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NT$
367.0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NT$
500.0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NT$
765.0
|
編輯推薦: |
经济危机中的中国快速复苏、持续增长,是充满威胁的竞争者,还是良师益友?纽约大学教授带你看美国人眼中的中国。
美国人眼中,谁是美国最强的对手中国!?美国人眼中,谁是美国最好的老师中国!?为什么美国深陷经济危机、次贷危机,却不能自拔?为什么中国模式能大放异彩,一枝独秀,笑傲江湖?……
李淯的《美国能够向中国学习什么》是当今美中关系领域的非凡成就。该书分析精密,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理解,内容丰富,价值不菲。
|
內容簡介: |
美国主流媒体经常把中国视为威胁。然而,李淯认为,与其负面地看待中国的崛起、影响和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美国还不如思考如何向最强的竞争对手学习!
为什么中国在全球经济危机后能够迅速恢复?是什么促使中国经济超常增长?中国政府是如何承担公共责任的?从教育到政府治理到外援,李淯在这本《美国能够向中国学习什么》中详细描述了那些促使中国成为全球力量的政策和实践。同时,她进一步剥离出那些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中国传统思想,并提出将其引入美国文化,以促使美国走向变革之路。
作为一名美籍华裔,她及亲人的经历。使其深知并熟悉中国。李淯提出,求同存异是首要。一味强调美中差异。美国会错失良机。《美国能够向中国学习什么》她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大量的深入研究,呼吁美国采纳新思维、新方法,因为互相学习已成为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
關於作者: |
章晓英,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副院长。曾在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从事外交工作。研究兴趣包括英语教育、国际传媒、跨文化传播和全球研究。曾在国内刊物《对外传播》、《全球传媒学刊》、《欧洲研究》和《国际论坛》等发表论文和文章,在英国主流报纸《卫报》发表评论文章。2010~2011年,在剑桥大学访学一年,研究英国杂志《经济学家》的全球化建构。
|
目錄:
|
代序
前言
导言:新年计划
1 中国奇迹
2 儒家哲学
3 精英治理
4 五年规划
5 经济特区
6 实体经济第一
7 软实力
8 共创美好世界
结语:中国可以向美国学什么
|
內容試閱:
|
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对自己的状况并不满意,对自身的弱点明察秋毫,并下定决心进行改变。我们知道,无论是减肥、戒烟还是其他个人问题,都需要向着目标不断努力、坚持不懈。无论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我们都要坚定地追求最终的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我们的国家也经历过类似的过程。纵观历史,不满现状的各界民众曾联合起来发动政治运动来改变国家政策。当美国需要解决宪法赋予我们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与奴隶制度之间的内在矛盾时,19世纪的废奴主义者就准备为自己的信念不断斗争,哪怕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与之类似,20世纪初,妇女奋斗了近
40年才获得选举权。 现在,美国面临着另一个令人不满意的时刻。在卡特执政时期,大部分美国民众的“美国梦”慢慢消解,有人称之为“萎靡”
状态。这种状况在2008年达到顶峰,表现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反过来,这场危机演变成内部经济危机,需要政府投入数万亿美元来解决债务和持续高失业率问题,同时也引发了政府治理危机和信任危机。显然,美国人民对国家政治功能的不良状况感到沮丧,也对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表现出焦虑。奥巴马在2008年选举中大获全胜,可是两年后,他的总统地位就受到了挑战。在当时的国会选举中,共和党在众议院占多数,夺走了领导地位。
美国人开始怀疑,两大政党都无法实现承诺,都无法代表民众利益。通过盖洛普调查和茶党,可以明显看出民众的不满,有些人甚至放弃了美国国籍。
利益的高度两极分化确实分化了国家。我认为,与其说这种现象是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的对立,不如说是富人和穷人的对立。富人想继续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通过持续宽松的金融监管来实现金融市场的繁荣。而穷人想要一份报酬丰厚、前途光明的工作,以便使他们的子女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来改善生活水平。因此,出现关注点不一致的问题。如何解决此问题,将对美国国内经济的增长和变动产生深远影响。公众对这些后果感到焦虑和不安,这显示他们对国家可能失去自身竞争优势的普遍担忧。
其实,此时出现这种担忧对美国极其不利。一方面,美国承受着自大萧条时期以来最糟糕的经济形势,而在世界其他地区,更多的人要求分享美国人已经享受了数十年的经济繁荣。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自然会让很多美国人感受到威胁。另一方面,拥有超过十亿廉价劳动力的中国吸收了大部分美国早已放弃的制造业的工作岗位。印度也吸收了很多美国人的工作岗位,但主要集中在电话客服中心、计算机软件编程甚至法律等服务领域。在这些领域,印度人的水平可以和美国人媲美,但是所需的报酬仅是美国人的一小部分。大多数美国劳动者感到其工作岗位受到了威胁,而他们的这种恐瞑也催生了反华言论和反移民法案。
中国因此成了美国经济问题的一个信手拈来的替罪羊。正如张纯如在《美国的华人:一部叙述史》中所写,由于美国的种族歧视及其对中国近期成就的嫉妒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迅速恢复强劲的增长,再加上感觉中国缺少民主,中国就成了一个易受攻击的目标。
我使用了“感觉”这个词,因为我在第三章中阐明了中国现在的领导集体在制定政策时,关注的是较大范围的公众利益。攻击中国几乎已经变成了美国电视上的一项接触性运动,左右翼评论员都试图通过诽谤中国来击垮对手。甚至《大空头》的作者迈克尔·刘易斯也在一篇题为“关于你需要知道的失败背后的全部原因”的评论文章中,以嘲讽的口吻描述了这一现象。这种负面的言论引起了我们的抱怨,加深了彼此间的误解,却对解决问题毫无益处。
与英国广播公司等外国媒体不同,美国的主流媒体大部分时间都在表达以美国为中心的观点,而没有给予相应的时间让外国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展开令人深思的探讨。而恰恰这些外国人的视角才有可能给美国人带来启示,尤其是在谈论不熟悉的话题时。但是,在受到媒体激烈言辞的激发后,美国人能够采取行动。
纵观历史,美国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一直团结在一起面对挑战,如分工合作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自发驾车参加“9·11”后的救援工作。一个近期的例子是,《六十分钟》电视节目报道,2011
年,无法还房贷的现象席卷全国,美国家庭对新近无家可归的邻居伸出援手,欢迎他们到自己家居住。
今天,美国可能面临着最严峻的意志力的考验。它不像冷战时期面对苏联这样的敌人那样简单直接。美国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在群雄并起而资源不断减少的世界中,如何与它国共存。这两个方面都会威胁到我们已经选择的生活方式。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都在持续而坚定地促进本国经济财富的发展,美国能否开拓出一条通向和平与持续发展的道路?包括我在内的一些人担心,西方尤其是美国,将在未来竞争性不断增强而又无法预知的环境中落后。
奥巴马总统将中国的经济和技术崛起称为新“卫星时刻”。前众议院议长纽特·金里奇提出中国的技术优势对美国将是一个“潜在的灾难性威胁”。这些担忧已经开始催生了一些创新性的政策提案,比如,美国能源部宣布在清洁能源研究方面进行投资,但目前没有什么实际行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应对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切实的解决方案,还需要对美国自身身份变化的哲学反思以及国家迎接挑战的决心。
至少与不久前相比,美国一定要全面提升竞争力。竞争者多了,要保住优势地位会更加困难。尽管美国军事实力首屈一指,但单纯依靠军事实力来维持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是不明智的。美国一定要在各个方面增强自己的实力,因为即便动用军事力量,也不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控制一切事件。其实,美国根本就不应该尝试这样做。P8-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