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共分六编:第一编总说,第二编上古史,第三编中古史,第四编近古史,第五编近世史,第六编现代史。适合初级中学分科教学之用。时代精神是历史的主眼,如民族的分合,政治的设施,社会的风尚,学术的嬗递,凡足以表现当时的特征而影响及于后世的,本书便取材于此,都为简单的系统的介绍。brnbsp;nbsp;nbsp;nbsp;
本书不依朝代叙述,而将国史分成五编,也就是五期:秦以前为上古、秦到五代末为中古、宋到明末为近古、清为近世、中华民国时期为现代。本书确是一本简要清通之中国史读本,希望所有关心中国史的朋友都能仔细读读它!
显示部分信息
|
目錄:
|
推荐序
编辑大意
第一编 总说
一 历史与地理
二 历史演进的各方面
三 构成中国历史的诸民族
四史 期的区分
第二编 上古-秦以前公元前二二一以前
一 社会的进化和建国的雏型
二 洪水的传说
三 君位世袭和神权政治
四 封建制度和家族主义
五 诸侯兼并和当时的社会
六 思想的激起和贵族的倾覆
第三编 中古-从秦初到五代之末公元前二二○~公元九六○
一 秦的统一和中央政府的确立
二 长城与匈奴
三 郡国并行的因果
四 尊重儒术的影响
五 域外交通的发展
六 政治中心的坠落
七 复古的失败
八 一姓再兴和表章气节
九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创兴
十 清议和党锢
十一 三国并立的扰攘
十二 外族内侵的动机
十三 五胡乱华和南北对抗
十四 思想的转变和六朝的风尚
十五 异族同化和新的四裔
十六 科举制度和古文运动
十七 外教的继来和佛教的蜕化
十八 方镇的专横和朋党的倾轧
十九 五代的纠纷和当时的社会
第四编 近古一从宋初到明末公元九六一~一六四四
一 群雄的削平和澶渊之盟
二 西夏勃兴和推行新法
三 书院的建设和学派的蔚起
四 金兴辽亡和宋室南渡
五 蒙古的兵力和亚欧的交通
六 元朝的政治与特种文学
七 君主淫威的膨大
八 海上交通
九 明代的思想与士风
十 天主教的影响
十 一流寇的酿成
十 二北族的侵扰和满洲的兴起
第五编 近世一清朝公元一六四五~一九一一
一 康雍乾三朝的力征经营
二 奖励黄教和特开词科
三 考据之学与时势
四 鸦片战争
五 太平天国和捻军
六 光绪年间外交的失败
七 维新运动
八 民教冲突和枝节的改革
九 日俄战争和门户开放
十 立宪与革命
第六编 现代一中华民国公元一九一二以后
一 民国成立和蒙藏的态度
二 两度帝制的倏现
三 法律争执和南北交哄
四 最近的外交局势
五 文学革命和国语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