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NT$
450.0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45.0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NT$
1800.0
|
編輯推薦: |
《电子商务创世纪》作者5年来采访马云、刘强东、李国庆、彭蕾、陆兆禧、孙彤宇等电商风云人物,本书试图再现13年来波澜壮阔又激动人心的电子商务发展与创新故事。
|
內容簡介: |
《电子商务创世纪》以编年体形式,浓墨重彩地逐年再现了由萌芽至今的中国电子商务的行业变迁与人物浮沉,总结了大量过去电商的教训,揭示了中国未来电商演变的趋势与投资方向。
·电商的一切惨烈、光荣与梦想,都像暮色里的草一样,伴着时光,无声地生长。
·从某种意义上,马云和小二们一样,都是那个突然被蜘蛛咬了一口的平常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拥有超能力的蜘蛛侠。
·据预测:互联网广告营销过千亿超电视,电商2014年成第一金主;
·移动电商占比超10%,移动互联用户超PC,移动相关产品与服务将成电商未来十年最大红利;
·网购额超14000亿,在社会消费占比超5%,未来没有一家零售企业能忽视电子商务
·十年之前,网商还只是一个概念,十年之后,网商已变成一个职业。
|
關於作者: |
陆新之,商业观察家,PE合伙人,亨通堂文化传播机构的创办人之一。他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商业环境转变和解读企业案例。
他曾出版有《王石管理日志》、《王石是怎样炼成的》、《巨商是怎样练成的》、《总裁论道》、《解读郎咸平》、《有钱好好用》、《中国式企业联盟》和《理解今日中国的财经文本》等书。
他还是多个主流媒体栏目的嘉宾——包括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湖南卫视、内蒙古卫视、贵州卫视、山东卫视、腾讯网与中国经济网。他还参与了网络财经剧“拆弹专家”系列的创作,并主演了第四集“股市秘籍”。
|
目錄:
|
前言 没有人看见草生长
楔子 风声前
第一章 狼烟
第二章 大地震
第三章 寒战2001-2002
第四章 黎明之前
第五章 暗算
第六章 危险关系
第七章 风声
第八章 疯狂的石头
第九章 卧虎藏龙
第十章 让子弹飞
第十一章 活着
第十二章 无间道
第十三章 万物生
|
內容試閱:
|
1969年,为了能在爆发核战争时保障通信联络,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资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试验网ARPANET,连接美国四个大学。ARPANET的建成和不断发展标志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纪元。
马云,这是一个日后如雷贯耳的名字,但是在1995年,他还只是一个小人物,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英语很好,脑子很活。为了解决学校退休老师的生活问题,在外面开了一家海博翻译社,赚点小钱。那一年,马云31岁,一直以英语为职业的他终于得到了一次出国的机会。那时候,杭州政府正在修建从杭州通往安徽阜阳的高速公路,美国投资者的资金迟迟不能到位,杭州市政府认为,可能是中间的翻译出了问题,他们希望能派一个英语很好的人到美国去看一看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人,最后确定为马云,他虽然不是政府的工作人员,可是他一直宣传自己是全杭州英语最好的一个人。
到了美国,一切并不顺利,不出所料的是那个所谓的美国投资商只是一个骗子,而后来的经历被马云描述得如同美国黑帮大片一般惊险刺激,甚至出现了投资商将马云软禁起来,而马云连行李也没有拿、孤身脱逃的场面。
马云不会用电脑,在别人的鼓励下,在上面敲了Beer(啤酒),搜索出了德国啤酒、美国啤酒和日本啤酒。然后他又输入了Chinese(中国人),搜索结果是No
Data(没有记录)。尽管在1994年,中国理论上已经连接进了互联网,可是并没有人在网上公布任何关于中国的信息,在当时的互联网世界里,中国是一片荒芜的处女地。
马云想做第一个开垦这片荒地的人,1995年4月,他回到杭州,自己出了7
000元,又找亲戚朋友凑了2万元,创建了一个叫“海博网络”的公司,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但是,这家公司并没有什么影响力,后来马云给它找了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中国黄页”。中国黄页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当然,当时商业模式这个词还没有普及,作为英语老师的马云也并不懂得什么叫商业模式,事实上,在美国的那一次简单的在互联网上关于Beer和Chinese的接触,也并没有带给马云多少互联网的知识,他仅仅是凭借直觉和天生的好口才,就回杭州忽悠了。
1996年,马云第一次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荧幕。《东方时空》栏目组找到了他,为《东方之子》录了一期节目,节目的名字就叫做《书生马云》。镜头一直跟着马云,从杭州来到北京。那时候马云身子很瘦小,脑袋也像后来那么大,头发剪成了当时流行的分头,所以显得他的脑门格外的大。那时候,马云说话的语速就已经飞快,对着摄影机的镜头侃侃而谈的神情也没有初上荧幕的惊慌。这部专题片忠实地记录下了马云在北京推销业务时所面对的一切,接待他的人用狐疑的眼光打量着他,而当他提出要把中国体育的内容放到电脑里面,让全世界了解中国体育的时候,当他扯到即将举办的奥运会的时候,他就被粗暴地打断——而对方没有直接表示对他的不信任,只是用一种典型中国式的语气提到了程序问题,“办事程序上你应该先约,你要不约,我们很难给你满意的答复……”
十几年之后,当我再次提到这期节目的时候,马云的反应是哈哈大笑。“我那时候很帅吧?”他说。
我说:“可是你出去忽悠竟然失败了,真让我没想到。”
他丝毫不以为意地说:“失败的时候多了,现在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
可是,即便上了中央电视台,马云的名字,在那个时候仍然微不足道。1995年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并不是唯一,张树新在同一年来到美国,她的美国之旅没有马云那样跌宕起伏,可是张树新后来所做的一切,比当时的马云影响要大得多——她和她的瀛海威,成为大部分中国人关于互联网的最初记忆。
张树新,女,1963年生于辽宁省抚顺市。
1992年,张树新的父亲身患癌症晚期,家里的经济却十分紧张,那时她的工资一个月才122元钱,这让她很是愧疚。在领导正打算提拔她当处长时,却收到了她的辞职信。在和领导的交流中,她说:“我只挣122块钱,我的价值和价格是不匹配的,我要寻找我的价格和价值匹配的地方。”就这样,张树新下海了。
张树新下海后,成立的第一家公司名叫北京天树策划公司。她做过各种策划,最著名的一次是帮助那时的摇滚天王崔健策划过演唱会义演。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钱还是比较好赚的,做企业策划给她带来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真正帮助她挖到第一桶金的是适时进入到寻呼行业。当时有两个因素帮助她了解到了寻呼业的诱人前景。一是她老公当时也开有一个公司,名叫卧云电子公司,正给寻呼台编程序,从而了解到里面的情况;二是她正帮一些寻呼台做策划和广告,发现这里面存在着暴利。
1996年初,在北京中关村白颐路南端,一块巨型广告牌出现在南来北往的人流的眼前,红白蓝色调的图案上,有这样一句话:“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
500米。”这则看起来很像是路牌的广告——在当时的确很多人把它当成了路标并据说曾经引发交通警察的困惑——指向的的确是一个具体的地点,在这幅广告牌北边1
500米的地方,是瀛海威的互联网科普馆,在里面,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大家如何使用计算机,如何上网冲浪。这里的免费上网体验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学习,尤其是很多大学生,每天早晨都早早地在科普馆的门前排队,等候开门上网。这些人也有幸成为中国的第一代网民,后来不少资深网虫都是在这里开始的电脑扫盲教育。
张树新的瀛海威在普及了互联网的概念之外,还给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种下了两颗果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互联网公司都在不同程度上咀嚼这两颗苦果——理不顺的资本关系和相信“眼球就是生产力”而导致的过分作秀和烧钱的营销手段。
不管怎么说,张树新的瀛海威一鸣惊人之后,中国互联网开始了大发展,新浪、搜狐、网易这三大门户网站先后成立,在张树新之后,王志东、张朝阳和丁磊作为下一任的数字英雄,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北京则毫无争议地成为了互联网的中心,热钱涌入、英雄辈出。
这个时候,马云在杭州也遭遇了一次失败。互联网的普及工作,瀛海威做了,大家一下子都知道了互联网的存在和作用,没有人说他是骗子了,可是他做的事又变成了一块肥肉,谁都想咬一口。结果就是一下子冒出无数的敌人,连朋友也变成了敌人。
杭州电信模仿马云的中国黄页chinapage?com做了一个chinesepage?com,中文名字也叫中国黄页,正规军开始和野八路抢市场,注册成本2万元的马云决定与对方合作,在1996年3月,中国黄页将资产折合成60万人民币,占30%的股份,杭州电信投入140万人民币,占70%的股份。
18个月后,1998年底,马云决定辞职,回杭州自己创业。这18个月的北京创业经历,对于马云来说,收获有两点。一是关于阿里巴巴日后的雏形和架构,经过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练兵,已经基本成型了;二是马云的创业团队得到了锻炼和扩大。他从杭州带到北京的是8个人,而从北京和他一起再次回到杭州的,除了这8个人之外,还有一些在北京新加入的人。这些人构成了日后阿里巴巴的创始团队,一起经历过一次不成功的创业尝试,还愿意聚在一起从零开始,这个团队的凝聚力是十分惊人的。
只不过,折腾了两次的马云,到这个时候,依然默默无闻。尽管后来他拿出了这个时期他与杨致远在长城上的合影,也有他在向李岚清和吴仪、石广生介绍互联网的历史照片,但是那时候,马云在互联网界根本没有名气。
当时更多地和电子商务这个名词连在一起的人,是王峻涛。他起步比马云更晚,可是却赶了个早集,成了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人。
王峻涛在1989年回国,没有赶上美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浪潮,但是这位年轻的计算机专家回国之后,却很快就辞去了工作,选择下海。用那时认识他的人的话说,就是从美国回来后,他的心变野了,收不住了。而20世纪80年代末,也的确是中国社会开始转型,“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开始流传的时候。
相比起马云和张树新,学计算机并且在硅谷做过访问学者的王峻涛,算得上是资深的IT(互联网技术)专业人士,所以当前两位在1995年去美国开了洋荤,石破天惊地发现了互联网这个好东西的时候,王峻涛成为了全福州第一个互联网用户。据说福州刚刚开通互联网服务,王峻涛就兴冲冲地去办理业务,等办完了,才发现自始至终就他一人在“赶潮流”。好奇心起,他在办理大厅一直等到人家即将下班,才看到有个人急匆匆地来办理接入业务,而这个人还是名台商,办理这种业务是工作需要为主,个人爱好次之。
这俩人就成了中国第一对网友,不过,他们初识后交流最多的话题是在哪里才能找到中文网站。
之后,王峻涛就混在网络上,因为福州大街小巷长满了榕树,他给自己起了一个网名叫老榕。
离开海南前,当时的连邦董事长苏启强正式邀请王:你来北京吧,我们建立一个电子商务事业部,你来主持,有什么条件你提。王说,好,没有别的条件,我要4个人,要把连邦的信息系统搬上网络,最重要的是,这个电子商务业务要整合进整个连锁体系的核心。苏说,就这么办,你快点来吧。
王峻涛离开福州,再次进京,而这一次,他将开启一个时代的大门。
第一章 狼烟?1999(节选)
1999年1月,王峻涛来到了当时中国互联网的热土北京,并迅速地在这个藏龙卧虎之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折腾得风生水起。而马云,在北京待了两年之后,终于心灰意冷,决定离开北京,悄然回到自己的故乡杭州。
1998年是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个高峰,而北京就是这座高峰上飘扬的旗帜。可是马云依然决定离开,其中一个原因是,他的这个团队是他从杭州带去北京的,大多数的成员都是杭州人,和外经贸部合作的项目失败之后,他们也都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另一个原因是,马云说:“互联网是一片昏暗的江湖,谁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这时候你可以去找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但很有可能你几年后还得换地方。”
在那个时候,马云的团队基本上每个人的月收入都能过万,如果不跟马云离开北京,那么当时风头最劲的门户网站新浪,还有刚刚进入中国正准备大展宏图的雅虎都愿意接纳这批人,而且工资会比马云开出的更高。可是他们全都拒绝了,他们愿意和马云一起回杭州,进行第三次创业。而在此之前,马云就已经很明白地告诉他们,每个人只有500块钱的工资。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里面,还有些根本不是马云从杭州带出来的,比如师昱峰,他说他就是泡BBS,认识了这群人,在一起玩得不错,在价值观上很认同,合得来。于是在整个团队南下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入伙。
1999年1月,这个团队一起登了一次长城,他们在北京工作了18个月,还是第一次去长城,选择了一个最寒冷的季节。之后在外经贸部边上的一家小饭馆吃了一顿饭,不是为了散伙,只是为了对之前的人生阶段做一次告别,有人哭得一塌糊涂,说不清楚是为什么哭。
1月15号,他们坐火车离开了北京。在杭州湖畔花园马云自己的一套三居室的房子里,18个人的团队坐在地上,开了一个会,第三次创业开始了。
这个新公司的创业资本金是50万元,据说是所有的员工把自己的积蓄凑起来的总和。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悲壮,那个时候,马云一个人也能拿得出这笔钱,他提出所有创业的18个人一起凑钱,是为了让所有的人在一开始都成为公司的股东,有认同感、有归属感,在将来,也能一起分享公司成功的果实。18个人拿出自己愿意出的那一份钱,换来了一张薄薄的纸,那张纸上写明自己拥有这家公司多少的股份。“把这张纸小心收好,在将来它会很值钱,非常值钱。”马云对他们说。
有人信,有人狐疑,不过既然马云这么说,每个人就都把纸叠起来,郑重收好。在那一刻,他们根本不知道那张纸在将来会有多么值钱。
在未来还没有到来之前,这群人在湖畔花园那套三居室的房间里工作,租住在附近的农民房里,实际上很多时候根本就是在办公室里打地铺凑合过一夜,拿到手的工资,真的只有500块。而就在北京的那些互联网企业在拿着风险投资给员工发高额薪水,满大街打广告造势,梦想着眼球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时候,这个网站在1999年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处于一种对外封闭的状态。没有广告,没有宣传,员工们窝在三居室里工作,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一些人到其他网站上去“偷”offer(报价),一些人将这些信息进行审核处理,也就是他们说的“批”offer,然后再发布到网上去。后来,创始人之一的彭蕾还专门写文章回忆过那段日子,她还记得有一位新来的同事不熟悉业务,要求过于苛刻,把他们辛苦“偷”来的一百多个offer都给删掉了,发现之后心痛得不行,急得都快哭起来了。
阿里巴巴就这样在穷困中坚守着。这段时间唯一的收获大概是蔡崇信,他们的CFO(首席财政官)。和这群学历普通的创始人不同的是,蔡崇信是耶鲁法学院的高材生,在纽约当过律师,与阿里巴巴产生关系是因为当时他在一家叫INVESTAB的投资公司担任亚太区一个投资经理的职务。他注意到了阿里巴巴,并亲自前来杭州一探究竟,准备投资。
结果就是他见到了这个团队,见到了马云,听明白了这群人在做的事,于是他决定放弃他香港的工作,投奔阿里巴巴。他在阿里巴巴的工号是21号,他的职务是CFO,专门负责和投资人对话,他的工作主要地点还是在香港,很少能在杭州见到他。蔡崇信的样子清瘦温文,气质非常儒雅,在阿里巴巴工作十几年之后,在外表上看起来他仍然很像一个“外企”的人。
但这个人,带给了阿里巴巴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钱,在合适的时间得到来自合适的人的钱。在1999年结束之前,阿里巴巴得到了第一笔天使基金的投资,总共500万美元,投资者是以高盛为主的一批投资银行。
阿里巴巴最穷困的日子过去了。
1999年6月,一个叫邵亦波的人从哈佛大学毕业。这是他第二次从哈佛大学毕业了,第一次是1995年,他拿到了物理及电子工程双学士,随即进入波士顿咨询公司总部工作,后来又去了麦肯锡咨询公司。在这两家全球最卓著的策略咨询公司工作3年之后,他于1997年又一次回到哈佛大学,攻读MBA(工商管理硕士)课程。这是一份极其华丽的履历,事实上,这个叫邵亦波的人,从他降生那一刻,就开始了华丽的人生历程。他11岁在有150人参赛的首届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竞赛中获金牌奖(全国第三名);在初高中全国数学竞赛中连获特等奖与一等奖,成为中国中学数学竞赛中的明星选手。从小就有神童之称的他高一时谢绝上海交通大学直升的机会,高二跳级直接进入全世界最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是中国以全额奖学金赴哈佛读本科的第一人,甚至在哈佛,他的表现都堪称华丽,他成为应届毕业生中的最高荣誉生。
最要命的是,他还相当英俊。
26岁的天之骄子邵亦波在拿到哈佛大学的MBA学位之后,几乎没有一刻耽搁,就回到了他的老家上海。他带着40万美元的投资、9万美元的负债、他的哈佛同窗后来的创业伙伴谭海音一起回到中国,这块土地吸引他的全部原因就在于互联网所带来的机会。他打算做一个“像eBay一样的网站”。
雷军,1969年生人,湖北人,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毕业。1987年,雷军考上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多年之后,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大学时代:每天早上七点钟去教室占座位,在最好的位置上听课;周六自习到九十点钟,然后去看电影;用两年的时间修完了大学四年的课程。大学里的老师想让雷军帮着做课题,就把自己机房的钥匙给了雷军,最多的时候,他同时拥有三个老师机房的钥匙。他有午睡的习惯,但当他看到有同学不睡午觉看书的时候,因为害怕落后,就把午睡的习惯改掉了。
由于家里并不富裕,还有一个姐姐也在上大学,雷军每月150块钱的生活费是家里月收入的一半,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大二的时候,他上了武汉的电子一条街,背个大包在街上帮别人装软件、修机器。就是在这条街上,雷军认识了王全国,这被他视为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1991年参加工作后,雷军在包里放了一个小笔记本,记录自己每半小时都干了什么。哪怕浪费了半小时,他心里都会觉得难过。他是个工作狂,他认为学会的东西首先是自己的,其次才是公司的。
那年的11月,他的人生出现了一次幸运的转折。在一个计算机展览会上,雷军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求伯君。他用“震撼”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其中一个原因是求伯君穿了一件黑呢子大衣,在他眼里,那就是成功的象征。求伯君在北大南门的全聚德烤鸭店请雷军吃了一顿烤鸭,劝雷军来金山。《经济观察报》记者李晶在她的一篇名为《雷军归来》的文章中,这样总结过雷军的少年和青年时期。
陈年与雷军同岁,俩人的性格却截然不同,生活经历也天差地别。雷军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一帆风顺,是一个典型的好孩子,学习好成绩好所以工作也好。陈年却不是,据他自己后来在半自传体式的小说《归去来》中透露,他是一个被母亲抛弃的非婚生子,从小跟奶奶生活在山西农村,中学以后才到大连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在高考前一年,他被一种突如其来的革命浪漫主义激情点燃,自己跑回了山西老家,在当地的一所中学当了一年的代课英语老师。又因为和女学生闹了一点绯闻,连夜又跑回大连,参加高考,并最终考取了当地的一所大学,校名和专业不详。当然,这都不重要了,因为最后陈年也没有能够顺利从大学毕业,他只拿到了一张肄业证书,然后在他自己跑到北京住在一家小旅馆里的时候,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这样典型的不靠谱的男青年的生活方式,没有妨碍陈年成为一个文青,甚至因为长时间“游荡在社会边缘”让他的性格更加愤世嫉俗。他也做过投机倒把的小生意,蒙过人也被人骗过,他怀抱着当记者的梦想,在报纸杂志上写文章并最终能月入过万的时候,却鄙视当时的微软总经理杜家滨问他“当记者能赚钱吗”,认为有这种想法是一件极其庸俗的事。
2000年4月3日,当当网成立后的第一轮融资顺利完成。这次融资是由IDG、卢森堡剑桥集团和最新加入的软银共同完成的,三家风投一共向当当网投资了800万美元,当当网的估值达到2
000万美元。
这让李国庆自己都大吃一惊。他原本想着刚刚上线半年的当当网的估值能有个三四百万美元就差不多了,而俞渝的心理预期比他高得多,是1
400万美元。李国庆还觉得俞渝的这个估值太不靠谱了,“简直就是欺骗。”可是结果出来,比俞渝的估算还多了600万美元,李国庆觉得脑袋一下子就晕了,伴随而来的是一阵阵的心虚,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对得起这2
000万美元的估值。华尔街的高人们对他说,没关系,尽管吹,反正你是赶不上互联网的发展速度的。
这种论调,让人油然想起几十年前“大跃进”年代流行的一句豪气冲天的壮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在这种攀比心理之下,各行各业争相“放卫星”,出现了一亩地能产上万斤粮食这样的闹剧。2000年的互联网,离这样的疯狂也已经很近了。刚刚成立一两年的公司,几乎一无所有,只有一个看起来很美妙、理论上可以成立的商业模式,就可以成功上市,并且上市之后就会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股价如同坐上火箭一样飙升。在这种情况下,谁还在乎市场环境有没有成熟?谁还在乎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良好?风投都急红了眼,生怕晚一步就挤不进这个市场,赶不上这趟捞钱的东方快车。
风投们急着把钱扔到市场里面去,还急着让创始人们赶紧把钱花出去,把势造起来。李国庆后来回忆说,在拿到800万美元的投资之后,当当网做了一项计划,准备把新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改善客户服务、员工培训、配送系统和升级电子商务的IT基础设施。他们准备在北京建造一个10
000平方米的配送中心,增加国内40个城市的上门送货以及开通中国图书采购网,用B2B的方式建构起连接图书出版商和零售网站之间的桥梁。
这些计划很务实,也很立足长远。不过,李国庆还记得2000年春天某个周末的上午,他还在家里睡觉,IDG的副总裁周全就跑到他家楼下,一个电话把他和俞渝叫到楼下,非常急迫地问他,800万美元,怎么才花了这么点儿?
李国庆又讲了一遍他的计划,这些计划都很长远,不是一下子把钱都撒出去的花法,周全就急了,催着他们说:“赶紧花。你们俩一看就是搞传统企业出身的。你看看其他公司做得多厉害,有的都赞助足球队了,有的都买了机场广告牌了。现在打开知名度最重要,你们赶紧把钱花出去,不然,以后想花都没有机会了。”
李国庆问他,钱要是花完了怎么办?
周全大手一挥:再融3 000万。
既然投资方都这么说了,那就干吧。李国庆和俞渝回去之后,就做了一个800万元的广告投放计划,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公交车站做站牌广告。不过效果实在一般,或许这些广告能带来关注度,但是并没有能够带来李国庆所希望的流量和成交量,于是在花了400万元之后,这个计划被李国庆紧急叫停了。
第二章 大地震?2000(节选)
千禧年终于到来了。
在此之前,人们对于即将到来的21世纪充满了好奇、憧憬还有恐惧。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孩子们,在上小学的时候几乎都写过一篇名为《我们未来的生活》的作文,在几百字的文章中,大家畅想:到了21世纪,中国已经实现了四个现代化,家里的一切全都自动化了,街上的汽车都飞上天了,机器人已经代替了人类在辛苦地工作了……在1999年,大家终于意识到,要在明年就实现这些梦想,似乎已经不太可能了。可是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信息革命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被提起,大家又隐约地觉得,原来那个现代化的生活,真的有可能在21世纪被实现。
为此,人们做好准备了吗?答案是没有。除了兴奋,就是迷茫,还有一些措手不及。最简单的例子,在最开始使用电脑的时候,在某些使用了计算机程序的智能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芯片等中,由于其中的年份只使用两位十进制数来表示,因此当系统进行或涉及跨世纪的日期处理运算时如多个日期之间的计算或比较等,就会出现错误的结果,进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系统功能紊乱甚至崩溃。也就是说,1984会被简单地写成84,在很长的时间里,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问题,直到千禧年即将到来,众人傻了眼,84是指1984,那么2084年该怎么办呢?不说遥远的2084,即将到来的2000年被电脑处理成1900年怎么办?
这就是曾经搞得人心惶惶的“千年虫”,从计算机系统包括个人电脑的BIOS(只读存储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微码到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商用软件和应用系统等,到与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有关的电话程控交换机、银行自动取款机、保安系统、工厂自动化系统等,乃至使用了嵌入式芯片技术的大量的电子电器、机械设备和控制系统等,都有可能受到“千年虫”的攻击。其结果,有可能会导致大面积的海空交通瘫痪、金融和政府服务大受影响,大到空难,小到手机通讯录无法调取……总之,因为人们在过去二三十年里对电脑和信息化的依赖,千年虫可能会把我们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全球的政府为此投入了巨额的资金进行“杀虫”,只是效果如何,不到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没有人能打包票。再加上时不时被人提醒,千禧年的说法源于《新约圣经》中《启示录》的第二十章:“千禧年是基督再度降临,撒旦被打入地狱,而殉道者复活并与基督共同统治千年的许诺,而到了千年的末期,撒旦会再度作乱,但最终归于失败,并接受最后的审判。”这让千禧年除了喜庆的意味之外,还带上了一丝末世情怀。
然而,那一天的晚上,整个星球的上空被烟花点燃,欢庆之后是平静。没有担心中的种种怪现象,平常得就像过去几千年的每一个新年夜一样。
此时,王峻涛的心,也是喜忧参半的。
8848如日中天,显然会成为一只能下金蛋的鸡,赴美上市将会把它从一只鸡变成一头奶牛。然而,为了准备上市,8848陷入了一场空前复杂的股权斗争。
据林军在《十亿美金的教训》中的描述,从1999年5月1日起,以IDG领头的海外投资团体开始了与连邦软件的谈判。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里,谈判异常艰苦,直到1999年7月,双方终于达成了初步的协议,IDG联合其他投资者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出资200万美元参与8848的业务重组。一开始,王峻涛认为这是为了上市这个最终目的而做的一次妥协,他原本是不希望出让股权的,他希望做完这次调整之后,就能够顺利地上市融资。
然而,事情远比他想象的复杂。2000年初,他们去中国证监会询问在海外上市的政策,结果被告知三点:首先必须是外资公司,其次不能违背信息产业部的规定,互联网内容服务不能作为海外上市的主题。最麻烦的是这个外资公司的界定,证监会的意思是,如果公司是一家真正的外国公司,那么它在海外上市就不需要受到红筹指引的限制,也就是说,中方持股不能超过20%。
第三章 深寒?2001~2002(节选)
回到2001年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只能用哀鸿遍野来形容。作为行业风向标之一的《计算机世界》,在2001年3月,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internet有什么问题》的文章,在文章的开头,作者气势恢弘却语气悲观地用一系列排比句表达了自己对当下互联网形势的忧思,他说:“去年年初还在大谈特谈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的一些理论家、科学家、首席评论家从去年年底转而大谈填平中美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界风向转变之快令人咋舌。伴随着理论家填平“鸿沟”的畅想,自命中国Yahoo、中国Amazon、中国eBay的互联网公司一个个销声匿迹,立志成为中国杨致远、中国贝佐斯、中国惠特曼的‘海龟’们赤条条上岸后又只能赤条条退回海里。许许多多仍在试图弥合‘鸿沟’的数字英雄和数字先知依旧前仆后继,遗憾的是,他们甚至不清楚炸药包在哪里。
与网络经济的整体低潮相比,2001年中国B2C的高速发展仍然值得称道,某些区域电子商务开始展现生机,部分B2C网站已经看到了盈利的曙光,传统商业企业对网上销售也开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种种信号中可以看到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和闪光点。
虽然电子商务的环境在不断改善,网民数量在快速增加,并且开始接受网上购物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但2001年的中国电子商务并没有表现出太多令人欣喜之处,不仅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扰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问题,部分曾经领先的电子商务网站甚至不得不面对生存还是死亡的抉择,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也难说比一年前有多大提升。
2001年1月,马云发现,阿里巴巴的账户上只剩下不到1 000万美元。B2C(back to
China)的战略已经确定下来,2000年9月份开的这个战略调整的会议,已经在内部被定义为一次“遵义会议”。这之后,公司每个月的运营费用已经从200万美元迅速缩减到50万美元,即便如此,剩下的钱也只够18个月。这样短暂的喘息机会,对于阿里巴巴来说,生死就在一念之间。
马云决定要开始整改,一边进行大刀阔斧的业务推进,一边进行内部管理的梳理。在这个过程中,从通用电气空降成为阿里巴巴首席运营官的关明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先说业务推进,赚钱成为管理层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当时列在纸面上的存在赚钱可能性的项目有这么几个:网上电子市场、付费会员、网上虚拟主机、在线促销和中国供应商。这几个项目都是当时阿里巴巴正在运营的项目,也是当时所能想到的所有可能与阿里巴巴核心业务相结合的项目。但它们都是纸上的项目,没有人知道到底哪一项真正能够给阿里巴巴带来收入。
2001年9月,马云面对新闻媒体宣布说,这一年结束的时候,阿里巴巴将会赚到一块钱。
一块钱当然不是什么大数目,任何人都能随随便便从口袋里掏出来,甚至有许多人在街角看到这样一枚闪闪发光的硬币,都未必愿意弯腰去把它捡起来。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一块钱的意义就十分重大,它意味着企业进入盈利的正循环。而这在2001年这个凄风苦雨的日子,对于大多数的互联网企业来说,辗转反侧、寤寐求之而不可得。
阿里巴巴做到了,功臣当然是中国供应商,这个产品在2001年进入一个奇迹般的爆发期,会员数急剧增长,马云曾经认为中国供应商能够服务2
000个客户就可以了,但是这个数字很快就被抛到了脑后。
马云和其他员工一起,收拾起电脑、传真机和电话,回家进行了隔离。有意思的是,因为阿里巴巴发现非典病例而被隔离的,还有当时的杭州市长茅临生。
2003年4月30日,杭州市市长茅临生考察了阿里巴巴公司,询问非典发生以后对公司业务的影响,以及在当前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渡过难关。
茅临生在视察的时候说,非典对贸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企业想要摆脱困境,渡过难关,电子商务无疑是首选途径。这一次视察,原本应该对阿里巴巴产生非常正面的效果,因为通过市长的讲话,宣传了电子商务的优势,即可以通过网络完成远距离交易,在有大规模传染性疾病发生的时候,电子商务可以起到帮助贸易正常进行的作用。
市长被隔离了,不过事实证明他说的话是正确的。阿里巴巴的业绩在整个非典期间不但没有因为全公司被隔离而下降,反而有了相当明显的增长,很显然,在这个时候,电子商务成了一种最“安全”的商务方式。根据阿里巴巴的数据统计,在非典时期,阿里巴巴的会员中有42%通过阿里巴巴网站达成交易,有86%的会员认为电子商务对企业未来发展越来越重要,有超过一半的会员认为非典对企业的影响很小,业务持平或上升。
与这种趋势相适应的是,阿里巴巴网站各方面的业务指标在非典时期有了加速增长,从2003年3月份开始,阿里巴巴每天新增供求商机数保持在9
000条,4月中旬达到12 000条,5月初达到15 000条,比2001年和2002年长期保持的平均每天3
000条增长了3~5倍。
过去几年里,业内人士一直在说,电子商务迟早会有一个爆炸式的增长点,只是谁也没有想到,非典这场浩大的灾难,给这个行业带来了福音。
马云说,从表面看,是非典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实际上真正的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电子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网上诚信体系的日益完善,这些都为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非典只不过加速了实现的过程。
不管怎么说,非典不仅是引爆点,而且是一个极其“幸运”的引爆点。在这个时间里诞生的两家公司,都注定要在不久的将来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在北京,是那个还在被人黑首页的京东商城;在杭州,是马云在3月份从公司抽调出10个人,回到阿里巴巴的“革命圣地”湖畔花园进行秘密开发的一个小组,这个小组决心要做一个像易趣那样的网站,向已经被易趣占据了90%市场份额的C2C市场发起冲击。这个小组最后做出了一个网站,它的名字叫淘宝网。
eBay易趣自己也知道对接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用户不适应的问题,他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用户尽快地了解和适应新的交易环境,他们说,真正想做生意的用户也会努力去适应新平台的。然而,他们不能否认的一个问题是,从平台对接的那一天开始,eBay易趣的网站就显得非常不稳定,问题显然出现在eBay的技术后台,而这实际上是比前端的用户界面难以适应更加严重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经过了几个月的时间也没有得到解决。
这导致了整个2004年的下半年,eBay易趣的用户体验都不太好,老用户觉得新平台很难适应,新用户觉得这个网站不稳定,登录都有点困难。
而淘宝在这个时候推出了“蚂蚁搬家”的活动,吸引易趣的用户快捷搬家到淘宝网去安家落户。
媒体已经敏锐地注意到了易趣和淘宝之间的这场激烈交锋。从年中开始,国内媒体纷纷开始以这场混战为主题大做文章,“易趣与淘宝对决:年轻新锐与老兵新传”、“C2C市场上演龙虎斗”、“淘宝迅速在易趣嘴里虎口夺食”……我们可以把这个看做是淘宝的一次公关战,在整个2004年,马云一直以一种挑战者的姿态出现,他承认自己新生、弱小,却一再用自己的方式挑战市场领导者。这在营销策略上是一种经典的跟随策略,以市场第二的身份定位,容易给人造成诸如勇于创新、更加新锐、更重视客户等印象。
马云把淘宝对易趣的这场战争称为“蚂蚁对大象的挑战”,他甚至把淘宝的吉祥物定为蚂蚁,称自己是蚂蚁雄兵。不过,正如我们所熟知的那个马云一样,低调不是他的气质,做市场第二不是他的目的,只是他的手段。在示弱了一年之后,2004年12月25日,在交大安泰管理论坛,马云放言,淘宝网对最大竞争对手eBay易趣的反击已进入一个月倒计时。
在那次论坛上,马云宣称,eBay曾说要用18个月灭了淘宝,现在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eBay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对手,但它在中国有一些致命的弱点,“我再给它一个月的时间,到时候淘宝就将针对eBay中国的致命弱点发动反击”。
对于为什么会出现当时的状态,马云总结说,跨国公司对中国本土竞争对手的态度往往会经历四个阶段,第一“看不到”,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跟不上”。他解释,跨国公司从看不到对手的存在到看不起对手,随后,中国公司将让他们困惑以至震惊。
从这番言论,我们就可以知道,说完这番话之后,马云并不期待在2005年会遭遇eBay易趣的“帝国反击战”。这个庞然的大象,可能不知道怎么在中国的市场上踩死一只小蚂蚁,而蚂蚁却已经盘算了很多种方式,期待来年给这个庞然大物以致命一击。
第四章 黎明之前?2003(节选)
没有人能想到,2003年的春天,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开始。
灾难的种子在2002年的年底就被埋下了。
2002年11月16日,在广东佛山发现了第一起病例,病人出现一系列类似肺炎的症状,却因为没有先例,而被含糊地称为非典型性肺炎,简称非典,英文名称叫做SARS。之后的三四个月时间里,这种疾病在粤港两地开始蔓延,整个华南地区陷入恐慌。居住在广州和深圳的人们还记得,他们能收看到香港的电视节目,而香港的新闻则每天不断地更新入院人数——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不断增加的死亡人数让人们意识到,这种新的疾病在当下似乎并没有很好的医学手段能够救治。一时之间,谣言四起,各种民间土方不胫而走,醋和板蓝根这两种传说能够预防非典的东西被炒到了天价。
非典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染,这让大家觉得,只有待在家里才是最安全的。然而,它还是蔓延开来了,到2003年4月21日20时止我国已有确诊病例2
158例,疑似病例918例,24个省市区发现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这个令人恐惧的传染病还在全球迅速蔓延,截至4月21日,美国、新加坡、加拿大等27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总计4
060例病例。
这会不会是一场灭顶之灾?
2003年的时候,没有人知道答案。
在中关村卖光磁耗材的刘强东,感到了一种“森森的绝望”,中关村这个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转眼之间,不堵车了,上下电梯没人挤了,同时也意味着,没人来买东西了。
2003年春天,刘强东被迫上网了。当然,他以前也会使用互联网,不过在他的心目中,“互联网就是一勾搭小妹妹”的地方,没什么正经的用处。非典让所有人都宅在家里的时候,他也不得不尝试和一些垂直网站合作,在论坛上继续卖他的IT硬件产品。几次合作下来,效果不错,刘强东就一拍脑袋,原来互联网不是一个那么不靠谱的地方,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与其跟人合作,不如自己做个论坛吧。
这个论坛,后来发展成为京东商城。
刘强东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是一个爱赚钱的人,这个爱好从他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上大学那一天就开始了。他是江苏宿迁市宿豫区人,据他自己说,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在运河上跑船的,虽然是辛苦的活儿,却也是自己当老板。所以他的父母在改革开放之后,以最快的速度承包了一条船,重新当起了老板,他说,他的商业启蒙教育就来自于此。当然,我们不能指望以船谋生的父母能够传授给他多么深奥的道理,说来说去无非就是两点,诚信和专注。因此,在刘强东骨子里有一种要自己当老板的淳朴信念。刘强东从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个时候起,就开始了一种和那个年代、那所名校气质不相符的折腾。他抄信封赚钱,他自学编程赚钱,他推销书籍赚钱,其狂热的程度让别人忍不住问他:“你就这么缺钱吗?”
2003“不是缺钱,就是不愿意向家里要钱。”他对我这样说。中国的家庭观念,一直到现在还是很传统和保守的,孩子永远是孩子,不要说读书的时候向家人要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便是毕了业,上了班,结婚娶媳妇,向父母要钱买房子,也仍然是最典型的人生道路。可是18岁的刘强东看了《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文章,说美国的年轻人从上大学开始就独立生活,不再依靠父母,他决定也要这样做。到北京来的火车上,他怀里揣的500块钱,就是最后一笔来自他父母的钱。
从此刘强东再没有向父母要过钱。为了赚钱,大一的时候他给人抄信封,一个信封3分钱,宿舍熄了灯就在楼道里抄;大二时正赶上中国进行第一次财务制度改革,他就去各大单位推销《中国新财务指南》这样的书籍,有60%的利润,一个暑假赚了5
000块,解决了一年的生活费和学费;大三,他学会了编程,就替人编程赚钱。
网站建立之初,没有轰轰烈烈的融资,没有动听的商业故事,没有资本大佬们在背后的推波助澜,倒是有两个很乌龙的故事。刘强东说:“当时我们没有人懂电子商务,也没有人懂互联网,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比方说,有网站就要有服务器,可是一开始这个问题就让我们很摸不着头脑。当时公司上下几十号人没有一个知道怎么搞服务器,大家找了半天终于发现,原来前台的电脑性能最好,就把它当成服务器,实际就是台式机再加上块硬盘而已。然后做了一个简单的论坛的架构,就上线了。”
没想到这个论坛第二天就被人攻破了,首页一打开就是一行鲜红的大字:京东的网管是白痴!刘强东在来公司的路上听说了这事,吓得脸都白了。赶紧找技术人员搞定,忙了一天好不容易恢复了。第二天打开首页一看,还是一行鲜红的大字:京东的网管还是白痴!这件事让刚刚“触网”的刘强东倍感耻辱,不惜花“巨资”在外面寻找技术强大的网管。
根据阿里巴巴的数据统计,在非典时期,阿里巴巴的会员中有42%通过阿里巴巴网站达成交易,有86%的会员认为电子商务对企业未来发展越来越重要,有超过一半的会员认为非典对企业的影响很小,业务持平或上升。
与这种趋势相适应的是,阿里巴巴网站各方面的业务指标在非典时期有了加速增长,从2003年3月份开始,阿里巴巴每天新增供求商机数保持在9
000条,4月中旬达到12 000条,5月初达到15 000条,比2001年和2002年长期保持的平均每天3
000条增长了3~5倍。
过去几年里,业内人士一直在说,电子商务迟早会有一个爆炸式的增长点,只是谁也没有想到,非典这场浩大的灾难,给这个行业带来了福音。
马云说,从表面看,是非典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实际上真正的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电子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网上诚信体系的日益完善,这些都为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非典只不过加速了实现的过程。
不管怎么说,非典不仅是引爆点,而且是一个极其“幸运”的引爆点。在这个时间里诞生的两家公司,都注定要在不久的将来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在北京,是那个还在被人黑首页的京东商城;在杭州,是马云在3月份从公司抽调出10个人,回到阿里巴巴的“革命圣地”湖畔花园进行秘密开发的一个小组,这个小组决心要做一个像易趣那样的网站,向已经被易趣占据了90%市场份额的C2C市场发起冲击。这个小组最后做出了一个网站,它的名字叫淘宝网。
做C2C网站的念头,来自于马云的一次旅行。2003年初,马云带着几个同事去日本东京考察,因为2002年底,中国的短信市场和网络游戏市场突然开始爆发,马云在想,是不是需要去那两个行业尝试一下。到了东京之后,马云却突如其来地沉浸在另外一个想法里:电子商务是没有边界的!eBay和阿里巴巴是一样的!他说这句话不是空想,因为那个时候的eBay已经有很明显的特征,除了个人卖家之外,有许多卖家已经在这个平台上成长为商家,同时也有许多商家直接在eBay上进行采购,这不就是B2B吗?
马云被这个念头抓住了,在东京的街上和同事讲得手舞足蹈的,一连讲了三天。然后就到了回国的时候,从酒店退了房,车子已经往机场去了,马云接到孙正义的电话,说想和他谈谈。马云说,下次吧,都在路上了。可是孙正义却特别坚持,于是他退了机票,回到孙正义的办公室。
孙正义见到马云,说的第一句话是:知道吗?eBay和你们是一样的。
回到杭州,马云立刻就组织了一个10个人的团队在湖畔花园秘密进行研发。这10个人中,领衔的是孙彤宇,曾经的创业十八罗汉之一,还有师昱峰、金媛影,都是最早的创业团队成员。马云对这些人的选择标准就是业务过硬、又红又专,不是这样的人不会同意两眼一抹黑就被马云发配去干这个秘密工作,而且是事先声明了未来没有保障的那一种。
2003年4月10日,这个团队开始了秘密的开发,2003年5月20日网站开始上线试运行,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中间还遭遇了非典的袭击。幸运的是,这些人本来就是被关在湖畔花园进行秘密开发,所以阿里巴巴全公司被隔离的事件对他们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唯一遗憾的是,网站上线的时候马云他们还处在隔离的状态中,没有办法参与庆祝。
这个叫淘宝的站点很快引起了阿里巴巴员工的注意,因为它的开发思路和阿里巴巴很像,尽管这是一个典型的C2C网站,有着出价竞拍等功能,但是熟悉阿里巴巴的人还是很容易看出两者之间的相似性。这引起了公司内部的一些议论,还有人把这件事汇报给了高层,希望能够引起高层的注意。高层方面异常的缄默,还有办公室里消失的同事,还有这个叫淘宝的网站上那个给自己取了金庸名字的小二(淘宝客服的昵称),让阿里巴巴的员工仿佛知道了些什么,议论的声音渐渐地小了下去。
卓越网成立也有3年的时间了,做到了国内音像零售第一、图书零售前五名,实现了毛利率30%的目标。每年收入增长超过170%,2003年的第二季度实现了盈利,这一切能呈现出来的数字,加上2003年春天这场疫情对于电子商务显而易见的促进作用,让卓越网在表面上看起来很美。
可是陈年说,那是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危机,整个人都很焦虑,因为绝望。他的绝望是因为账上没有钱,大概只有一百几十万,维持公司日常运营开销都有点紧紧巴巴。而供货商每天坐在他的办公室门口等着要钱,陈年曾经是个文人,喜欢读书,也喜欢和文化人交朋友,卓越网的供货商就是出版社和民营的出版公司,这些人原本都是他的朋友。可是,因为卓越网的利益关系,他只能“赖账”,陈年说:“我知道他们很讨厌我,我把折扣压到很低,三五折,四折,供应商基本都快没有利润空间了,而且还赖账不结钱,我也没法给他们结钱。后来他们成立了一个反陈年联盟,说大家要团结起来对抗陈年,不给卓越网供货了。”
领头的那家书商和陈年的关系很好,叫新经典,后来陈年自己的书还是找这家公司做的,但是陈年为了瓦解他们的联盟,只能又硬着头皮从内部各个击破,找人私下勾兑,说我可以提高你的折扣,别人三五折,你四折就行。
反陈年联盟轻而易举地瓦解了,可见书商们也实在是底气不足,迫于生存压力只能屈服于蝇头小利。但是,这些都是杯水车薪,靠拖欠供货商的货款,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卓越网窘迫的境况。
这时候,天上掉下来一块馅饼,陈年突然接到老虎基金的电话,问,你们要不要钱?
他说,我听到这句话,整个人都傻了。在他最缺钱,想钱都快想疯了的时候,竟然有人,而且是国外的资本,自己跑上门来问,你们要不要钱?这已经不能用口渴的人遇到甘泉,瞌睡的人见到枕头来形容,简直就是救星啊!
卓越网迫不及待地接受了老虎基金5 200万人民币的投资,这是卓越网自金山软件和联想投资共同投资2
000万人民币创立以来的第二次融资。当然,在2003年9月,宣布这条消息的时候,卓越网方面把新闻稿写得冠冕堂皇,一方面宣称之所以选择老虎基金是因为老虎基金的背景为卓越网打开了一扇看得见美国的大门,另一方面又宣称老虎基金原本准备投入更多资金,而金山软件和联想投资经过协商之后,只能接受5
200万人民币的数额。当时的卓越网总裁林水星还表示,在9月中旬就已经到位的资金将主要用于进一步加强卓越网品牌推广、加强市场营销和区域拓展以及加强升级电子商务的IT基本设施等方面。
而我们能看到最直接的动作是,卓越网拿到投资之后,立刻宣布拿出500万回馈客户,开始大规模的促销活动,把运费降低到一元钱并且加大了打折的力度。
陈年在多年以后,很遗憾地说,他们比我们更早地看到了春天。
不过,他也没有否认,老虎基金把他们都给救了。他不敢想象,如果那时候没有从天上掉下这么一个“冤大头”,他们这些B2C网站,凭自己的力量会不会扛不过去。有一个结果他很确定,“如果当当和卓越网在2003年都死掉了,中国的B2C会倒退很多很多年”。陈年说:“市场会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消化,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人敢再进入这个市场。”
现在,冬天过去了。各个企业都加足了汽油,准备迎接火力全开的下一年。
第五章 暗算?2004(节选)
2004年4月14日,eBay总裁惠特曼来到中国,中国的媒体对这位女CEO
的到来表现得非常兴奋,有媒体用“惠特曼中国布道”这样的标题来为惠特曼的中国之行定义。是啊,她代表着西方那个巨无霸一般的跨国公司eBay,电子商务界最高山仰止的那座高峰,而中国的业界同仁们,刚刚在前一年依靠从西方来的资本缓过一口气,解决了生存大难题,除了洗耳恭听和被布道之外,还能有别的选择吗?
惠特曼当然不是到中国来旅行的,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上一年刚刚收购的易趣,更重要的是,来视察中国这个她最看重的潜在市场。她的中国之行表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eBay将继续投资培育中国电子商务的未来”。让中国“被布道”的同行们非常兴奋的是,惠特曼说,她认为到2007年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将是全球平均速度的四倍,随着本地贸易以及海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未来的10到15年间,中国将成为eBay全球最大的市场。而基于这个判断,惠特曼计划用3年到5年的时间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里建立起自己的地位,因为中国将成为eBay公司仅次于美国之后的第二大投资市场,而她将为此在中国市场投入巨大的资金。
然而在这个时候,惠特曼所要面对的中国C2C市场,和她一年前信心满满大举进入中国时已经不一样了。
首先是竞争对手不合时宜的出现。在eBay试探性收购易趣33%股份的时候,这个市场还是易趣一家独大,其余竞争对手已经奄奄一息了。然而在eBay买下易趣剩余全部股份的时候,淘宝出现了。然后,在惠特曼访华的前一天,2004年4月13日,雅虎和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宣布合作成立C2C电子商务平台一拍网。雅虎和新浪之间将针对网络拍卖行业进行合作的风声,从2004年初就开始风传了,而雅虎和新浪也并没有遮遮掩掩,还时不时以“为新网站征名”这样的手段来为网站做打前站的宣传。直到一拍网正式面世,杨致远和当时的新浪网总裁汪延俩人双手一拍,两大门户在中国市场的电子商务之旅正式启动。雅虎CEO特瑞?塞梅尔在中国向记者表示:“中国无疑处于雅虎下一批可能和应该积极拓展的市场名单的前列。”他还称:“雅虎还会推出一些新东西。”
这场新闻发布会邀请了如赵薇这样的演艺明星参加,并且在现场拍卖了许多明星的藏品,噱头很足,不过似乎也仅止于此了。后来我们可以看到,一拍网在中国市场上试探意味很浓,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塞梅尔所说的新东西,我们迟迟没有机会看到。无论是新浪还是雅虎,在这个网站上的投入都不算太多。
年初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三国鼎立的局面并没有出现,易趣的主要对手还是淘宝。
作为一个挑战者,淘宝在一开始就表现出与易趣的极大不同,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是,淘宝执行的是免费的策略,而易趣在2002年宣布开始执行收费策略。易趣当时的收费模式分为两部分,都是针对卖家的:一部分是登录费,每件售卖的商品登录一次是1元到8元不等,另一部分是交易费,按交易额的0?25%至2%收取。面对淘宝大张旗鼓的宣传免费策略,至少到2004年下半年,邵亦波仍然在媒体上坚持称“收费是我们的优势”。他说收费是为市场好,“只有收费,卖家才会真正认真地处理自己登录到网上的物品,着眼于提高成交率。收费后,卖家不会随意开价,不会把卖不掉的东西长期挂在网上,同时,买家才不会面对一个充斥着各种无效商品的市场。收费之后,易趣的成交额和成交率都大大上升了。”
同时邵亦波也坚持认为易趣选择收费的时间点事对的,“为了进入这个良性循环,易趣用了两年多的免费期培育足够的人气”。至于免费的淘宝,邵亦波说,他们不收费是因为淘宝还没有能力收费。
马云显然不会同意邵亦波的看法。事实上,淘宝方面的论调是,首先,易趣过早的收费拖慢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脚步,其次易趣的策略给了竞争对手——淘宝很大的机会。“你以为你的客户对你很忠实吗?事实上你的60%的客户都是为竞争对手准备的。”
事实上,我们也的确看到,淘宝的免费策略在市场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吸引了大量的易趣卖家在淘宝上开了店,卖家的心态是,反正免费,不妨试试。更重要的是,免费的策略让更多希望在网店的道路上有所尝试的新用户选择了淘宝而不是易趣,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对于价格敏感的不仅仅是买家,更多的是卖家。在不知道这个小生意的前景究竟如何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选择成本更小的一种方式来进行尝试。
免费,让淘宝在吸引新用户上的脚步明显比易趣更快。淘宝的用户量增长非常明显。2003年8月,淘宝网诞生不过百日,已经拥有会员50
147人,上网展示商品9万件,日浏览量155万,每日新增商品7 000多件,每天新增会员2
500人。淘宝网还有针对性地宣布,前10万名经过身份认证并且在淘宝上有过一次买卖经历的会员,将享受3年之内不收取交易服务费的优惠。
这样,到2004年3月,互联网监测网站Alexa监测数据显示,淘宝网网民的覆盖率居全国第一。同时,根据互联网实验室发布的个人交易网站增长幅度,淘宝网以768%的高增长率遥遥领先国内其他网站。
到2004年7月7日,淘宝网宣布自己已经成为国内C2C市场的领军企业,有效在线商品数量达到近200万件,另外据Alexa的排名显示,淘宝网在全球已经排在第18位。此时,淘宝不仅宣布将免费继续进行下去,还呼吁同行在中国也实行全面免费的措施。
这样的成绩和这样高调的呼吁,是一件让eBay易趣感到尴尬的事。尤其是面对淘宝的强势崛起,eBay易趣并非无动于衷,采取不作为的方式。除了免费这个策略之外,暂时来说,不管邵亦波是真心认为在当时的中国电子商务环境执行收费策略是明智之举,还是说他仅仅是嘴硬,反正易趣得继续把这套策略执行下去。eBay在全球都执行的这个策略,在中国市场很难因为一个对手的崛起就轻易改弦更张。除此之外,eBay很重视这个对手,他们的确想过要不遗余力地把这个竞争对手消灭在萌芽状态。
eBay拥有的是强大的品牌和丰厚的资金,或许不论是惠特曼还是邵亦波,在一开始都太过自信了,他们似乎相信依靠金钱的力量,依靠围追堵截,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当时担任淘宝网总经理的是孙彤宇,曾经伴随马云两度创业的元老。他曾经对我说起过阿里巴巴创业时候的艰辛,一分钱都要掰成两个用,等到淘宝创业的时候,阿里巴巴1亿元大手笔的投入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富家子创业”的感觉。
我问他是不是感觉比阿里巴巴的时候顺利很多?因为有钱总是好办事。
他说不是,在他印象中最深刻的感受是在淘宝网创立初期,铆足了劲要花钱,可几个月下来却只花掉了50万。因为有钱没有地方花,花不出去的痛苦,对于孙彤宇来说算得上是一种新鲜的感受。
原因在于eBay易趣。eBay在和几个大的门户网站签订年度广告投放合同的时候都附加了一个排他协议,不能接受同类网站的广告。eBay易趣方面的解释是这些都是正常的商业安排,不过在孙彤宇他们看来,这是eBay他们有意识的竞争行为,因为eBay当年就是凭借在AOL上6个月700万的巨额广告投放才使得流量一下子提升了30%。因为他们太知道对于一个新网站来说曝光率意味着什么,所以有意识地在签署合同的时候增加了排他协议,给准备大干快上的新生儿淘宝当头一棒。
从这个时候开始,淘宝开始了一场后来被他们内部称之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转移。用马云的话说,就是eBay控制了互联网上的城市,让几大门户网站、知名网站的大门向淘宝关闭了,但是互联网还是有广阔的农村的,马云大手一挥说,到农村去吧,在那里我们可以大有作为。
互联网上的农村,指的是一些垂直网站、论坛和个人网站。当时互联网上的小站点已经有了站长联盟,只要和盟主谈判,就可以拿下一批站点的广告投放,数量多了之后,就会有影响力大的网站开始让步。这种投放方式的效果出人意料的好,甚至在淘宝内部出现一种论调,既然这样,我们就在农村待着吧。
不过,随着淘宝的成长,互联网的城市也就开始主动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在eBay年度合约中止之后,这些门户网站不再愿意接受那样严格的排他性合约。在他们前一次签下这些合约的时候,C2C市场明显只有一家独大,其他的网站要不就是苟延残喘,要不就是有心无力,谁也不知道所谓的同类竞争网站有没有可能在门户网站上做投放,所以他们签得毫不犹豫。当淘宝在互联网的农村遍地开花地投放广告的时候,门户网站绝不可能再放过这个金主了。
在垂直网站和个人网站上做大规模的投放,淘宝可能是第一家,而这在将来会给后来者许多启示。至于淘宝,在一开始显示了自己在营销推广上的冒险性格之后,又走出了更加冒险的一招,用弹窗广告。
弹窗广告在当时已经被定义为流氓软件,依靠木马程序刺穿Windows系统,给用户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这是一种毁誉参半的广告模式。但是在2004年下半年,弹窗广告给淘宝的流量带来了不小的提升。至于指责,马云用他一贯的态度表示没有压力,在那个时候,生存是第一位的,他说。
同一时刻,易趣在有条不紊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
一方面,易趣在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态势到处打广告。这是eBay易趣进行的一次最大规模的烧钱行动,客观上起了一定的阻击淘宝的作用。
其次,2003年5月13日,易趣终于公布了它的取消买家设限的计划,这一举措一推出,不但没有吸引到人气,反而让它的卖家重重受损,据淘宝统计,当天淘宝网的在线人数达到了50万,甚至出现了服务器宕机的现象。
最后,2004年7月22日,易趣网正式启用新的品牌标识——eBay易趣,表明易趣这个中国电子商务的旗舰网站与国际电子商务品牌eBay建立了更密切的合作关系。之后,在2004年9月17日,eBay易趣宣布将与eBay的国际平台进行正式对接。按照eBay易趣官方的解释,该平台的对接将使得eBay易趣会员参与到全球交易的大环境中去,将有更多的国际买家与eBay易趣会员发生交易。而选择9月17日这样的日子,则表现出eBay易趣讨好用户的态度,因为在网络上,人们在提到易趣的时候,常常会用17来代替,因为这两个阿拉伯数字的谐音正是易趣。917,则意味着永远的易趣。
成长于中国的网站易趣,虽然从概念到模式,一开始都在尽力地模仿eBay,但两者毕竟不同。这一次平台对接举动,目的在于将易趣升级成为eBay国际平台的一部分,同时也就意味着整个平台从页面形式、交易程序、信用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向eBay网站转型,转型的幅度有点大,导致众多多年的老客户一时之间难以适应。
9月27日,也就是平台对接10天以后,eBay易趣的平台上开始出现用户大规模外逃的现象,一些用户甚至在论坛里喊出了“还我易趣平台”的口号,发起了一场“易趣卖家自救会”的运动,动员大家集体出走。在2004年,易趣的客户流失事件,这已经是第二起了,第一次是之前不久易趣突然宣布取消对买家身份的认证限制,导致用户流失。
到现在,当一切已经事过境迁,我们会禁不住怀疑,这样大规模的用户流失现象,在论坛里用户发出这样有煽动性的反对易趣政策的言论,是不是有淘宝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力量。至少,淘宝是看到了易趣对接国际平台这件事,对于正在处于上升期的淘宝而言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eBay易趣自己也知道对接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用户不适应的问题,他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用户尽快地了解和适应新的交易环境,他们说,真正想做生意的用户也会努力去适应新平台的。然而,他们不能否认的一个问题是,从平台对接的那一天开始,eBay易趣的网站就显得非常不稳定,问题显然出现在eBay的技术后台,而这实际上是比前端的用户界面难以适应更加严重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经过了几个月的时间也没有得到解决。
这导致了整个2004年的下半年,eBay易趣的用户体验都不太好,老用户觉得新平台很难适应,新用户觉得这个网站不稳定,登录都有点困难。
而淘宝在这个时候推出了“蚂蚁搬家”的活动,吸引易趣的用户快捷搬家到淘宝网去安家落户。
媒体已经敏锐地注意到了易趣和淘宝之间的这场激烈交锋。从年中开始,国内媒体纷纷开始以这场混战为主题大做文章,“易趣与淘宝对决:年轻新锐与老兵新传”、“C2C市场上演龙虎斗”、“淘宝迅速在易趣嘴里虎口夺食”……我们可以把这个看做是淘宝的一次公关战,在整个2004年,马云一直以一种挑战者的姿态出现,他承认自己新生、弱小,却一再用自己的方式挑战市场领导者。这在营销策略上是一种经典的跟随策略,以市场第二的身份定位,容易给人造成诸如勇于创新、更加新锐、更重视客户等印象。
马云把淘宝对易趣的这场战争称为“蚂蚁对大象的挑战”,他甚至把淘宝的吉祥物定为蚂蚁,称自己是蚂蚁雄兵。不过,正如我们所熟知的那个马云一样,低调不是他的气质,做市场第二不是他的目的,只是他的手段。在示弱了一年之后,2004年12月25日,在交大安泰管理论坛,马云放言,淘宝网对最大竞争对手eBay易趣的反击已进入一个月倒计时。
在那次论坛上,马云宣称,eBay曾说要用18个月灭了淘宝,现在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eBay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对手,但它在中国有一些致命的弱点,“我再给它一个月的时间,到时候淘宝就将针对eBay中国的致命弱点发动反击”。
对于为什么会出现当时的状态,马云总结说,跨国公司对中国本土竞争对手的态度往往会经历四个阶段,第一“看不到”,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跟不上”。他解释,跨国公司从看不到对手的存在到看不起对手,随后,中国公司将让他们困惑以至震惊。
从这番言论,我们就可以知道,说完这番话之后,马云并不期待在2005年会遭遇eBay易趣的“帝国反击战”。这个庞然的大象,可能不知道怎么在中国的市场上踩死一只小蚂蚁,而蚂蚁却已经盘算了很多种方式,期待来年给这个庞然大物以致命一击。
除了雷声大雨点小的雅虎和心有余而力不足的eBay,2004年在中国市场掀起大风波的国际巨头还有亚马逊。而当当网和卓越网这两个中国领先的B2C企业,因为亚马逊的到来,开始争风吃醋起来。
据说,故事的开始这样的。在2003年8月,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以《当当网在中国成功复制亚马逊》为题做了一期报道,采访了俞渝,并且称当当网正在中国创造一个电子商务奇迹。这本杂志很快送到亚马逊CEO贝佐斯的办公桌上,而贝佐斯看完报道,就决定将原本计划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提前到2004年。
这是一个比较戏剧性的说法,不过为这个说法提供比较可信的注脚的一个细节是,2004年初,就在当当网宣布接受老虎基金投资的同时,李国庆和俞渝在西雅图和贝佐斯有一次秘密的会面,之后不久,亚马逊就派出了一个以负责战略投资的高级副总裁为首的五人代表团对当当网进行了回访。
事后回忆起那次亚马逊的“中国相亲”,李国庆和陈年的态度截然不同。李国庆用一种颇不在乎的语气对我说,当然不会卖,它就是给我10亿我也不会卖。当然,这句话李国庆后来对全中国的媒体都说了一遍,一次次强调他的信心,因为亚马逊给的当当网的估值太低,完全低估了当当网的价值,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而陈年,则略带调侃地回忆起听到亚马逊的VP即将来访的那天早晨,“雷军特紧张,一大早跑到办公室来,说这不行,我们得布置布置”。于是他们把办公室布置了一番,还在门口拉上了大红的横幅,写上Welcome
Amazon(欢迎亚马逊)的字样。这件事最后闹了一点不愉快,雷军的助手拍了照片,并把照片传到网上去,结果第二天亚马逊的代表见到柳传志的时候,就对柳传志说,你们联想挺务实的,怎么这个公司这么虚荣,这么快新闻就出来了。
原来互联网上的那张照片已经被亚马逊的公关公司监测到,并迅速把消息传递到VP(投资副总裁)耳中。陈年说,那天“布置办公室”的时候,他没在现场,事后也被认定成幕后黑手。而这件小小的不愉快,增添了卓越高层的紧张情绪,甚至在吃饭的时候都不敢多说话,“生怕说错了一句话,人家就不买我们了”。
很多年以后,陈年恍然大悟,这种恐惧,其实是一种不对等的地位在作祟,“亚马逊怎么会不买我们?国际化是他们一定要做的事,中国市场是他们不可能放过的市场,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手段就是收购,不是当当就是卓越。怎么可能会因为我们某个人在饭桌上说的一句话,而轻易改变决定?”
陈年回想往事,觉得当年的自己在生存的压力下显得太过卑微。所以,明里暗里的,他对于李国庆是否真的像他自己所描绘的那样“断然拒绝亚马逊的出价”有所怀疑,因为当时当当网和卓越网的情况相差不大,生存压力都不小。至于李国庆,他说自己在3月份就对亚马逊说了不,回头就对雷军说:“我不卖了,你赶紧跑吧。”
卓越迫不及待地“跑”了。
第六章 危险关系?2005(节选)
2005年1月26日,在瑞士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的马云在会议上表示,2005年将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安全支付年。不解决安全支付的问题,就不会有真正的电子商务可言。安全支付的问题一旦解决,电子商务就能让阿里巴巴和淘宝的网商踏踏实实地赚到钱。
马云在会议中表示,电子商务首先应该是安全的电子商务,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电子商务环境,是没有真正的诚信和信任可言的。而要解决安全问题,就必须先从交易环节入手,彻底解决支付问题。
仿佛响应马云的号召一样,在2005年的一年里,我们看到致力于第三方担保行支付工具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但是马云进入这个领域,比他们早了整整两年。
电子商务的核心就是三块,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阿里巴巴和淘宝从一开始就致力于打造一个信息流平台,但是马云从来没有忽视过资金流的重要性,而对于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来说,资金流的问题从一开始可能会更多地集中在安全性的问题上。
这是一个还远谈不上信用体系的国家,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人们几乎本能地选择了现金交易,货到付款的形式。实际上,这种不信任的情绪是双方的。陈年在多年以后,还记得卓越网刚刚创办的时候,他们会担心说,我把货发出去,用户收到了,“会不会对快递员说,我逗你玩儿的,你把东西拿回去吧”。
马云决定要改变这种状况,是在2003年。一份来自世界贸易组织的研究报告称,根据他们对全球上百个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人均GDP从1
000美元上升到3 000美元的时期是信用重建的时期。而到了2003年,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人均GDP 1
000美元大关已经突破。更重要的是,2003年,淘宝网上线,C2C市场受制于信用体系不完善而不能快速发展的情形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2003年10月,淘宝网正式开通3个月之后,支付宝成为淘宝网推荐的支付手段。它的支付流程比国外大部分的第三方支付工具都更简单:买家把钱汇到支付宝的虚拟账户中,由支付宝通知卖家买家的钱已经到账,可以发货。买家收到货物检查没有问题之后,通知支付宝,确认已经收货,可以付款。然后支付宝再将买家虚拟账户中的钱转移到卖家的虚拟账户中,卖家可以通过银行将钱取走。
还有一个人,遭遇了同样的窘境,那就是被亚马逊收购之后从创业者之一成为职业经理人的卓越网副总裁陈年。
在2004年亚马逊收购卓越之后,亚马逊即对卓越网进行了改造。在此之前,陈年他们给卓越的定位是网上精品图书音像店,走的是“小而精”的路线。陈年认为做“精选产品、少品种、大批量”的规划是B2C电子商务在中国生存和发展的真正出路,在较少的资金和资源背景下,这样的模式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在经营上能够保持灵活和高效。
然而,亚马逊绝对不是这个风格的,它是美国式的大而全模式,大规模、全品类、高举高打、气势恢弘。
从小精品店到大超市,卓越网要做的不是转型,而是脱胎换骨。然而,这谈何容易,电子商务网站的转型,不是网页的简单变化,随之而来的库存、配送、销售和管理的压力随之陡升。而在这个时候,原来的卓越网的管理团队和亚马逊的人员之间,产生了极大的文化冲突。
两个原因相加,让陈年在2005年4月离开了卓越网。
当时,他接受了《互联网周刊》的采访,其中的一些对话,耐人寻味。
第七章 今夜有风又有浪?2006(节选)
2006年最漂亮的电子商务故事,由一个叫李亮的人书写。
他在2005年10月创办了一家服装公司,名叫PPG,中文名是批批吉。但是,这家公司和所有我们想象中的这个古老行业中的所有公司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准确地说,这是一家网络及目录产品销售公司,只是它销售的产品恰好是服装而已。它没有自己的工厂,所有的产品都通过OEM(贴牌)来完成,它也没有门店,所有的销售都通过电话和网络直销来进行。它是服装界的戴尔,它将电子商务模式与传统零售业进行创新性融合,对最古老也最传统的服装产业发起了颠覆性的冲击。
李亮更喜欢别人叫他David Lee,他从小留学美国,从纽约大学毕业后,进入美国著名的邮购和网络直销服装公司Lands
End工作,后来担任亚洲区总裁,负责开拓Lands End在亚洲的业务以及组织货源采购。
1999年,李亮因缘际会,在美国拜会了当时人称“日本先生?com”的孙正义,孙正义是最早对世界互联网行业进行投资并因此获利极其丰厚的传奇人物,他对雅虎和后来对阿里巴巴以及淘宝网的投资,都成为投资界传诵一时的佳话。李亮在那一次会面后,得到了来自孙正义1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并像当时所有的热血青年一样,一头扎进了互联网的怀抱。
他创办了一家叫51MERRY的婚庆用品网站,而最神奇的是,在一个所有人都被第一波互联网泡沫刺激得鸡血上头的时候,他趁着这个时机,在2000年3月,把这家婚庆网站以1?6亿美元的好价格,卖给了一家百货公司——其时网站并没有盈利,只是烧够了钱,并且拥有了所谓的盈利模式。这家网站后来的命运再也没有人知道,我们只知道,凭借这单生意,李亮在24岁那年,成了超级富豪。
传说中他拥有6
000万美元身家,还是一个超级玩家,拥有18台世界顶级名车,还有一艘豪华游艇停泊在黄浦江上。在传说中,他在河边走了一趟,穿着干燥的鞋子看难兄难弟们在泡沫破裂的寒冬中呼号挣扎,自己淡定而悠闲地一面攻读MBA学位,一面好整以暇地寻找下一个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想法渐渐成形。他的老东家Lands
End原本是从事服装直销的,从1995年开始,这家公司开始尝试网络销售,并且推出了网络导购员,客户可以在网上通过和网络导购员聊天,询问并获得帮助,以购买自己心仪的产品。
不得不承认,李亮是一个商业天才,他在Lands
End的工作经验,让他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在美国,邮寄目录的直销方式由来已久,这是属于前互联网时代的先进生产力,现在,互联网已经轰轰烈烈地起来了,以这个更加轻便快捷和便宜的方式来进行直销,势必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
而更天才的是,李亮这一次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一个人口大国、制造业大国同时也是消费大国。
2004年,李亮回到中国,开始对网络零售业进行调查。2005年10月24日,PPG正式在上海成立,开业当天销售额12
300元人民币。
2005年10月,李亮的父亲李继光注册成立了上海佩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50万元人民币,实际控股人就是李亮。公司成立后,李亮开始建设网站,并整合上游的供货渠道。
在选择主打产品时,李亮聪明地选择了中高档男士衬衫,这是因为男性大都不爱逛街,而且需要穿衬衫的场合比较多,衬衫的替换率比较高,同时男性衬衫比较标准化,也有利于设计和定制。得益于他准确的产品定位和较高的性价比,在PPG网站正式运行的第一个月,其在线销售额就达到了1万多元人民币。在随后的一年中,李亮宣称其营业额增长了50倍——这已经颠覆了服装销售行业一直以来的增长速度。
2006PPG的大转折发生在2006年。这一年,PPG网站的所属公司,由上海佩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改为了新注册的批批吉服饰上海有限公司,并迎来了第一笔风险投资。8月,华盈创投、集富亚洲第一次入股PPG,约半年后,华盈创投、集富亚洲和凯鹏华盈共同注资PPG;两次共投资5
000万美元。李亮获得的不仅仅是资本,还有对PPG的未来充满信心的管理团队。黎勇劲是集富亚洲的骨干,不但对PPG投资,还亲自参与到了其管理团队中,担任首席运营官一职;王彦丰曾在中国海运集装箱运输公司美国下属公司位于洛杉矶任财务总监,曾在美国和加拿大主要港口建立了7家办事处,加入PPG后,任职首席财务官。赵奕松曾在戴尔中国有限公司、美国朗讯科技、贝塔斯曼中国等跨国企业中,担任市场负责人,在PPG中担任首席营销官。
在获得第一笔风投后,李亮和他的团队就加快了PPG发展的步伐。在李亮的操作下,PPG的广告投入大幅度增加,一年近亿的广告投放让PPG的身影在一段时间之内几乎无处不在。各种广告频频出现在电视上、写字楼的POPPOP,Point
of
Purchase,意为“卖点广告”,又名“店面陈设”。指商业销售中的一种店头促销工具,以摆设在店头的展示物为主。——编者注广告中、精品杂志上,时尚的吴彦祖和“YES,PPG!”成为一时的风尚。品牌知名度的迅速提高,给PPG带来了大量的客户订单。
到2007年初,PPG宣称其单月订单量已经达到了1万件以上,这意味着它已经和传统的服装品牌商雅戈尔的全国月销售量相差无几了。在年底的时候,更是连续出现了几个月的单月超3万件的海量订单数目,据称其全年收入达到了10亿元左右。这家只有一岁多年纪的年轻公司,以一种令传统企业不能想象的速度成长,这种成长的基因,来自于互联网,来自于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李亮通过邮寄目录、电话和网络的方式直销服装,而且他提供的服装只有相对标准化的产品——男式衬衫和POLO
T恤。作为一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行业,服装企业从来就没有“轻”过。在这个以轻为美的年代里,即便是李宁,也只不过是将生产外包,就认为自己已经“轻资产”了。我曾经采访过李宁公司的董事长李宁和CEO张志勇,他们都提到李宁在模式上的创新。这是一家没有自己的制造工厂的服装企业,他们只负责产业链的最前端和最后端,设计和销售,中间最为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就外包给专门从事生产的企业去进行,一开始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后来随着产业转移,慢慢转移到湖北等华中地区去。李宁公司的总部在北京,在亦庄工业园区有一座占地很广的园区办公室,仅此而已,所以李宁在服装行业已经算得上相当“轻资产”了。但是,看看大街小巷上那随处可见的李宁专卖店和零售店吧,李宁的轻还是传统意义上的轻。PPG第一次让服装行业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轻公司”。
PPG的总部位于上海郊外的徐泾蟠中路,空旷的草坪上矗立着几栋白色的小矮楼,两栋是仓库,一栋是办公楼。没有厂房、没有流水线、更没有工人。员工不足500人,其中大部分是呼叫中心的工作人员。生产全部交给位于长三角地区的7家合作企业贴牌生产,每个成衣供应商都为PPG开设了专属的工厂,生产计划、流程、调度等工作,都由PPG进行决策。而PPG对于布料的颜色、质地等信息作出掌控。据说,布料供应商在PPG采购部门发出生产指令后24小时之内就能直接将原料运送到服装加工厂、经过96个小时的批量架构,再将成衣运送到PPG的仓库等待发送。
就是这样一家“轻资产”的公司,每天能够卖出1万件的衬衫。
这个模式令人为之疯狂。有着耀眼背景的明星职业经理人争相加盟PPG,风险投资则握着大把大把的美元,追在李亮的后面恳求一个投资机会。2006年5月,李亮从TDF(华盈创投)和集富亚洲拿到首轮风险投资,之后,李亮用这些钱把PPG的名声真正轰到了如日中天的程度。
他一把掷下超过2亿元的广告,请了诸如当红影星吴彦祖这样级别的明星,在中央电视台上狂轰滥炸广告,让“YES,
PPG!”的广告词一夜之间响彻大街小巷。在那个时候,一年2亿元的广告投放,是一个令人惊诧的数字,它已经足以让这家公司的名字随处可见。不仅是电视,在许多报纸上和电梯里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专业人士说,这些广告创意简洁活泼,很有IKEA(宜家)的感觉;在所谓的投资圈和电商圈也频频听到它的名字;财经媒体更是把它奉为经典,更多的人,因为PPG的异军突起,而大声地对雅戈尔、七匹狼等国有服装品牌说:你们已经OUT(过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