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亦僧亦俗的文化奇人 诗情画意的浪漫奇文 行云流水一孤僧,叙尽真情半钵泪
1.中国历史文化圈里有许多以诗僧著名的和尚,他们才华横溢,智慧渊博,更有甚者,如苏曼殊,令那个时代的人为之癫狂,成为一个传奇。苏曼殊能诗能画,善于写作,翻译也相当出众,但此人又有许多爱好,被人称为“诗僧、画僧、情僧、糖僧”等,他三度出家又三度入俗,传奇的身世无不给人极大的兴趣想要了解这样一个人。
2. 本书包括了苏曼殊创作的所有小说。多以爱情为主旨,行文清新流畅,文辞婉丽,情
节曲折动人,细腻描写男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追求与现实阻隔之间的矛盾,带有浓
重的感情色彩,对后来流行的鸳鸯蝴蝶派小说产生了较大影响。但结局的悲惨凄美, 令人惋惜感叹。
3.古典文学的美,在乎文字,更在乎古人纯真的思想和深沉的感情,苏曼殊的小说作品带有自传色彩,读来让人能体会古典文学的美,更能体会作者对生活和人生的价值深刻思考。
|
內容簡介: |
本书收录了苏曼殊的小说《断鸿零雁记》《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天涯红泪记》,以及改写作品《惨世界》。
苏曼殊小说多以爱情为主旨,行文清新流畅,文辞婉丽,情节曲折动人,描写了男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追求与现实阻隔之间的矛盾。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多有侠客的救危扶困的侠义精神,和对社会现状不满的鞭挞和努力改变现实的斗争。
|
關於作者: |
苏曼殊(1884-1918),原名戬,字子谷,法号曼殊,清末民初诗人、作家、画家、翻译家。 他多才多艺,
能诗擅画,通晓多种文字。其诗清新形象,色彩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小说有《断鸿零雁记》《绛纱记》《焚剑记》等,对后来流行的鸳鸯蝴蝶派小说产生了较大影响;他翻译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
目錄:
|
断鸿零雁记
绛纱记
焚剑记
碎簪记
非梦记
天涯红泪记
惨世界
|
內容試閱:
|
第二章
余既辞海云寺,即驻荒村静室,经行侍师而外,日以泪珠拭面耳。吾师视余年幼,固已怜之。顾吾师虽慈蔼,不足以杀吾悲。读者试思,余殆极人世之至戚者矣!
一日,余以师命下乡化米,量之可十余斤,负之行,思觅投宿之所,忽有强者自远而来,将余米囊夺去,余付之一叹。尔时天已薄暮,彳亍独行,至海边,已不辨道路。徘徊久之,就沙滩小憩,而骇浪遽起,四顾昏黑。余踌躇间,遥见海面火光如豆,知有渔舟经此,遂疾声呼日:“请渔翁来,余欲渡耳。”
已而,火光渐大,知舟已迎面至,余心殊慰。未几,舟果傍岸,渔人询余何往。日:“余为波罗村寺僧,今失道至此,幸翁助我。”
渔人摇手日:“乌,是何言!余舟将以捕鱼易利,安能载尔贫僧?”言毕,登舟驶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