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編輯推薦: |
看一看李朝晖所著的《野径拾幽》吧,希望它能够成为您饭后的一杯清茶,饮茶时的丝丝微风。当微风轻轻掀起了书的扉叶,就让它来为您讲述历史吧!
读史使人睿智,我们可以在时空的隧道里,尽情回味先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哪怕是一幅丹青、一首小诗、一阙妙词。看过、咏过、思索过,我们便会抛弃肤浅,变得沉稳;撇开庸俗,变得高尚;使生活变得更有情趣,生命变得更有价值。
|
內容簡介: |
《野径拾幽》用现代的语言来讲述历史,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历史。
《野径拾幽》更加侧重于讲述历史,是作者李朝晖在《史记》和《左氏春秋传》等史书的基础上,加以改编、扩编创作的。
《野径拾幽》选编的几个短篇小说,集中发生在春秋时期,基本上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
目錄:
|
孔子
1.父早逝母早亡孔子志做祭司
2.为生存脱困境孔子娶妻生子
3.学周礼拜老子孔子编纂《诗经》
4.办学堂授《诗经》孔子诲人不倦
5.“三恒”反鲁国乱孔子远游齐国
6.孔子不知肉味晏子不知孔子
7.“三恒”平鲁国安孔子终入仕途
8.孔子知乐齐王知音晏子知错
9.用妙礼施奸计晏子逼走孔子
10.遇卫王调琴瑟孔子如切如磋!
11.遭围困再赴卫孔子逆水行舟
12.游列国遭嫉恨险遇司马桓魋
13.错收公良孺一夫当关救师徒
14.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六艺”独尊
15.君臣父子之规师道尊严之矩
16.鸟兽不可同语困境亦难自慰
17.楚昭王好”六艺”伊子西进谗言
18.丧孔鲤丧颜回丧子路孔子归天
晏子
1.晏子出世巧言令色善言语
2.晏子使楚风度翩翩好细腰
3.晏子好细腰遭遇楚王好晏子
4.崔杼善弄权难敌姜棠扮红杏
5.奉二桃杀三士晏子工于心计
6.享天命尽天年晏子寿终正寝
吴王称霸
1.杀王僚夺王位阖闾终称霸主
2.秦女嫁楚王太子伍奢遭流放
3.得子胥得孙武阖闾如虎添翼
4.借吴败楚伍子胥鞭尸报家仇
5.秦王出兵吴王楚王失而复得
卧薪尝胆
1.伴虎易伴君难孙武不辞而别
2.劳师远袭孙武吴王身心交瘁
3.遇挑战不慌乱越国胸有成竹
4.两军相遇越国胜吴王中箭身亡
5.吴王难忘父仇越王难罢干休
6.轻用其兵越王伐吴会稽遭围
7.老文种携重礼越王伏首称臣
8.朝打猎暮种田勾践卧薪尝胆
9.昨日统纱女摇身变做吴宫妃
10.西施轻歌曼舞吴王渐远朝政
11.子胥吴王生间隙太宰豁得势
12.吴内讧愈演愈烈越王伐吴心切
13.一伐吴二伐吴三千越甲终吞吴
14.失子胥失西施丢江山吴王自尽
楚王好细腰
1.楚王好细腰六宫粉黛无颜色
2.娘娘好甜点一不小心遭暗算
3.男女皆窈窕飞禽走兽亦细腰
4.魔法再显灵细腰娘娘二进宫
螳螂捕蝉
1.受困扰心郁闷吴王立志伐楚
2.满现状图安逸群臣不肯出兵
3.用寓言费苦心当差说服吴王
4.当差屠夫各有所劳各有所得
庄王问鼎
1.楚王浪子回头不言鸣一鸣惊人
2.周定王欲振河山无奈大势已去
3.王大人关门打狗楚王亢龙有备
4.楚庄王欲问鼎王大人冷嘲热讽
假虞灭虢
1.晋献公欲伐虢计破虞虢同盟
2.为伐虢献名驹又献垂棘之璧
3.顺手牵羊晋献公伐虢又灭虞
一箭之仇
1.夺王位公子小白遭遇一箭之仇
2.管仲夷欲经商鲍叔牙鼎力相助
3.管仲夷贪小财鲍叔牙不以为贪
4.管仲欲铸青铜鲍叔家妙计拒绝
|
內容試閱:
|
3.学周礼拜老子孔子编纂《诗经》
孔子这样懂得感恩戴德,鲁昭公知道后非常高兴。鲁昭公又听说孔子喜欢学习,知书达理,便安排他去周天子的国都洛阳学习周朝的礼仪。他吩咐手下为孔子准备了一乘车、两匹马、一个奴仆,孔子愉快地和一位远亲一起出发了。马车在起伏不定的道路上前行,日出日落,云卷云舒,在无尽的旷野上,孔子愉快地向洛阳飞奔而去。
孔子在车上兴奋地对远亲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我为何像君子一样受人们尊重,因为我知命,我也因此得到了鲁王的厚礼,又因为我知书达理,我现在要去周朝去学更加高深的周礼了。”
当他们行至鲁国的边境的时候,孔子留恋地回首凝望着鲁国的土地,暗暗在心底祷告:“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亲母亲,请你们的在天之灵保佑孔子,远离父母之邦去周朝学礼。”
孔子很幸运,到了周朝以后,事情更是顺得不能再顺,在洛阳,孔子遇到了老冉。尽管老冉举手投足,都给孔子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但是,孔子学习周礼的热情并没有因此被打消。初次见面,孔子一拱手,便给老冉做了一个深深的揖。当孔丘谦恭地低下头去的时候,老子看到了他的头上那个山丘的形状据说孔子的头颅是山丘状的。然后他听到孔子说:“弟子孔丘,拜见老子!”
老子望着眼前这个相貌有点怪异,举手投足一本正经,却又彬彬有礼的年轻人,心里有一丝别扭。因为老子那些日子仕途有些坎坷,此地不受重用,他乡又无着落。可眼下这个年纪轻轻的鲁国人,却享受着国宾般的待遇,在这里学习礼节,依着老子当时的心情,他见不得这样春风得意的事情。
但是,孔子既然是国宾,而且又是来学周礼的,老子就不得不把他所知道的周礼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孔子。
老子告诉孔子说:“周礼最完善的部分,便是办理丧事和祭祀。”说到这里,老子故意停顿了一下,他觉得有必要因此问一问孔子。老子问:“孔丘,你此行千里迢迢,但恐怕你有所不知,周礼很重要的一部分则是要学习办丧事,你不觉得此事有些晦气吗?”
孔子恭恭敬敬地又做了一个揖说:“不知周礼是为孔丘而设,还是孔丘是为周礼而生,孔丘3岁葬父,17葬母,心中最亏欠父母的,就是办理丧事和祭祀的礼仪。孔丘有志学好周礼,以报天下父母养育之恩。”老子叹了一口气,心想:孔丘真是年轻有为,他这样无所忌讳,专注于周礼,真是精神可嘉。忽然间,老子感觉到有些不自在。他知道,那是嫉妒,嫉妒一个比自己年轻20岁的年轻人,对老子来说,这还是第一回。
他望着这个年轻人,只见他的双眼中流露出的是一种强烈的求知的欲望。但是在道家鼻祖老子看来,那无非是一种贪婪,这是和道家凡事顺其自然的观念相悖谬的。于是,老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蚊虫在我身边飞舞,是为了吸取我的鲜血;孔丘在我身边出入,是为了偷取我的灵魂。”但是,这些话他没有告诉孔子。
孔子呢?现在迫切地想知道的正是关于灵魂的事,他想让老子告诉她,该如何安抚逝者的灵魂:“老子,孔丘想知道是否应该将父母合葬?”
老子答道:“死前同住一室,死后合葬一穴,合情合理。” “应该选定什么时辰为亲友出殡?”孔子很想知道,他年轻的时候的行为是否合适。
“正确的时辰,不宜早,不宜迟,应该选在白昼,日落之后出殡很不吉利。”
“为什么呢?是否是因为夜幕遮住了亲友们悲伤的表情,意味着对死者极大的不尊敬?”孔子是这样领悟的。
“不仅如此,夜间行走的往往是盗贼,为亲友出殡,是为了感天地,泣鬼神,让死者的灵魂安息,因此尽可能要大白于天下,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呢?”老子这样答复孔子。
孔子回想了一下,给母亲出殡的时候,是大白天,不用说,那是正确的态度了。 “老师,有必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吗?”
“守孝三年,合情合理。父母在世,与儿女朝夕相处,倘若血缘相似,气脉必然相通。一朝别去,虽说骨肉分离,但是魂魄相依,非三年五载不能断绝。因此,守孝三年,不无道理,是合乎自然规律的。”
“请问老师,守孝期间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骨肉分离,气脉断绝,必然会悲痛欲绝,势必导致:夫妻同房无乐趣;新婚燕尔无情绪;行使公事有差错;大鱼大肉无味觉,因而守孝期间忌婚嫁,忌荤腥,忌同房,忌当差,宜潜心调养,三年后,方能恢复正常。”
孔子听后很高兴,他回来跟自己的亲友们说:“关于孝道,老子和我不谋而合,倘若父母死后三年,做子女的仍然能够遵守父母的道德规范,可以说是尽了孝道了。”
说实话,老子的话,有些深奥难懂,以后他的著作,更加证明了这一点,他不像庄子那样飘逸浪漫;不像孟子那样善于说教;也不像孔子那样诲人不倦。但是,当老子面对的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子这个学生的时候,深奥一些又有什么关系呢?那些听起来枯燥无味的教导,好比融化的冻土中,一颗幸运的种子,在孔子的心中萌动;又好比冬季最后一场瑞雪,瑞雪过后,孔子的思想开始萌发了。
虽然还没有著书立说,但是那时候老子的道家思想已经趋于成熟了。就在孔子即将告别老子的时候,老子打算趁机向孔子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于是他说:“大富大贵者,善送钱财;有仁有义者,善送良言;我虽不富贵,但是我愿意冒充仁义者赠送良言。”老子的这番话,使得孔子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于是他又深深地对老子做了一个揖说:“愿听老师指点。”
P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