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悬壶杂记:医林旧事
》
售價:NT$
240.0
《
谁之罪?(汉译世界文学5)
》
售價:NT$
240.0
《
民国词社沤社研究
》
售價:NT$
640.0
《
帕纳索传来的消息(文艺复兴译丛)
》
售價:NT$
495.0
《
DK威士忌大百科
》
售價:NT$
1340.0
《
小白学编织
》
售價:NT$
299.0
《
Android游戏开发从入门到精通 第2版 王玉芹
》
售價:NT$
495.0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NT$
990.0
|
編輯推薦: |
他们当中有陈寅恪这样,以“不合作”为最高原则;有顾准这样,敢于反叛的;有储安平这样,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的;更多像钱锺书这样,看透了而“闭门不管天下事”的。正是这些丰富的知识分子选择,构成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悲欣交替、起落交织的全部人生。
民国时期的一个专科学校,用“书塾式”“死记硬背”的读书方法,培养出一批国学大家;当年的西南联大的教授们与学生们,生活清苦,上课时还需时时用心听警报,闻响即得外奔,却培养出大批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出类拔萃者,比比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大学,培养不出大师级人物?
|
內容簡介: |
《民国胜景系列:民国大学·遥想大学当年》选用文章共70余篇,按所述内容分“校长像校长”“老师像老师”“学生像学生”“学术像学术”“学校像学校”“图书馆像图书馆”6个章节。有49位大师胡适、蒋梦麟、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等关于自己治学的感想、演说、发刊词;有陶希圣、张申府等人的文章中对胡适、蔡元培等大师的治学理念、大师风范的的认同;也有潘光旦、竺可桢、陈独秀对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追求;还有柳存仁、金克木、张中行对大学的风土人情,甚至于小饭馆的味道的饶有兴趣的小品文、随笔等;更有谢泳、陈平原等当代大家论述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四九年前的北大的精神学术论文,展现了民国时期中国的各大名校所特有“永恒的风景”,感受到这些学校历史传统与文化精神,表现出他们的内涵与灵性,让读者感知这些大学的脉膊与灵魂,让我们看到与当代大学不一样的风采,遥望民国时期的大学生态、大学教育,回望一个学术的黄金时代及对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学术自由、精神独立的推崇。
|
關於作者: |
谢泳,1961年生,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有《中国现代文学的微观研究》《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困境》等箸作,文章平稳舒缓,隐藏着深沉的思想和个人风格,被摩罗誉为“现代随笔新三家”。
陈平原,1954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有《北大精神及其他》《老北大的故事》《中国大学十讲》等著作。研究的方向从现代文学史到现代中国学术史,至本世纪开始兼及现代中国教育史。
蔡元培(1868年~1940年),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
目錄:
|
绪论 遥想大学当年
第一章 校长像校长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蔡元培
蔡先生任北大校长对近代中国发生的巨大影响——陶希圣
北京大学和学生运动——蒋梦麟
张梅两校长印象记——柳无忌
就职演说——梅贻琦
欢迎新同学的几句话——梅贻琦
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张伯苓
罗家伦重建中大——王运来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十届毕业典礼训辞——唐文治
论大学设训导长——潘光旦
第二章 老师像老师
从“五四运动”到“六三索薪”——马叙伦
红楼一角——谢兴尧
我和北大——沈尹默
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大学——梁漱溟
北京大学杂忆——钱穆
五四后的清华——冯友兰
傅斯年与西南联大——谢泳
一二·一运动中的三个教授——谢泳
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的形成与衰落——谢泳
第三章 学生像学生
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陶行知
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胡适蒋梦麟
四十六年前我考进母校的经验——俞同奎
北京大学预科——陶希圣
我在北京大学当学生的时候——冯友兰
三一八惨案中的北大学生——刘生浚
报考北大前后——茅盾
大学毕业生应有的认识与努力——竺可桢
清华初期的学生生活——潘光旦
第四章 学术像学术
中国现代大学观念及教育趋向——蔡元培
我们所最需要的教育——李登辉
大学教育——蔡元培
教育与位育——潘光旦
大学教育的两种理想——郑晓沧
学术独立与新清华——罗家伦
论教育的更张——潘光旦
西南联大的学术传统——谢泳
文法科在今日中国的地位——池世英
随感录:学术独立——陈独秀
教育独立议——蔡元培
学术与政治——贺麟
自由、民主与教育——潘光旦
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胡适
知识分子与文化的自由——张东荪
第五章 学校像学校
大学一解——梅贻琦
什么是构成大学“大”的要素——雷沛鸿
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竺可桢
学生自治——在北京高等师范演说——蒋梦麟
改革高等教育中几个问题——傅斯年
现代大学的理想和组织——孟宪承
欧美大学之今昔与中国大学之将来——许崇清
北京大学五十周年——胡适
北大与北大人——朱海涛
老北大的故事——陈平原
西南联大给我们留下了什么——谢泳
抗战期间的浙江大学——祝文白
回忆金陵大学——陈裕光
陈裕光的办学理念——章开沅
陈嘉庚厦门办学——余钢王增炳
无锡国专杂忆——杨廷福陈左高
第六章 图书馆像图书馆
记北京大学的图书馆——柳存仁
一点经历·一点希望——金克木
北大图书馆——张中行
读书有味聊忘老——谢兴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