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NT$
454.0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NT$
505.0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NT$
286.0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NT$
265.0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NT$
1265.0
編輯推薦:
社会的浮华,内心的躁动,让人的心灵难以平静。正是为了找寻心灵的平静,才有意识地躲避着这些喧嚣。但是,真的能够躲避吗?显然,这是很难的。沉睡的日子终究要被唤醒,仰望星空的时刻终究要被脚踏实地的行为所取代。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康德
以超1亿册的销量,成为欧美大学界的经典传奇!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一本励志之书。作者用他理性的思考,对人生的各个方面,诸如幽默、旅行、羞怯、专长、平等、乐观、幸福、精神等都表达了自己独特的看法。本森告诉人们:人生最大的胜利,就是不论历经多少失败、几多失意,都能將希望长存于心底。
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院长的人生箴言
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關於作者:
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英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作家,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的第28届院长。他的父亲是19世纪末坎特伯雷大主教爱德华?怀特?本森,其叔叔是著名的哲学家亨利?西奇威克。因此,本森家族富有文化和著述的传统,也很自然地遗传到他身上。他曾就读于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1885~1903年间,在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莫德林学院讲授英国文学。1906年后,出任格雷欣学校校长.1915~1925年间,他担任莫德林学院院长。他的诗歌和散文著述颇丰。令人惊叹的是,他在人生最后的20年间,每天坚持写日记,写下了世上最长的400万字的日记,给世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思想遗产,代表作有:《障山及其他故事》(The
Hill of Trouble and Other Stories)、《日落岛》(The Isles of
Sunset)、《曙光中的少年》(The Child of the Dawn)、《吟游诗人保罗及其他故事》(Paul the
Minstrel and Other Stories)、《逃脱及其他论文集》(Escape and Other
Essays)、《无所畏惧》(Where No Fear Was)、《剑桥教育论文集》(Cambridge Essays on
Education)、《静水之旁》(Beside Still Waters)、《祭坛之火》(The Altar Fire)等。
目錄 :
译者推介
第一章 一种生活方式
第二章 坐看云起
第三章 友情
第四章 幽默
第五章 旅行的意义
第六章 论“专长”
第七章 时无英雄
第八章 羞怯
第九章 论“平等”
第十章 自我优越感
第十一章 凯尔姆斯科特与威廉?莫里斯
第十二章 演讲日
第十三章 文学“点睛”
第十四章 仲夏之遐想
第十五章 象征
第十六章 乐观
第十七章 欢乐
第十八章 上帝之爱
內容試閱 :
#一种生活方式#
生活,我很热爱它,但我并不被它所奴役;自由,我很向往它,但我从未被它所束缚。我常常在家里做生活实验,用它检验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但知易行难,不过好在只是实验而已,况且作用在我这个卑微之人身上,于大众也无伤大雅,所以各位看客切莫大惊小怪。社会上,有着许多对生活充满积极向往之人,因此,我对自身所做的实验,并不感到懊悔和沮丧。如果诸位问我:做这些事情是否值得?我的答案只有某种遗憾之情。
当我静下来的时候,我常想,作为一个单身汉,在一年之中有约摸半年时间从事学术研究,而另半年则老老实实待在一处,这样做的意义到底有多大?我也常常扪心自问,自己到底要干吗?于是,我便不想继续待在大学宿舍里,并非因为我经济拮据所致,而是因为在校园里,我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一些人情世故中疲于奔命。虽然,我在大学校园里,也有不少情投意合的朋友,但我却不想自己成为一只到处游荡的鸽子,仿佛时时刻刻都在寻觅栖身之地。
与很多在各种社交场合下疲于奔命的人不同,我喜欢一个人独处,在皓月当空时,一个人静静地咀嚼思想,让灵魂与自己的心神一次次碰撞,接受昨天、今天、明天各种思潮的洗礼。综合以上因素,我便极为喜欢在自家的火炉旁、椅子上、书堆里,寻找惬意的生活方式。因此,要是迫我屈就于其他家庭里的一些繁文缛节,受制于他人的安排,那就仿若将我扼杀了一般。当门铃意外响起,要是我不得不搁下手中的笔,强迫自己满脸堆笑地迎接不速之客,那便等同于拿刀戕害我。此外,若是在别人的牵引之下,到我不愿去的地方,那将是对我的折磨。即便如此,我也必须抛下心中的向往,接受或者忍受这些俗事,因为我最担心的还是失去与他人的交往。
在我一些日常工作中,大部分的时间要在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中一点点消磨,但是,我的内心却常常涌出一种向往,即过上一种静思与反省的生活。当我一想到要到处与人作恭维式的拜访时,内心就倍感烦闷,因为这些流于表面的应酬形式,恰恰是一种缺乏活力的生活方式。当我不得已而为之时,我就时常叮嘱自己不能过于放纵,而要时刻增加自身的活力。
手中之笔,一直是我难以割舍的手足,它既是指引我生活的良师,也是排遣我胸中寂寞的益友。与那些形式上的拜访不同,创作对于我来说,可以做到对灵魂的解读、情感的宣泄、情操的陶冶,是一种充满激情、阳光的举措。
要想不被这些流于形式的拜访所干扰,还有一剂“婚姻”药能将自己解脱出来。但是,婚姻不能草率,更不能等同于儿戏,要是出于完成一种责任,或者提高生育率而婚配,那么,就我本身而言,拥有婚姻的可能性也在逐渐缩小。虽然,我承认世界上那些幸福美满的婚姻表现得唯美和高尚,我也愿意放弃所有,而对爱情矢志不渝,但是,这种狂热的激情终有一天将要淡化,某种欲望与现实终究要进行一番刀光剑影的厮杀,最后让现实占据上风。
逃避根本于事无补,反而助长消极的情绪。我只是一个卑微的人,无法避开世俗的困扰,即便我成日仰望星空,期待自己有朝一日能不食人间烟火,但我终究无法自欺欺人,也摆脱不了吃五谷杂粮的宿命。当我悲哀自己不幸的人生时,有位睿智且温柔的阿姨曾悄悄点化我:你的生活,从未真正放开。面对阿姨苦口婆心的劝说,我一时语塞,羞愧难当。事实上我并没有奢求过其他任何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只是经过小溪时,会驻足沉思一会,然后光着脚丫洗去一身的尘土。
我已经确信自己陷入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之中。对于这种忧思,我仿佛从画家雷诺阿的一幅画中得到禅悟。画中,有位可爱的小女孩在一条小溪里,紧紧地抱着一只体态臃肿、耷拉着头的西班牙猎狗,小姑娘所有的动作与神情,皆在告诉看客:她担心它会淹死。我必须承认,看了这幅画之后,我以往的一些坚持似乎跟着有了一丝松动,或许是自己太过敏感了吧,我只能遗憾地这样安慰自己。我总是幻想一种关系,那就是亲密与浪漫的关系,当我沉迷在这种唯美的关系里不能自拔时,便被折磨得身心疲惫。尔后,我阅读到罗伯特·勃朗宁与伊丽莎白·芭蕾特两人之间的情书时,瞬间意识到,要是没有上天的恩赐,他们这种至高境界的爱情也会无望,也会着地,也会摔得粉碎。即便如此,我仍旧不去抱怨,抱怨这些唯美的东西不能拿一个花瓶来盛装,我的这些没头没脑的抱怨,就好比卡莱尔亲爱的母亲总是不断唠叨着自己不佳的健康状况。
那么,像我这样一个极端热爱自由却又愤懑的单身汉,到底该怎么办呢?每每想到这里,我便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后来我拿定了主意:我不能继续住在城镇,忍受如此喧嚣的生活,尽管我已经住了半年的光景,而且也非常喜欢城镇里的朋友,但是我现在还是不愿意与他人频繁地打交道。因为我的性格,让我觉得没有理由为了获得一些乐趣,而经常性地参加一些让自己了无生趣的社交活动。但是,我也不能逃避现实吧!我也不能圈一块地,自己隐匿起来吧!终于,我作了一个决定:选择做自己内心所向往的事情。我有一间宽敞的房子,在一个极为宁静的乡村里,装修得特别舒适、温馨。许多朋友“慕名而来”,与我一起分享这份快乐的生活。在此,我很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自己独居的生活状态,那么,就从这段隐士般的生活开始吧。
我隐居的地方名为“埃里岛”,埃里岛历史悠久,坐落于英格兰东部沼泽地带的中央,四周环绕着低矮的沙砾山丘,形状类似人的手掌,而河流恰似在人的手腕上流过。埃里岛则在河流之上,岛上鹤立着高大的棕榈树。向西边延伸的“手指”,使得这片沼泽托起了一个广阔的平原,平原上面几乎全是泥煤,地下则是泻湖。几个世纪以来,这里不断分解的水草植物逐渐堆积,便形成了今日的奇观。在岛上举目眺望,可以看到位于纽马克特布兰登山脉低矮的山顶,同时在亨廷顿贫瘠的荒原上也能“偷窥”到戈格马格斯的倩影。北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河流翻滚而奔腾着,一直流至瓦斯这个地方。依山而走,可以看见山势向海延展的坡度渐缓,海浪汹涌澎湃、呼啸而来,足有数百英尺高,直扑南部的耶里恩大桥。在那里,可以欣赏到乌斯河舒缓地向下流,溢满在清澈的池塘与芦苇丛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