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NT$
305.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5.0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286.0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
》
售價:NT$
551.0
《
清洁
》
售價:NT$
296.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NT$
352.0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NT$
245.0
|
內容簡介: |
《上海高等教育文库·乐做中医教育的反思者:严世芸谈中医教育》记叙了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严世芸的风雨中医路以及对中医教育的思考。作者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学中医,而后接受的通识教育也使他深为受益,正是这样复合式的培养模式使他对当今的教育体系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深刻的思考。《上海高等教育文库·乐做中医教育的反思者:严世芸谈中医教育》中还收入了作者历年来重要的讲话和文章,其中一些对中医教育的感悟和建议,不仅适用于中医学,对于整个高等教育都是一剂良药。作为一名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作者行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国传统文人的谦逊、内省、博闯、多才,使《上海高等教育文库·乐做中医教育的反思者:严世芸谈中医教育》读来更显流利通顺。
|
目錄:
|
我的风雨中医路
中医世家,重医崇文
懵懂童年乐趣多
通识教育深受益
耳濡目染学中医
大学六年多风雨
经历“文化大革命”
跟随学习,奠定中西临证基础
讲授各家学说,挖掘中医典籍精华
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
新时代需要中医教育——初任教学主管校长时的思考
探索中医院校学分制改革之路
中医“悟性”培养的来源——早临床多临床模式的制度设计
规模和质量效益之间的取舍——对学科专业发展态势的思考
新校建设中一件事——推进实验室体制改革
面向未来的挑战——中医药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对策研究
我所在的学科和我教的课程
论文汇编
改革高等中医教育,致力人才优化培养
试办七年制高等中医教育的战略意义
转变教育观念,促进高等中医药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
高等中医药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高等院校校园网行政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为新世纪打造人才
中医药的教育与创新
加入世贸组织背景下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
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任务——全球中医药教育基本标准的建立
试论建立临床八年制中医教育的可行性
“和”——对平衡观的反思及厘清中医教学中的几个概念
附录
严世芸的形象,与想象中的名中医不同
|
內容試閱:
|
中医世家,重医崇文
我出生在上海,但是我的老家是在浙江的宁海,我父亲就出生在那里。
宁海位于浙江的东海之滨,顾名思义,就是一片波澜宁静的海湾,一方安宁祥和的土地。相传在东海之内四处皆是波涛汹涌,惟有此港湾风平浪静,所以命名为“宁海”。自唐代以来,这里就是东南地区的水陆要津,同时兼得山水之美、陆海之奇,山川秀丽,风光旖旎。境内有苍翠雄奇的四明山、蜿蜒的天台山脉横亘两端,古桥、古树、古迹众多,木雕、石雕、砖雕精美绝伦。宁海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出了不少的名人,像宋元时期的历史大家胡三省,明代的“读书种子”方孝孺都是宁海人,而在中医领域,宁海更是人才辈出的繁茂之地。
宁海藉早期的医家以葛洪①和陶弘景②为代表。据考证,葛洪就是宁海葛氏的始祖。他曾一度参军,后来退出仕途,专心于炼丹、医药及著述。陶弘景曾遍历各山,访求仙药。据宁海史载,他曾经到过宁海的西店、盖苍山今称茶山游历,至今,盖苍山上还留有他手书的“真逸”石刻。
之后从北宋到民国宁海还出了罗适、安学尹等上百位中医名家。我的祖父严志韶也是当时首推的名医。我的父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出生并成长的,对于中医的家传教育可以说是耳濡目染,但这并没有局限他的眼光,相反,他对于学校教育是非常向往的,所以才会前往上海,就读中医专门学校。可以说,我的父亲是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相结合的实践者,而在对我的教育上,他也更多地赞同学校教育。中医教育界往往为了师承与院校的优劣问题争论不休,如果非要分出个高低上下,是没有太多意义的,时代在变化,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知识环境都在变化,应该顺应时势,选择最优化的方式,实现最大的发展。
黄坛属于半山地区,西部是绵延的群山,山上森林蓊郁,溪流蜿蜒。我家世代居住在黄坛镇,这是宁海西出城关第一镇,青墙黛瓦,雕梁画栋,完全是一派明清古建筑的样式,可以说是家家有雕梁,户户有活水。镇上用于疏泄雨水的八卦水系,更令人叫绝。我的父亲严苍山就出生在这里,后来又搬到宁海城关镇的水角岭。水角岭是一条小巷的名字。城关县城依山而建,这地方原来有个小小的湖,湖边是个小小的山包。山包的土填平了湖,做成了路,名字却还是没改。我五岁的时候躲避战乱,回老家去读书,每日往来,就在这条青石小路上跑来跑去。
……P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