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NT$
500.0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NT$
203.0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NT$
510.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NT$
918.0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NT$
500.0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NT$
505.0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蒋介石亲自下令编撰并题写书名,蒋纬国主持修订,军中将校担任撰稿,史家负责指导审校,历21年而成的一部战争史巨作。
◎军方专家,俱久历战火、将校之选,史家当中,钱穆、王云五、姚从吾、黎东方、陶希圣、蒋复璁、陈致平等名家悉数效力。囊括全台湾史家、军事一流专家。阵容之强,盛况空前。
◎18巨册,500万言,再现中国历史4600年当中500余会战全景。
◎历经4个版本,见证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
◎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一次对中国冷兵器时代的盛大回眸与全面检讨。
◎一部沟通历代典籍、前所未有的中国军事史鸿篇巨制。
◎一部中国两岸军方都大量分发军中将校、用以提高官兵军事素养的恢宏之作。
◎一部继承中国战略思想,可用以指导军界、政界、商界精英的奇书。
◎一部抹平普通读者、各界精英阅读习惯差异的作品。
◎一部每一页都是中国前人智慧总结的书。
◎台湾陆军上将蒋纬国,三军大学校长、陆军上将徐培根,亲笔作序。
◎中信出版社2013年重磅巨作。
◎将星荟萃,史家云集,强大的作者阵容:
编纂委员会:
编委会主任委员:徐培根 陆军上将 皮宗敢 陆军中将 罗列 陆军上将
刘
|
內容簡介: |
《中国历代战争史》是蒋介石亲自下令台湾三军大学编撰的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1955年,台湾三军大学奉蒋介石手令,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开始着手编纂工作。16年间,一批实战经验和学养兼具的将校军官捉刀执笔,多位各学科造诣一流的教授亲预审校,《中国历代战争史》于1972年面市。后来,台湾各研究机构和多所大学,还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胡佛研究所等,纷纷致函索求。为满足广泛的社会需要,该书于1975年开始修订,析为18分册,于1979再版。整个修订工作,由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屈万里、宋晞等学术名家担任指导委员,成就了这部中国战争史的扛鼎之作。
《中国历代战争史》全书结构依历史朝代顺序,分为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十八个时代,上起黄帝败蚩尤之涿鹿之战,下终太平天国天京陷落,前后共四千六百多年,分立十八卷。
对每一朝代,先是综合论述,包括地理位置、政治情况、社会状况、国防措施、外交与谋略决策、战略与战术的运用、主要人物的影响等。然后,对每一朝代的重要战役或会战,各以专章论述。先论述战役或会战前的一般形式,战争起因、战场地理形势等,然后详述双方战略指导、作战经过、战略与战术的运用、战后情况等,最后是综合评论。
本书叙述史实与战事评说相结合,态度严谨,文字典雅,是一部优秀的中国古代战争史的总结之作、一部前所未有的中国军事史鸿篇巨制。至今在汉语文化圈中,还没有出现能出其右的战史著作。
自本书问世以来,海内外评议纷然,大陆军方得悉后,即令军事译文出版社翻印成书,即大陆1983年版。印成后,只分发军中师级以上将领及军方研究机构。学人偶有得之,或传观,或口述,一时风糜。军事译文翻印之时,将前后附文及蒋介石题签,尽数去除,大陆读者至今未知此书前缘今世。本次引进出版,除将黎明版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外,其余尽复旧观,读者将无复疑惑。
本书为第2册,涵盖了从春秋时代后期到秦末农民起义中的巨鹿之战为止的战争史内容。主要包括春秋时代的晋楚、吴楚争霸,秦国经商鞅改革后的崛起及其并吞六国的历场战争,秦朝与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以及秦末农民起义的历次主要战争。
|
關於作者: |
台湾三军大学
台湾三军大学前身为广东黄埔军校,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迁往南京市黄埔路北端为陆军军官学校。1949年后迁往台湾,1952年改名“国防大学”,1959年改名“三军联合参谋大学”,1969年合并台湾各军种的“指挥参谋大学”改名“三军大学”。2000年再次改名“国防大学”。
1955年10月1日,败退台湾的蒋介石以“机密甲字第八十三号”手令,指示三军大学编纂中国历代战争史。1956年1月,台湾三军大学正式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撰委员会”并开始工作,1972年5月全书编印完毕,历时16年。更于1975年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历时5年修订,力求内容臻于严谨周密。
钱穆(1895-1990),号宾四,江苏无锡人,知名史学大家、国学大师。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创新亚书院。1966年移居台北,最高票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蒋介石特赠“素书楼”用以读书著作。所著归于《钱宾四先生全集》,全54册,1700万言。
王云五(1888-1979),字日祥,名鸿桢,亦称岫庐,广东中山人。国学大师、出版界巨擘。23岁出任孙中山大总统府秘书,因上书教育总长蔡元培建议教育革新,深得蔡元培激赏。次年去职后,胡适介绍任商务编译所所长,因与商务结下不解之缘,其后除一度从政外,先后主持商务凡40年。去台后,出任故宫中山博物馆联合理事会理事长、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考试院副院长、行政院副院长、“总统府”资政,主持“总统府”临时行政改革委员会。所著百余种,有“博士之父”之称。
陶希圣(1899-1988),名彙曾,湖北黄冈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大讨论”中主将,知名政论家,两岸公认的中国社会经济史领域的权威。1927年参预北伐工作,从此以字“希圣”行世。1939年任职汪伪政府宣传部长,次年揭露汪日密约后,脱离汪伪政府,任蒋介石侍从秘书,为蒋起草《中国之命运》,成为国民党权威理论家。去台后,屡任国民党内和政府中要职。一生色彩斑斓,与各派政治力量结缘,但学术造诣甚深,著作甚丰,所著《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学养深厚,是中国社会经济史领域权威之作。
蒋复璁(1898-1992),字美如,号慰堂,浙江海宁人。知名历史学家,图书馆学、博物馆学权威。北京大学哲学系、德国柏林大学图书馆学院毕业,韩国城均馆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圣若望大学荣誉人文学博士。历任清华大学讲师、北京大学讲师、北平图书馆编纂、国立编译馆编审、普鲁士邦立图书馆客座馆员。去台后,任中央大学、台湾大学、师范大学教授,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行政院顾问”,及“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图书馆馆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主持影印出版《四库全书》。著有《图书与图书馆》、《中国图书分类论》、《图书馆管理法》、《论语集目》、《孟子集目》、《四书集目》、《易经集目》等,编著《珍帚斋文集》130余万字,主编有《徐志摩全集》《蒋百里先生全集》。
陈致平1908-2002,湖南衡阳人,琼瑶之父,著名史家。早年任中学教师,后任教于成都光华大学、国立广西大学、同济大学。1949年赴台后,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辅仁大学、文化大学,一度赴新加坡,任教于南洋大学。著有《秦汉史话》《三国史话》《中华通史》。以《中华通史》一书最为知名,曾荣获1981年台湾图书著作最高奖金鼎奖。
方豪(1910-1980),字杰人,浙江杭县人,知名史家、神学家、中西文化交流史权威。历任浙江、复旦、辅仁、津沽等大学教授,并任系主任、院长等职。去台后,任台大教授、政治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中西交通史》《宋史》《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李之藻研究》《方豪文录》《方豪六十自定稿》。
宋晞(1920-2007),字旭轩,浙江丽水人,当代著名史家,研究宋代史之著名学者。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史地系及史地研究所,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文学硕士,国防研究院四期毕业,韩国建国大学校名誉文学博士。历任海疆学校、台湾省立师范大学、辅仁大学、东海大学、中国文化学院教授,国防研究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兼文化组首席讲座,中国文化学院副院长、院长。美国圣若望大学访问学者,香港珠海书院讲座教授。著有《宋史研究论丛》《旅美论丛》《中国史学论集》《华学研究论集》《中国文化与世界》《清末华工对南非屈兰斯瓦尔金矿开采的贡献》等书。编有《正史论赞》《司马光史论》《宋史研究论文与书籍目录》等书。
屈万里(1907-1979),字翼鹏,山东鱼台人,史学家、《诗经》《尚书》和古文字领域著名学者。幼考生员,肆业北平私立郁文学院国文系,“九一八”而辍学。任职山东省立图书馆。1940年转任职中央图书馆。旋“入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任助理员,十余年间,穷治文史。在台湾时期,历任台湾大学副教授、教授,“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及院士兼所长等职。1965年后,连续任美国普林斯顿高深研究所研究员及客座教授,及新加坡南洋大学客座教授,并在台湾各大学教授等职。为《诗经》《尚书》和古文字领域著名学者。1979年病逝。
|
目錄:
|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2册)目录:
第二卷 春秋(下)
第十三章 吴楚战争——初期之战争
第一节 吴国之兴起
第二节 吴楚两国之地理形势
第三节 吴楚初期六十余年之战争
第四节 申论
第十四章 吴楚战争二——鸡父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战争之导因
第二节 鸡父地理形势
第三节 鸡父战斗经过
第四节 战后状况
第五节 申论
第十五章 吴楚战争三——吴破楚入郢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楚国之政情
第三节 吴国之政情
第四节 孙武、伍员之才略
第五节 吴楚作战之兵略与地形
第六节 吴伐楚之作战方略
第七节 初期作战经过
第八节 吴破楚入郢之战
第九节 战后之政局
第十节 申论
第十六章 吴越战争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吴越地理形势
第三节 吴越之政情与国势
第四节 伍子胥范蠡文种与吴越战争
第五节 吴越争霸方略
第六节 第一阶段之作战——吴破越
第七节 第二阶段之作战——越灭吴
第八节 战后局势
第九节 申论
第十七章 春秋末期之局势
第一节 总说
第二节 各国概况
第十八章 申论春秋时代
第一节 国家规模之建立
第二节 战争形态与战略之发展
第三节 战术之变迁与发展
第四节 结言
第三卷 战国时代
第一章 战国时代全般形势
第一节 时代形成之导因
第二节 战国七强国之地理形势
第二章 魏霸中原时期
第一节 魏文侯建国与其霸业
第二节 魏国霸业之衰落
第三节 申论
第三章 齐霸中原时期
第一节 田齐之兴起
第二节 齐魏桂陵之战
第三节 齐魏马陵之战
第四章 秦孝公之图强与商鞅变法
第一节 秦国变法前之概况及列国形势
第二节 秦孝公与商鞅
第三节 商鞅变法及其功效
第四节 秦在变法时期与变法后国势之扩张
第五节 申论
第五章 六国抗秦与苏秦合纵
第一节 合纵前之全般形势
第二节 苏秦合纵之进行
第三节 合纵之失败
第六章 秦惠文王之扩张与张仪连衡
第一节 张仪相秦与远交近攻
第二节 北灭义渠南并巴蜀
第三节 连衡事秦
第七章 六国抗秦与赵武灵王之变法
第一节 武灵王即位时之国势
第二节 武灵王变法改制之动机
第三节 武灵王变法改制之经过
第四节 武灵王武功之扩张
第五节 申论
第八章 六国抗秦斗争间齐燕两国之混战
第一节 战前之形势——齐伐燕之战
第二节 燕昭王之励精图强
第三节 乐毅伐齐之战
第四节 燕之易将与齐田单反攻
第五节 申论
第九章 秦昭襄王之扩张战一——南路伐楚之战
第一节 昭襄王时代之一般形势
第二节 昭襄王扩张之方略
第三节 南路攻楚诱执楚怀王
第十章 秦昭襄王之扩张战二——中路伐韩魏伊阙之战
第一节 战前之一般形势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
第三节 两军作战经过
第四节 战后之形势
第十一章 秦昭襄王之扩张战三——南路破楚拔郢之战
第一节 战前之一般形势
第二节 秦楚地理形势与秦军作战方略
第三节 作战经过
第十二章 秦昭襄王之扩张战四——中路攻大梁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魏之地理形势与秦之进攻方略
第三节 作战经过
第四节 华阳战后之形势
第十三章 秦昭襄王之扩张战五——北路伐赵之战
第一节 战前之一般形势
第二节 赵国之政情
第三节 秦国之政情
第四节 秦赵两国之地理形势
第五节 阏与之战
第六节 长平会战
第七节 信陵君救赵之战
第十四章 诸侯再合纵抗秦与二周之灭亡
第一节 周赧王合纵抗秦前之一般形势
第二节 周赧王合纵抗秦与其败亡
第三节 燕赵之混战
第四节 东周君之合纵与其灭亡
第五节 魏信陵君河外破秦之战
第十五章 申论
第四卷 秦代
第一章 秦统一中国
第一节 统一前之全般形势
第二节 秦始皇及其辅佐人物
第三节 秦始皇初年之形势
第二章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作战
第一节 作战总方略
第二节 灭赵之战
第三节 灭韩
第四节 灭燕之战
第五节 灭魏之战
第六节 灭楚之战
第七节 灭齐之战
第三章 统一后政治军事与经济之建设
第一节 建立政制
第二节 经济建设
第四章 北逐匈奴与边防之筹划
第一节 匈奴与塞外形势
第二节 秦始皇之筹边方略
第三节 蒙恬北逐匈奴之战
第四节 修建长城与充实边防
第五章 南征南越之战
第一节 南征动机及一般形势
第二节 地理形势与交通概况
第三节 秦之南征作战方略
第四节 作战经过
第五节 战后开辟
第六章 秦末纷乱
第一节 始皇逝世后之一般形势
第二节 陈胜吴广之发难
第三节 刘邦项梁田儋之起兵
第四节 反秦军之全般形势
第五节 秦章邯击灭陈胜战役
第六节 秦章邯灭魏及破齐楚军战役
第七节 申论
第七章 秦之灭亡
第一节 全般形势
第二节 项羽救赵巨鹿之战
第三节 刘邦西向入秦之战
第四节 申论
结言
《中国历代战争史》总目录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册):上古~春秋(上)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2册):春秋(下)~秦代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3册):楚汉战争~东汉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4册):三国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5册):两晋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6册):南北朝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7册):隋代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8册):唐代(上)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9册):唐代(下)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0册):五代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1册):宋辽金夏(上)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2册):宋辽金夏(下)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3册):元代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4册):明代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5册):清代(上)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6册):清代(中)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7册):清代(下)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8册):太平天国
|
內容試閱:
|
序言一
《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徐培根
人类在数十万年持续不断之生存斗争中,其出现于斗争舞台或消逝而退隐,乃历史上所常见不鲜之事。尼罗河畔之古代埃及人,美索波达米亚草原之古代巴比伦人,在世界早期历史中,均曾有卓然不凡之成就与贡献。但历时既久,其适应力不足以抗御时代之巨轮者,多已悄然褪色,或退出人类斗争之舞台,阒然无闻于世。独我中国之文明,兴起之早,盖与古埃及与巴比伦文明相颉顽,迄今已历五千余年。在此长期之生存斗争中,我国国势虽有时而盛,有时而衰,但至今犹能卓然自立于世界者,此其中当有其长存久持之道。吾人综读此五千余年之历史,细加研求,得二理也。其一为英国近代史学家汤因比氏(A.J.Toynbee)所发见之定则,即艰难奋斗,乃能创造新的文化和文明。汤因比之言曰:
“人类所受严酷之考验,其第一个阶段是由阴入于阳(即由静入于动),其所经过是动的行为,这是人类受到敌人大挑拨(Temptation)而做出的。人类付出其智慧与努力之代价,历尽艰难困厄,最后终于克服敌人获得胜利,遂居于进步前驱之列。”
研究古代文化之亨廷顿(Ellsworth Huntington)在其所著《文明与气候》(Civilization and
Climate)一书中亦有如下之记述:
“许久许久以前,一群无衣的、无居室的、无火的野蛮人,来自热带中温暖的故居,逐步向北方前进,由春季以迄夏末。他们没有想到他们所离开的是温暖之地,直至九月,才于夜间感到砭骨的风寒。一天一天的过去,情形又更坏了。他们不知道原因所在,到处乱窜以期避开。其跑到别处的通通死亡。他们有极少数的人,看到这样刺人的天气无法可避,乃运用人类最高之能力,以从事于有意的发明。有些掘地以蔽风雨,有些采取树枝树叶盖起茅屋,搭起暖床,又有些一取兽皮以裹身。不久,这些野蛮人便朝向文明大步迈进了。裸体的有了衣服;没有房子的有所遮盖;一无储备的则取肉类干制而收拾起来,在冬天并储有硬壳果了。他们调整自己以适应艰苦之环境,终于步步向前得到了生存。”
像这样人类与自然环境之斗争,在中国古代传说上亦有很多之记述,如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禹平水土,益焚山泽,皆为我国先民与自然环境艰难奋斗之事迹。其间软弱无能者多已归于淘汰灭亡,惟有坚强奋斗者始能继续生存。此可证明汤因比氏研究历史所发见之原则,确为不易之定论。与汤因比氏研究历史所得相同之结论,我国孟子亦有同样之言论。孟子之言曰: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综合孟子与汤因比氏之所论,即所谓“多难兴邦”与“逸豫丧邦”之意。其实世界各民族,每个民族都是经历过许多艰难与困厄,但其胜败存亡迥然异数者,盖非艰难困厄之难易,而在经历艰难困厄时能坚忍不屈,动心忍性与增益所不能之为难能可贵也。中华民族在其长期奋斗之历史中,经历内忧外患艰难之多,无异于世界古文明各民族,而卒能克服艰难卓然自立者,赖有此动心忍性坚忍不屈之民族性也。
其二惟何?则为中华民族之政治思想,竟为天下一家之世界思想也。《尚书?尧典》中首提“协和万邦”。当时所谓万邦,盖即各氏族之众多部落,而使和平辑睦以相处也。从史实上看,中华民族每当兴盛时代,文治武功赫奕,四周邻邦之依附者,完全为仰慕上国文化而贡纳其方物。故邻国之依附,乃为文化之交流,而非武力之征服。而治国者从不以征服异族为荣,反以所治之人民匹夫匹妇不得其所为耻。在统治中,必使各族平安相处,和协辑睦,文化混同,血缘交流,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为中国政治思想之极则。各民族在此恢弘容让之气氛中,如春风和雨之陶冶,自然涵容同化而不自觉,久之遂混化为一个民族,而其利害祸福无有畛畦之分矣。吾人就此五千余年之历史中,当时有所谓夏、夷、黎、苗、猃狁、獯鬻、肃慎、东胡、戎狄、荆楚、百濮、群蛮,乃至鲜卑、匈奴、氐、羌、羯、突厥、契丹、回纥、吐蕃、女真、蒙古、满洲等不胜枚举之各族,今日欲再追寻其痕迹而不可得,而各族之后裔,均浑然同处于中华民族之中而不自知,亦不以此而自外也。此岂世界其他民族之残忍相杀,或近代弱肉强食之理论所可比拟哉?原来世界人类,均属圆颅方趾,其是否同出于一源,固有待于研究与考证,但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莫不尊亲,则属心同理,行同伦也,此为中国大同思想之根源,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大而且久者,盖实赖此一哲理之存在。
再就中国之军事思想而言,所有我国古代兵学,对于用兵之战争均以仁爱为出发点。《司马法》曰:“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太公六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无取于民者,民利之,无取于国者,国利之;无取于天下者,天下利之。”《尉缭子》曰:“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又曰:“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故王者伐暴乱,本仁义也;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所以中国之军事思想以安民利民为目的,而用兵则在诛伐暴乱,拯救人民为事,此与西方兵学家以崇尚杀戮征服者大异其趣。
吾人细读中国五千余年之历史,自原始之众多异族并处,逐渐进于现今之民族混同,盖无一不由前此二理之交互为用,前者出于坚忍不屈,故能历久弥远而卓然自立;后者出于仁爱一体,故能涵容混同而相助相成,二者皆为中华民族所以永存之道也。今就以史例言之,中国开国之初,即有夏黎两族黄帝与蚩尤之战争。当时蚩尤声势之优越,黄帝固以艰难百折,始能获取胜利者,但黄帝既胜之后,夏黎两族相处若一家之人,故两族同化最早。嗣后汤武战胜桀纣,既胜之后,则用夏变夷,翕然同化。后至汉唐宋明各代,亦无不皆然。由以上之史例以观,诚可证明中华民族之永存,实由于上述坚忍与仁爱之两种民族性之交互为用,而又交互相成之功。
研究中国全部历史,若只求其兴衰之道,则不免偏于政治与军事之细节,而忽略其政治思想之弘大;若只求其文化之弘大,则不免驰骛哲理,形成高远之政论,二者皆未能阐明民族精神之所在。而我国历史文化载籍浩繁,欲研求此种事理,则整理过往之史料而使成为一种有系统之记载,殆为今日史家重要之责任。况当现代,世界已进至卫星飞弹氢弹钴弹时代,人类已濒临毁灭之边缘,则中华民族之卓然长存与涵容混同之史迹,殆可为世界人类和平永存之借镜。则斯编之辑,不仅可为中华民族后人在此剧烈竞争之时代中,知所以自处之道;抑且可告知世界人类,残忍相杀,终非永存之唯一途径,而翻然有所改变,斯则世界人类共同之福祉也。
余等奉命编纂《中国历代战争史》。战争本为当时政治之一部份,因之从事于各代政治作深一层之研究。历时数载,涉览载籍至数百十种,浸润既久,逐渐发见中华民族所以历久永存之理。深信此理不仅为中国历史之宝典,抑且可为世界人类和平永处之药石。故提其要点,垂涕而道,语重心长,不觉其言之深也。全书既将完成,乃以此意为之序,良可用以勗勉国人,使知所以自励;亦所以贡献于世界,借以增进共勉之道。
中国历史典籍浩繁,史料丰富,而编者限于智识与时间,其取舍之间,常以与当时政治军事有关者为范围,因之其谬误与遗漏在所难免,深望海内贤达,时加指正,则不仅本书之幸,编者同仁亦深得裨益焉。
修订序言
“三军大学”校长兼《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蒋纬国
本书系综合记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存发展之战争史,为“三军大学”奉蒋公手令所编纂。近以公开出版,传诸于世,本校为慎重其事,特组设修订委员会,校订内容,增编索引,调整册次,统编目录。纬国忝为主任委员,深感此一巨著之传世,对其编纂与修订之缘起及经过概要,应首加说明,以供读者研究本书之参考。
1955年10月1日,蒋公以(四四)机密甲字第八十三号手令,指示“国防大学”(本校之前身)编纂中国战争史。“国防部”于同年十一月二日以孝孔字第五○号令将此手令转饬本校。
手令要旨谓:“中国古代战争史应在‘国防大学’专设研究小组,并聘文学历史学者对于战史特有研究者,参加研究与编纂,此可与张其昀‘部长’切商实施。”编纂中国古代战争史,以阐扬中华民族坚强之奋斗潜力与立国精神,并融汇与启发中国之战争思想及战争艺术,用意至为深远。
本校为执行此项研究与编纂工作,于1956年1月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遴选对兵学及战史富有素养之将校担任撰稿,并聘请名史学家指导与审校。此项编纂工作直至1972年5月,全书方告编印完竣,历时凡十六年有余,盖为力求内容臻于严谨周密。
本书印制后,大部分分发军中干部阅读,以增进其对中国战争史之认识,磨练用兵修养;一部分赠送教育文化团体、学术研究机构及学者,以扩大学术思想之交流。数年以来,颇获各方赞许,并纷纷来函索阅。本校鉴于编著书籍在供人阅览,传播思想,故特将本书公开出版,以广流传。使此宏富之中国战争思想,更能发扬光大。
我国历史悠久,文物丰富。本书从浩繁之史料中,整理研究,融汇精练,编纂成体系一贯,系统分明之战争史。对每一朝代,首先综合论述其全般大势,包括:地理形势、政治情势、社会状况、国防措施、外交与谋略决策、战略与战术运用、主要人物之影响等,由此以明了该一朝代之全般情势及盛衰得失。对每一朝代之重要战役或会战,则各以专章论述。在每一章中,则先论述该一战役或会战前之一般形势、形成导因、战场地理形势等;然后详述双方战略指导、作战经过、战略与战术运用得失、战后情况等;最后对该战役或会战加以综合申论,以检讨其成败,并引战争原理原则相印证。由此以吸取战史之教训,启发战争指导之智慧。
本校依据过去编纂及今日修订本书之体认,深感对我国古代战史之价值,应在此加以阐述;对欧美人士曾有误解我国战史者,应在此加以辨正,俾使史实之真谛易于发扬。过去我国史书上对战史之记载,常偏重于战争理论;对执行战争之方法与技术,则散见于各种记载中,零碎片断,难于寻觅。因而使人认为我国战史缺乏人、时、地、物之精确数字,疏忽作战行动之详确空间与所用之战具。此或由于史书成于儒家之手,而儒家重“王道”,轻“霸道”,避免渲染战争之杀伐行为,有以致之。更或由于古代史学家认为战争哲理可以持久,而战争之方法与技术,随力量、空间、时间之不同而变化,难以为训。至于野战战略方面,或因秘而不宣,或因写史者未能体会,故多未作有系统之分析,或仅作语焉不详之记载。后世之兵学家与史学家,亦鲜有致力于搜集此等零散之史料,未能专力研究整理而补充之。欧美人士以现代之眼光看我国古代战史,每认为我战史空泛,而轻视之。本校编纂本书时,对人、时、地、物之考证,曾力求详确;并根据当时之情势,作合理之研判,以求弥补(凡研判者均注明系研判所得)。本校依据编修本书二十年来之体会,认为我国古代战史用现代纯军事观点视之,虽有若干缺陷,但在战争理论与指导上,则极具价值,如建国大政、国防经营、建军制度、战争策划、战略与战术之运用等,皆有丰富之经验与辉煌之成就,实具有永恒之学术价值。
尤有进者我国有悠久光荣之历史,地广民众,雄居亚洲要域,以此背景缔造之战争史实有其独特之价值,简言之,概可以大战略、国家战略、军事战略、野战战略及战术等四项说明之。虽然在我国古代战史中,未曾明列此等项目,但其内容均有包涵,只不过以不同之术语与辞句表达而已。为使研究我国古代战史者,易于与现代之战略区分发生连系,故特以此四项阐述之。
第一,在大战略方面:我国过去各朝代对大战略之运用极为讲求,尤其在纷乱之时代,常有突出之表现。所谓大战略,亦即友邦间为谋求共同目标而发挥统合力量之战略。至当代各种战略之定义已另撰《为战略正名释义》,刊于本书第十八册之末。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中原诸侯与楚、秦之斗争,各邦国大战略之运用,已极具战争艺术化之能事。其中如春秋时代,晋、齐、秦联盟以破楚之城濮之战,秦、楚联盟以对抗晋、吴联盟所形成之长期争霸斗争;战国时代之苏秦合纵以抗秦、张仪连衡以破六国等,即为显著之史例。诚然,各朝代对大战略之运用,巧拙有别,因而产生不同之结果。但我国历史学家对此等历史事实之评述,则几乎抱有同一之观点,即赞誉信守国际道义,并称许长治久安之政治与军事战略;对于国际间之背义或暴虐行为,必力加谴责。
第二,在国家战略方面:我国过去各朝代虽无政治战略、经济战略、心理战略及军事战略等名词,但其运用多能讲求配合。所谓国家战略所包涵之政治、经济、心理及军事四略,过去尝统称之为政战二略。惟近代国家事务日形繁杂,仅政略与战略两词,已有不够明确之虑耳。我国过去特别重视行仁政,讲信义,安民居,裕民生,以奠立政治、经济与心理战略之基础,而军事力量之运用,旨在以战止战,保障和平。虽然在我国悠久之历史中,各朝代对国家战略之运用,常因帝王及其将相之观点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历史事实指出一项规律,即凡能统合运用总体国力,且以“仁爱”为出发点运用军事力量者,必国强民安;反之,必国破民困。秦、隋二代于统一之后,均拥有强大之武力,但却为我国历史上之短命王朝,即为显著之例证,其败亡之因果关系,值得引为戒鉴。
第三,在军事战略方面:我国过去甚重视建设边疆之防卫城塞,并配合以富有机动性之强大武力。以城塞防卫基地,以求国防之强固持久;以机动武力打击敌人之武装力量,以求国防之安全。如现仍存在之“万里长城”,即为过去国防建设之遗迹;汉、唐及元代之强大骑兵部队,动辄驰骋数千里而作战,即为军队机动性之例证。我国历史证明,当国家具有统一且富有机动性之强大武力时,则常形成强盛、繁荣、幸福之时代;当武力分割,或军队之机动力丧失时,则内忧外患随之而起,常形成衰弱、贫困、痛苦之时代。历史铁证,历历在目。
第四,在野战战略及战术方面:我国过去用兵,极重视先期之准备,欺敌之运用,又极重视政治与心理方面事先创建优越之情势。认为战争指导者应谋“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主张“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主要之用兵思想。因此,我国过去用兵较为重视“间接路线”,其战例之多,不胜枚举。但我国过去用兵亦有主张“直接路线”者,讲求毁灭战,谋求在会战中歼敌主力,甚至“屠城”,以求解决战争。例如:武王伐纣,“血流漂杵”(《尚书?武成篇》);周公东征,残灭奄国(古《竹书纪年》);并曾毁灭数百年之殷都成为麦田(箕子《麦秀之歌》);项羽用兵常取攻势,专寻求敌人之主力而击灭之;元代军队攻取敌人之城镇后,常借“屠城”以彻底毁灭敌人等皆是。上述用兵思想之运用,在我国古代已有极成功之表现,缔造出许多典型之战例。如:
□晋文公诱楚军深入,以击败楚军之“城濮之战”;
□晋军伏击,各个击灭秦军之“殽函之战”;
□晋军集中优势兵力于左翼,以击败楚军之“鄢陵之战”;
□吴军以欺敌及奇袭,击败优势楚军之“鸡父之战”;
□越军于削弱吴军后而致胜之“笠泽之战”;
□齐军以逸待劳,战胜魏军之“桂陵之战”;
□齐军以减灶诱敌而战胜魏军之“马陵之战”;
□齐军以欺敌与奇袭,战胜优势燕军之“田单复齐之战”;
□秦将白起利用地形,歼灭优势韩、魏联军之“伊阙之战”;
□秦将白起先截断赵军补给线,彻底歼灭赵军之“长平之战”;
□韩信于夏阳偷渡奇袭安邑,获致全胜之“灭魏之战”;
□韩信行背水阵,以欺敌与坚忍击灭优势赵军之“井陉之战”;
□韩信利用和平攻势,奇袭破齐之“临淄之战”;
□韩信以欺敌分散敌军,乘敌半渡而击灭优势齐楚联军之“潍水之战”;
□韩信以完全包围歼灭楚军之“垓下之战”;
□唐太宗先截断敌之补给线,而击破强敌刘武周之“柏壁之战”;
□唐太宗运用内线作战,先击灭敌之援军,终于迫使王世充投降之“洛阳之战”;
□唐代李靖以机动与奇袭击灭萧铣之战;
□唐代李靖以远程追击歼灭吐谷浑之战;
□宋初李继迁以面吃点获致胜利之“灵州之战”。
本书中包括我国历代重大战役及会战五百余次。上述举例仅乃一小部分而已。
举世皆知之《孙子兵法》一书,实乃我国春秋时代用兵艺术之归纳。其中每一用兵之原则与法则,均有实战之背景为其依据。此书为古今中外所尊重,欧美人士更视之为东方用兵思想之代表,由此可见中国用兵思想之宏富与完备。
本书此次修订之主旨,在求内容正确,阅读方便。为求慎重,特敦聘学识渊博,著作丰富之名史学家(以姓氏笔划为序)王云五先生、方豪先生、宋晞先生、屈万里先生、陶希圣先生、黄季陆先生、蒋复璁先生、钱穆先生等为指导委员。承诸位热心指教,解疑释惑,使本书之修订受益良多。
本书之修订工作为求有效执行,特聘请对历史及兵学深具素养,且有丰富著作之李震教授、陈廷元少将为修订委员,执笔修订。陈廷元将军负责设计修订出版之全般构想,主编增加之资料,协编索引。李震教授主编索引,协编增加之资料。至于内容之校订,则两位共同负责逐字逐句精校。由于两位修订委员在本书编纂时已担任重责,深悉本书之内容,故于修订工作上得收事半功倍之效。其发挥高度热诚与智慧为本书所作之贡献,将随史页而长存。
本书自编纂之始,迄今修订出版,多承前“教育部长”、今“中华学术院”院长、“中国文化学院”创办人张其昀博士之指教与鼓励,敬致谢忱。
本书之出版,承黎明文化事业公司鼎力支持,此种友谊实足珍贵。
本书此次修订出版,虽力求严谨周密,然以内容如此广博,包含之时程如此长远,遗漏与谬误之处仍所难免,深望海内外先进,惠予教正。
内文试读:
第十八章 申论春秋时代
春秋时代之形成,与其政治军事之发展,已详述于第一章中。总括言之,春秋时代,由于外患之侵迫,以及国内铁器之发明使用与学术之进步,促使文化作划时代之跃进。由春秋初年散漫无组织之封建社会,逐渐进化为一种小型国家。再由许多小型国家互相兼并,成为一种疆土广大,人民众多,及军队坚强之新型国家。此种进化之过程,在春秋历史上层次井然,最能看出其痕迹。兹就春秋时代政治与军事之进化过程作一简要之述叙,以作春秋全史之总结。
第一节 国家规模之建立
中原民族,实际上至春秋时代,方开始于近代国家规模之建立。因为古代人民以畜牧狩猎为生,迁徙靡定,人口稀少,故无固定之国土与疆界,亦无固定之国都与政府。周初施行封建制度,虽分封功臣子弟于各地,建立许多封建诸侯之国家,然其性质等于近代之驻防军,其时诸侯之国都,即为军队之军营。因当时军队之给养,系属“井田”之屯田制,故又划封以附近之若干土地使自耕自给,而军队则常集中驻屯于国都所在地,遂形成如古代希腊之城国。至春秋时代铁器发明后,农耕之技术进步,农产日增,因而农耕之土地,遂成为诸侯争夺之对象,诸侯土地疆界之划分日益严格,于是乃有固定之国土。
周代封建所封之国极多。自周代开国至于春秋之初,已历三百五十余年,诸侯各国均已经十余代子孙相传之繁衍,其原有之统治组织久已隳坏。故至春秋时代,封建诸侯各国,率皆成为散漫无组织之社会。
春秋时代之演变即以此种无组织与无固定疆土之原始封建国家,逐渐组成强有力之新型国家。兹体察其建国经过,概有如下之步骤:
强化政府组织及其权力 欲建立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以为领导,齐国之管仲首先创导此项理论。管仲初登相位,即从事于其“内阁制度”之建立,并引用多方人才参与其事。因才任职,分工各司所事,充分发挥权能政府下人才与组织配合之功用。其后晋文之治晋,楚令尹子文之治楚,百里奚蹇叔之治秦,以及以后子产之治郑,伍员之治吴,范蠡文种之治越,均首先注重政府之组织与权力之加强,而后始能领导国家臻于强盛之途。是为春秋时代建国强国之第一步骤。
严密地方行政组织及社会组织 管仲之治齐也,首先将散漫无组织之人民全部纳入社会组织之中。划全国为二十一乡,将人民划分为士农之乡与工商之乡,并设轨里连乡各级地方行政区域,并各设乡官,以管理其行政与教育。一面并依照此项地方行政组织,编组军队,将社会组织,政治组织与军队组织,熔为一炉,将经济生产与军队组成,合为一体。如此不仅中央政令贯彻于全国,有如指臂相使之效;同时全国国民,皆在此种军事组织之下成为全国皆兵,凝成强大之武力,桓公时代齐国之强盛即由此而成。以后其他诸侯各国,莫不步武此种思想,加强其国家之组织。是为春秋时代建国强国之第二步骤。
先富国而后强兵 管仲已将国家政治组织及社会组织严密健全之后,遂即展开全国人民从事生产,开辟山林矿泽及海上渔盐之利,又展开与诸侯各国之贸易通商,并从事与诸侯各国之外交活动。于是,齐国国库富裕,军实充足。又以上述国民军事化之组织与教育,军力因以强大。此种富国强兵之思想,后来亦为各国诸侯所仿效,如晋悼公购买戎地,扩展农业,实行社会化经济,民生富裕,国库充盈,因而得以动员四军,施行三分罢楚之战略。又如楚令尹孙叔敖在蓼六地区开辟水利,扩展农田,建立北侵之基地,使原有申息基地,形势益为扩张。吴王阖庐除奖励农耕及工商之业外,并亲自牧鸭以为民倡,扩大农村之副业,增加国家之资源,于是其兵益强,遂能破楚入郢。故先富国而后强兵,乃春秋时代建国强国之第三步骤。
第二节 战争形态与战略之发展
春秋为列国并处之时代,列国并立纷争无已,前后共历三百六十八年。经此长期不断之斗争,于是战争形态与战略发展,亦前后迥异。约而言之,可分为如下之各类型:
一、一国与一国之速决战。
二、数国联盟与一国之速决战。
三、数国联盟与数国联盟之速决战。
四、数国联盟与数国联盟之长期战。
五、长期战速决战与诡道配合之战略。
春秋初期,概为一国与一国间之速决战争,即各国间因争城夺地之小战争是也。
联盟战争与政治战之兴起 自楚国入侵中原,齐桓公首以尊王攘夷之政治号召,团结中原诸侯,形成联合战线以抗楚,盟会频频,信使往还,而诸侯亦信守盟约共同出力。遂将散漫无组织之诸小侯国,结成超国家以上之国际集团力量。尔后此种以政治号召之国际集团方式,亘春秋全期,施行勿替,此实为春秋时代新兴之现象。
行人与外交学之兴起 国际间既各求盟友,于是国际间遂展开外交与军事配合之活动。各国均设置行人之官,专司国际间聘问庆吊联络之事。孔子教育弟子,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为“士”人才能表现之标准,可见当时已注重这种外交之学术。管仲为齐相,首使隰朋为行人,曹孙宿处楚,商容处宋,季劳处鲁徐,开方处卫,晏尚处燕,审友处晋。又以游士多人,奉以车马衣裘,多与资粮财币,使之周游四方,以号召收求天下之贤士;修饰玩好,鬻之诸侯以观其上下之所贵好,此不仅派遣各国使节,而已是派遣商队从事情报工作矣。晋文公流亡在外十九年,其所至国君皆以上宾相待。从亡诸臣如赵衰狐偃,均长于词令专对,赋诗唱酬,风度翩翩,各得其体。其后如晏婴、叔向、华元、随会、向戌、子产,均以长于酬对,声闻邻国。尤以兵戎之交,折冲樽俎,如曹沫之拔剑要盟,烛之武缒城退秦,或雪三败之耻,或解四面之围。是皆借辩才之驰骋,而拯救国家于危亡者也。总之,外交之学,春秋时代实发其轫,至战国时代则更演为纵横捭阖,益臻神化,遂成为辩士游说之学。
长期战略部署之兴起 自晋楚两国争霸中原,前后相持历八十余年。两强国长期相对持,自然产生一种长期战略。晋景公首先作长期对楚之策划,他一面东灭赤狄,北驱白狄,开拓黄河北岸之地以除心腹之患;一面东联齐,西挫秦,并东南联吴国以孤立楚国,将外交与军事合为一体。其后嗣君世世守其遗策历数十年。至晋悼公更采三分敝敌之策以挫楚,卒使楚国不再逞志于中原。至吴王阖庐之破楚,越王勾践之灭吴,均属长期准备进行作战,较之春秋初期之作战,不仅规模之大小迥然有异,而时间之久暂亦相去悬殊也。
诡道战略之兴起 晋厉公时,栾书士燮等欲伐楚,而苦于秦楚联盟,秦国之蹑其后方。晋国乃借宋华元之介与楚联和,一面挑起秦国之衅,乃以八国之军与秦作战;一面用吕相绝秦之文告通知楚国,以表明晋之伐秦乃出于被逼作战。迨晋既各个击破秦军于麻隧,越二年遂破楚军于鄢陵。以后吴国子胥之破楚;越国范蠡之灭吴,战略战术,均极尽诡道之能事,而为军事学术放一异彩也。
第三节 战术之变迁与发展
春秋初期之作战,均为横阵之正面作战,所谓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殊无变化之可言。至晋楚城濮战争时,左翼下军胥臣蒙马以虎皮,栾枝曳柴以扬起尘土,利用北风吹向敌方以乱敌目。右翼上军狐毛建二大将旆,佯退以诱敌。迨楚上军子西之部,进至狐毛军前,晋中军突行侧击以夹击之,遂使楚子玉以兵力优势之军一败涂地。此次战役晋军实开伪装、佯退、诱敌、侧击诸种新战法,极尽奇变诡谲之能事。
以后晋楚鄢陵之战,晋栾书将其兵力彻底集中于左翼,以四军中之三军集于该翼造成绝对优势,遂使总兵力优势之楚军无法抵抗,因之晋军遂获得大胜。
吴楚鸡父之战,吴公子光利用晦日休兵之日进攻楚军,先以刑徒三千人以散乱之队形向陈沈顿三国之军进攻,三国之军见吴军散乱,乃起而追击。迨三国之军进至吴军预伏之地,吴军遂一举而围歼之;嗣吴军复纵陈沈顿三国之战俘,使其向楚军之驻地叫嚣狂奔,吴军精锐之师跟随其后,随即进攻楚军。楚军正见陈沈顿三国之军战胜吴军,突然受战俘之扰乱,又受吴军之猛攻,遂不及列阵而大败。
又吴军破楚入郢之战,吴王阖庐用子胥之计,先以六年之久用晋荀三分四军长期消耗敌人之战略,分军轮出;彼出我归,彼归我出,数肆以罢之,多方以误之,使楚军罢于奔命。及长期消耗战行之六年之久,又利用楚令尹囊瓦虐囚唐侯蔡侯,楚之盟国叛离之际,乘虚长驱攻入其国。至进攻之时,主攻之路,选取大别山东部,越过今皖鄂交界之青苔关、松子关、柏子山、举水山林茂密无人之地以向楚郢都;另以一部经大别山北部大隧、直辕、冥厄三隘口以掩护侧背。如此则完全实现《孙子兵法》所说“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出敌不意而获得胜利。
至吴越之战,越范蠡既用卑屈事吴,外装恭顺以助长吴王夫差北争中原之心,又借齐楚之兵以罢劳吴军之战力;一面又借伯嚭之争权以谮杀伍子胥。至战术方面,每一作战均用诡谲欺敌之术,如乘吴王空国北上,勾践亲攻吴都时,先以畴无余讴阳之部委敌以示越军之无能,次日大军接战时,越军又佯退以诱敌。故虽以吴太子友之小心谨慎,亦坠其彀中。太子友既眩于弥庸初战之胜利,又鉴于当前越军之怯弱,遂大举出击,因即为越大军所包围而被歼灭。越军遂得破吴都获致胜利。
其后吴越笠泽之战时,两军夹笠泽江而阵,入夜准备明日之战斗。越军乘夜分为左右中三队。左右队为其一部军,乘夜至上下游大鸣鼓角,以诱吴军分兵于上下游。迨吴军既已分兵于上下游,勾践突率其中央主力军乘夜渡江攻击吴王军。吴军兵力既分,突遭越军之夜袭,遂大乱而溃。吴左右军回救,又遭越左右军追袭而败。
又在越军围攻吴都时,因吴都甚为坚固,急切不能攻下,乃筑越城以困之,充分发挥长期对阵之战术。旋范蠡又佯撤越兵以伐楚,借以使吴不备;后忽转用伐楚之军攻吴,遂乘吴之不备而攻下吴城。此皆范蠡诡谲用兵之谋略也。
第四节 结 言
春秋时代,为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多而进步最大之时代。政治上,有其建国强国之阶程;军事上,有其战略战术之变化;学术上,有各种学术之创立。所以春秋时代,实为中国文化奠立基础之时代,抑且为后世发扬光大之基础也。
|
|