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海明威赞不绝口的丹麦文学奇女子!
安徒生奖和彭托皮丹奖的获得者
与安徒生并称为丹麦的“文学国宝”
同类书《在非洲》 约翰?T?麦克库森
|
內容簡介: |
1914年,29岁的卡伦踏上非洲这片热土,满怀憧憬地与自己的丈夫一起经营咖啡农场。那时的非洲于她而言,漂浮的云彩、静谧的山野、特有的野生动物……这一切就如诗篇里描绘得那般美好。
她在自己的恩戈庄园雇佣了许多当地的非洲农民土著,并在此后的时间与他们一同游猎,一同饮居,一同参加舞会,一同野外奔波。朝夕相处的生活使卡伦与他们建立起一种甚至比友谊还要高贵的情感;最重要的是,她在那里遇到了自己的知己——丹尼斯。
然而,某一天,卡伦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她与丈夫离异,咖啡园遭遇严重的蝗灾,丹尼斯因飞机失事坠入山谷……
卡伦苦心经营16年之久的咖啡农场,最终逃脱不了被强行变卖的命运。她黯然地失去了它,失去了丹尼斯,失去了那里热切的土著人民。
她惆怅失落地与她的青春岁月告别,离开了她钟爱的非洲,走上新的路途……
|
內容試閱:
|
我的非洲庄园坐落于恩戈山麓,海拔高达六千英尺。这片高地北部的土地方圆一百英里,赤道刚好在这上方横贯而过。白天,你与太阳的距离近在咫尺,你便会感到自己陡然高大了许多,清晨与黄昏都那么明朗静谧;而夜晚,你会觉得朔风凛冽、寒气逼人。
地理位置与地势高度巧妙地融为一体,造就出一片这世上绝无仅有的壮丽景象。这里的一切既不富饶,也不浮华。非洲就是如此——它是从六千英尺深处淬炼而出的——浓烈而纯净的精华。大地的色调,如同经过烧制的陶器一般干燥;而树木上悬挂着的叶片,轻薄而微妙。枝叶的形状与欧洲树木迥然相异,不是弓形或圆形的,而是层层叠叠地水平延伸。几株高树,犹如伟岸的棕榈,孤零零地兀立在那儿。那傲慢而又浪漫的气势,俨然一艘艘刚刚收拢起风帆的舟楫,威风凛凛。树林边缘凸现出的线条别具韵致,仿佛整个林子都在随之微微颤动。老荆棘树虬结缠绕,枝桠光秃秃的,稀稀疏疏地散布在辽阔的草原上。阵阵香气扑鼻而来,这是不知名的蒿草散发出的,类似于麝香草或爱神木的气味。有些地方的香气却异常浓郁,甚至能刺痛你的喉咙。然而,不管是草原上,还是原始森林藤葛上的那些花儿,都给人以凋零在即,星星点点,纤弱不堪的感觉——只是大雨季刚至时,一丛丛花朵硕大、香气馥郁的百合才在莽原上竞相盛开。你伫立于此,进入视野的所有景象,都变得开阔而辽远,都被赋予了伟大卓越、无拘无束与无可比拟的崇高感。
与你朝夕相处的这片景色里,你最难忘的还是天空。当你回首遥望在非洲高原度过的日日夜夜,你的心中会陡然升起一种感觉:恍若自己曾一度正是生活在云端。天空的颜色几乎不是浅蓝,便是紫罗兰。云朵大团大团地簇拥着,如薄纱般轻盈,变幻莫测,不断地在空中氤氲、弥漫、缭绕。蔚蓝的天空生机勃勃,将近处的山脉与丛林都涂上了鲜亮沉郁的蓝色。正午的天空活跃万分,时而像喷薄而出的滚滚岩浆,时而像静静流动的潺潺碧水,闪耀着,起伏着,光芒四射。它映照出的一切景物都被逐渐放大,变幻出奇妙的海市蜃楼。相对着如此高渺的天空,你尽可自由自在地呼吸。你的心境自由开阔,自信满满。如果你生活在非洲高原,那么,早晨一睁开眼你就会感慨:呵,幸好我栖身于此,这个我最应该驻足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