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NT$
352.0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NT$
407.0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NT$
398.0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NT$
857.0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NT$
602.0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NT$
332.0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NT$
454.0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NT$
556.0
|
編輯推薦: |
周长山、漆招进编著的《图说靖江王城史》从城市发展史的角度看,靖江王城区是有据可查的桂林古城的策源地。本书从文化教育史的角度看,靖江王城区是桂林文化教育的策源地和兴盛地。本书从政治史的角度看,靖江王城区曾经驻留过几位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政治人物:唐末桂州戍卒起义首领庞勋,他是唐朝灭亡的第一个掘墓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他曾经带领义军到桂州城休整。并由此出发进攻唐朝首都长安城,是唐朝灭亡的主要掘墓人。本书从文物价值的角度看。靖江王城区是桂林城区现存体量最大、门类最齐全、内涵最丰富、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最高的文物古迹区,是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
|
內容簡介: |
周长山、漆招进编著的《图说靖江王城史》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
系统地介绍了明靖江王城的历史。 《图说靖江王城史》具体内容包括:靖江王城与桂林城的发展变迁、靖
江王府的兴废、历代靖江王略传、靖江王城历代文物鉴赏,并旁及诸多历史 文化问题,如靖江王与广西社会等,是全面7解和认识靖江王城历史文化的
较为重要的文本。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 城中之城靖江王城——靖江王城与桂林城发展变迁
一、桂林城建置沿革表
二、明代以前桂林城池的变迁
1 第一座桂林城——汉始安县城
2 第一座位置可考的桂林城——南朝始安郡城
3 第一座记载明确、遗址可寻的桂林城——唐桂州城
4 第一座绘制有城图的桂林城——南宋静江府城
5 第一座石头砌筑的桂林城——元静江新城广西省城
6 最大的桂林城——明桂林府城广西省城
三,城中之城靖江王城——明代靖江王城与桂林府城的关系
1 山如黼冕潜龙之地——独秀峰的王公贵人之气象
2 山若卓笔文风斯盛——独秀峰的岿然卓笔之具象
3 千峰环侍王者气概——独秀峰风水之格局
4城中之城靖江王城——明代靖江王城与桂林府城之主从关系
第二章 明代特殊的藩王府——靖江王府兴废史
一、同姓封建二字亲王——地位特殊的靖江王
1 分封之初靖江王的爵级
2 复国之初靖江王的爵级
3 正统元年以后靖江王的爵级
二、金钉朱户巍然藩府——靖江王府兴建过程及规制3
1 金钉朱户巍然藩府一洪武五年靖江王府第一次修建及其规制
2 非亲非郡另类王府——洪武二十六年靖江王府改建厦其规制
3 馆宇金碧跨山弥谷——万历年问鼎盛时期的靖江王府
4 红墙红瓦花园乐园——葡萄牙人眼中的靖江王府
三、殿毁城存历史见证——靖江王府被毁与重生
1 鹊巢鸠占定南一炬——靖江王府被毁
2 改建贡院延续文脉——清代对靖江王府的利用
3 总统行辕桂系中枢——民国时期对靖江王府的利用
第三章 明朝兴亡的攸关者一历代靖江王略传
一、靖江王国世系
1 靖江王国始祖——南昌王朱兴隆
2 靖江王国最后一位靖江王
3 靖江王世表新编
二、历代靖江王略传
1 太祖长兄靖藩姑相——靖江王国始祖南昌王朱兴隆与明太祖朱元璋的兄弟之情
2 开国功臣鞭后而殁——大都督朱文正与明太祖朱元璋的恩恩怨怨
3 封而去国死而无谥——第一代靖江王朱守诛与明太祖朱元璋的恩恩怨怨
4 降爵复国世称贤王——第二代靖江王朱赞仪的复国之路
5 王者寿星子孙其昌——第三代靖江王朱佐敬的传国之策
6 儿死孙继父病子行——第五一七代靖江王朱规裕、朱约麒与朱经扶的守国之道
7 宫闱失和宗族反叛——第八一九代靖江王朱邦芋父子
8 叔承侄位衰亡渐现——第十代靖江王朱履焘与第十一代靖江王朱任晟
9 以庶夺嫡粤西汹汹——第十二代靖江王朱履秸与朱亨致的继承权之争
10 篡位监国王府遭劫——第十三代靖江王朱亨嘉的不轨之囤
11 永历驻跸联手抗清——南明永历帝三次驻跸靖江王府
12 守国被俘缢死西门——末代靖江王朱亨致的最终结局
三、靖江王与广西社会
1 宗教狂热者——靖江王及其宗室在广西的修道崇佛活动
2 经济寄生者——靖江王与广西经济
3 文化传播者——靖江王与广西文化
4 山水开发者——靖江王与广西山水旅游
第四章 汉家楼阁暮云间——靖江王城历代文物鉴赏
一、靖江王城概貌
二、明代靖江王城
三、明代王府官殿台基遗址
1 承运门台基
2 承运殿台基
3 王宫门残基
4 王宫残基
四、明代王府花园及月牙池遗址
1 月牙池
2 太平岩
五、明代独秀峰景观建筑
1 独秀峰登山道
2 山上建筑
六、清代广西贡院遗存
1 乾隆皇帝御书《幸翰林院赐大学士及翰林等宴因便阅贡院诗》石刻
2 景福楼遗址厦“三元及第”石坊
3 “状元及第”石坊
4 “榜眼及第”石坊
5 福泉井
6 科举人物题刻
七、民国孙中山纪念建筑
八、民国广西省政府建筑群
1 广西省政府的建筑
九、独秀峰历代摩崖石刻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二、明代以前桂林城池的变迁
桂林建城的历史,一般认为应该与设县的时间同步,即始于公元前111 年。其古代城市建置经历了六次提升,相应的,其城池建设也经历了六次大
的发展:汉代,从无到有,始安县设立,始安县城始筑,但地址不明;南朝 ,升县为郡,郡城方位大致可考;唐代,升郡为州,以独秀峰为中心建筑州
城;南宋,升州为府,扩建府城;元代,升府为省,扩建省城,易土为石; 明代,升府为藩国,扩建南城;清代,以城墙为界线的桂林古城格局没有大
的改变。 民国以来,以城墙为界线的桂林古城格局逐步被打破,桂林逐步发展为 现代化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游览城市。
明代靖江王城的所在地,是明代桂林府城的中心,也是南朝以来桂林城 的发源地。南朝时期,靖江王城内的独秀峰位于始安郡城外郭与村邑之间。
唐朝时期的子城,建于独秀峰之南约百余步。自此以后,唐代桂州城、宋代 静江府城,都是以子城为基点向外扩展的。
1.第一座桂林城——汉始安县城 史书记载桂林设县的时间是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当年派
大军越严关,沿漓江、桂江而下平定南越国,在岭南设立交州刺史部,下辖 9郡。桂林是汉军出关后收服的第一块失地,因此汉武帝首先就在桂林开设
始安县,取“最先安定”之意。始安县不属于交州刺史部管辖,而是属于荆 州刺史部零陵郡管辖。
有县必有县治,一般有城池护卫,谓之“县城”。关于始安县城的所在 ,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说在今兴安县严关镇古秦城遗址或其附近;一说在
今桂林城区或北部郊区。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在1999年根据多数专家意见通过
决议,认定汉始安县治设在今桂林城区一带,公元前111年为桂林建城之始
。史书记载桂林有汉城遗址,显示最早的桂林城——当时应该叫始安城—— 应当是在始安县设立之初就已经建成。不过目前考古工作者尚未在桂林城区
和附近找到汉始安城遗址。 2.第一座位置可考的桂林城——南朝始安郡城三国吴孙皓甘露元年
265十一月,析零陵郡南部设始安郡,属荆州,郡治始安县。始安郡建置
一直延续到南朝梁武帝时期。南朝时期始安郡城的位置大体上可确定在独秀
峰附近。南朝宋景平元年423著名文学家颜延之出任始安太守,公余常至
独秀峰南麓的岩洞中读书,留下第一首歌咏桂林山水的诗句:“未若独秀者 ,峨峨郛邑间。”这两句诗给我们留下了极为重要的线索:第一,独秀峰距
离始安郡城和太守府不远,否则颜延之不可能在公余常至岩中读书。第二, 独秀峰位于城外郭“郛”和乡村“邑”之间。南朝宋时期,始安已经升格为
始安郡,南朝梁武帝时更升格为桂州州治,作为州、郡、县三级行政中心, 始安郡城应当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刻于鹦鹉山的南宋《静江府城池图》在城外东北角标有“古旧城”字样 ,可证南宋人认为南朝以前始安城在静江府城北门朝京门外,即在今桂林
市鹦鹉山和铁封山以北某地。但具体地点目前尚未查实。 从地势观察,南朝的始安郡城很可能在独秀峰以北,伏波山以西,鹦鹉
山和铁封山以南,宝积山以东区域。这个区域由于历史上建设不断,始安郡 城遗址可能已经荡然无存,但是在民国时期修建湘桂铁路时,曾经在鹦鹉山
以北处发现南朝墓葬,其中出土了纪年地券。一般来说,墓葬离城不会很远 。但是遗憾的是,我们仍然没有找到南朝始安郡城的实物遗存。
南朝始安郡城,虽位置可考,然遗址待寻。 3.第一座记载明确、遗址可寻的桂林城——唐桂城
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540置桂州,以南桂林二十四郡属桂州,州治设 于始安郡。桂州建置一直延续到南宋绍兴三年。其中,唐代桂州城是记载明
确并有迹可寻的最早的桂林城。桂林地方文献对唐桂州城有较详细的记载,
如唐光化二年899莫休符撰写的《桂林风土记》和明清时期官修的桂林地
方志书。榕湖北岸的古南门传说为唐代桂州城的西南门,当时被称为威德门 。前几年在七星公园骆驼山与普陀山之间发现的古城墙和古壕沟,有专家认
为是唐代桂州城外围军事防御设施。 根据记载,唐代桂州城经历过三次建设:
第一次,武德年间618—626,桂州总管李靖在独秀峰以南的漓江西岸
修建始安郡城别名子城、衙城,主要护卫官府衙门。始安郡城子城周围
三里十八步,约合今1422米,高一丈二尺,约合今3.72米。有南、北、东、
西四门。独秀峰在其正北约百步150余米,訾家洲在其东南百余步漓江中
。从位置及周长可大致推断,唐始安郡城子城范围大致约在今靖江王府承
运门以南、依路以北、中山中路以东、漓江以西地区,中心在正阳路与解放 东路交叉的十字路口。子城东侧濒临漓江,城墙上下建有许多楼亭,著名的
有东楼、逍遥楼、望月楼、拜表亭、碧浔亭等。P12-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