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国家信息安全问题作为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关键要素,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李孟刚编著的《国家信息安全问题研究》致力于在明晰国家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和保障方法的基础上,分析国家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正确把握国家信息安全发展战略和趋势,为我国的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本书致力于全面系统地研究国家信息安全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从全球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大背景出发,构建国家信息安全的理论体系构架;二是从产业安全的视角,构建国家信息安全问题的研究范式。从而为今后的各种专题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以此为出发点,本书主要包括国家信息安全理论研究、国家信息安全问题分析和国内外信息安全战略与体系比较研究三部分内容。
|
內容簡介: |
《国家信息安全问题研究》由李孟刚编著。
《国家信息安全问题研究》简介: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的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伴随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自然也成为了中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CCISR)作为专门研究国家产业安全问题的学术机构,信息安全问题一直都未曾远离过其关注的视野。当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时,才发现已然存在的大量的突出的问题都有待深度探究和剖析。
|
關於作者: |
李孟刚,男,1967年4月出生,山东省博兴县人;经济学博士,交通运输工程和理论经济学双博士后;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现任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CCISR)主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基地(省部级科研平台)负责人、首席专家;兼任中国产业安全论坛秘书长,《管理世界》常务编委,《管理现代化》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国情国力》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流通经济》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编委会委员。2009年12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博士学位论文《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入选“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专著《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先后获得2008年度第十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部级)二等奖、200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在《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权威学术报刊发表论文8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全文转载;主持或积极参与撰写各种高水平内参报告,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专门批示,相关政策建议多次被有关部委采纳。
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研究课题“我国‘十二五’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研究”,2008年作为首席专家中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与构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对策研究”,主持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还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国家商务部部级课题、教育部重大研究专项课题、国家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部级课题等。
|
目錄:
|
序
摘要
导论
第一篇 国家信息安全理论研究
第一章 信息化与信息安全
第一节 信息基本属性与生命周期
第二节 信息化的内涵与发展趋势
第三节 全球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
第四节 全球信息化下的信息安全问题
第二章 信息安全的概念解析
第一节 信息安全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国家信息安全的内涵与特点
第三节 国家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第三章 信息安全管理与技术
第一节 信息安全管理
第二节 信息安全技术
第三节 信息安全工程
第四章 信息安全评估
第一节 信息化评估体系
第二节 信息安全评估体系
第三节 信息化项目风险评价
第二篇 国家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第五章 中国国家信息安全基本问题
第一节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
第二节 电子商务信息安全
第三节 一般企业的信息安全
第四节 国家基础设施的信息安全
第六章 中国信息安全产业
第一节 信息安全产业概况
第二节 信息安全产业环境分析
第三节 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趋势和保障措施
第三篇 国内外信息安全战略与体系比较研究
第七章 国外信息安全战略与体系
第一节 美国
第二节 俄罗斯
第三节 欧盟
第四节 其他国家
第八章 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与体系
第一节 中国国家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要素
第三节中国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