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留学,作为教育交流的主要渠道或路径之一,在人类社会的教育活动中不仅早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早已成为受教育者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加工环节。在今日人类社会全球一体化和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留学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教育现象,而且随着科技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这种教育行为愈来愈表现为多样化和层序化,在推进各国学校教育系统组成和变革、人类各种文化文明交流和融汇、各类知识人才培养和产出等方面,日益发挥着重大的积极作用。
章开沅、余子侠主编的《中国人留学史(上下)》内容包括: 起航维艰(甲午战争之前的留学行动);
热潮初起(清末十五年:1895—1911);潮起潮落(民国前期:1912—1927);一波三折(民国后期:1927—1949);东风送航(共和国初期:1949—1972);热潮再涌(改革开放时期:1972—2000);扬帆济海(21世纪以来的留学行动);浪拍两岸(台港澳地区留学变迁)。
|
關於作者: |
章开沅,祖籍浙江湖州,1926年生于安徽芜湖。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美国奥古斯坦那学院(Augustanacollege)荣誉法学博士、日本创价大学与关西大学荣誉博士。l984一1990年出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1983年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现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华中师范大学池田大作研究所名誉所长、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在辛亥革命史、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外近代化比较、教会大学史、日本侵华史等领域,皆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享誉海内外。著有《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实斋笔谈》、《鸿爪集》;主编《辛亥革命史》、《中西文化与教会大学》、《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湖北通史》、《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研究》、《清通鉴》、《苏州商会档案丛编》、《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
余子侠(余子峡),湖北蕲春人,1953年生,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先后获得哲学学士、史学硕士及博士学位,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两级研究生指导教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兼职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在《教育研究》、《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独撰及合著《山乡社会惫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等学术专著多部,主编(合作)“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日本侵华教育全史》、《湖北考试史》等大型学术著述多套,另参加《陶行知教育学说》等学术著作的编撰。
|
目錄:
|
上册
绪言
第一章起航维艰(甲午战争之前的留学行动)
一孤帆远影
二官派留美
三欧陆求“技”
第二章热潮初起(清末十五年:1895—1911)
一起大潮开辟东洋航路
二争退款重启北美旅途
三振实业再扬赴欧风帆
四追远影探寻留俄征迹
五求有序加强留学管理
第三章潮起潮落(民国前期:1912—1927)
一留学政策变幻无常
二留日教育几起几落
三留欧热潮西流东漫
四留美教育渐进求稳
五留苏教育由合而分
第四章一波三折(民国后期:1927—1949)
一南京政府的留学管理
二抗战之前的留日高潮
三抗战前后的留美热流
四抗战前后的留欧曲径
五日伪治领的留日教育
下册
第五章东风送航(共和国初期:1949—1972)
一共和国初期留学政策与制度
二“一边倒”国策的历史基础
三“苏东波”现象中的留苏主流
四“社会主义阵营”的热情迎往
五“亚非拉兄弟”的友好交流
第六章热潮再涌(改革开放时期:1972—2000)
一热潮再涌时留学政策的演变
二改革开放下的留学西欧
三邦交正常化的留学日本
四两国建交后的留学北美
五重续前缘后的留学苏俄
六建交30年间的留学澳洲
第七章扬帆济海(21世纪以来的留学行动)
一留学教育新态势
二留学美洲新景况
三留学欧洲新气象
四留学日本新动态
五留学俄国新情状
六留学澳洲新变化
七留学亚洲新发展
第八章浪拍两岸(台港澳地区留学变迁)
一日据时期台湾地区的留日活动
二蒋治时期台湾地区的留学教育
三解除“戒严”后台湾地区的留学概况
四香港地区的留学发展
五澳门地区的留学变迁
参考文献
后记
人名索引
机构索引
其他索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