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如山法师所著的《禅与艺洪州禅之缘心意趣》讲述“禅”自体本空,无形无相,却充满宇宙,表现于天地万物,所以禅是万法之王,万行之本,万法、万行、万事、万物,琴、棋、书、画、茶,林林总总,当体即是禅的妙用。即体即用,相即相融,便是禅的显现。禅是众生本具的“面目”,马祖言“平常心是道”。
|
內容簡介: |
如山法师所著的《禅与艺洪州禅之缘心意趣》内容简介:真理真如佛性并不是脱离人们的行住坐卧、语默动静而另外有一独存的实体,一切法即是真理的展露。道不远人,禅不离生活,见性体道的根本在行住坐卧。
平常心是道。
《禅与艺洪州禅之缘心意趣》中禅师们将自己的生活情趣贯注给俗家弟子,使得这些文人知识分子亦僧亦俗,亦文亦禅,形成一种别有风味的人生情调。在僧人与文人的密切接触中,艺术的直观思维与禅宗的顿悟思维相互碰撞,成就了唐宋以后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
洪州禅的意义在于它不仅赋予了人生以宗教的情怀,而且赋予了人生以一种艺术的情调。
|
關於作者: |
如山法师
韩国忠清南道瑞山人,1962年生。1976年在韩国修德寺剃度为僧;1981年毕业于韩国海印寺僧伽大学;1990年赴台湾求学,先后获得辅仁大学中文系学士、哲学系硕士学位。1999年赴北京大学求学,师从楼宇烈教授,2004年获得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学位。
如山法师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专攻书、画、琴、茶之道,尤其潜心于古琴艺术,先后师从梅庵、泛川、广陵、中州等古琴诸派名家,琴技博采众长,琴韵尤得广陵派“跌宕多变,绮丽细腻,刚柔相济,音韵并茂”之味。
近年来,如山法师主要从事禅学及古琴的教育实践工作。现任北京大学宗教学系特聘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琴会名誉理事、北京大学京昆古琴研究所古琴教师、创办如是山房东方文化艺术中心。著有《临济禅法研究》、《中国古琴与传统文化论要》等作品,出版古琴演奏专辑《琴音三昧》。
|
目錄:
|
序/楼宇烈
第一篇 洪州禅缘
“禅”从瑜伽中来
当“禅”走进佛教
“禅宗”的“禅”
马祖一系的洪州禅
第二篇 洪州禅心
平常心是道
即心是佛
无修无证
以人为本
棒喝机锋
第三篇 洪州禅意
真空妙有
触目是道
即体即用
悟无所得
第四篇 洪州禅趣
空寂淡逸的心灵情趣
妙悟悠远的审美情趣
应机接物的生活情趣
任运随缘的自然情趣
第五篇 洪州禅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人生艺术化,艺术人生化: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生活即禅:中国禅宗的风格
“禅”与“艺”的沟通
洪州禅对现代艺术的启示
参考书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