术的应用
三、为总线型柔性生产方式的诞生提供了基础条件
第三章 工艺成组
第一节 探索过程
一、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效率悖论
二、工艺成组化的探索
第二节 方案设计与实施
一、零部件的相似性分析及分组
二、零部件的成组工艺设计
三、产品重新归类和工艺布局调整
第三节 效果与作用
一、改变了生产组织方式,使产品的成本、质量、周期和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二、成组化工艺为总线型生产方式奠定基础,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章 建线
第一节 总线型柔性生产线设计
……
第五章 面向制造的设计
第六章 生产计划与控制
第七章 面向BPS的信息平台
第八章 体制机制变革与企业文化重塑
|
內容試閱:
|
二、标准化原则
一般而言,编码的标准化原则指的是尽量采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针对郑飞公司的产品零(组)件编码而言,则是以规范统一的信息描述和分类方法,统一编码形式,以利于实现信息的共识和系统之间的相互操作,使信息系统之间传输和交换信息保持一致性,是实现信息和系统之间互操作的前提和基础。这种一致性是建立在各信息系统的名称、描述、分类和代码共同约定的基础上的。信息分类编码的标准化原则,能够最大限度避免对信息的命名、描述、分类和编码不一致所造成的误解和歧义,减少诸如一名多物、一物多名、对同一名称的分类和描述不同,以及同一信息内容具有不同代码等混乱现象,做到事物(或概念)名称和术语含义统一化、规范化,并确立与事物(或概念)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保证对信息表述的惟一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确定零(组)件编码规则时,为了做到标准化,实现“细类码”和“属性码”项目名称的含义规范、统一,对部分“细类码”和“属性码”项目做详细说明,以保证零(组)件编码时分类标准一致。在建立电子信息时,还明确规定统一的电子信息录入格式和相关要求。例如,规定标准、规范、统一的产品型号、产品零(组)件号以及相关数字,字符的录人格式,统一设定产品零(组)件代码的电子格式,并规定标准的录入程序。同时,制定零(组)件编码的标准模板,并将其与零(组)件“细类码”项和“属性码”项相关联,尽量选用“选择”的方式,而不是“输入”的方式实现编码信息的录入,使零(组)件代码通过一步步“选择”自然生成,以确保零(组)件编码系统规范、统一,为计算机识别提供便利。只要确保整个编码系统规范、标准,当需要与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兼容时,就可以按需要通过代码转换来实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