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NT$
254.0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NT$
347.0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NT$
765.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NT$
454.0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NT$
505.0
|
編輯推薦: |
一生中必须经历的节日,中国人不可不知的习俗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民众普遍关注的各种民俗为对象,共分为节庆民俗、礼仪民俗、生活民俗、生产民俗、交际民俗、娱乐民俗六个部分,一共包括200多的具体民俗,对其源流、形成、主要程序及活动、功能、讲究逐一进行描述和说明,基本囊括了中国民俗的所有相关知识,内容丰富、实用、全面。
|
關於作者: |
张廷兴,现为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教授。
曾在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任教,在广西大学文学院担任院长。主要从事文化学、民族民间文学与民俗学教学与研究。出版有《民间俗信与科学文化》、《江湖社会习俗》、《方言趣谈》、《谐音民俗》、《十二生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服饰民俗志》、《民间实用文体写作技巧与范例》等多部民俗文化著作。
|
目錄:
|
绪论:民众伟大的文化创造
一、民俗是民众创造的文化体系
二、民俗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
三、民俗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功能
第一章 节庆民俗
第一节 传统节庆民俗
一、春节
二、元宵
三、二月二
四、清明
五、端午
六、七夕
七、中秋
八、重阳
九、腊八
十、祭灶
第二节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一、壮族传统节日
二、瑶族传统节日
三、藏族传统节日
四、维吾尔族传统节日
五、回族传统节日
六、蒙古族传统节日
七、朝鲜族传统节日
八、彝族传统节日
九、苗族传统节日
十、傣族传统节日
十一、满族传统节日
十二、其他少数民族节日
第三节 新兴节庆民俗
一、纪念节日
二、外国节日
第二章 礼仪民俗
第一节 育儿民俗
一、求子习俗
二、满月习俗
三、百日习俗
四、抓周习俗
五、起名习俗
六、生日习俗
七、成年礼仪
八、教育习俗
第二节 婚姻礼俗
一、传统婚姻观念
二、传统婚礼程序
三、特殊的婚姻形态
第三节 丧葬礼俗
一、咽气殓尸
二、开丧吊唁
三、出殡
四、下葬
五、服丧
第三章 生活民俗
第一节 居住民俗
一、居住民俗的形成
二、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
三、中国汉族居住民俗
四、居住讲究
第二节 行旅民俗
一、交通设施
二、交通工具
三、出行讲究
四、交通、行旅行规
五、通信
第三节 饮食民俗
一、食俗的起源及范围
二、饮食烹饪技术和传承
三、饮食的讲究
第四节 服饰民俗
一、服饰的民俗文化意义
二、衣料与缝纫民俗
第四章 生产民俗
第一节 气象民俗
一、气象观测
二、气象农谚
第二节 节气民俗
一、二十四节气
二、节气民俗传承
第三节 稻作民俗
一、鞭春牛
二、讨彩话
三、开秧门
四、请五谷神
第三节 麦作民俗
一、送粪
二、犁地
三、播种
四、田间管理
五、打场
第五节 渔猎畜牧民俗
一、渔业民俗
二、狩猎民俗
三、畜牧民俗
第六节 作坊民俗
一、作坊的传承
二、行业神崇拜
第七节 商业民俗
一、商人的类型
二、忌讳和口彩
三、招牌与店号
四、店幌
五、其他讲究
六、市声
七、经商谚语
第五章 交际民俗
第一节 家庭与家族民俗
一、家族及其范围
二、家政与家务
三、家庭养老风尚
四、亲戚交往
五、邻里睦善
六、家族活动
第二节 村落民俗
一、村落类型与村落生态
二、村落命名习俗
三、村规民约
第三节 江湖民俗
一、复杂的江湖社会
二、江湖语言习俗
三、江湖组织与规矩
四、手工业习俗
第四节 语言民俗
一、我国各地极其丰富的方言现象
二、称谓语系统
三、语言崇拜
四、粗俗语
五、熟语
第六章 娱乐民俗
第一节 民间故事
一、民间故事的主要特征
二、民间故事的分类
三、四大民间传说故事
第二节 民间歌谣
一、民间歌谣的起源与类型
二、民间歌谣的功能——以广西民间歌谣为例
第三节 民间谚语
一、谚语的分类
二、谚语的特点
第四节 剪纸民俗
一、剪纸流派
二、剪纸分类
三、常见的剪纸图案
第五节 年画民俗
一、年画的定名
二、年画的功能
三、年画的代表产地与代表作品
第六节 玩具民俗
一、泥塑玩具
二、布制玩具与棉塑玩具
三、日常生活游戏娱乐玩具
四、人生礼仪玩具
五、节日玩具
第七节 游戏民俗
一、儿童游戏
二、斗赛游艺
三、节日游艺
四、智能游艺
五、生活游艺
六、观赏游艺
第八节 民间戏曲
一、民间戏曲的类型
二、各地丰富多彩的民间戏曲
|
內容試閱:
|
一、育儿民俗
围绕人生习俗中的生育习俗及其现象具体包括诞生礼(三朝、满月、百日、周岁与抓周)、生日礼、成人礼(古代称冠礼)等。生育时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件大事,人丁兴旺、子孙满堂、五世其昌,是传统家庭的普遍愿望;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教更助长了人们对生育的重视。无论是对家庭而言,还是对宗族乃至社会都是如此。过去生子增丁,添人进口,人人为喜,但在医药卫生不发达的情况下,又令人多有担心。围绕生子之俗,一为贺,二为忌,三为寿。从孕前祈孕到孕妇禁忌再到产后的种种保育习俗,无不反映出人们要生儿育女、要儿女健健康康长大成人的良好愿望。但是在这些习俗中,有些带有浓厚的信仰色彩,有的则杂有不同程度的男尊女卑的观念。
1.求子习俗
(1)婚礼仪式中,如铺房、传袋、合卺、撒帐、吃子孙饽饽等,都饱含了早生贵子、儿女双全的祝愿。
新娘陪送嫁奁中,往往要放一定数量的红枣、栗子、莲子、桂圆、染红的花生等物,其寓意就是早(枣)立子(栗子)、连生子,还要儿女双全,花着生。这些物什多放在被里,或拴在被角。有的在被子里缝上枣、栗子,在被角拴上古代用的铜钱。在放这些东西时,老人们会唱一些歌谣,如“一把栗子两把枣,闺女小子往家跑”等。枣和栗子代表“早早立子”,铜钱则代表新人和他们的孩子会大福大贵。
在陪送的箱子里放置一些物什,同样含有祈孕求子的含义。济南一带闺女出嫁,娘要在陪送的箱子里押上枣、栗子、花生、一对芝麻秸、一对豆秸。其寓意为早立子,男孩、女孩花着生。芝麻秸、豆秸意为:“押上一对芝麻(豆)秸,生个孩子好做官儿”。而嫁妆中的绣花被、绣花枕头上,除了绣上鸳鸯戏水,还要绣上莲花荷叶,象征连年多子;绣上石榴,表示多子多孙。在沂蒙山区,婚礼用品中还少不了筷子一扎,筷子谐音“快子”,也是早生孩子的意思。
给新郎新娘铺床,一般是在婚礼前一天的晚上。铺床的人一般都是儿女双全的“吉祥人”。铺床时,床上先铺高粱秸,根要向东,然后再铺豆秸、黄草或者麦穰。还要放上大葱和蒿等,俗信铺高粱秸,生子长得高;“铺豆荚,生秀才”;铺大葱,生子聪明;铺蒿,即生子好。歌谣说“放上高粱茬子,生个带把子”、“放上芝麻秸,辈辈出大官”、“放上豆秸,辈辈出秀才”。届时,新郎、新娘还要共同填枕头(两个),长辈们会教他们说:“一填金,二填银,三填儿女一大群。”
在婚礼仪式中,有相当一部分祈孕祈子习俗。新人出门上轿之前,先用蜡烛“照轿”,一方面有驱除邪气之意,另一方面也有将火种带到婆家去接种之意。新郎到新娘家迎亲时,会有人端上两碗汤、两碗饺子。汤里有枣、桂圆、莲子,意为“早生贵子”。吃饺子时,会有人问新娘生不生,新娘会答“生”。在鲁南、鲁西南地区,嫁女要陪送一只老母鸡,除喻借吉(鸡)利、大吉大利外,还希望这只母鸡当天就下蛋。如果这母鸡随新娘到新郎家后即下蛋,被视为大吉大利;如果在途中就下蛋,尤为吉利。新娘下轿时,脚不许沾地,脚下要踏布袋才行,而这些布袋相传递,寓意传代(袋),众人须以麻袋(或是布袋、席、蒲团之类)铺在地上。一对新人前男后女的走在麻袋上,众人要传递着麻袋,一个袋一个袋的接着铺。铺袋的人都喊着:“传代,传代。”
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分男左女右并朝着喜神所在的方位坐下,谓之“坐帐”。坐帐时,有人端来栗子、红枣、花生、桂圆、核桃等撒向帐中,谓之“撒帐”。各地撒帐词略有差异,均为求子:“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
“这一把撒到床里边,生下儿子做武官;二把撒到床外边,生下儿子做文官”、“一把栗子一把枣,闺女小子(男孩)往家跑;一把麸子一把糖,闺女小子挤满床”。
“一把莲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花生,花生,闺女小子花搭着生”,“一撒麸,二撒料,三撒新媳妇下了轿;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媳妇进了门;新媳妇,好脚手,走路好像风摆柳;今年娶,明年抓,来年就要生胖娃”。明清时代的一些《撒帐歌》更有意思:
撒帐,撒帐,撒在新人床上,五果手中多,撒出四下落,打着新人面,早生贵子早登科。
一撒一世吉祥,夫妻配就鸳鸯。红罗帐,合欢床,夫妻二人喜洋洋,龙凤和,志气昂,同心同意在中央。
二撒二仙传道,恩爱相会在今朝。未出嫁,心内焦,今日见面乐陶陶。逍遥府,龙凤交,生下儿郎中英豪。
三撒三元及第,新人偷眼留细,望 郎君,多如意,今夜恩情两相戏。绿波转,金鱼戏,相请郎君步云梯。
四撒事事如意,情意放在心里。锦帐内,龙凤戏,来年生个小把戏。放蓝芽,开内蕊,新郎新人更如意。
五撒五世其昌,紫气溢满新房。莺歌传佳音,金屋耀祥光,来年定会生胖男。
六撒六部堪夸,儿郎必中鼎甲,志同道合创业,龙凤呈祥传佳话。
七撒妻子团圆,婚姻五百年前。在闺阁,心愁烦,今晚又抱帅情郎。生儿男,大才干,一方亲友都喜欢。
八撒八仙齐到,云雨巫山都妙。窈窕女,君子好,心猿意马是年少。
九撒九世同堂,夫妻意气轩昂。夫尊贵,妻贤良,举案齐眉福寿长。入罗帐,上喜床,鸾颠凤倒效鸳鸯。
十撒十都撒全,诸位听我说一言:月东升,半夜天,闹到这会才算完,让他二人一头眠。
如果当年怀孕,叫“上床子”,民间以为这样的孩子聪明,这样的媳妇能做活。
(2)“当年媳妇当年孩,当年没有等三年。”所以三年没有生育孩子的人家,往往会采取一些约定俗成的方法来祈求怀孕。
第一,闹灯。元宵佳节,中国人有“添灯”的习俗,“添灯”实际上是“添丁”,即“人丁兴旺”,广东有“开灯”、“庆灯”习俗,去年生了孩子的家庭,更是要吃“灯酒”。广东翁源一带,新年回家的妇女,一定要在“庆灯”之前赶回夫家,参加“庆灯”之前的仪式:“开大灯”。灯要吊在宗祠大厅的梁上,吊灯时敲锣鼓,放鞭炮,此即“闹灯”。灯愈闹,人丁旺。
由此也出现了送灯风俗。《淮安风俗志》:“旧历元宵节后,二月二日以前,此数十日间有所谓送子者焉。此类亦系出于亲友之所为,盖凡年老无子及成婚多年而无所育者,亲友知其盼子心切,咸乐送之。然所送着非人,乃一纸糊之小红灯耳;间有用砖代者,此砖需取自东门外麒麟桥上,否则无效,盖取麒麟送子之意,其手续由送者无择一吉日,备柬通知受者之家,临时约集十余人,敲锣喧腾,乐声大作,持灯或砖送往;受者则远迓于门外,以所送之灯或砖悬于望子者之床中,并以酒筵款待送者,聊答盛意。如得子,尤须谢以重酬。在送者受之无愧,一若非吾一送,则此子亦不能得也。”
第二,拴娃娃。求子风俗,据古书记载,上古就有之,而在当代社会,可以说还没有绝迹。古书中关于求子的习俗很多,以前,人们迷信的认为人间的各种事情,在天上都有一个神仙主管,生殖也不例外,同样有一个神仙,这便是送子神祗。
拴娃娃,又称“拴喜”、“拴孩”、“抱孩子”、“叩儿”等,解放前全国各地都十分流行,一般都去泰山的碧霞元君祠、斗母宫、王母池和各地的白衣庵、子孙堂、张仙庙、奶奶庙之类的地方,不过也有去土地庙的。参求的则通常是送子观音、送子奶奶、张仙和送生娘娘等神祗。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余二三岁时,尝见四五小儿彩衣金川,随余嬉戏,皆呼余为帝,意似甚相爱,稍长时皆不见,后以告先姚安公,公沈思久之,爽然曰:‘汝前母恨无子,每令以彩丝系神庙泥孩归,置于卧内,各命以乳名,日饲果饵,与哺子无异。死后,吾命人晁楼后空院中,必是物也。’恐后来为妖,拟掘出之,然岁久已迷其处矣。”
泰山上的碧霞元君是人们普遍信奉的送生娘娘,每年去祈子、还愿的人络绎不绝。这里的祈孕求子仪式通常由庙中的道士主持。祈孕求子者在神案上先取一个泥娃娃交给道士,道士祈祷一番后,用红线系着铜钱拴在娃娃的脖子上。此后,再拿着娃娃用铜钱去敲神前的铜磬,为孩子起个名字。祈子者将娃娃带回家后,要藏在卧室的某个地方,据说这样不久就能怀孕了。在《寿春岁时纪》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三月十五烧四顶山香,山在八公山东北,离城相约七里余,山上有庙宇数十间,塑女神曰碧霞元君,俗呼为泰山奶奶,奶奶殿侧有一殿,亦塑一女神,俗称松子娘娘。庙祝多买泥孩置佛座上,供人抱取,使香火道人守之,凡见抱取泥孩者必问之索钱,谓之偷子,若偷子之人果以神助者得子,则买泥孩谓之披红挂彩,鼓乐送之原处,谓之还子。”
更多的人是在当地的庙中拴娃娃。在农历的正月十六日、三月三日或三月二十六日、四月八,由不育妇女手拿一系有铜钱的红绳到送子奶奶庙或当地的仿山庙会,拜倒在送子奶奶面前,口里念念有辞:“梳头洗脸到庙堂,双膝跪在地当央,烧香磕头祈神灵,赐给俺家一儿郎。”然后给婴儿起一乳名,将手中拿的红绳系在送子奶奶身上众多泥娃娃中的一个,转身就回,边走边念:“儿啦儿啦跟娘走,咱家可比这里强,堂屋住的你奶奶,西屋便是咱的房;等到我儿出世后,奶奶照看娘喂养;舅舅给你买玩艺,爹娘给你买衣裳。”进家门后,就将红绳系在桌子腿上,俗称为“久居立业”。有的地方在拴了娃娃后,还要抠点泥娃娃身上的一点干土,用布裹上揣在怀里,回家时也要念叨:“儿啦儿啦跟娘走,饿了给你买碗饭,渴了给你买碗粥,别向别处去,跟娘回家走。”到家后,要将泥娃娃土和水吞服掉。还有的地方在娘娘庙求子时,须将自带的玩具小男孩供奉于灵位前。烧香祈祷后,然后趁人不备,裹起就跑,回家后就能得孕。但如果被人看见,那送子娘娘送来的小孩就会被吓跑,人们的愿望也就不能实现了。求得的瓷娃娃要锁在一个隐蔽的箱子里,直到产下的孩子结婚后才能拿出。如果生了孩子,就把泥娃娃砌到墙里。生了娃娃还要去还愿,还愿时要买东西,包括给神的和给神婆婆的,送到神婆婆处,由神婆婆代还。
第三,取花。有的地方到娘娘庙像前去“取花”:带上小三牲菜碗,金银纸钱等,有一老妇人陪同。在娘娘像前祭献跪拜、祷告;然后拔圣杯,看是否可取花,如不能便一直跪下去,直到终于得到拔圣杯,祈子者跪着撩起衣襟,由陪同老妇将娘娘头上的花或神座前他人还来得花,放入他的衣襟中,并说,此去可以给你多生子,生了后,再来拜生胎妈做干母。虽地域不同,方法稍有差别,但大致相同。此是祈子的主要方法,源自远古,有古人祈祷于高禖、尼山的记载。孔子,就是父母在尼丘山求子后怀上的,因此他的名是“丘”,字为“仲尼”,仲表示排行,“尼”和“丘”合起来,就是“尼丘”这山名。壮族地区则有专门的“花婆”掌管生育,据说民众就是满山的花草,都是花婆的子孙,人出生是花婆放花,死去是花婆收花。所以各地均建有花婆庙。
第四,偷食。即偷吃某种事物祈子,如喜蛋、瓜等。有些地方,嫁妆里必有一个朱漆孙桶,桶里有五个熟皮鸡蛋。嫁妆送至男家,那些久不生育的女人就会讨要子孙桶内的红鸡蛋吃,据说,一吃此蛋就很快有喜。又如,新生儿洗三时,亲友来添盆,洗儿盆里放着红蛋,不孕女人吃了同样可以很快受孕。
除吃喜蛋外,还有吃瓜求子的习俗。安徽芜湖一带古俗,在“真清明”(清明节刚好是三月初三这一天)时,无子嗣的人家,买一南瓜,当日将整一个南瓜放入锅里煮烂,午时置于桌上,夫妻并肩而坐,同时举筷子,尽量饱食,不久即可得子,江南各地大都有食瓜祈子的风俗。
再就是以偷瓜、送瓜、偷送观音绿鞋、拴娃娃等方法祈子。《中华全国风俗志》载贵州偷瓜送子风俗:“贵州中秋节有一种特别的风俗,为各省所无者,即偷瓜送子者是也。偷瓜于晚上行之,偷之时故意使被偷人知道,已惹其怒骂,而且骂得愈害愈妙。偷瓜头来之后,穿上衣服绘上眉目,装成小儿形状,用锣鼓送之,送至无子人家。受瓜之人须请送瓜之人食一顿月饼,然后将瓜放在床上,伴睡一夜,次日清晨将瓜煮而食之,以谓自此可怀孕。
广州则是偷吃莴苣求子。《清稗类钞》载:“广州元夕妇女偷摘人家蔬菜,谓可宜男。又妇女艰嗣续者往往于夜中窃人家莴苣食之,云能生子。盖粤人呼莴苣为生菜也。”
第五,押子。又称“压子”,谐音“压枝”,也是一种普遍的祈子仪式。它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不孕妇女在有庙会的山林中的柏树或松树的树枝杈上放一块石头以祈求生子。泰山前后的斗母宫、碧霞祠或者济南的灵岩寺周围的一些松树或柏树,几乎棵棵上面都夹有石头,有的甚至大石头上面叠压小石头,达四五层之多,而不少石头竟至于长到树木中去了,所有这些都是“押子”这一仪式造成的结果,由此也可见押子习俗的历史久远。由于人们认为松柏四季长青,又多结子,而石头则坚硬如玉,因此相信将石头放在它们的树枝间,就会有弄璋之喜。
第六,舍饭。舍饭是祈子的又一种形式。舍饭通常在每年的腊八日进行。不孕的妇女在平日做饭时就将米留下,这样一天天积累下来,到那一天时做成粥饭施舍给贫困的人。我国腊八日有喝“腊八粥”的节日习俗,所以做粥时,祈子的妇女往往要放些杂物在里面,其中枣、栗子常是不可少的。她们做饭时一边烧锅一边念叨:“为儿省下一把米,为儿省下一把面,留到腊八去舍饭。”饭做好后,就抬到街上施舍。除了舍饭外,那些无子的夫妇或者吃斋念佛,或者做其他一些善事:比如补路修桥、扶老济贫、热天施舍茶水、寒冬施舍衣服等等。总之,是要积累“阴功”,以求早生贵子。
第七,起名。渴望有男孩的人家,还常常采取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来祈求生男。比如只生育了女孩,通常会给女孩起名“望弟”、“来弟”、“带弟”、“换弟”、“招弟”、“领弟”(希望带来男孩),或者“婷婷”(停住生女孩)等。
2.满月习俗
(1)孕期讲究。传统观念认为,生儿育女是家庭和亲族的一喜,与盖房、结婚并称为人生三大喜事,故怀孕就是“得喜”了。故怀孕一般称为“怀上孩子了”、“开怀”、“有啦”、“有喜”、“不利亮”、“重身”、“双身”、“有身子”、“带篓”、“小孩上身了”、“有事了”、“有喜了”、“有了”等等。
孕妇的饮食有许多禁忌。较普遍的习俗是孕妇不能吃兔子肉,俗信吃兔子肉会生豁唇孩子;不许孕妇吃鸡肉,据说鸡肉能把胎儿化掉,孩子会长色斑;不许吃鸭肉,孩子会长鸭子嘴;忌吃公鸡肉,怕生出个夜啼郎。不吃螃蟹,怕生的孩子吐白沫,又怕生产时横生;不吃乌龟肉,怕生的孩子四肢无力,身体伤残;不吃狗肉,说狗肉属热性,能把胎儿化掉。不能吃驴肉,认为吃了驴肉生下的孩子会有驴脾气,不听话。不能吃葡萄,不能进葡萄架,否则会生葡萄胎;不能吃姜,俗信吃姜会生六指孩子;能吃麻雀的肉和蛋,否子孩子的脸上会长雀斑。
孕妇也不能看新房、新娘,出席喜筵,因为孕妇是“双体人”、“四眼相”,是不洁的,会冲克的,会对新娘子产生不利的影响。孕妇看了新房,新娘日后不是克夫守寡,就是丧子绝后。所谓“喜见喜必有一秕”。孕妇不得去探望坐月子的妇女,俗信去了就会带走人家的饭,产妇就没有奶水了;孕妇也不能陪客人。
孕妇不能参加丧礼。民间普遍认为丧葬是凶事,怀孕是喜事,孕妇接触丧葬是
“以凶冲喜”,会冲犯孕妇,伤着胎儿,对胎儿不利。有的人认为,接触丧葬,阴魂会附在孕妇身上,使胎儿受害。孕妇如果参加丧礼,必须在腰间系一条红色的绳子,据说这样就可以破解。
民众一般对于胎儿的性别都十分关心。传统的对胎儿性别的猜测方法也很多。一是“酸男辣女”。如果孕妇爱吃酸性的东西,就预兆生男孩,如果爱吃辣性的东西,就预兆生女孩。还有“男荤女菜”的说法,即认为孕妇若想吃肉就生男,想吃瓜果蔬菜就生女。二是“男左女右”。即孕妇过门槛时,先迈左腿主生男,先迈右腿主生女。三是看孕妇的肚子。所谓“女孩一扑拉,男孩一疙瘩”,即认为若是孕妇的肚子比较扁平,就生女孩,若是比较尖,就生男孩。
(2)催生习俗。“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民间的算法九个月就算足月了。提前的就叫“抢月”,拖后的就叫“懒月”。对于抢月的孩子,有“七活八不活”的俗信,也是一种经验,即七个月出生的孩子可以养活,八个月出生的孩子就很难养活。对于不是抢月的,到了临产前的几天,孕妇的母亲就往往携带一些礼物登门看望女儿,以期女儿早日平安生产,俗谓之“催生”。催生礼有衣服、食品两类。衣服就是婴儿出生时所用衣物、鞋帽、包被、肚兜,甚至尿布。食品有鸡蛋、红糖、桂圆、核桃等。
(3)添喜。婴儿降生,俗称“添喜”,在不同地区又有“添孩子”、“拾孩子”、“落草”、“临盆”、“添了”、“拾了”等不同说法。根据婴儿性别,添喜又有不同称呼,生男孩叫做“大喜”、“弄璋之喜”,生女孩叫做“小喜”、“弄瓦之喜”。
民间历来视分娩为“小命换大命”的生死关头。为确保母子平安,现在的人们一般都选择到医院里生产。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在家生产是比较普遍的做法。
一是忌讳在娘家生孩子。若在娘家生孩子,就会“扑”了娘家人,会使娘家一辈子穷,会破娘家的风水,将娘家的一切好运冲掉。如果孕妇万一来不及回婆家生产,就由娘家人在室外搭一个小草棚,让她在那里生孩子;如果连草棚都来不及搭了,孩子生在了娘家屋里,那么孩子满月后,回到婆家,要丈夫请一位“神老妈妈”到娘家举行“净屋”仪式,认为这样就可以把娘家的污物洗净,把恶鬼赶走,娘家的灾难就能被免除掉。
二是产房有讲究。产妇在家生孩子,产房一般设在产妇的卧室,卫生条件不太讲究,但应该要暖和、安静,最重要的是关紧门窗,不能透风。否则,产妇可能会坐下月子病,婴儿可能会得月子疯。产房里除接生婆在场之外,还有的要请一位专门拜神的老妇人,在桌上摆香烛、点心、水果等,作为祭品。在拜神时,拜神的老妇人口中喃喃祈祷,将送子观音、金花娘娘等众神膜拜一遍,祈求早生快生、母子平安。房中一般挂上一块红布,以作避邪之用。因为一般认为会有邪魅来加害产妇,婴儿尤畏惧“月难鬼”——即难产而死的妇女的鬼魂,来找替身,而红色有驱邪作用,鬼最畏。或贴上红纸条,上书“姜太公在此众神退位”,以驱逐妖魔,保证孕妇、胎儿的安全。产房内不能进闲杂人员,男性(包括产妇的丈夫)、寡妇、儿童和未出嫁的姑娘都不能在场。在分娩之前还要把房间里所有盒子、箱子的盖子全部打开,以求生育顺利。
三是处理脐带有说法。婴儿出生后,一般用剪子将脐带剪断,剪子和扎脐带的棉线都要用白酒消毒。但枣庄一些地方恰恰忌用剪子,因为一方面怕剪子有毒,更重要的是剪子谐音“减子”,对婴儿不利。当地用秫秸篾子将脐带割断。脐带要慎重处理。割断后仍要留下一小段,盘结起来,用棉花软布包好,不可沾水,免得溃烂,引起“脐风”。最好三五天后脐带干枯,自然脱落下来,成为凹下的“脐眼”。若是脐带未落之前,婴儿哭得时间太长,就会成了“气肚脐”,将来脐带脱落后,脐眼突出,虽不妨碍健康,但是不好看。剪下来的脐带要用红布包好,小孩满月后托人带走扔掉。据说扔在人多热闹的集市上最好,脐带被许多人踏过,婴儿将来必定会胆量大、志气高。
四是检生风俗。接生婆还要“检生”,即手举新生儿,将其两腿分开,让产妇能看清性别。若是男孩,就大声报喜:“恭喜恭喜,添了个官人。”若为女孩,声调便稍微降低:“恭喜恭喜,添了个小姐。”
四是饮食讲究。生下小孩后,产妇要喝米汤,吃鸭蛋,以免“空疼”,也就是肚子疼。这里“鸭”取“押”的谐音,也就是一生下孩子后肚子空了,吃了鸭蛋可以押着肚子。或者让产妇喝“天母棵”(益母草)熬的红糖水,说是能排除产妇体内污血,并让产妇吃白鸡蛋,第一个鸡蛋要带壳吃,认为它是“补骨头”的。还给婴儿喂“大黄汤”,也称“小八样”,即用大黄、红花、生地、甘草、桃红、当归、亦勺、黄芩等八种中药煎成,给新生儿服用,能去火,洗肠胃,排胎毒。直到婴儿排泄出黑绿色胎屎后,才请一位正在哺乳的妇女为他“开口”。婴儿是男孩,就请哺喂女婴的妇女来“开口”,婴儿是女孩则相反。
(4)坐月子。产妇分娩后,身体虚弱,重滋补,防风寒,习俗三日不下床,一个月之内不出屋门,或者不出街门,称为“坐月子”。
坐月子的产妇,在衣食、行为等方面各地都有一些宜忌。人们多主张产妇主要食用小米或糯米煮成的粥和白鸡蛋,另外再加上红糖,还要喝些猪蹄汤、老母鸡汤和鲫鱼汤等,为的是既滋补产妇的身体,又可保证奶水充足,还能驱除风寒。忌吃豆制品,以防“查奶”(不下乳),忌喝大米饭,因为大米性凉,不宜产妇的身体。还忌吃水果、蔬菜、辛辣调料等。并主张少吃盐,以保证奶汁充足。在衣着方面,讲究暖和避风。习惯戴帽子或裹头巾,以防寒、防风。俗以为若被冷风吹着,就会落下头痛的病症。同时也注意防暑,俗信若是身上痦出了痱子,以后年年都会起痱子。产妇还要注意多休息,少干活。俗信月子里干活累着,就会落下腰酸腿疼的病。此外,还忌洗澡,忌刷牙,忌穿针引线、缝纫刺绣,忌看书看电视。许多人认为“月子里的病月子里养”,也就是说在月子里得的病,只能到下一次坐月子时才可能去掉病根。现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很多人已失去了坐第二次月子的可能性,所以产妇坐月子时都相当注意,侍候月子的人也时常提醒,以免留下终生遗憾。
(5)满月礼。小孩出生后长至满月,就该举行出生以来最为隆重的一次礼仪活动——满月礼。满月之后,产妇不要再“坐月子”,可以正常的行动,对婴儿的许多禁忌也解除了。一般家庭这天要给婴儿“过满月”,或者叫“做满月”,祝贺婴儿母子平安,此谓之“弥月之喜”。满月这天主家一般要宴请宾客,亲友们要前往送贺礼。
我国自唐代以后民间便有给新生儿做满月的习俗。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七月,皇子李旭满月,庆典三日。这是关于做满月酒的最早记载。
一般在婴儿出生满整三十天举行满月礼。这一天,主家请客。所请客人首推女方家亲,如孩子的外公、外婆、舅舅、舅母、姨妈;次为男方亲戚,如姑妈、婶娘等,主要是女客。外戚、亲朋都要携带礼物祝贺,所带礼品花样繁多。满月礼后,还有出行礼俗。婴儿在满月当天或满月后在别人帮助下挪窝,外出或随母亲去外婆家做客等。
在新生儿满月这天,奶奶、姑姑、婶婶等,都要赠送银锁。银锁种类很多,有项圈锁、项链锁、肚脐锁等,锁上铸有“长命富贵”、“长命百岁”、“三元”、“百庆”等吉祥字样。
“过满月”时给婴儿理发,俗称“铰头”。青岛铰头要在上午进行,请族中未婚姑娘在婴儿头上自下而上铰三圈,铰下的胎毛用一张面箩接住,再用红布包好,缝在婴儿的枕头里。铰头时须有舅舅在场,如舅舅不在,则在小孩身旁放一个蒜白,谐音“舅”,代替舅舅参加。下午,由舅舅搬回去住,叫“搬满月”。安徽徽州的习俗也是在婴儿满月时剃胎发。剃毕,取熟鸡蛋去壳,在婴儿头顶上滚动数下,据说是为解除胎气。家中要请“满月酒”,产妇抱婴儿出房拜见宾客,有些产妇要回娘家调养,也于满月启程。江苏无锡满月时除第一次为孩子剃头外,还要做满月办面筵,亲友赏给孩子押岁钱。
在山东,铰头由舅舅操作。铰头那天,舅舅要带米、面、鸡等礼物,还要送给孩子铰头盒。铰头时用升、葫芦头、剪子、秤、书等物。舅舅先把用红纸包的线放在升里,再拿剪子在婴儿的耳、鼻、眼、手、脚处照量着铰一下。每铰一下用手张着,往升里放一下。再铰一缕头发,舅舅放在鞋里踩着。五莲县一带,铰头是在孩子出生二十二天时。亦由舅舅操作,舅舅也会将孩子的一缕头发踩在鞋里,象征孩子结实、健壮。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一带,铰头时间,一般是女孩九天,男孩十二天。铰头时,孩子面前放一个升(也有的用簸箕),升里放镜子、艾、香和两棵葱。铰下的头发,有人用布包起来挂在屋檐下,也用人将其带到村外让大风吹走,谚曰:“大风飘,小孩长得高;大风扬,小孩长得强。”还要把两棵葱栽到地里,让其生根。枣庄付庄乡红山峪村,女孩无铰头之说,男孩是出生后十八天铰头,铰发时留前囟门部,俗称“牙子”,后边留一小撮,两边各留一片,整个造型如同展翅飞翔的凤凰。铰下来的头发要团成团,用布包起来,压在水缸下面,认为这样小孩越长越灵气。叫满月后,将婴儿送回家时,姥姥家要送一只母羊,通常是当年的山羊,称为“铰头羊”,“铰头羊”要精心饲养,要让其繁殖,收入用在小孩身上,不轻易杀掉食用或卖掉。济宁邹城一带,铰头多是在孩儿生下十二天,姥姥带着一只红公鸡来给外孙剪头发。姥姥手拿着剪子,在孩儿的头上假装剪头发。如果生的是小子,边剪边说:“前三后四,识文解字。”如果生的是闺女,则说:“前七后八,插云插花。”最后要剪去一点鸡毛,将鸡毛缝在一块红布上,戴在孩儿的手腕上,认为这样就可避邪了。不过,也有的人家在孩子满月时进行第一次理发,剃个小光头。比较娇气的,认为难养的,要留个小辫子或牙子。
有的地方和家长在这天给孩子起名。一般起贱命。过去“穷人家的孩子,涝地里的蛙子”,生得多,又贫贱,常以贱名、恶名、平常物、排行作乳名,取名随便,如:剩儿、臭儿、臭妮子、淘气、狗儿、虎儿、犸子、钳子、缸子、启子、棱子、蓝子、勺子、枝子、耩子、石头儿、碌碡儿、麻妮子、裤套、大妮子、二曼儿、三子等。
福建泉州以前习俗,婴孩满月时,认贫困多子女的亲朋邻里、甚至是乞丐(需品行端正并有家属者)为干爹娘,干娘多姓刘,“刘”者“留”也;希望分享他们的福根,使婴孩顺利成长。这大概是人们认为婴孩有如花草,娇贵者难养、“臭贱”者易活。
一般干爹娘要于满月时送给干儿子木饭碗、木匙(可能是瓷质易摔碎)、长命锁以及衣、帽等生活用品。如干爹娘是乞丐,所送礼物则主要是一个草编的微型乞丐行丐的标志“加志”——用来装纳碗筷、钱物的草袋,给婴孩挂上,就可以像干爹娘那样“贱命少病”。
3.百日习俗
婴儿出生后满百天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日子,民间习俗一般会在此日举行仪式庆祝,叫“过百日”。古称“百晬”,
民间俗以长命百岁为吉,遂俗称百岁、“过百岁”。过百岁,多在婴儿出生的第九十九天,一般由小孩的姥姥、姨或妗子等来送礼,关系亲密的亲戚朋友也有前来庆贺的。
过百岁时,通常是孩子的姑姑送裤,姨送袄,妗子送鞋帽,取“姑做裤,姨做袄,妗子做鞋跑不了(即长命)”之意。青岛地区过百岁这一天要给孩子举行穿衣仪式。首先要找一个小土丘,土丘上、土丘旁还要洒上水。据说这是为了让孩子扎根、生长、好养活。接着在小土丘上放一个筛子,筛子里放满小孩的新衣服及过百岁所需的饰品、衣服、布老虎等。然后由姑姑或姨(一般是已婚的)当众给小孩穿上衣服,戴上长命锁(长命百岁的意思)、手镯、脚镯、帽子,再让小孩骑在布老虎上。此时,主家会将事先准备好的糖果、花生、饼干等物大把大把地往天上扔,落得满地都是。周围的人则一哄而上,抢拾地上的糖果。如果哪个孩子过百岁下雨,人们会赞叹:“这孩子命好,扎根了。”若正巧不下雨,则洒些水。崂山一带,孩子过百岁时,姑姑送裤,姨送袄,姥姥送帽子,说:“姑的裤,姨的袄,姥姥的帽子戴到老。”莱西一带则说:“姑姑的裤子,姨姨的袄,舅舅的帽子戴到老。”胶州一带,亲朋好友给小孩过百岁,必须要给小孩买一件新衣服,举行穿新衣仪式。当天上午,把别人送的衣服放在一个筛子里,端到一棵大柳树下,再找一个盛粮食的斗靠柳树放好,让小孩坐在上面,叫作“倚着柳,坐着斗,小孩活到九十九”。然后由小孩的姑和姨给他穿上新衣,叫“姑穿上,姨穿上,一活活到八十上”。最后还要戴上缝着“长命百岁”字样的帽子,由姑或姨抱着绕村庄一圈。
烟台地区姥姥、姨、姑等来贺百日,要送一种称作“岁”的面食,也叫“长岁”。这种面食用发面做成长条形,中间粗,两头细,类似线穗,以“穗”谐“岁”音,取其吉利。有手塑的,也有模制的,上面还染上红点或各种吉祥图案。孩子的奶奶家和姥姥家都做,姥姥家送的岁可多达一百个,取意“长命百岁”。龙口地方的岁长约半尺,两头要压上条纹,然后用红色写上“长命富贵”之类的吉祥话,周围再画上表示吉祥如意的彩色图案。莱州称之为“百岁子”,上面用面塑造佛手、寿字等,再加以彩画,小孩的奶奶家和姥姥家都做了送人,据说谁吃一个岁谁就会分一岁给小孩的。莱州地方小孩过百岁,还要做—百个面塑花饽饽,盛在柳斗中,斗口蒙上红布,拿到大街上,高喊:“某某家小孩过百岁啦!”揭开红布,将花饽饽向四方抛撒,任人拾取。招远一带,“过百岁”一般是在婴儿出生的第九十九天。此前几天先去外婆家。去时,怀里要抱着一个“长岁”,俗语说:“骑着百岁走,活到九十九。”第九十九天时,婴儿从外婆家回到自己家里。外婆要给婴儿带上长命锁和九十九个花馍。花馍的形状有小猪、小狗、小兔子、小猴子、青蛙、螃蟹、花朵、太阳等。回家时,男孩怀中要抱着一只虎,寓意“虎虎生威”。女孩怀中要抱一只雁,有“落雁”之意,希望女孩漂亮。虎、雁也是面做的花馍,不过体型大得多。俗语云:男孩“出门长岁,进门虎”,女孩“出门棒槌,进门雁”。回到家以后,再把九十九个花馍分送给亲朋。长岛一带,在孩子“百岁”那天,要请别家妇女为孩子授奶,还要将孩子放在墙角处,让孩子倚墙站立—会儿,认为这样孩子将来会腿力强。
过百岁还要给婴儿戴“百家锁”(也叫“长命锁”)、穿“百家衣”。“锁”含有圈住、锁住之意。百家锁是由亲朋好友多家凑钱请银匠打成,上有“长命百岁”或“长命富贵”字样,以祝长寿;百家衣是从各家讨来的碎花布缝成,讨的人家越多越好,布的颜色也是多种为上。花布中唯有紫色较难讨换,因为“紫”谐音“子”,人们不愿把子送人,所以只有到孤寡老人处较容易讨到。
有的地方流行戴银项圈,如鲁迅笔下的闰土。这一天还要喝喜酒、吃喜面,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祝贺孩子长命百岁。
四川自贡地区在婴儿满百天时,由福寿双全的老人以酒肉抹婴儿口,称为“开荤”。
4.抓周习俗
婴儿出生满一岁,古称“周晬”,现称周岁,俗称“一生”,“一生日”等。婴儿度过了一年春夏秋冬,也基本度过了成长中最危险的时期,是婴儿的重要祝贺日。
周岁时,亲友也要给孩子送贺礼。送的礼物离不开鞋子,祝贺孩子就要开始挪布走路,叫“给小孩安腿”。姥姥送给外孙(女)的周岁礼物,有衣帽、鞋袜、布料、童毯,以及长命锁、手镯等金银饰品。其中有虎头图案的虎耳帽、虎仔鞋颇有特色,富有避邪、吉庆、长寿之意。鞋子就叫“挪步鞋”,小孩要站到铺着红布的桌子上,试穿所有的花鞋,意思是送鞋、试鞋都有祝愿孩子顺利成行。
孩子过周岁时,要叫全家人吃顿饭。一般要做十道菜,叫十全十美。此外还要吃长寿面,说是吃了以后能长寿。
在给婴儿庆周岁生日时,民间最常见的是举行“抓周”仪式,又称“抓龟”,也叫抓生、试儿、试周、揸生日等。这一习俗在南北朝时就已流行。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
可见,在孩子满周岁时,为其沐浴、打扮,换上新衣裳,后在孩子面前放置弓箭、纸笔、饮食、珍宝、玩具等,女孩子面前还加上刀、尺、针线等,看孩子抓取什么东西,以此预言他将来的贪、廉、愚、知和兴趣爱好。
抓周受传统生育礼俗的影响,只有男孩才有抓周的资格。
相传,三国时吴主孙权称帝未久,太子孙登得病而亡,孙权只能在其他儿子中选太子。有个叫景养的西湖布衣求见孙权,进言立嗣传位乃千秋万代的大业,不仅要看皇子是否贤德,而且要看皇孙的天赋,并称他有试别皇孙贤愚的办法,孙权遂命景养择一吉日。是日诸皇子各自将儿子抱进宫来,只见景养端出一个满置珠贝、象牙、犀角等物的盘子,让小皇孙们任意抓取。众小儿或抓翡翠,或取犀角。惟有孙和之子孙皓,一手抓过简册,一手抓过绶带。孙权大喜,遂册立孙和为太子。然而,其他皇子不服,各自交结大臣,明争暗斗,迫使孙权废黜孙和,另立孙亮为嗣。孙权死后,孙亮仅在位七年,便被政变推翻,改由孙休为帝。孙休死后,大臣们均希望推戴一位年纪稍长的皇子为帝,恰好选中年过二十的孙皓。这时一些老臣回想起先前景养采用的选嗣方式,不由啧啧称奇。其后,许多人也用类似的方法来考校儿孙的未来,由此形成了流被江南的“试儿”习俗。
又《左传》昭公十三年,楚共王无嫡子,想在五个受宠爱的庶子中选嗣,乃遍祭名山大川,祈曰:“请神择于五人者,使主社稷。”又以一块玉璧遍示名山大川,曰:“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谁敢违之?”然后将此璧秘密埋在祖庙的庭院里,让五庶子依长幼次第进庙拜跪祖先,谁正好压在埋玉璧的位置上,他就是神灵所确立的王嗣。年龄最小的楚平王被抱进祖庙后,两次下拜,均压在了玉璧的璧纽上。但楚共王最终把下跪时两足各跨玉璧一边的长子(即楚康王)立为太子。但在其后的楚国内,楚平王最终取得了胜利,坐上了王位。
唐代作生日之风渐盛,南朝江南流行的抓周风俗,这时也在宫廷内流行,如武则天曾将皇孙都召集到大殿上,看他们嬉戏,“取西国所贡玉、环、钏、杯、盘,列于前后,纵令争取,以观其志。”据说唐高宗幼年时,“将戏弄笔,左右试置纸于前,乃乱画满纸,角边画处,成草书‘敕’字。”
贾宝玉周岁时,贾政便想拭一拭贾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各种物件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贾政大怒,说:“将来酒色之徒耳。”
民国二十四年《莱阳县志》上记载:“周岁则新其衣履,陈设各种物品,令其抓取,谓之揸生日。取书者士,农器者农,工器者工,商器者商,官帽者贵,银钱者富,取土者夭,取棍者贱。”
枣庄一带,“抓生”前,家长先将书本、算盘、秤、衣饰、佛珠、官帽、刀剑、谷穗、钥匙、调羹、馒头和小农具等生产、生活用品放在盛粮食用的“升”里,也有放在桌面上的,让小孩任意抓取,家长们以孩子第一次抓的东西判断孩子未来的前途,有没有出息。若抓了书本或算盘,就认为有出息,若抓了馒头等食品,就认为孩子长大只有吃心,若男孩先抓了首饰等物,就认为是儿女情长,没有大志。
现在多以此为乐,而不再看重它是否预示着孩子的未来。但也有少数人十分相信和认真,似乎孩子的将来全在此一抓。
5.起名习俗
人之所以要命名,据东汉著名学者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命。”
姓名本是代表人的一种符号,是一种称谓符号,姓名与本人本无必然联系,但由于它是人的代号,人与姓名也就有了联系。因此,孩子名字的好坏,关系重要。民间普通认为,名字与人的命运有很大关系。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人的名字有小名(乳名)和大名(官名或学名)两大类。
乳名,方言叫奶名、小名。给孩子命名也是“过三日”的一项内容,乳名(小名)多是由祖父母或父母等长辈,或村中长者和族中有威望者为之命名,提前起好,在这天向亲友宣布,入学时请老师或识字解文的人起官名。也有不拘时日,一般宜早不宜迟。
湖南浏阳地区也有“三朝”送号的习俗,邻里亲友将取定的男婴字、号名用正楷书于红纸上,额以“恭惟某某夫妇喜得文郎志庆”或“恭惟某某老大人喜得文孙志庆”之类的贺词,在鞭炮声中贴于厅屋正梁两端墙上。因屋场、族人等情况不同,有同时送几个号的。清代以前,生女婴不道号。民国以后,也有给女婴送号的,但只送一个名字,一般是“闺字某某”。
在江苏无锡,给孩子取名字还要排八字,视八字中五行缺哪一行而定。一般取所缺一行的偏旁命名,如缺金就以金或以金作偏旁的字为名字;缺木则以木作偏旁的字为名字。
广东客家旧俗,命名时,有的要请客,有的还要写在红纸上贴到祠堂里去向祖宗报告又多了一位男丁;生女的则不必报。命名礼多在庆满月或庆周岁之日同时进行,请族长或有名望的人取名,称为赐名,表示对命名者的敬重。饶平地区是在婴儿出生七天后,由家长或族长或其他上辈人为新生儿命名,将初拟名字用红纸张贴于宗族祠宇内。
有的地方还有“闯名”和“拾名”的习俗。比如东明一带,就在生孩子的第二天早起五更,由孩子的父亲抱着孩子走到街头,碰上第一个人,就让他给孩子起名字,这就是“闯名”。所谓“拾名”,就是在生孩子的当天,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由孩子的父亲出门上路,在路上(路旁的不算)碰见的第一件东西,砖头、瓦块也好,坷垃、木棍也罢,都可作为孩子的名字。
乳名往往有着十分鲜明的性别特征,女孩常用花草或珍宝或其他美丽的事物为名称,如小花、小菊、小兰、小芳、小霞、小珍等,男孩则常用一些有“阳刚”之气的词作名字,比如小刚、小强、石头等等,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人们不同的性别期待。但事情远没有这样简单,人们给孩子起的名字可谓五花八门,起名字的规则也是多种多样。
过去“穷人家的孩子,涝地里的蛙子”,生得多,又贫贱,常以贱名、恶名、平常物、排行作乳名,取名随便。究其原因,宋代有人指出:“古者命名,多自贬损,或曰愚曰鲁,或曰拙曰贱,皆取谦抑之义也。……江北人大体认真,故其小名,名非佳字,足见自贬之意。”
如《庄子·达生》有人名祝肾;《列子·汤问》有人名魏黑卵;《北梦琐言》有人名孙卵齐、郝牛屎者;《左传》晋成公名黑臀、卫侯之弟名黑背、鲁文公名其子曰恶;《汉书·功臣表》有名掉尾;《金史》金兀术之孙名羊蹄、胡沙虎之子名猪粪;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乳名叫寄奴。民间常见的如:大丑、二丑、小赖儿、二赖儿、傻蛋、赖渣、粪堆儿、狗屎、剩儿、臭臭、臭儿、臭妮子、淘气、狗儿、虎儿、牛、马、驴、鳖、狐狸、山、鸦、羊、犸子、钳子、缸子、启子、棱子、蓝子、勺子、枝子、耩子、砖头、榔头、树林、铁头、斗儿、板头、石头儿、碌碡儿、麻妮子、裤套、大妮子、二曼儿、三子。
还有一种贱命,为男人女名。清赵翼《陔余丛考》卷42就有“男人女名”条,载有大量的例证:“古有男人而女名者,如……鲁隐公名息姑,《春秋传》有石曼姑,《孟子》所称冯妇,《庄子》所称偊女高,《战国策》所称女阿,《史记》恶来之子名女防,《荆轲传》徐夫人七首(注:徐,姓;夫人,名,男也。《汉书·郊祀志》有丁夫人……丁,姓;夫人,名,男也)。《汉武内传》及《后汉书》,鲁女生,长乐人,绝谷八十余年仙去。《三国志·陆抗传》有暨艳。……《宗书》鲁爽小字女生……”。之所以把男人名字女性化,是因为女人在古社会低贱而受到歧视,低贱缘故,又加上以前确实有生女易养、男儿娇贵的说法,就冠以女名。
也有许多讨口彩的乳名,如:安子、连子、住子、喜子、等子、运子、来子、生子、连贵子、长举子、拴住儿、留住儿、立住儿、来福儿、连兴儿、顺来、长臻、停妮子、住妮子、转妮儿。还有一些是即景为名的,如:山子、梁子、洼子、长岭儿、春、冬子、十五儿、腊月儿、正月儿、三棰、站生儿。兄弟姐妹乳名有连续讲究,如:大妮子、二妮子、三妮子、二子、三子、六子、小七儿、大吉儿、双吉儿、小吉儿、大起子、二起子、起妮子,连杜、连县、连省、连国儿,富贵、富余、富财、富寿子。此外,女孩乳名多带“妮儿”、“妮子”、“曼儿”、“女”、“倌儿”。
以前儿童夭殇比例较大,对于个中之由,人们多认为存在于冥冥之中鬼、神勾索的结果。为确保孩儿的平安,不受鬼神的注意,父母多禁忌给自己的新生儿取一些“响亮”的乳名,诸如“寿”、“福”、“强”、“大”等之类。
生子多夭殇的人家,再生了孩子后,便偷男丁兴旺人家的孩子名,接着向下排;或者跳过几个数字来排名,如已夭亡的叫小三,接着生的就叫小九;还有个别的人家,母亲会狠心咬下新生儿的一个脚趾,就着葱吃到肚里,起名叫“小咬”、“咬住”或“大咬”等,也是要留住婴儿的意思。若是女儿多而没有男孩的家庭,往往给女儿起名“转”、“换生”、“招弟”、“带弟”、“唤弟”、“领弟”、“盼弟”、“增弟”、“见弟”等,希望能籍此招来个男孩子。如果女孩生在七夕,有的地方认为这是个不吉利的日子,就取名为“巧”,谓之以巧克巧。
在巫术史上,名字具有与真人一样的含义。《管子·水地篇》:“涸泽……,生庆忌。庆忌者,其状若人,其长四寸,衣黄衣,冠黄冠,戴黄盖,乘小马,好疾驰,以其名呼之,可使千里外一日反报。此涸泽之精也。”提名诅咒,施害,喊名字答应,就被摄魂。故浙江安吉、宣平山民恪守上山不喊人名的禁忌。《春秋左氏传》桓公六年记载了周人取名的六条禁忌:“(取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过去也有严格的名讳要求。皇帝的名字是公讳或国讳,所以秦代改“正”月为“端月”、“正”读“征”;唐代避李世民讳,改“世”为“代”。清康熙帝玄烨,避讳将“玄”下点缺笔,也有改为“元”的,汉代学者郑玄在清代文献和官员话语中变成了“郑元”,杨雄著作《太玄》被印成《太元》,雍正三年(1725年)正式为避孔丘讳而改姓氏“丘”为“邱”。
以前乳名是父母命名的,也是供长辈们叫的,如果其他人喊叫,就等于詈言。尊长者名字不可随意地乱用,相同的字或音必须避开或改动,不能和长辈重名,这就是家讳或私讳——一家范围内,全家要避用自己祖先和尊长之名。如司马迁写《史记》,因父名“谈’,其《史记》把“赵谈”改为“赵同”、“李谈”改为“李同”;《后汉书》作者范晔,因其父名“泰”而将其著之“泰”改为“太”,如《灵帝纪》之“郭泰”为“郭太”即是。东晋桓公初任洗马时,有一个叫王忱的人来看望他。桓玄设酒招待。王忱刚吃过“五石散”,必须喝温酒,频呼取温酒来。而桓父名温。桓玄听到“请温酒”,几字,便当席而哭,客扫兴而去。宋代苏轼的祖父名“序”,因此苏轼每次作“序”时不是把“序”写成“叙”,便是改为“引”。《红楼梦》黛玉母亲叫“贾敏”,黛玉念书每念到“敏”时都改作“密”,写“敏”字时缺一笔。避讳的方法有改读、缺笔、易字、省字、阙文。例如易字:“惊蛰”原为“启蛰”,避汉景帝刘启讳而改;东晋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王昭君为“王明君”;唐高祖祖父李虎,唐人改“画虎不成反类犬”改为“画龙不成反类犬”、“不入虎穴”改为“不入兽穴”。
现在孩子的乳名起名,一般用美好的字眼,也有延承以前起名习俗的:
一是用美好的重复字:宝宝 贝贝 乐乐 豆豆 毛毛 妞妞 成成 朵朵 阳阳 甜甜 嘟嘟 晨晨 洋洋 笑笑 佳佳 点点 亮亮
珊珊 龙龙 学学 安安 静静 壮壮 多多 晓晓 婷婷 文文 虎虎 冰冰 丁丁 丫丫 囡囡 向向 灵灵 尧尧 逗逗 丹丹 媛媛 萌萌
可可 东东 圆圆 淘淘 昊昊 丑 强强 楚楚 心心 茜茜 琳琳 欣欣 晶晶 悦悦 苗苗 浩浩 咪咪 琦琦 睿睿 明明 冬冬 鹏鹏 萱萱
扬扬 嘉嘉 帅帅 璐璐 楠楠 蒙蒙 星星 雯雯 恬恬 好好 元元 菲菲 盈盈 超超 月月 娇娇 姗姗 冉冉 轩轩 童童 彤彤 飞飞
然然 凡凡 雷雷 京京 舟舟 蓉蓉 上上 熙熙 健健 新 冉冉 牛牛 聪聪 宁宁 远远 开开 倩倩 双双 妮妮 华华 涛涛 欢欢 田田
陶陶 蛋蛋 莹莹 畅畅 兰兰 越越 翔翔 南南 铭铭 淼淼 波波 盼盼 蕾蕾 伟伟 一一 依依 臭臭 拉拉 果果 朵朵
姚姚
二是用单字儿化:雪儿 可儿 韵儿 朵儿 婉儿 晴儿 玉儿 欣儿 湘儿 月儿 怡儿 贝儿 灵儿 梦儿 妮儿
三是按照就是起名方式,前面加词缀,表示疼爱和可爱:阿虎 阿玉 阿宝 阿龙 阿豪 阿慧 安琪
四是加“小”、“大”:小龙 小凡 小双 小宝 小雪 小宇 小凡 小宝 小雪 小宇 小猫咪 小石头 小甜甜 小豆丁 小燕子
小豆豆 小虎子 小精灵 小贝贝 小鱼儿 大双 大宝
城里大多乳名、学名并用,如:晶晶——武晶晶,娟娟——唐娟儿,彬彬——张彬。
学名,方言叫大号、名子,以前多由当地文化人、小学、私塾老师起、严格按辈序字进行。学名一般由三个字组成,而且前两个字都是固定的,第一个是姓,第二个是标志辈份的字,第三个才是名。男子配以积极、美好、温敦的字眼,如:“兴田、光东、玉范、兆新、继有、学仁、洪勤、振义、立忠、建信、成祥、大吉、友喜、庆松、正茂;女子则偏重取艳名,如:花、叶、香、荣、英、艳、美、彩。兄弟姐妹姓名末一个有相连口彩的习惯,如:梅花满堂、高起来、昌泰、兴家业。现在农村学名仍按辈序字,而城里多以单字美名为主,不再强调辈序。
现在的学名,城市里往往不再按照过去姓-辈-名的规则,两个字的有很多,比如王芳、李光、张丽等,而且现在不少父母在孩子未出生时就将名字起好了。由于重名现象比较常见,现在城市里开始有些人给孩子起四个字的名字,乳名多是重复大名的最后一个字,叫乐乐、方方、圆圆、玲玲、朋朋、巍巍、荣荣等。
当然,也有很多网站或者公司专门给人、公司起名,他们就讲究《周易》,讲究八卦,讲究笔画,讲究阴阳五行。
绰号,方言叫混名子、浑号、外号,一般以其丑形、丑性、丑行为来源,只作背称,面称则为詈词,如:猪八戒、蛤蟆、枣核子、独棰(单臂人)、大牙、大腚、X腊八(走路扭胯度大的人)、夜猫子、狗蹦子、呜噜王(喜欢唠叨者)、窝囊儿(脏乱者)、X细作(吝啬者)、疯狗(野性大者)、皮笊篱(吝啬者)、铁刷子(吝啬者)、大车(滥淫妇女)。有些以姓取谑的,如:孙葫芦、牛蛋、羊(杨)草包、老×(毕)。大部分绰号,都有典故。
《水浒传》108好汉均有绰号:入云龙公孙胜;玉臂匠金大坚;紫髯伯皇甫端;圣手书生萧让;铁叫子乐和;云里金刚宋万;没面目焦挺;九尾龟陶宗旺;青面兽杨志;百胜将军韩滔;天目将军彭汜;白面郎君郑天寿;操刀鬼曹正;活闪婆王定六;丑郡马宣赞;金眼彪
施恩;独火星孔亮;神医安道全;井木犴郝思文;金枪将徐宁;浪里白条张顺;小霸王周通;没羽箭张清;双枪将董平;花项虎龚旺;插翅虎雷横;急先锋索超;火眼猊邓飞;赤发鬼刘唐;丧门神鲍旭;通臂猿侯健;金毛犬段景住;船伙儿张横;没遮拦穆弘;毛头星孔明;旱地忽律朱贵;八臂哪吒项充;白日鼠白胜;飞天大圣李兖;笑面虎朱富;立地太岁阮小二;玉幡竿孟康;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矮脚虎王英;一丈青扈三娘;铁笛仙马麟;锦毛虎燕顺;赛仁贵郭盛;小温侯吕方;九纹龙史进;拼命三郎石秀;跳涧虎陈达;打虎将李忠;
白花蛇杨春;病大虫薛永;摩云金欧鹏;菜园子张青);中箭虎丁得孙;圣水将军单廷珏;神火将军魏定国;青眼虎李云;石将军石勇;霹雳火秦明;险道神郁保四;母夜叉孙二娘;出林龙邹渊;摸着天杜迁;催命判官李立;金钱豹子汤隆;铁臂膊蔡福;短命二郎阮小五;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豹子头林冲;病关索杨雄;鼓上蚤时迁;浪子燕青;混江龙李俊;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神行太保戴宗;活阎王阮小七;小旋风柴进;扑天雕李应;鬼脸儿杜兴;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美髯公朱仝;镇三山黄信;病尉迟孙立;小尉迟孙新;母大虫顾大嫂;独角龙邹润;一枝花蔡庆;铁面孔目裴宣;锦豹子杨林;神算子蒋敬;神机军师朱武;混世魔王樊瑞;小遮拦穆春;轰天雷凌振;玉麒麟卢俊义;呼保义宋江;黑旋风李逵;铁扇子宋清;智多星吴用;小李广花荣。
6.生日习俗
人的诞生之简称“生日”。人从出生后的第一个生日,至死亡后的第一个生日之间,每岁都有不同的庆贺方式。在山东民间,人死后的第一个生日,子女要备酒菜到坟地祭拜,意为今后生日就由本人在阴间自己过了,称为“交生日”,从此,后人只为死者过忌日,不过生日。且民间习俗,生日有大小之分,每年一次称“小生日”,逢十的整岁为“大生日”。
生日实质是一个纪念日,纪念着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日子。但是在中国比较重视老人生日,过去有子女不成家立业不能做生日过寿的说法。沂蒙地区凡是自立门户的儿子,每逢自己的生日,必置办宴席,将母亲请至家中,让至上坐,并亲自为母亲敬酒布菜。出嫁的女儿,逢自己的生日也要有所表示,如给母亲做件新衣服,或是买些好吃的送去。一般而言,六十岁以下称“过生日”,六十岁开始过寿,雅称“寿辰”。因古代称老年人为“寿”,寿意味着生命的长久,而出于传统的孝道思想,每逢老人诞辰,子女必要为其举办隆重的祝寿仪式活动,大摆寿筵、广邀亲朋、登堂拜寿,以示孝心。对寿诞的重视,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也形成了一系列的寿诞习俗。只要做生日了,以后每年都必须做;祝寿也这样,不能不去。长辈每一年的生日都是一次家庭的聚会,是凝聚家族、家庭力的重要活动。
在汉代以前我国还没有过生日的习惯,只有在孩子诞生时以羊酒相贺。如《汉书·高祖纪》载:汉高祖刘邦和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开始出现了作生日的风俗,但只限于双亲健在时才可以做,是出于孝亲观念。后来,即使双亲亡故,做生日的习俗依然如故。唐代把生日庆贺与祝寿古礼结合起来,并为后世所传承。
人们为什么要过生日呢?俗话说:“儿的生日,母亲的难日”。抛开十月怀胎不说,每当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作为孩子的母亲必须忍受巨大的生理和心理痛苦,因而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做生日的本义就是要追思母亲临产及分娩时的痛苦,体会父母哺育的艰辛。在《颜氏家训·风操》中也记载着,南朝梁元帝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初六,每逢这天,他都要在宫里设“斋讲”。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这篇文章中还曾提到了当时江南某些地区,以设酒庆的方式庆祝生日,这一举动被作者斥之为:“无教之徒,虽以孤露,其日皆为供顿,酣畅声乐,不知有所感伤。”可见,隋唐五代时期在我国北方,做生日多是出于儒家的孝亲观念,以严肃正式的仪式居多,多带有哀戚色彩。
对于不同年龄的寿诞,分别有特定的称谓。六十岁称“下寿”,七十岁称“中寿”,八十岁称“上寿”,九十岁称“耆寿”、“眉寿”,百岁称“期颐”。其中七十七岁称“喜寿”、八十八岁称“米寿”、九十九为“白寿”、一百零八岁为“茶寿”。“喜寿”、“米寿”、“白寿”、“茶寿”其实是几则字谜。“喜寿”为七十七岁,是因为“喜”字的草体字,似“七十七”三字组成;“米寿”为八十八是因为“米”字本身便是“八十八”组成;“白寿”为九十九,因为“白”字是“百”字缺“一”;“茶寿”为一百零八是因为“茶”字是双“十”构成草字头,即二十,中部是“八”,再下部是“木”,即由“十”和“八”构成“十八”,草字头的“二十”再加下部的“八十八”,一共是“一百零八”,因此,有祝寿送茶,表示祝愿长寿的习俗。
山东民间普遍忌讳73岁和84岁的寿辰,民间俗谚“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迷信说法这两年是“损头年”。俗信认为人活到七十三岁是一道“坎”,老人往往因迈不过这道坎而死去。八十四岁又是一道“坎”,如果过了八十四这道坎,就可算是老寿星了。此俗的形成与孔孟二圣有关系,孔子称“圣人”,活到七十三虚岁;孟子称“亚圣”,活到八十四虚岁,普通人的寿命怎么能超过圣人呢?因此到了七十三岁、八十四岁时,老人都很忌讳。若到此时,有人问老人的年龄,他们往往回答七十二岁或七十四岁,八十三岁或八十五岁。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这种现象,许多老人都死在这两道坎上。其实这只是一种心理暗示现象,影响了活到这两道坎上的老人们的情绪,而使许多本该还有更长寿限的老人们,死在了这两道坎上。民间有俗谚说,“五年,六月,七日,八时”。说是人到了五十多岁后,一年不如一年;到了六十岁后,一月不如一月;到了七十岁后,一天不如一天;到了八十岁后,一个时辰不如一个时辰。因此活到七十岁的老人感觉自己已经是古稀老人,身体日趋衰老,对死亡的恐惧时时伴随着他们,加之民间有七十三岁是老人的一道坎的俗说,便使老人产生了心理暗示,年老体衰加上情绪不稳定,最终导致了高死亡率。到了八十四岁,这种心理暗示再次出现,加上年龄更大,致使死亡率比七十三岁更高。正是因为这种禁忌,民间也就没有73岁和84岁的寿辰。此外,山东民间也有“三十三大拐转”、“人活五十五,阎王数一数”的说法,意为三十三岁、五十五岁也是一道坎。
民间还有“过九不过十”的习俗。如曲阜地区,“庆八十”要在79岁时举行,俗谓“庆九不庆十”,因方音“十”与“死”相近,成为忌讳;而“九”与“久”音同,大吉大利。还有的地方讲究“男不庆九,女不庆十”,给男子做寿,要用整数“十”,称“整寿”,每十岁为“一秩”,也称“一旬”,如六十整寿就称为“六秩”或“六旬”。给女子做寿,则提前一年举行,如59岁时庆祝六十大寿,称为“五秩晋六”。凡是男子不足十,女子不足九的庆寿,一般称为“散寿”、“散生日”。
生日这天,讲究的人家要布置寿堂。寿堂一般设在堂屋,是“寿星”或“寿星婆”敬神祈福求寿并接受众亲友拜贺的场所,一切装饰皆突出喜庆的气氛,以红色为主,到处张灯结彩,处处挂红。在寿堂南墙正中高挂寿星图或金色大“寿”字,或以暗八仙图案组成的一米多长的“寿”字,并充分发挥中国传统书法的优势,将一个繁体“寿”字变化出若干种写法,很多写法组成为一个图案,成为一种吉祥符号,据统计,这类图形有三百多种,成为寿堂中最突出的装饰。南墙两边贴祝福长寿、富贵、健康内容的对联,有的还在上方高悬寿匾。其他墙壁悬挂寿幛寿联。寿星图下方设一香案,上燃一对大红寿烛,寿烛长一尺左右,重约一斤,烛面印有金色“寿”字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吉语。香炉里插寿香,另摆放一把红筷子(数目成双忌单)、几杯酒。案左放置镜子,案右摆设花瓶,寓意平静、平安。香案前放置供桌,桌上供放大盘盛放的寿桃、寿面、寿糕、寿字馒头等,并在其上罩红色“寿”字剪纸。糕点都要尽量摞高,如同寿山。供桌旁摆一把披红椅披的太师椅,供寿星就座之用,并根据寿星的性别摆设在不同方位,一般是男左女右,男寿设于供桌之左,女寿设于供案之右。供桌前的空地上放置两个红色的拜毯,供来宾跪拜祝寿之用。有的还在寿堂的一边或一角放一张较大的桌子,专门陈列客人送来的寿礼。有的地方还在窗户上贴“寿窗花”,堂内摆寿屏。
祝寿之日,老人必食面条,称“寿面”、“长寿面”。主家大摆寿宴招待宾客,称“喝寿酒”,山东各地摆寿宴的时间略有不同。枣庄地区,招待客人“早面晚席”,即早晨吃长寿面,晚上喝长寿酒(也称“喝寿酒”),吃寿宴。也有的中午喝长寿酒。泰安习俗,拜寿仪式完毕即入席。沂蒙地区,第一道菜必上鸡,先把鸡头敬给老寿星,第二道菜上鱼,先由寿星按住鱼头,众人再一起下筷食用。较为完整的寿宴在菜色、菜种、菜名等方面特别讲究。菜数重“九”,即菜的总数要取九或九的倍数,因为“九”在个位数中最大,是阳之极数;且“九”谐音“久”,寓意“天长地久”,是个吉数,借此祝愿老人高寿。寿宴上的很多菜名都暗切三、六、九,如三鲜(仙)兽头、挂炉(六)烤鸭、韭(九)黄鸡丝、罗汉(十八)大会、重阳(九九)寿糕等。有的菜名还用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来命名,借以烘托喜气氛围,如双龙抱柱、瑶池赴会、麻姑献寿、八仙过海、鹿鹤同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
以前有的官绅富户做寿,不仅大摆酒席,还唱堂会,请锣鼓班或戏班,在堂前吹奏寿曲或表演寿戏,增添喜庆气氛。所演戏曲也称“寿戏”或“步堂戏”,戏尾要以大团圆结局,以示吉利。请人唱堂会是为了增加热闹气氛,一般不唱整出大戏,而是京剧、评剧、大鼓的片断,届时子侄后辈、亲戚朋友纷纷来贺,屋子再大,也嫌窄促,这时就在院子里搭起棚子,挂寿幛和寿联。
孔子曾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意思是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是因为父母身体健康高寿而高兴,二是因为父母年龄渐长而担忧,随之父母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命呈现出递减之势。因此很多地方借老人寿诞,替老人向阴间“借寿”、“买寿”:便请巫师或算命先生测算其阳寿是否将尽,如果测定老人的寿数已尽,至孝的子孙或其他近亲自愿出借自己一定年数的阳寿,来延长老人的寿命。借寿由孝子到寺庙向神灵祷告,祈求神灵允许将自己的寿数借给父母,仪式多请巫婆神汉主持,出借人向“保寿娘娘”许愿,发包袱,立文书,写明自愿借给老人阳寿若干年,然后在神像前焚烧文书。如果借寿不成功,老人依然病故,还要举行“还寿”仪式,即祈求神灵将借去的阳寿再还给自己,仪式仍由巫婆神汉主持,写文书,宣布借寿无效,把出借的阳寿如数奉还,并烧掉文书。
六十大寿的当年,有孝心的子女还要开始为长辈做寿衣、修坟墓。
青少年的生日名为“过生日”,又常戏称为“长尾巴”、“扎尾巴根”。以前,富贵之家往往大张旗鼓地给孩子过生日,下帖邀请亲戚朋友、街坊邻居,来宾携贺礼、贺帖前来祝贺,主家大摆酒宴款待,尽显豪华气派之势。多数的一般人家不盛行给孩子过生日,在孩子生日当天不搞特别的庆贺活动,仅仅在生日这天吃顿面条,称“喝长命汤”、“长寿汤”。生日这天,忌喝米汤、粘粥,说是喝了米汤、粘粥要一年糊涂。山东民间俗定过生日这天不打骂孩子,打骂则孩子不长。但沂源县部分地区直到现在,每逢孩子过生日,母亲要用笤帚疙瘩或荆条“揍孩子一顿”,其实是象征性地在孩子身上轻拍几下,以示疼爱,要让孩子牢记母亲十月怀胎、哺育的艰辛与不易,长大后不忘父母的恩德。此外,母亲还要给孩子做点好吃的,或煮几个鸡蛋。鄄城民间儿童过生日,母亲早晨为其煮鸡蛋,从小孩子头顶下滚下来再吃,取长寿之意。潍坊有的地方,除了吃面条,还喝小米饭、吃水饺以示祝贺。
现在城里青少年过生日已经成为风俗。家长预先买好生日蛋糕和生日蜡烛,并买好几样或做几样小礼物,待到孩子生日那天,(为不耽误学业和工作,也可选择生日前后的星期日),带孩子去游一趟公园或参观展览,晚上,家里搞一个小家宴,将准备好的蛋糕放在桌子上,按孩子的岁数点燃相应支数的蜡烛,然后家长向孩子表示祝贺,为他祝福,并交给礼物,孩子把玩礼品,接着孩子自己(也可与家长合作)吹熄蜡烛,最好用一口气吹。吹熄后,由孩子(也可与家长合作)将蛋糕按在场的人数切成若干等份,大家同吃。
也可以在单位或者家庭举办生日晚会。程序是:首先,点燃生日蜡烛,来宾向生日主人祝词,并向他敬酒,生日主人应向来宾致答谢词,其次,众人齐声唱起《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生日主人应在歌声中用一口气把点燃的生日蜡烛全部熄灭,来宾应以掌声来烘托喜庆气氛,接着由主人把生日蜡烛全部熄灭,来宾应以掌声来烘托喜庆气氛,接着由主人把生日蛋糕切成数份,分给在场者每人一份。再次,大家共同表演一些轻松地愉快的节目,生日主人可第一个表演,最后,举行交谊舞会。
7.成年礼仪
古代汉族社会上层阶级中流行的成人礼称冠礼、笄礼。—般认为,它们是由原始氏族社会中“成丁礼”(入社式)发展演变而来的。
古代—般把20岁以前的男孩称为“童子”,平时只把头发剪短,披向两面,叫做“两髦”,或者把头发打成状如一对牛角的小髻,叫“总角”。贵族阶层的男孩到了20岁必须举行“冠礼”,就是将头发梳起,加冠,换上成年服饰,表示他已经成为贵族阶层中的正式成员,从此可以择偶婚配,有义务承担家族的事务,有资格参与祭祀、充当家族的继承人,也有服兵役、担任朝廷官职的责任和义务。
笄礼是古代贵族女子16岁时举行的加笄仪式。《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笄又称簪,是用来束发、安发的长针型发具。
冠礼、笄礼近代已经废止,只在法律上规定了法定的成年年龄。在汉族地区,乡镇姑娘结婚前的“开脸”——将额发和脸庞边的汗毛修去,后来又加上理妆、加钗等内容——古时笄礼痕迹较为明显。但是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中还保留着古老构成年礼俗遗迹,例如拔染牙、穿裙、穿裤、文身等。云南彝族村寨,姑娘年满15岁时,阿妈和女友要为她举行秘密的“换裙礼”。一群十六七岁的女友进来时,所有的局外人都要退出。他们要为这位姑娘扯颜开脸,把独辫梳成双辫,将挂在耳垂上的穿耳线扯下来,换上银光闪闪的新耳坠,再给衣领挂上银牌,最后再把红、白两色的童裙换成黑蓝色的百褶长裙。仪式结束后,姑娘即可逛街、赶场、观看马赛,同男女青年一起对歌、跳舞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