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国学三部曲·国学探疑

書城自編碼: 203258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古籍集部
作者: 宋定国
國際書號(ISBN): 9787565612893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81/317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9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甲骨文丛书·魏玛共和国:1918~1933
《 甲骨文丛书·魏玛共和国:1918~1933 》

售價:NT$ 879.0
中文版Photoshop数码照片处理全视频实践228例(溢彩版)
《 中文版Photoshop数码照片处理全视频实践228例(溢彩版) 》

售價:NT$ 614.0
一木倒,万物生:树的第二次生命
《 一木倒,万物生:树的第二次生命 》

售價:NT$ 281.0
大乔小乔
《 大乔小乔 》

售價:NT$ 307.0
文化遗产管理规划:场所及其意义
《 文化遗产管理规划:场所及其意义 》

售價:NT$ 458.0
最后的奈良(一部日本土葬风俗消亡史,堪称日本土葬资源抢救工程的“世纪奇书”)
《 最后的奈良(一部日本土葬风俗消亡史,堪称日本土葬资源抢救工程的“世纪奇书”) 》

售價:NT$ 447.0
古籍目录版本校勘文选(平装)
《 古籍目录版本校勘文选(平装) 》

售價:NT$ 406.0
巴比伦怪物:魏玛共和国犯罪鉴证实录(“火与风”丛书)
《 巴比伦怪物:魏玛共和国犯罪鉴证实录(“火与风”丛书) 》

售價:NT$ 458.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56
《 印度生死书——四部奥义书义疏 》
+

NT$ 298
《 国学三部曲·国学览胜 》
+

NT$ 270
《 周易解谜 》
+

NT$ 298
《 国学三部曲·国学纵横 》
+

NT$ 266
《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 》
內容簡介:
宋定国编著的《国学探疑》所提出的一百多个问题,涉及“国学”中的难点、热点,均依据最新的考古发掘材料和翔实的文献,有理有据地进行了探释:或矫正,或修补,或重新厘定;凡有确凿而翔实的资料可以佐证的,则大胆提出,不乏独到见解,而尚缺乏确凿、翔实的资料佐证的,则留作疑案,决不臆测和妄断。
目錄
一“国学”释义
1.“国学”一词何时提出
2.原有释义及其缺陷
3.重新释义“国学”
二“国学”之源
4.为什么要探究“国学”的源头
5.中华文明之源头
三“国学”之萌发
6.探究“国学”萌发的依据
7.探究“国学”萌发须先探究一般文化的萌发
8.物质文化的萌发与人类的起源同步
9.中国物质文化萌发的具体年代尚不能确定
10.物质文化及其萌发
11.形神文化及其萌发
12.一般精神文化与学术文化
13.一般精神文化的萌发
14.“国学”的萌发
四“国学”之源头著作
15.“国学”源头著作至迟形成于殷周之际
16.当列为“国学”之源的主要典籍
17.《易》乃中国学术之总源而绝不止是儒家经典
18.所谓《五经》也都不止是儒家经典
五“国学”:之基本形态
19.“国学”基本形态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0.“国学”基本形态产生的特殊文化环境
21.“诸子百家”是“国学”的基本形态
六诸子百家
22.以往对“诸子百家”之划分欠妥
23.中国古代学术分类的历史性缺陷
24.不宜随意给诸子“定出身”、“划成分”
(一)阴阳家
25.关于阴阳家起源等方面的误解
26.班固未提及阴阳家与医官渊源关系
27.阴阳观念是构成“国学”大厦的基本砖瓦
(二)道家
28.究竟是《道德经》还是《德道经》
29.以前关于道家思想渊源之论述多欠妥
30.道家思想主要源于《易》,《老子》率先涉足“本根”问题
31.首先使“道”升华为哲学基本范畴的是《老子》而非《易传》
32.现在还不能全面评价老子其入其书及其学
33.《列子》一书反映了列御寇的基本思想
34.《庄子》是迄今中国第一个提出“本根”概念的作品
35.对庄子其人其书目前也不宜全面评价
36.“老庄”和“道家”并非一回事
37.道家在养生学方面建树卓越
38.道家非道教,老子也决非“太上老君”
(三)儒家
39.儒家与道家有着师承关系
40.《论语》乃儒学的奠基之作
41.人道主义乃《论语》主旨
42.孟子与孔子学说之根本差异
43.综合创新是《荀子》的突出特点
44.儒家的分化和孔子空担的毁誉
45.儒学非教,孔子也决非教主
(四)墨家
46.墨家是个有着特殊贡献的学派
47.墨子是以人道主义为思想基础的和平主义者
(五)法家
48.对班固就法家起源之概说历代多有非议
49.韩非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理论的发明者和导师
(六)名家
50.惠施和公孙龙为君王等政治家提供了思辨指南
(七)杂家
51.班固关于杂家起源之说似嫌敷衍偏狭
52.“杂家”只能从相对的意义上予以评判
53.胡适关于杂家的说法大错
54.吕不韦实为钱、色、权交易之典范
(八)小说家
55.班固将小说家排斥在“九流”之外欠周
56.“小说”往往比正史更能反映社会现实
(九)诗赋家
57.诗、赋一家,只是体裁和表现手法有别
58.荀子实为赋体文学的奠基者
(十)纵横家
59.遭变用权受命而不受辞的纵横家
60.纵横家之政治家外交家本质
(十一)兵家
61.反战是兵家的首要思想
62.兵家的反战思想基于人本主义
(十二)农家
63.农家的基本思想是以农为本、以农立国
(十三)医家
64.医家和中医学产生于同疾病抗争的实践
65.正确看待“巫医不分”
66.中医学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
67.先秦中医学在分科医疗上的成就
68.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十四)算家
69.中国算学及其代表作远远走在了世界前列
(十五)天文家
70.中国古代天学的辉煌成就
71.独具特色的夏历
72.先秦天文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
(十六)地学家
73.中国古代地学的代表作
(十七)水家
74.中国水学不仅起源很早而且很发达
75.先秦著名水家及水利工程
(十八)堪舆家
76.堪舆(风水)学起源于对居住环境利害关系的探索
77.堪舆家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
(十九)数术家
78.“数术”与“术数”并非一回事
79.宜缜密区分“术数”中的科学和迷信
80.“神秘文化”的面纱终将被一一揭开
(二十)其他学派
81.其他实用学派纷繁复杂
82.如何看待“百家”之说
七“国学”之“流”
83.应在什么意义上区分“国学”之“源”与“流”
(一)“汉承秦制”与“黄老之学”
84.怎样看待“汉承秦制”
85.怎样看待“无为而治”
86.“黄老之学”到底属于什么性质
87.《黄帝四经》真是黄帝的著作吗
88.《淮南子》的性质及其所给予的昭示
89.《白虎通义》是对“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的伸展
(二)《论衡》
90.《论衡》所体现的“国学”方向
91.王充何以能写出《论衡》
(三)佛教
92.佛教到底何时传入中国
93.佛教何以能在中国立足和发展
94.怎样看待佛教的中国化
(四)道教
95.道教产生的缘由
96.老子何以被道教神化
97.不能把“道教”与“道家”混为一谈
98.正确认识道教在“国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99.如何理解鲁迅名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五)玄学
100.玄学“玄”吗
101.玄学何以促成“儒”、“玄”、“佛”、“道”相融达
(六)“佛老”与“儒释道”
102.“佛老”究为何意
103.将“儒、释、道”并提妥帖吗
(七)宋明理学
104.韩愈“道统说”是“君学”发展至高潮的前奏
105.如何看待“道学”
106.宋明理学乃“君学”发展之顶峰
(八)清代朴学
107.应如何看待清代朴学
八科举制度与“国学”
108.科举制度在“国学”发展中的作用
九清末民初的“类百家争鸣”
109.清末民初出的“类百家争鸣”
110.多变的时势造就多变的人格和思想
111.“新文化运动”对“国学”的影响
112.“打倒孔家店”对“国学”的影响
十复兴“国学”
113.“国学”要不要复兴
114.“中华复兴”就是“复兴国学”吗
115.“复兴国学”就是“复兴儒学”吗
116.“复兴国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內容試閱
  一“国学”释义
 1.“国学"一词何时提出
 一般学者都认为,“国学”这一概念是在清末民初提出的。

 这里之所以用“提出”而不用“产生”,是因为就其内容而言,它显然在清末民初之前早就“产生”,并且延续了两千多年。

但就“国学”一词而言,古已有之。《周礼·春官宗伯·乐师》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又日:“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孙诒让1848~1908年在其所著《周礼正义》中指出:“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由此可见,“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此后朝代更替,“国学”的性质和作用也有所变化。

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亦称“白鹿洞国学”、“庐山国子监”、“庐山书堂”等,是后人首次使用“国学”这一概念。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为藏书与讲学之所。宋代书院兴盛,涌现出白鹿、石鼓一说嵩阳、睢阳和岳麓四大书院。由此来看,“庐山国学”实际上是一所既藏书又讲学的“学馆”,亦即后来的“书院”。

在当时的情境下,所藏之书和所讲之学,自然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从宋代四大书院的实际情况来看,也是如此。可见此时“国学”这一概念的使用,与“国医”是一样的。“国医”即国家的医学,“国学”自然亦即国家的学术了。在还没有“西医”、“外学”、“西学”等概念的情况下,这本来是个很好理解和接受的概念,只是当“西医”、“外学”、“西学”出现后,才容易产生歧义而引起争论了。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