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胡群英编著的《社会共同体的公共性建构》通过对社会共同体的存在方式的公共性考察,揭示公共性对于人的存在的一般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建构一种符合当代人类共在、共处需要的现代公共性理论框架,它对建构当代中国的共同体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
內容簡介: |
公共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发展的一个重要论域,《社会共同体
的公共性建构》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深入思考人的活动及其存在的 公共属性及其组织方式——共同体问题,它回答了“现代人类公共生活何以
可能”等诸多现实公共性问题及其理论基础,不仅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 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同时对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和法学等具体学科的
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共同体的公共性建构》由胡群英编著。
|
目錄:
|
序
导论
—
二
三
第一章 共同体:人的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一、必要的阐释:群体、社会与共同体
二、作为研究对象的人的共同体
三、人类共同体生活源考
第二章 公共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话语
一、公共性与人的类本质
二、西方历史文化中的公共性问题与公共性话语
三、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公共性问题与公共性话语
第三章 人的共同体公共性范畴的哲学意蕴
一、公共性范畴的哲学内涵
二、公共性范畴的文化意蕴
三、公共性范畴的方法论意蕴
第四章 人的共同体公共性的实践本性
一、共同体公共性的主体条件
二、分工与协作:共同体公共性的内在根据
三、共同体公共性的空间条件
第五章 人的共同体公共性的一种现实形态
一、社会共同体与社会公共性
二、以社会为本位的公共性
三、以利益为导向的公共性
第六章 社会共同体公共性的结构分析
一、现实属性:共在性一平等性一公有性
二、价值属性:公正性一和谐性一共享性
三、实践属性:公理性一公益性一公责性
第七章 社会共同体的软公共性及其功能
一、“软公共性”:概念和问题
二、软公共性对于社会共同体的建构作用
三、软公共性的必要补充:公共权力的引入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