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清代贡院史
》
售價:NT$
800.0
《
光焰摇曳——变革与守望的梁启超
》
售價:NT$
440.0
《
发展与制约:明清江南生产力研究(壹卷李伯重文集:江南水乡,经济兴衰,一本书带你穿越历史的迷雾)
》
售價:NT$
480.0
《
走进史学(壹卷李伯重文集:李伯重先生的学术印记与时代见证)
》
售價:NT$
360.0
《
故宫书画集(精编盒装)版传统文化收藏鉴赏艺术书法人物花鸟扇面雕刻探秘故宫书画简体中文注释解析
》
售價:NT$
1490.0
《
《往事和近事(增订本)》(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代表作,新增修订、全新推出。跨越三十多年的写作,多角度讲述中华文明)
》
售價:NT$
349.0
《
往事和近事:历史地理学泰斗、百家讲坛主讲葛剑雄经典文集
》
售價:NT$
349.0
《
父母的关键认知
》
售價:NT$
225.0
|
編輯推薦: |
★性爱自由、金钱至上、网络暴力……本书是周国平所有作品中回应、关注、批评社会最犀利、深刻的一部。
★被誉为“当代最有灵魂的作家”、哲学家——周国平
★最灵动而质朴的语言,最撼动人心的人生哲理
★影响和改变千万莘莘学子、文艺青年对人生的思考
★文学与哲学相结合的最佳典范,让你认识一个可爱、可恋的人生
★征服千万读者,带你与灵魂对话的“心灵之书”
★出版社、版权经纪人、书店、媒体多年的挚爱
★人心的冷漠让作者怀念善良;人们心灵的贫乏让作者怀念丰富;人灵魂的卑鄙让作者怀念高贵。
★该书引发千万读者齐感叹:这就是我想要达到的——善良丰富高贵!
|
內容簡介: |
《善良丰富高贵》是《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之后的第四个散文结集。历经两年,周国平作了最新修改,增添了并收入了周国平自2002年8月到2006年12月所写的文章,本书的书名原是书中一篇文章的标题,这六个字是作者这些年思考的一个总结,表达了作者在本书出版时最想说的话。
|
關於作者: |
周国平,著名学者、作家。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哲学硕士、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教授。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随感集《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诗集《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散文集《善良丰富高贵》,自传《岁月与性情》《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
|
目錄:
|
序
第一辑 经典和我们
走进一座圣殿
直接读原著
经典和我们
唱出了我们的沉默的歌者
麻木比瘟疫更可怕
生命中不能错过什么
—《绿山墙的安妮》中译本序
与书结缘
做一个真正的读者
名著在名译之后诞生
《读者人文读本》按语
第二辑 谁来上哲学课
哲学与我们时代
哲学不只是慰藉
谁来上哲学课
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与中学生谈学习哲学
鼓励孩子的哲学兴趣
轻视哲学的民族不可能优秀
关于“纯粹哲学”
第三辑 心智的品质
善良?丰富?高贵
表达你心中的爱和善意
—皮特?尼尔森《圣诞节清单》中译本序
品味平凡生活
—关键《隐居法国》序
从容中有一种神性
—宁子《灵魂的高度》序
一只有缺憾的圆
—简评谢尔《失落的一角》
何必名校
留住那个心智觉醒的时刻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城市的个性和颜色
自然的规定不可违背
人间真情的个案
中国医疗界的良心和光明
—《吴孟超画传》序
第四辑 希腊的智慧
玩骰子的儿童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第五辑 有灵魂的写作者
古驿道上的失散
生存的现实和寓言
经典作家的处女作
—简评小说《追风筝的人》
人情练达皆文章
—林采宜《肆无忌惮》序
震惊之后是认真
有灵魂的写作者
—桑麻《灵魂的守望》序
补记
有行动力的思考者
今天还有谁爱缪斯?
推荐《城记》
—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评语
《梁小斌如是说》简评
青春不等于文学
青春的反抗和自救
—肖睿《一路嚎叫》序
写作的现在进行时
《石相众生》序
第六辑 哲学家的思和艺术家的看
哲学家或中蛊者
—记一个为思想而痛苦的农民
现代人与福音
—解读旺忘望的新作
艺术家的看及其他
—谈王小慧和她的摄影
全球化时代呼唤中国出大思想家
心灵究竟是什么?
—龙君《心灵—大脑与内脏的对话》序
疯癫的不同价值
—尼采论疯癫
第七辑 可持续的快乐
快感离幸福有多远?
可持续的快乐
花心男女的专一爱情
我对女性只有深深的感恩
—《永恒之女性》序
本质的男人
局外人谈情人节
亲疏随缘
相貌和心灵
日常生活中的危险
把明星还原为普通人
—《艺术人生》序
第八辑 让教育回归常识
人文精神是大学一切责任的内核
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
—曹保印《聆听教育的真声音》序
快乐工作的能力
让家长们结束恐慌
导师岂能成“老板”
研究生为导师“打工”很不正常
叩问高校经费实情
学术规范化和学者使命
谁是评判学术水准的权威?
从院士评选看学界盛行公关风
第九辑 把我们自己娱乐死?
企业家式的能力
品行与报酬
市场经济与性爱自由
只有一种文化
把我们自己娱乐死?
拯救童年
谈钱
第十辑 批评空间
探险的精神性和科学性
祭孔:大典还是大戏?
尊重生命是最基本的觉悟
城市化:给子孙留下什么?
建筑的人文品质和开发商的责任
忘记玄奘是可耻的
值得警惕的网络暴力现象
第十一辑 人物印象
以真性情做真学问
—邓正来印象
生命在说什么
—梁和平印象
好人活得自在
—田益宾印象
腼腆的世界冠军
—芮乃伟印象
君子坦荡荡
—江铸久印象
没有一丝浮躁和媚俗
—崔健印象
特立独行的歌唱家
—范竞马印象
农夫和艺术家
—刘彦印象
天生的精神贵族
—赵越胜印象
第十二辑 本命年纪事
本命年的官司
与伪书作斗争
荒唐的起诉
多么简单的道理
靠言论自由还原历史真相
—在法庭上宣读的答辩词
接到判决书时的感想
附录:三个官司简介
《妞妞》是怎样变成一个“事件”的
第十三辑 自序?访谈?杂记
我仍是那个逃课的学生
—《执迷者悟》序
人性找回自己的语言
—《妞妞》日文版序
姑且当作我的代表作
—《周国平自选集》序
我只面向独立的读者
—《我的心灵自传》香港版序
珍惜亲情,承担苦难
—《妞妞》台湾版序
精神浪漫年代的产儿
—《诗人哲学家》新印小序
困惑与精神生活
—中国盲文出版社两种散文集的序
共同的人生问题
—《妞妞》韩文版序
受制于时间的和超越于时间的
—《妞妞》新版自序
我还是应该多写少说
—《周国平人文演讲录》自序
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
—关于《守望的距离》答卓越网站客户问
记忆和哀思
无法告别的告别
我的博客观
感谢博客
我别无选择
博客上的附言
鸡年说鸡
—应《娱乐信报》之约而写
短信文学五则
—应约而写的戏作
|
內容試閱:
|
︱︱直接读原著 │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版序中说:“只有从那些哲学思想的首创人那里,人们才能接受哲学思想。因此,谁要是向往哲学,就得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对于每一个有心学习哲学的人,我要向他推叔本华的这一指点。
叔本华是在谈到康德时说这句话的。在康德死后两百年,我们今天已经能够看明白,康德在哲学中的作用真正是划时代的,根本扭转了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近两百年西方哲学的基调是对整个两千年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反省和背叛,而这个调子是康德一锤敲定的。叔本华从事哲学活动时,康德去世不久,但他当时即已深切地感受到康德哲学的革命性影响。用他的话说,那种效果就好比给盲人割治翳障的手术,又可看作“精神的再生”,因为它“真正排除掉了头脑中那天生的、从智的原始规定而来的实在论”,这种实在论“能教我们搞好一切可能的事情,就只能搞好哲学”。使他恼火的是当时在德国占据统治地位的是黑格尔哲学,青年们的头脑已被其败坏,无法再追随康德的深刻思路。因此,他号召青年们不要从黑格派的转述中、而要从康德的原著中去了解康德。
叔本华一生备受冷落,他的遭遇与和他同时代的官方头号哲学家黑格尔适成鲜明对照。但是,因此把他对黑格尔的愤恨完全解释成个人的嫉妒,我认为是偏颇的。由于马克思的黑格尔派渊源,我们对于黑格尔哲学一向高度重视,远在康德之上。这里不是讨论这个复杂问题的地方,我只想指出,至少叔本华的这个意见是对的:要懂得康德,就必须去读康德的原著。广而言之,我们要了解任何一位大哲学家的思想,都必须直接去读原著,而不能通过别人的转述,哪怕这个别人是这位哲学家的弟子、后继者或者研究他的专家和权威。我自己的体会是,读原著绝对比读相关的研究著作有趣,在后者中,一种思想的原创力量和鲜活生命往往被消解了,只剩下了一付骨架,躯体某些局部的解剖标本,以及对于这些标本的博学而长的说明。
常常有人问我,学习哲学有什么捷径,我的回答永远是:有的,就是直接去读大哲学家的原著。之所以说是捷径,是因为这是唯一的途径,走别的路只会离目的地越来越远,最后还是要回到这条路上来。能够回来算是幸运的呢,常见的是丧失了辨别力,从此迷失在错误的路上了。有一种普遍的误解,即认为可以从各种哲教科书中学到哲学,似乎哲学最重要最基本的东西都已经集中在这些教科书里了。事实恰恰相反,且不说那些从某种确定的教条出发论述哲学和哲学史的教科书,它们连转述也称不上,我们从中所能读到的东西和哲学毫不相干。即使那些认真的教科书,我们也应记住,它们至多是转述,由于教科书必然要涉及广泛的内容,其作者不可能阅读全部的相关原著,因此它们常常还是转述的转述。一切转述都必定转述者的眼界和水平所限制,在第二手乃至第三手、第四手的转述中,思想的原创性递减,平庸性递增,这么简单的道理应该是无须提醒的吧。
哲学的精华仅仅在大哲学家的原著中。如果让我来规划哲学系的教学,我会把原著选读列为唯一的主课。当然,历史上有许多大哲学家,一个人要把他们的原著读遍,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以一本简明而客观的哲学史著作为入门索引,浏览一定数量的基本原著,这个步骤也许是省略不掉的。在这过程中,如果没有一种原著引起你的相当兴趣,你就趁早放弃哲学,因为这说明你压根儿对哲学就没有兴趣。倘非如此,你对某一个大哲学家的思想发生了真正的兴趣,那就不深入进去。可以期望,无论那个大哲学家是谁,你都将能够通过他而进入哲学的堂奥。不管大哲学家们如何观点相左,个性各异,他们中每一个人都必能把你引到哲学的核心,即被人类所有优秀的头脑所思考过的那些基本问题,否则就称不上是大哲学家了。
叔本华有一付愤世嫉俗的坏脾气,他在强调读原著之后,接着就对只喜欢读第二手转述的公众开骂,说由于“平庸性格的物以类聚”,所以“即令是伟大哲人所说的话,他们也宁愿从自己的同类人物那儿去听取”。在我们的分类表上,叔本一直是被排在坏蛋那一边的,加在他头上的恶名就不必细数了。他肯定不属于最大的哲学家之列,但算得上是比较大的哲学家。如果我们想真正了解他的思想,直接读原著的原则同样适用。尼采读了他的原著,说他首先是一个真实的人。他自己也表示,他是为自己而思考,决不会把空壳核桃送给自己。我在他的著作中的确捡到了许多饱满的核桃,如果听信教科书中的宣判而不去读原著,把它们错过了,岂不可惜。
2002 年11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