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曹雪芹研究(第四辑)

書城自編碼: 203835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文学家
作者: 北京曹雪芹学会
國際書號(ISBN): 9787101090949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 2013-03-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7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編輯推薦:
*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专研曹学、红学的书籍
*大家云集,话题常新
*披露珍贵红楼资料
內容簡介:
“研究?发现”版块刊发了任晓辉先生亲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对抄本《石头记》目验后的研究性文章,纠正了以往对列藏本认识的一些错误;董志新先生《李煦曹寅处理两淮盐务的争执与合作》一文,是《虚白斋尺牍》公布后第一篇研究文章,对曹寅、李煦处理两淮盐务的分歧与合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梳理与分析,学术性强;顾斌先生用新发现的大量详实的史料证明了曹寅“东皋表兄”为曹殷六的事实,使相关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文本?版本”刊发的吕启祥先生有关《红楼梦》后四十回问题的研究文章,细致而深入,不愧为典范之作;台湾学者刘广定,大陆版本研究专家曹立波、夏薇于《石头记》戚序本、蒙府本的研究,亦有新的见解。
2012年适值著名红学家端木蕻良先生诞辰100周年,本辑“纪念?传承”版块特编发了一组纪念文章,表达对先生的缅怀之情。
“文化?艺术”版块中,谢雍君先生《一次有意味有意义的演出》一文通过对《红楼梦》全本戏和小本戏的纵向梳理和横向论述,论证江苏省昆《红楼梦》采用昆曲折子戏演出的方式,是一件有意味、有意义之事,其“编旧如旧”的创作理念和以传承为前提的制作模式,值得当代戏曲人去研究和思考。此外,本辑还有年轻学者在发现研究、文本版本、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新作,无论是学术性,还是艺术性,都值得关注。
目錄
发现?研究
俄罗斯圣彼得堡藏抄本《石头记》目验记……………………………………任晓辉
李煦曹寅处理两淮盐务的争执与合作
 ——《虚白斋尺牍》解读札记……………………………………………董志新
“东皋草堂主人”新考………………………………………………………顾 斌
曹寅与滁州……………………………………………………………………裘新江
论敦敏《西郊同人游眺兼有所吊》一诗所吊对象为曹雪芹………………严 宽
传世的曹雪芹手迹辨伪………………………………………………………季稚跃
文本?版本
不可替代的后四十回及诸多困惑
 ——写在程高本刊行220周年之际………………………………………吕启祥
谈戚序本第六十七回…………………………………………………………刘广定
关于蒙府本后四十回版本特征的几点思考………………………曹立波 张 锐
蒙古王府本第五十七回至六十二回研究……………………………………夏 薇
假作真时真亦假
 ——甄士隐和贾雨村与《红楼梦》中的真假题旨…………………………武 琦
《红楼梦》中“元妃省亲”原型考…………………………………薛 戈 黄一农
林黛玉“西施吟”新解…………………………………………………………兰良永
大观园中的植物描写及其象征意义…………………………………………赵立群
纪念?传承
在“端木蕻良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的致辞……………………………胡德平
永远的《曹雪芹》 永远的端木蕻良
 ——访曹革成先生…………………………………………………………李明新
赞“曹雪芹主义”
 ——为纪念端木蕻良先生百年诞辰而作…………………………………段启明
怀念端木老……………………………………………………………………吕启祥
论《曹雪芹》对《红楼梦》的诠释和继承…………………………马宏柏 黄国建
从《端木蕻良细说红楼梦》看端木先生……………………………………卢祥云
纪念端木蕻良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铁岭市红学会
文化?艺术
一次有意味有意义的演出
 ——论昆曲《红楼梦》折子戏………………………………………………谢雍君
红楼戏对程高本后四十回的认同
 ——以清代《红楼梦》戏曲对宝黛命运的设计为中心……………………张 云
粤剧红楼戏之研究综述………………………………………………………李 虹
创新是灵魂
 ——京剧《曹雪芹》剧本得失谈……………………………………………孙伟科
上世纪四十年代《红楼梦》话剧研究…………………………………………王 慧
新闻?综述
第三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综述………………………………………………王 靖
喜迎十八大 文化大联盟
 ——全国曹雪芹红楼梦文化发展联盟成立………………………………雍 薇
冯其庸学术馆开馆庆典隆重举行……………………………………………编辑部
文博?产业
关于名人纪念馆几个问题的思考……………………………………………陈殿君
编后语…………………………………………………………………………编辑部
《曹雪芹研究》征稿启事………………………………………………………编辑部
《曹雪芹研究》订阅办法……………………………………………北京曹雪芹学会
《曹雪芹研究》2012年总目录………………………………………………编辑部
內容試閱
俄罗斯圣彼得堡藏抄本《石头记》目验记
任晓辉
1962年春,前苏联汉学家李福清在苏联亚洲人民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发现了一部《红楼梦》抄本。经李福清与孟列夫研究,认为该本为早期的《石头记》抄本,二人联合撰写了《新发现的〈石头记〉抄本》一文,发表在《亚洲人民》1964年第5期上。
俄国藏早期《红楼梦》抄本的消息很快引起了海内外红学专家的注意。因此本收藏于列宁格勒,学者在介绍这个抄本时简称作“列藏本”。
如今,作为国家名称的苏联已更名为俄罗斯,列宁格勒亦恢复旧称圣彼得堡,学界在提到这个抄本时,称呼不一,或仍称“列藏本”,或改称作“圣藏本(圣本)”“在苏本”“彼本”“俄藏本”等等。综观历史和现实,笔者认为,称其为“俄藏本”似更妥帖。
此本在清道光十二年(1832)由库尔良采夫带回俄国。库氏系俄国派往清朝的第11届东正教使团中的大学生团员,1830年来华,1832年因病提前回国,此本即彼时由其带回。起初,此本留存于俄国外交部图书馆,后移交苏联亚洲人民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即现在的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古籍文献研究所。
1984年12月,中苏两国专家(中方专家周汝昌、冯其庸、李侃)对此本进行了联合鉴定,给予较高评价。嗣后,依照中苏联合出版协议,经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和原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编订,该抄本于1986年4月由中华书局首次精、平装影印出版,并于1987年1月出版少量线装本。
2012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俄罗斯东方古籍文献研究所达成出版协议,国图出版社拟再度出版此书。
按照双方的协议约定,笔者于今年暑期专程赴圣彼得堡东方所,结合原书,对东方所此前为本次出版制作的扫描文件进行了逐页核对。历时前后5天,收获良多。回国后,又走访相关学科专业人员,核实有关资料,撰成此文,供研究者参考。
不可替代的后四十回及诸多困惑
——写在程高本刊行220周年之际
吕启祥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笔者写过一篇题为“不可企及的曹雪芹——从美学素质看后四十回”的文章,主旨是谈后40回与前80回之落差的。二十多年过去,对于该文持论,至今未变。读者也许早已注意到,当年此文立论有一个前提,即现存和前80回一起流传的后40回是“所有《红楼梦》续书中最好的一种”,因而这种比较得以在一个相对的高水平上进行。由于该文立论所指,这一前提不必也并未展开。如今,拟从另一角度对这一前提稍作补充和延伸,旨在强调现存的后40回是不可替代的,即小说问世初期以及嘉道以降层出不穷的续书不可替代,包括宝湘偕老的所谓“旧时真本”不可替代,现当代种种新创的续书包括名家力作同样不能替代,今后大约亦无替代之可能。因而本文与二十年前之文并不矛盾,《不可替代》与《不可企及》两文或可看作是遥相呼应的姐妹篇吧。
时至今日,对于现行后40回之不可替代这一判断,早已成为广大读者包括绝大多数研究者的共识。这本是一个不可移易的客观事实,二百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由于各相关领域研究的拓展和推进,这一判断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依托,因而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
首先,对众多《红楼梦》续书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可观的成果。即过往不屑一顾名目繁多的续书和仿作也进入了学人的视野,对其进行爬梳整理,全面考察,从社会的、历史的、民俗的、文化的诸多层面,探讨其出现的原因,回过身来,返观现存的后40回,就更能见出其难能可贵。如果说,笔者过去也曾粗略浏览过诸如后梦、续梦、重梦、复梦、圆梦、补梦等若干续书,领略过生旦团圆、黛玉还魂、宝玉升官、得二妻八妾五子一女等等,或者林妹妹发财、得了林如海遗产十坛金银,还善能当家理政临阵破敌……诸如此类的故事,从而凭感性直觉立判高下,肯定后40回。那么,如今读到不止一种对续书群体进行系统研究多方考察的专著和专文,看到了它们的学术史意义的同时,更凸显了今之后40回在同一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之下疏离主流价值观念、冲破传统审美定势,确乎出类拔萃,一枝独秀。也就是说,今天对于后40回之不可替代的认同,已经放在较过去更加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更加坚实的学理基础之上了。
其次,对程伟元、高鹗的研究同样取得了可喜可观的成果。经过前辈学者和当代学人的辛勤发掘和不懈追踪,程、高二位的生平、交游、学养、贡献已经相当清晰,许多相沿成习的偏见和臆测得以纠正,某些不实之词亦被推倒。比如,程伟元已经摘掉了所谓牟利“书商”的帽子,从有关的文献和文物资料中,我们确知他是一位诗文书画俱佳的风雅之士,并且淡泊功名,人称“隐士”“冷士”。正因无意仕进、志趣不俗才长期专注于收集、整理、编辑、出版《红楼梦》。说到高鹗,加在他头上的“庸俗轻薄”一类考语与事实不符。史料表明高鹗居官勤慎,守职敬业,娴于制艺。至于对其私生活的鄙薄贬谤纯系捕风捉影,事实是高鹗从未娶张筠(张问陶之妹)为续弦,何来“虐待至死”的罪名。既属以讹传讹,理应予以平反。他受邀分任共襄补成《红楼梦》之举乃平生得意之事,曾自号“红楼外史”。要之,程、高二位都喜爱、赏识《红楼梦》,他们在“序”和“引言”所叙的是实情,所说的是实话。为了这部脍炙人口“不胫而走”的奇书能以“全璧”公诸同好,多年以来,苦心留意,竭力搜罗,铢积寸累,重价收购,集腋成裘,尔后共同校阅,细加厘剔,截长补短,修辑订讹,抄成全部,终至镌版刷印,竣工告成。天地之间,由于有了程、高二人这一番劳绩,《红楼梦》这样一部尚未完稿、在流传过程中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奇书,得以用活字摆印的物化形态存留下来,既保全了前80回的基本面貌,使之相对稳定,又有了后40回,“颠末毕具”,大体完整。这一功绩,怎样估计都不过分。总之,几十年来对程高的研究使我们对其人品学品有了更切实的了解,他们没有骗人,他们的话包括对后40回的叙述,今人没有理由不予采信。
再次,对后40回文本本身也有了远较过去认真细致的研究。许多学人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从情节结构到语言风格都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各自的见解。这是十分有益的。在此只想强调一点,即不论对后40回评价如何,即便在那些对后40回批评甚苛、基本否定的学者那里,依然不能不大体认可它的悲剧结局,从新红学的开创者到当代学人(不包括持政治阴谋论者)均无例外。比如胡适说后40回“虽然比不上前八十回,也确然有不可埋没的好处”,黛玉病死,宝玉出家,“作一个大悲剧的结束,打破中国小说的团圆迷信。这一点悲剧的眼光,不能不令人佩服。”又比如把“红楼梦未完”视为人生大憾的张爱玲,对后40回十分反感,比作“附骨之疽”,谓之“乌烟瘴气”,也仍有肯定之语,说“悲剧收场的框子较明显……至少比一切其他的《续红楼梦》高明”。更不用说多数持更为客观的理性态度的学人了。
究竟什么是悲剧结局?大体而言,应为黛玉夭亡、宝玉出家、贾府败落这几大关节。不管人们对如何处理有多少批评异议,只要这几点在作品中明白无误、不可逆转,就是悲剧收场。这是一个最低限度的共识,是一个底线,也正是现存后40回得以和前面接续共存长期流传的根本原因。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