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槛外评说》本卷文化随笔,收入作者二十多年来品读文学大家、纵论文化现象的随感、随笔类文章一百四十余篇。作者以“超越视角取代世俗视角”来品读大家、赏读名作,立意在于寻找“心魂救援”:歌德的“至死都迸射出发现的激情与爱的激情”,福楼拜的“把独一无二的天才激情持续了四十多年,从不衰竭”,茨威格总是深怀着“比他先行的作家的爱慕和发自心灵深层的敬意”;萨特的由拒绝接受诺贝尔奖而体现出来的“强大的人格力量”……这些人性的光辉与人格异彩的闪现都令作者联系现实、反思自我时,感慨丛生,也另读者为之深思。
|
關於作者: |
刘再复
一九四一年出生于福建南安刘林乡。一九六三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并到北京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评论》主编。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加拿大卑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中央大学、东海大学等院校分别担任过客座教授、讲座教授、名誉教授与访问学者。著有《性格组合论》、《鲁迅美学思想论稿》、《文学的反思》、《放逐诸神》、《罪与文学》合著、《现代文学诸子论》、《传统与中国人》合著、《共鉴“五四”》、《红楼四书》、《李泽厚美学概论》、《刘再复散文诗合集》、《刘再复文论精选》、《人论二十五种》、《双典批判》、《漂流手记》十卷等四十多部学术论著和散文集。作品已翻译成英、日、韩、法、德等多种文字。
|
目錄:
|
第一辑
救援我心魂的几个文学故事.
不朽的楷模与挚友
活着多么好
两个给我力量的名字
命运之赐
生命的继续
萨特:人格的幸福
格拉斯:充分燃烧的活火
以赛亚?伯林对斯大林的批判
弥尔顿评“书禁”
书禁的进化
纳博科夫寓言
论罗素的三激情
论德谟克利特之井
集中营:密勒的警告
托尔斯泰:选择的艰难
没有酸气的萨义德
人生的盛宴
世纪末的童话
世纪末的慈悲声
阿诺德?施瓦辛格启示录
钱锺书先生的嘱托
丰子恺带给我的迷惘
第二辑
我的文学观
我的教育观——为安徽铜陵三中师生所作的讲述
我的六经
学术自述
自己,并不那么重要
逃避自由
执著于一种态度
爱全人类易,爱一个人难
第二视力
心想平静的书桌
丧魂失魄的岁月
书园漂绪二十年——《书园思绪》序言
第三旅程告示
念念不忘一个“格”字
第三辑
第四辑
第五辑
第六辑
作者后记
编者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