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植物花色苷

書城自編碼: 203322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自然科學生物科學
作者: 李颖畅
國際書號(ISBN): 9787122160232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3-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55/339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64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內容簡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植物花色苷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理化性质、稳定性;花色苷抗氧化作用、辅助降血脂作用、辅助降血糖作用、抗突变及抗肿瘤作用、缓解视疲劳等生理功能,并对花色苷进行了安全毒性学评价。本书内容新颖、实用,可供植物学、食品、化工和医药等有关专业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使用。
目錄
第0章 绪论
0.1 花色苷的化学结构和种类
0.2 花色苷的提取
0.2.1 溶剂萃取法
0.2.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0.2.3 微波辅助提取法
0.2.4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0.2.5 酶提取法
0.2.6 组织培养法
0.3 花色苷的分离纯化
0.3.1 吸附解吸法
0.3.2 膜分离法
0.3.3 酶法
0.3.4 高效液相色谱法
0.4 花色苷的组成和结构分析方法
0.4.1 纸色谱法
0.4.2 紫外?可见光谱法
0.4.3 红外吸收光谱法
0.4.4 质谱法
0.4.5 核磁共振法
0.4.6 水解分析法
0.5 花色苷的定量分析
0.5.1 含有较少或不含干扰物质体系中花色苷总量测定
0.5.2 含有干扰物质体系中花色苷总量的测定
0.5.3 单个花色苷的定量
0.6 花色苷的理化性质和稳定性
0.6.1 花色苷的理化性质
0.6.2 提高花色苷稳定性的方法
0.7 花色苷的生理功能
0.7.1 花色苷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
0.7.2 花色苷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0.7.3 花色苷的抗突变及抗肿瘤作用
0.7.4 改善人眼机能,预防眼疾
0.7.5 减轻肝功能障碍
0.7.6 花色苷抗炎及抗过敏作用
0.7.7 其他生理功能
0.8 花色苷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1章 花色苷的提取
1.1 概述
1.2 溶剂法提取花色苷
1.2.1 溶剂法提取的原理
1.2.2 溶剂法提取的影响因素
1.2.3 溶剂法在花色苷提取方面的应用
1.3 微波辅助提取花色苷
1.3.1 微波萃取原理
1.3.2 微波萃取特点
1.3.3 微波萃取设备
1.3.4 微波萃取过程
1.3.5 微波提取的影响因素
1.3.6 微波技术在花色苷提取方面的应用
1.4 超声波辅助提取花色苷
1.4.1 超声波法的原理
1.4.2 超声波提取特点
1.4.3 超声设备
1.4.4 超声提取过程
1.4.5 超声提取的影响因素
1.4.6 超声波技术在花色苷提取方面的应用
1.5 酶法提取花色苷
1.5.1 酶法提取的原理
1.5.2 酶法提取的特点
1.5.3 酶法提取过程
1.5.4 酶法提取的影响因素
1.5.5 酶法在花色苷提取方面的应用
1.6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1.6.1 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
1.6.2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特点
1.6.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
1.6.4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工艺流程
1.6.5 超临界流体萃取效率的影响因素
1.6.6 超临界萃取技术在花色苷提取上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2章 花色苷的分离纯化
2.1 概述
2.2 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纯化花色苷
2.2.1 大孔吸附树脂的分类和型号
2.2.2 大孔吸附树脂的分离原理
2.2.3 大孔吸附树脂使用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
2.2.4 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装置
2.2.5 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的因素
2.2.6 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花色苷
2.3 色谱法分离纯化花色苷
2.3.1 概述
2.3.2 纸色谱PC法
2.3.3 薄层色谱法
2.3.4 柱色谱法
2.3.5 高效液相色谱法
2.3.6 高速逆流色谱法
2.4 膜分离法
2.4.1 膜分离原理
2.4.2 膜的分类
2.4.3 膜和膜组件
2.4.4 膜污染及其控制
2.4.5 超滤及其特点
2.4.6 膜技术分离花色苷
参考文献
第3章 花色苷分析与结构鉴定
3.1 花色苷的颜色反应
3.2 纸色谱分析法
3.2.1 纸色谱定性分析
3.2.2 纸色谱法在花色苷研究中的应用
3.3 薄层色谱分析法
3.3.1 薄层色谱法定性分析
3.3.2 薄层色谱法定量分析
3.3.3 薄层色谱法在花色苷研究中的应用
3.4 气相色谱法
3.4.1 气相色谱法分离原理
3.4.2 气相色谱法基本部件
3.4.3 气相色谱在花色苷分析中的应用
3.5 高效液相色谱法
3.5.1 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原理
3.5.2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部件
3.5.3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花色苷
3.6 质谱分析法
3.6.1 质谱仪的工作原理
3.6.2 质谱仪的构成
3.7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3.7.1 HPLC?DAD?ESI?MSMS
3.7.2 HPLC?DAD?ESI?MSn
3.7.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在花色苷分析中的应用
3.8 紫外?可见光谱法
3.8.1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3.8.2 紫外及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3.8.3 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
3.8.4 紫外?可见光谱的定性、定量分析
3.8.5 紫外?可见光谱法鉴定花色苷
3.9 红外光谱法
3.9.1 红外光谱的原理
3.9.2 红外光谱的优点
3.9.3 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因素
3.9.4 红外光谱仪
3.9.5 红外光谱的定性、定量分析
3.9.6 红外光谱法鉴定花色苷
3.1 0核磁共振波谱法
3.1 0.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3.1 0.2 核磁共振波谱仪
3.1 0.3 核磁共振波谱法鉴定花色苷
3.1 1花色苷结构鉴定的一般步骤
3.1 2花色苷定量分析
3.1 2.1 总花色苷含量分析
3.1 2.2 单个花色苷的定量
参考文献
第4章 花色苷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
4.1 花色苷的化学结构
4.2 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4.2.1 pH
4.2.2 光照
4.2.3 温度
4.2.4 氧以及过氧化物
4.2.5 酶类
4.2.6 金属离子
4.2.7 亲核以及亲电试剂
4.2.8 糖类以及它们的降解产物
4.3 提高花色苷稳定性的方法
4.3.1 微胶囊技术
4.3.2 辅色作用
参考文献
第5章 花色苷抗氧化作用
5.1 自由基及其形成
5.1.1 自由基的定义
5.1.2 自由基的形成
5.2 氧化伤害
5.2.1 对脂类的伤害
5.2.2 对蛋白质的伤害
5.2.3 对核酸的伤害
5.2.4 对糖类的伤害
5.3 体外抗氧化测定方法
5.3.1 总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5.3.2 对油脂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5.3.3 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5.3.4 还原力的测定
5.3.5 花色苷对H2O2的清除作用
5.4 体内抗氧化实验方法
5.4.1 实验动物
5.4.2 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
5.4.3 实验方法
5.5 花色苷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5.5.1 花色苷体外抗氧化作用
5.5.2 花色苷体内抗氧化作用
5.6 花色苷的抗氧化能力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
5.6.1 花色苷的基本结构决定其抗氧化性质
5.6.2 取代基团对花色苷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6章 花色苷的辅助降血脂作用
6.1 概述
6.1.1 脂类分类与高脂血症的定义
6.1.2 高血脂的危害
6.2 辅助降血脂功能检验方法
6.2.1 动物实验
6.2.2 血脂指标的测定
6.3 花色苷对动物血脂的影响
6.3.1 花色苷对血脂异常动物的影响
6.3.2 花色苷对血脂正常动物的影响
6.4 花色苷降血脂的可能机制
6.4.1 降低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升高血清和肝脏SOD和GSH?Px活性
6.4.2 降低血中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
6.4.3 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
6.4.4 花色苷对心血管疾病和动脉硬化的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章 花色苷的辅助降血糖作用
7.1 概述
7.1.1 血糖及其调节
7.1.2 糖尿病的分类
7.1.3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7.2 降血糖功能检验方法
7.2.1 动物实验
7.2.2 血糖测定
7.3 花色苷的降血糖作用
7.4 花色苷对胰岛素及其受体敏感性和反应性的调节作用
7.4.1 调节胰岛素的分泌
7.4.2 改善受体后因素导致的胰岛素抵抗
参考文献
第8章 花色苷的抗突变及抗肿瘤作用
8.1 概述
8.1.1 肿瘤的定义
8.1.2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8.1.3 影响肿瘤发生的主要因素
8.2 抗致突变与抗化学性致癌实验方法简述
8.2.1 常用的抗致突变实验方法
8.2.2 小鼠皮肤两阶段化学促癌及抑制试验
8.2.3 常用的抗化学致癌实验方法
8.3 花色苷的抗突变及抗肿瘤作用
8.3.1 花色苷的抗突变效应
8.3.2 花色苷在体外的抗肿瘤活性
8.3.3 花色苷在体内的抗肿瘤活性
8.4 花色苷抗突变及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8.4.1 抗氧化作用
8.4.2 抗炎作用
8.4.3 抗血管新生作用
8.4.4 抗侵袭作用
8.4.5 促分化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章 花色苷缓解视疲劳作用
9.1 概述
9.2 缓解视疲劳功能检验方法
9.2.1 受试者纳入标准
9.2.2 受试者排除标准
9.2.3 试验设计及分组要求
9.2.4 受试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9.2.5 观察指标
9.2.6 功效判定标准
9.2.7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9.2.8 结果判定
9.2.9 明视持久度测定方法
9.3 花色苷缓解视疲劳作用
参考文献
第10章 花色苷的安全毒理学评价
10.1 概述
10.1.1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概念
10.1.2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四个阶段
10.2 食品毒理学评价试验内容
10.2.1 急性毒性试验食品毒理学评价试验
10.2.2 鼠伤寒沙门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
10.2.3 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10.2.4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10.3 食品毒理学试验结果的判定
10.3.1 急性毒性试验
10.3.2 遗传毒性试验
10.3.3 短期喂养试验
10.3.4 90d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传统致畸试验
10.3.5 慢性毒性(包括致癌)试验
10.3.6 安全性评价
10.4 花色苷的安全性评价
参考文献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