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NT$
398.0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03.0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NT$
1100.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
編輯推薦: |
心理学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而不是分析。我们学习心理学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心理分析的过程,而在于建设更积极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而不是分析。我们学习心理学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心理分析的过程,而是为了建设更积极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是一门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让人变得更聪明的学问。人际关系中各种的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理学的诡计2》针对不同的人际互动情境,提供了各种独特有效的应对策略,教你巧妙运用人类共通的行为准则与心理机制,以四两拨千金的神奇招数,征服人心、化解冲突、发挥个人魅力与影响力,让你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意掌控局面,让你在每一场“心”对“心”的人际博弈中过关斩将,轻松享受心想事成的快意人生!
在这里,你将学习到最实用的心理策略,你将学会如何把你的“心智”变成最伟大的武器,无论是改变个人,或是引导群众,你都可以让事情依照你所想的方式进行。巧妙运用《心理学的诡计2》介绍的那些深入骨髓、洞彻人心的“诡汁”,你将在每一场“心”际大战中大获全胜。《心理学的诡计3》遵循“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理念,将做人寓于做事之中,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来阐述
|
內容簡介: |
心理学是一门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让人变得更聪明的学问。人际关系中各种的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掌握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许多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心理学的诡计1》的目标是让你掌握一系列可以立刻派上用场的心理学知识和策略,使你能够迅速地提高说话办事的眼力和心力,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避免挫折和损失,一步一步地落实自己的人生计划,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心理学的诡计1》尝试从心理的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为人处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供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人们在了解各种人际关系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的同时,也帮助人们成为职场上、商场上、亲友圈中最有分量、最受欢迎、最能呼风唤雨的人。《心理学的诡计2》是一本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准确深刻的心理学读物,书中充满了知识和挑战,其中既有妙趣横生的心理学效应,也有诡异深奥的心理学原理。它寓深刻道理于平实的语言,润物无声地让你用心理学家的方式重新思考世界、重新理解人性。一旦人的问题顺畅之后,诸事皆顺,你将不再委曲求全,你将随心所欲地主导自己的命运,并能充分运用人际关系给你带来的各种资源,生活中你意想不到的好机会都会纷至沓来。俗话说,三分做事,七分做人。意思是,决定人生成败的三分在做事,七分在做人。做人与做事密切关联、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不会做事,做人无从谈起。不会做人,做事南辕北辙。只有在做事中才能体会做人的道理,同样只有在做人中才能体会做事的意义。做人与做事关键在于了解人心、把握人心,这样你才能了解他人的真正需要,从而投其所好,赢得他人的好感,获得他人的支持;只有了解人心、把握人心,你才能知晓人性的弱点,从而以心攻心,化敌为友、转危为安。
在这里,你将学习到最实用的心理策略,你将学会如何把你的“心智”变成最伟大的武器,无论是改变个人,或是引导群众,你都可以让事情依照你所想的方式进行。巧妙运用本书介绍的那些深入骨髓、洞彻人心的“诡计”,你将在每一场“心”际大战中大获全胜!
|
目錄:
|
第一章 聪明做人,智慧做事
1.对小错可予责备,对大错则尽量若无其事
2.当对方情绪激动时,以从容不迫的态度来应对
3.避免直接向对方说“不对”,假借“自言自语”
4.克服心理定势,切忌以点代面,用老眼光看人
5.避免“投射效应”,不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对方
6.多提几个被选方案,增加被选中的几率
7.欲言又止,激发对方的好奇心
8.对付整体意见的有效方法,就是予以各个击破
第二章 说话办事,滴水不漏
1.请教对方“假设您是我,您会怎么做”,令其为你着想
2.如果对方不易说服,让对方认为你与他的立场一致
3.用“如果我是你的话”,表示理解对方的烦恼与不满
4.运用“转换法”,引导话题转向自己期待的方向
5.说服没有主见的人,对他说:“大家的意见都是这样”
6.如果进言会引起愤怒,不妨先来一句“虽然明知会挨骂!”
7.不要问“做不做”,只让他二选择一
8.先否定,后肯定,效果会最好
第三章 欲擒故纵,以柔克刚
1.利用“禁果效应”,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2.假造更多的竞争对手,令对方主动让步
3.故意责骂其中一个,让其他的自省
4.故意暴露自己的“弱点”,麻痹松懈对方
5.让顽固不化的下属,去说服与其状况相似的第三者
6.假借第三者的名义,了解对方的真实看法
7.向对方报忧时,要坏话缓说
8.运用“惯性法则”,在进入正题前,引导对方说“是”
第四章 胆大心细,有备无患
1.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该管的别管,不该做的别做
2.第一印象往往是不可靠的,避免仅凭第一印象判断人
3.在评价一个人之前,要全面地观察,客观地分析
4.牢记对方在小事情上的好恶,赢得对方的好感
5.对看起来很小的过错,不能掉以轻心,以防问题丛生
6.不要忽视“小人物”,更不要得罪“小人物”
7.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8.选择对方最脆弱的时刻去说服
第五章 揣摩心理,对症下药
1.活用“偶尔”的效果,让对方朝自己期待的方向努力
2.传递积极的期望给对方,让对方“不行”也行
3.假装巧合来制造见面的机会,减少对方的心理负担
4.给对方留些纠错的机会,比当面奉承他的学问深更有效
5.要摆脱他人的妒忌,只需让妒忌你的人值得妒忌
6.如果你希望某件事情能变成现实,不妨对此怀抱强烈的期望
7.给对方一件合适的“睡袍”,激发对方主动实现自我转化
8.说服一意孤行的人,顺势引导比严厉要求更有效
9.如果对方疑虑重重,不妨用具体的数字去说服
10.如果对方怕负担,告知他回避负担所带来的是更大的负担
第六章 韬光养晦,深藏不露
1.逐步提出自己的要求,获得最大的让步
2.在闲谈间询问对方的想法,在对方不提防时考察对方的言行
3.利用“钟摆心理”,巧妙拒绝对方的请求
4.先把办事要求提高,再降低,对方就容易接受
5.告诉对方这是“最后一次”,促使对方尽早下决心
6.故意沉默不语,让对方摸不着虚实
7.迎合从众心理,故意制造群龙之首
8.让对方加入你的行动,由对立者变为合作者
9.借用权威者的意见,影响意志不坚定者的判断
第七章 嘴上留情,脚下有路
1.不说对方的建议“不好”,只说什么是“好”
2.以缓慢的语调复述对方的话,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3.提供建议给对方,让对方认为建议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4.批评对方时,别忘了保全他的面子
5.想让对方认识错误并克服缺点,不妨先肯定对方的优点
6.指责伤害了对方的自尊,也让自己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7.向对方提出忠告时,多“私下”少“当众”
8.下达命令时,用“请”来谋求身份的逆转
第八章 低调做人,进退自如
1.率先小小地退一步,方可大大地进一步
2.首先承认对方的说法,最终却让对方改变做法
3.假装没有主见,避免过早地卷入升迁之争
4.发怒并威胁对方多半没有效果,相反会暴露你的弱点
5.表面上服从对方,暗地里引导对方,让对方最终屈服于你
6.关系陷入僵局即将破裂时,让双方有一段冷静思考的时间
7.承认对方的权威,尽量避免争论
8.将目标放在退一步的地方,让对方的选择符合你的期待
9.先当对方的出气筒,在对方的情绪发泄完后,再顺势引导
10.如果对方欺软怕硬,显示你寸步不让的决心
第九章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1.激发对方的同情心,变“不可能”为“可能”
2.满足对方的情感需要,以出乎意料的方式打动对方
3.增加对方的心理负担,让对方不忍拒绝你
4.唤起对方需要协助的心理,就可以征服对方
5.从感情入手,让对方依赖感情而非理智来判断
6.聆听对方的苦恼,让对方的不良情绪得以宣泄
7.关心对方最亲近的人,更能打动对方的心
8.示以更大的不安,降低对方的期望值
第十章 同甘共苦,齐心协力
1.直呼其名,缩短与对方的心理距离
2.想要轻松说服对方,只需无所顾忌地靠近对方
3.尽量不说“你”、“你们”,而说“我们”
4.对于初次见面的人,多谈谈彼此都熟悉的人或物
5.讲述相似的经历,让对方有自己人的感觉
6.对对方的兴趣表示兴趣,他自然对你感兴趣
7.创造共同体验的机会,缩短彼此的距离
8.适当地吐露自己的隐私,令对方产生亲切感
9.制造一个共同的敌人,唤醒对方的合作意识
第十一章 巧妙迎合,左右逢源
1.表现出喜欢对方的样子,对方就会喜欢你
2.迎合对方的口味,异己也可成知己
3.说出对方所期待的评价,让对方感觉“路逢知己”
4.适当地拍拍对方的马屁,融洽气氛
5.告诉对方“唯有你能”,对方果真就能
6.给对方戴高帽,让“不”变为“是”
7.期望一个人做什么,你就赞扬他什么
8.故意请对方帮忙,让对方自觉重要,消除敌对情绪
9.诚恳地向对方取经,取到的肯定不只是经
第十二章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1.与其拙劣地罗列理由,不如毫无保留地道歉
2.主动示弱,轻松赢得对方的帮助
3.否定自己的论调,让反对者不再反对你
4.表现出委屈的卑下姿态,消除对方的反感
5.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巧妙避开对方的锋芒
6.适当示弱,是最高明的说服技巧
7.主动请求反感你的人给予批评,他反而会接受你
8.运用自嘲,可轻松搞好人际关系
第十三章 谨言慎行,明哲保身
1.不要只会低头拉车,还要学会抬头看路
2.不要总想着一吐为快,小心言多必失
3.为了维持友谊,介入别人的私事要适可而止
4.专心做事,小心那些偷走你时间的身边人
5.多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少做一些烦琐事
6.远离上司的隐私是保全自己的最基本要求
7.做事要做到位,但不可越位
8.任劳任怨与受人尊敬是两码事
9.保守一个秘密比传播一个秘密更有价值
第十四章 水流不腐,人活不输
1.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好
2.了解别人是精明,了解自己是智慧
3.在众人争执不休时,不要没有主见
4.扶人上马,再送一程
5.百万买房,千万买邻
6.给别人承诺的时候要留有余地
7.不要成为派系斗争的牺牲品
第十五章 以柔克刚,曲径通幽
1.攀枝结贵,打通成功的通道
2.软磨硬泡,不达目的不罢休
3.死缠烂打,叫人哭笑不得
4.心如磐石,令人无懈可击
5.好人坏人都会当,黑脸白脸换着演
6.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7.交浅不言深,逢人宜说三分话
8.求人拉下脸,缠而不赖易成功
9.央求不如婉求,劝导不如诱导
|
內容試閱:
|
利用首因效应,在第一次
见面时留下好印象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常常会说或者会听到这样的话:
“我从第一次见到他,就喜欢上了他。”
“我永远忘不了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我不喜欢他,也许是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太糟了。”
“从对方敲门入室,到坐在我面前的椅子上,就短短的时间内,我就大致知道他是否合格。”
这些话说明了什么?说明大多数的人都是以第一印象来判断、评价一个人的。
对方喜欢你,可能是因为你留给他的第一印象很好;对方讨厌你,可能是你留给他的第一印象太糟。
这就是所谓的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叫做“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通常,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某人或某物,今后与人、物打交道的过程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既可助某人或某事成功,也可令某人某事失败。
也许,对此话,你会有所疑惑。你不妨思考一下下面的问题:
悬疑小说家为什么喜欢在小说的开头,设置诸多的悬念,安排离奇的情节?
电影导演为什么喜欢在影片开头时运用特技,呈现人间罕见的奇观?
推销员为什么喜欢把名片弄得花里胡哨,甚至印上本人的彩色相片?
重要效应:每个人都想成为重要人物
“小孙,你能帮我翻译一下这篇稿子吗?这礼拜就要!”一位科长问他隔壁部门的一位职员。
“以前都是小王帮我翻译,他英语基础好,动作也快,可惜他现在出差了。你们部门的小张也不错,不过他手头的活太多。”科长补充道。
“达礼拜?我恐怕要跟您说声抱歉。下星期一我有一个会议。必须准备一些相关资料。可能没时间为您翻译,小王不是过两天就回来了吗?我看根本不用找我嘛!”
“啊,我知道了,算了,不求你也罢!”
再来看看另一个故事。
一位富商要修建一座办公楼,但在资金上还缺300万美元,他出入多家银行都没有贷到这笔款。
在所剩的钱仅够再花一个星期的时候,他约了一家银行的主管一起吃饭,席间,他直截了当地对银行主管说:
“我还需要300万元,明天我就要拿到贷款。”
“你一定在开玩笑,我们从来没有一天之内就能办妥这样的事的先例。”银行主管答道。
“其实我认识的银行负责人有好几个,但我想了想,觉得除了你,没有谁有这么大的本事在一天之内办妥这件事。”富商很诚恳地说道。
银行主管听后,一愣,然后微微一笑,说:“你这可是在逼我上梁山啊,不过,我可以试一试。”
结果。这个富商在第二天就拿到了这笔贷款。
同样是求人办事,一个因为不懂得他人的心理,不知将心比心,事情原本简单又容易,却没办成;一个因为了解他人的心理,进而以心攻心,让几乎不可能办成的事情也办成了。
在第一个故事中,明明很简单很容易办成的事情,小孙却予以回绝,想想看,他真的挤不出一点时间吗?多半不是,而是他的自尊心受了损,虚荣心没有得到满足。因为,那个傻子科长要请小孙帮忙,却一口一个小王好、小张不错。难免小孙会想,既然小王、小张不错,我不是“特别”的好,何必找我呢?
在第二个故事中,明明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银行主管却给办好了。这又是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因为“除了你,没有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这句话让这位银行主管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人人都有自尊心、虚荣心,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都希望自己是“唯一的”、“特别的”。
诸如此类的“唯有你能”或“除了你,谁也不能’’等字眼,往往让人的心理受到强烈的冲击,让人产生一种被给予某种特别优待的错觉。
因为这种错觉,一个人的自尊心被激发了,虚荣心也得到了满足。虽然明知那是拍马屁,但听起来还是让人感到舒畅的。
这也是为什么银行主管会竭尽全力地发挥自己的最大能量,硬是让不可能的贷款变为了可能。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想要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不妨大方地使用这样的字眼。
比如,分派下属一项重大任务,你不妨有意无意地强调该项任务的艰巨性,说:“我想来想去,唯有你能……”强调“非他莫属”。
让家人去做一件烦心的家务事,你不妨多多申明家务的难度系数,说:“干这个活,你最拿手!”强调他的“独一无二”。
请求他人为你解决棘手的问题,不妨故意夸大对方的重要性,说:“除了你,没有谁有这么大的能耐!”
请相信,任何人都可能在你有心设计的“特别”的光环中,特别为你办事,帮你办成“特别”的事。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最常见也是最拙劣的批评方法:无论下属或子女犯什么样的错误,管理者或父母一概以一种同样的调子大发雷霆。
就人类的心理特性而言,一旦习惯于某种状态,就很难再从中产生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论大错小错,都会遭受雷霆攻击的下属或子女,最终会形成一种认为任何错误无非是“错误——大发雷霆”、“错误——大发雷霆”的机械性反应,久而久之,他们会认为,反省是多余的,他们会静静地等候暴风雨的来临与过去。暴风雨一旦过去,他们则认为其错误已经受到惩罚,已经不必要再为错误承担心理负担,反而不思悔改。
要知道,斥责的目的是为了起到警醒的作用,提醒犯错的人下次不再犯了。如果斥责起不到警醒的作用,甚至起反作用,斥责又有何必要呢?
聪明的管理者和父母应该知道如何利用下属与子女的过错。
对于平日的小过错,哪怕是由于粗心造成的无关紧要的错误,也要严厉指出,这样可以从细节上达到规范的目的;而对于下属所犯的大错误,却故意视而不见,甚至还要有意安慰、鼓励下属或子女。只有这样,小错才能警示人,大错才能激励人。
在这方面,日本松下公司的松下堪称楷模。
原三洋电机公司副董事长后藤清一投奔松下公司后提任厂长,这个工厂突然失火烧掉了。后藤清一内心十分难过和恐慌。心想:这次大火烧了工厂,作为厂长的他责任难免,“不被革职也要降级”了。不料,松下幸之助接到报告之后,只对他说了四个字“好好干吧”!
松下为什么这样做呢?人们都很不理解。过去即使只是打电话的方式不当这样的小事,后藤清一也会受到松下严厉的斥责。可这次却对犯了大错的后藤清一却无所谓似的。
其实,松下这么做,是有道理的。他懂得人们小错不在意,大错太在意的心理。
如果他严厉地斥责后藤清一,说不定后藤清一想不开,离开了公司,自杀了也未必不可能。到头来,工厂损失更大。
相反,如果不斥责,反而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安抚了后藤清一忐忑不安的心不说,还让他心生愧疚,发奋努力,弥补过失。
果然如松下所料,工厂被烧,后藤清一没有受到惩罚,心怀愧疚,对松下更加忠心效命,并以加倍的努力工作来给予回报。
关键提示
对小错和小错,人们往往在意大错,忽视小错。而符合心理学的作法则相反,对于小错,哪怕是由于粗心造成的无关紧要的错误,也要严厉指出;而对其所犯的大错误,最好故意视而不见,甚或有意安慰、鼓励。只有这样,小错才能警示人,大错才能激励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