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著名哲学家,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州大学现在的河南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其哲学作品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现代新儒家”。《师道师说冯友兰卷》选编了冯友兰老师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论先秦诸子、汉唐诸子、宋明清诸子。不为歌功颂德,只为记住老师
|
關於作者: |
冯友兰(1898-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一九一五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一九二四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一九四六年赴美任客座教授。一九四七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一九五二年后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学的价值。四十年代写《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一九四九年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
目錄:
|
总序一
总序二
论先秦诸子
孔子及儒家之初起
《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
墨子及前期墨家
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学
庄子及道家中之庄学
惠施、公孙龙哲学
韩非及其他法家
论汉唐诸子
董仲舒公羊学和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
扬雄、王充与古文经学
王弼、何晏的贵无论
郭象的“无无论”——玄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慧能与禅宗
论韩愈与李翱
论宋明清诸子
道学的奠基者——二程
论张载的气学
论朱子的理学
论王阳明之心学
后期道学的高峰——王夫之的哲学体系
论戴震
跋
总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