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在联合国工作也可以很有趣,如果你做好准备去编造事实、撒个小谎、不按常理出牌,再装装糊涂,还可以做些好事。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作者在联合国难民事务所高级专员办事处不遗余力地服务长达20余年的个人经历。20年间,从河内到贝鲁特,从日内瓦到曼谷,在人道主义者行动的残酷世界里,我只是一个小齿轮。在那里,奉行善行德人在幕后互相倾扎的常规,而不是例外,在政治与官僚面前,难民只能屈居第二位。但是,我是这完美的体系里的一部分,尽管它的不完美与现实世界是一样的,他所带来的好处仍然对于害处。作者做描述的事件是根据其回忆写出来的。
|
關於作者: |
1943年,德国侵占意大利后,亚历山大和母亲以难民身份来到瑞士。在接下来的许多年中,亚历山大在巴黎大学的文学院和理学院获得了文学硕士和哲学硕士学位,并在日内瓦高级国际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从1965年到1975年,他作为演讲者、顾问和独立记者,往来于中国和越南两国之间。1975年,他参加了联合国难民署,并在那里服务了20年,足迹遍布万象、河内、日内瓦、贝鲁特和曼谷。亚历山大于19%年作为亚洲地区负责人从那里退休。亚历山大·卡塞拉现居日内瓦,与美裔妻子和两只宠物猫生活在一起。目前,他是《亚洲时报在线》的专栏作者。
|
目錄:
|
引言
大马士革的骗局
一步一个脚印
初识亚洲
1965年,西贡
无敌记者
1968年,新年
联合国难民署顾问
政治高于一切
双边事件
最后一次进攻,1975年3月
联合国官僚,1975年5月
对决在香港
不堪承受的海市蜃楼
出任驻河内的代表
驯服这条小龙
在美国的生活
回归难民署
中国的开放
观光河内
乘船出逃的民众和官僚主义者
拉开去黎巴嫩的序幕
贝鲁特,1984年
另一个名字的战争
胡克管辖区内的枪战
重返越南
阿尔巴尼亚
结束偷渡传奇
另一个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